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福利水平仍然偏低,要继续加大和优化民生投入,同时要积极推进民生领域的改革,保公平、提效率、促发展
□王列军
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教育体制、户籍制度等改革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职工并轨改
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人民生活和福祉持续改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是各国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关注点。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及老龄化的深化,这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经济资源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条件,没有经济发展是难以改善民生的,而民生的改善反过来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支撑。首先,民生改善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其次,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民生改善可以为经济增长奠定人力资本基础;再次,较高的居民收入水平和可靠的社会保障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消费支撑,使得经济增长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那么,高福利会不会影响经济增长呢?这不能一概而论。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享受的福利很全面,而同时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北欧国家的福利水平虽然比较高,但社会政策都是鼓励就业和鼓励创新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良好的社会治理也保证了民生投入的高效率。部分南欧国家福利水平也较高(并没有北欧国家高),但不少福利项目没有起到鼓励就业或者预防失业的作用,不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较差的社会治理进一步导致了民生投入的低效和浪费。因此,在欧洲债务危机中,高福利的民生政策在北欧国家发挥了缓冲器的作用,而在部分南欧国家成了放大器,导致经济增长雪上加霜,从而影响了民生的进一步改善甚至使其出现了倒退。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高福利不一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完全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但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和治理作为支撑。因此,在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一个国家用多少经济资源来改善民生,设定多高的福利水平,需要经济社会政策的通盘设计,还要根据自身治理能力来决定。
经济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但仍存不少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有力促进了民生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大多数家庭摆脱了贫困、进入小康,还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向富裕。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将改善民生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促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的新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证了就业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仅是人们获得收入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创业规模。无论是在金融危机期间,还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当前,都保证了就业稳定。特别是在近期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新增就业不降反增,充分说明了积极就业政策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民生投入大幅增加,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面迅速扩大,社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民生投入大幅度增加。财政用于(宽口径)民生领域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特别是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住房保障等核心民生领域的支出,从2007年占财政支出的29%大幅提升到了2014年的近36%。与此同时,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迅速扩大。特别是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向全民普及,医疗保障在不到10年时间里迅速实现了普遍覆盖,养老保险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这些进展对防范社会风险、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调节收入分配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促进了公平正义。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公平得到改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职工的并轨,迈出了改善社会保障公平的坚实步伐。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流动人口的权益和福利逐渐得到一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