一、创新作业理念
传统政治课作业布置目的单纯,往往是一节课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抄几道简答题或论述题,或直接在课本及复习资料上指定几道题,学生抄题后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再抄到作业本上。这样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利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结果只能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
作业理念的创新要求教师重新审视作业的功能,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更新作业观念,使作业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少点理论,多点实践;少点空泛,多点实用;少点单一,多点综合;少点封闭,多点开放;少点照搬,多点创造;少点呆板,多点情趣。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说“假、大、空”话,“纸上谈兵”的解题工具,而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创新作业内容
传统政治课作业题主要取材于课本和习题集,问题具有统一性、滞后性,不能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创新作业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开拓更加广阔的题源。
“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国际国内或学生身边每天发生的事件都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教师要及时地从真实的生活中选取具有一定现实性、实践性的活生生的材料,取代课本上、习题集上陈旧的、过时的或者“以不变应万变”的空洞性材料。
三、创新出题方式
传统作业的出题方式主要是问答式。虽然简洁,但是很单调呆板,缺乏刺激性、趣味性,不符合当代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学生很难从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创新教育要求习题类型和出题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情景中去获得不同的感性体验,从而感受到学习政治课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习动力。因此,政治教师要开阔思想,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新颖性,更具人性化、生活化、情趣化的习题,让学生觉得不是千篇一律、司空见惯;而是耳目一新,别开生面。
在进一步“变通”课后练习或作业外,还要把作业的范围从课后扩展到课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适当增加一些新的作业内容。例如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材料,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和书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布置一些课外自学式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作业不仅仅是你问我答,鼓励学生自问自答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体参与性,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作业要求
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要求是“一刀切”,全班同学统一做一样数量和难度的题,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存在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对于基础差的同学,题量要少、难度要小、要求要低,保证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使其经常体会到成就感,寻找回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适当增加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让其“跳一跳,吃个桃”,并且能够“吃个饱”,从而时时感到挑战性,树立进取心。
传统作业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对学生答案的要求是标准化、完美化,评价方式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联系学生生活的作业允许作业答案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不完整性。提倡学生个性创造,既重视结论的评价,又重视过程的评价;既重视答案的广度,又重视答案的深度。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打破单项思维、定向思维的束缚,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从学生完成作业组织方式上看,传统作业往往强调学生独立完成,而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合作能力的团队精神的人才。因此,完成作业要提倡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团结协作、互相促进、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品质基础。
五、创新作业载体
传统作业的载体主要是作业本和练习册,而随着作业内容、出题方式和作业要求的变化,作业本作为作业的唯一载体已不能满足需要。
联系到学生生活的作业提供的阅读材料较多、形式也较为复杂(如漫画、图表等)的实际情况,为了减轻学生抄题的负担,教师可以采用活页作业形式,提前把作业题统一印制好。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还可以通过建立个人或小组网页,制作并发送电子邮件或者通过QQ群交流的方式完成作业,教师在网上审阅。
另外,教师除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外,还要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组织讨论、辩论模拟法庭等。这些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作业的载体,教师深入其中,通过观察、指导、协助、评价等方式照样达到“批改”作业的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平利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