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无关联 不春晚

无关联 不春晚

时间:2024-10-30 01:45:12

李婧

大年初一的电视荧屏,历来是各大卫视的必争之地。湖南卫视的华人春晚主打年轻路线,并打破国界,拥有全球视野;江苏卫视大牌云集,不仅有一线明星的集体亮相,更有女排再聚首、赵雅芝登台等怀旧卖点;天津卫视的语言节目考究;东方卫视依托已打响的喜剧类季播节目⋯⋯各大卫视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但在这群雄逐鹿的大年初一,之前并不太被看好的北京卫视春晚再次拔得头筹,以北京地区收视率22.06%、市场份额为57.71%,全国35城的收视率2.08%、市场份额6.34%,第三次蝉联大年初一的收视冠军,收视数据同创历史新高。

一无如湖南等卫视的优质平台,二无一线明星加盟,三无享誉全国的语言类团队参演,北京卫视春晚凭借什么赢得了收视全国第一的宝座呢?这得益于总导演孙仝一直秉承的“关联”概念,正所谓“无关联不春晚”。作为创作的参与者及导演组的成员,笔者愿就“关联”的概念、创作缘起、设计以及效果等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关联?即晚会中节目间的有效衔接,以及独立节目内的台上台下相对应的关系。我认为“关联”分为三种:形式关联、内容关联、情绪关联。

为什么要有“关联”?首先,年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大年三十的晚上可能是一年中唯一一个可以聚齐一家人的时间节点,春节晚会也在上世纪的80年代应运而生,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无数的欢乐记忆。那么,为什么观众对于最初的几届春晚记忆犹新,却对现在的春晚颇为贬抑呢?这是因为,春晚策划者在筹划时将重点放在了“晚会”上,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词语—“联欢”。什么是联欢?

就是没有明确的舞台,没有固定的模式,甚至没有固定的主持人,熟悉的人坐在一起,你演我看。联欢最重要的是气氛,红极一时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在表演时并没有舞台的概念,马季穿插于观众之间嬉笑调侃,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表演者与熟人的对话,看似随意的即兴表演,却让观众享受了蕴含其中的“联欢”气氛。

那么如何重拾记忆中的温度感,设置晚会的动情点、情节点,就要靠三种关联层层推进来实现。

一、形式关联

1.节目之间的无缝衔接

晚会的开场是获得收视率的关键阶段,开场是否吸引人,直接决定着整台晚会的收视。2016年北京卫视猴年春晚开场的几个节目采取无缝衔接方式,一气呵成,被人称为是这台晚会最华彩的篇章。

节目伊始出现的是由多位耄耋老人共同出演的家庭春晚,由老人给孙子讲述孙悟空的故事引出TVB版《西游记》中孙悟空扮演者张卫健且歌且舞地走向后台。而张卫健的一镜到底,贯穿整个后台,把即将出现的演员一一点将,起到很好的串联预告作用。而后,大幕拉开,短暂而热烈的蟠桃盛宴开场舞宣告晚会正式开场。“唐僧”罗家英演唱的《onlyyou》、王洁实等人表演的相声《告猴儿》⋯⋯节目在一系列你来我往的精彩链接中推进。引出下个节目的表演者,与下一个节目有着明确的关联,从而把观众牢牢地锁定在电视机前。

2.设计衔接,去主持化

回顾2014年北京春晚,小型群口相声“吃货过大年”幽默诙谐、场面热烈,在结尾处,相声演员谢晶晶用一个小故事引出了她“前世的情人”,也就是下一个节目的表演者“不老传奇”林志颖,转换显得非常流畅自然。晚会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叫“影视传奇”,导演组请到了《叶塞尼亚》、《排球女将》和《女奴》的三位女主演,这个节目的转场如果仅由两位主持人简单地将三位“女神”的名字报出,如此平庸的出场势必会让节目减分。然而,此次春晚借由三位老艺术家之口喊出了“女神”的名字,当“叶塞尼亚跳个舞吧”这句经典台词出现时,整台晚会达到了新的高潮。

主持人,并不是春晚的必备。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并没有专门的主持人,台上台下一场戏的联欢氛围,才是晚会的核心,单个节目的精彩呈现,只是晚会的一部分。

二、内容关联

“关联”不仅仅体现在节目之间的衔接,更是体现在一个整体节目中台上台下的互动。导演心中要永远绷着一根弦,那就是“谁在演,谁在看?”要让每一个镜头都有内在的语言逻辑,避免出现废镜头。

2014年北京卫视春晚,在三位老艺术家的合唱节目中,不仅有乐队渲染气氛,还有老年合唱团的合唱、小朋友的伴舞以及“雨神”萧敬腾的递伞,使得节目内容丰富并带有喜感。2016年的“告猴儿”段落,由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向师父状告孙猴,使整个作品生动有趣,尤其加入台下六小龄童的反打,增加了喜剧效果,丰富了语言类节目的内涵和外延,让晚会回到了春晚“大联欢”的氛围内核,轻松、活跃、有趣。然而,任何一个看似随意的编排和设计,实现起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因为其中蕴含着打破常规的思索和创作过程。

三、情绪关联

人的情绪不可能一味地高涨和低落,晚会创作组要正确引导观众的情绪起伏,预判情绪的节点,并设计出与之相符的节目,这是他们创作的主要任务。

2016年北京卫视春晚的“大师忆母”段落,是晚会的第一个高潮。萧敬腾的致敬、三位老歌唱家的演绎和付笛生一家的演唱,自然衔接,三个节目构成一个整体的亲情篇章。一位网友在北京台公共账号下留言:“看北京台春晚,我竟然感动得热泪盈眶,三位老歌唱家引出演唱知心爱人的任静付笛生,这就是亲情和传承⋯⋯”

2016年北京卫视春晚中有一个风格较为另类的小品《恋爱倒叙》,由高晓攀和悦悦合作演出,讲述80后年轻人的生活。如果按照录制的顺序,之后的歌曲节目与小品的氛围较为割裂,因此晚会方在后期剪辑时,果断把歌手郝云的《如果来生还能遇见你》放在小品之后,把小品中想要表达的情绪集中释放出来,使之成为晚会另一个感动点。

春晚是一个品牌,在春节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播出,必然会面临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在晚会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把平日里观众看不到的节目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这一基础上,解决“情归何处”的问题,让晚会整体情绪氛围回归中国人最为朴素的情感诉求,抒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慨。而完成这一高难度创作的核心就是“关联”,“无关联不春晚”,只有“关联”才能实现情感的推进、升华,让节目有温度,让这种温度持续下去。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责编:倪啸)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