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对话马延琨、龙丹妮:生产偶像并不完全取决于工业化流程

对话马延琨、龙丹妮:生产偶像并不完全取决于工业化流程

时间:2024-10-30 07:39:06

马延琨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

龙丹妮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总裁《综艺报》:《明日之子2》是“新偶像战略”的一环,目前这项战略中单人和团体的运营思路分别是什么?

马延琨:其实目前的状态大家是能看得到的。我们对《明日之子》的定位是做个人偶像,《创造101》则是做团体偶像,我们一直坚持的一点是,把做一个节目延伸到持续进行偶像运营。基于平台的扶持,我们做了“点”再做“线”,第二季节目再有一个“点”再去做“线”,我们尝试在线上开辟音乐、影视等不同品类市场,基本是按这个思路,只是这个战略从公布到现在只有1年的时间,有些作品大家还没有看到。

《综艺报》:去年朋友圈都在讨论毛不易,他的出现让《明日之子》成功打破了圈层。相对来说,今年选手的讨论度较少,你们是否反思过原因?

马延琨:毛不易之所以成为去年的最强厂牌,就是因为他的独一无二,今年我们有区别于毛不易的选手,他们也成为了2018年特别的音乐偶像,他们的音乐及他们的精神、个人能力都很符合《明日之子》第二季的价值观,即“带领、冲撞、正流行”。

龙丹妮:选人这个事情很有意思,能否选出具有偶像潜力的人,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工业化流程。2013年,华晨宇横空出世,之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人。也许节目可以用工业化流程和标准的定制方式使明星走到一定的高度,但能否再往上走,就和很多因素相关,很多时候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只有持续不断做节目,才有诞生偶像的可能。从李宇春、华晨宇到毛不易,每隔几年才能出现那么一个人,有偶然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综艺报》:中国的选秀可以从2005年算起,你是一路跟着音乐偶像节目走过来的。过去大家说打造偶像需要10年时间,现在,这个时间是否缩短了?

龙丹妮:拿李宇春来说,她没有等10年,2005年就红了。但是李宇春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登上2005年《时代》杂志封面的不是她,只是一个节目的符号。她的认知非常清醒。为什么她能在那个节点出来,不光是李宇春个人的音乐能力,还有太多社会、人文元素在发挥作用。所谓超级巨星,可遇不可求。我们预期未来3年,中国互联网会出现一个超级巨星,但这个人现在在哪儿、是谁、通过什么节目出来,我们真的不知道。超级巨星不是我们可以预计的,但是通过工业化流水线去做偶像节目,我们可以预期一个明星能够做到什么点位。

《综艺报》:选秀综艺发展十几年来,偶像背后的市场有哪些变化?

龙丹妮:一切都变了,但偶像产品本身从未变过。不管是五千年前还是现在,偶像都是被粉丝崇拜的对象,只是从市场角度来说,粉丝关注明星的模式变了,产生偶像的平台变了。

偶像背后面临的是产业专业度的问题,我们的偶像产业在专业度上还有可提升的空间,来自音乐制作的专业度、服装造型的专业度、偶像本身实力的专业度等。

市场格局、竞争格局的发展会促使所有产品专业化,包括偶像专业提升,培养体系专业度提升,艺人出道以后包装、推广团队专业度提升,最终还决定于市场对他的需求。市场的需求越大,竞争格局越激烈,对他的专业度要求越高。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