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时间:2024-11-05 06:12:21

传统文化是语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中的意义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都有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

一、在挖掘文本中融入

依据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特点的阐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角度挖掘文化精髓并融入课堂教学。

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本课的一个目标是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诗歌(民歌)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借助诗歌来弘扬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与孝文化。但此诗时代久远,文言词汇较多,给学生理解木兰的形象带来了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开始并不算高。特别是朗读时,如读顺口溜一般,毫无节奏,语调自始至终都一样,传统诗歌的魅力显现不出来,很多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稍作了修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孝文化,从传统的道德观念、情感体验入手挖掘诗歌潜在的深意,让学生能够透过课文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入手,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孝道文化主要内容,“孝”其实也是一种担当。将《木兰诗》所蕴藏的“孝”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于课堂上,也使得木兰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就能自觉地读出郁闷伤心到自豪的语气了,在或舒缓或紧张的朗读中再造木兰英雄形象。另外,《木兰诗》虽然歌颂了中国美德,但是从中也能看到过去中国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弊端,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环境的认识,我从中国古代国家征兵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客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对当时的文化,习俗产生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让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丰满。灵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困难入手、从教学的重点入手,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在语言、心智方面及思想道德层面都会有新的发展。

二、在语文课程整合开发中融入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可以整合并开发课程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教师可以引入《三吏》《三别》以及《登高》等诗篇,通过比较越多与鉴赏,让学生深入了解杜诗的韵味与语言特征;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等文章时,笔者特别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进行了图片欣赏,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对传统建筑艺术的敬佩与欣赏之情,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本单元课程的学习中;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则是围绕着中华民族各个传统节日进行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印象,我在单元课程开始前就引入古代文献、绘画作品以及纪录片材料,凭借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各个民族在节日上的差异,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关注点,这样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材料的活用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主性的探讨。在这个单元教学时还会布置一些活动类作业:让学生仔细阅读,探究这些节日与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这样就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的主动性,提高了材料运用的灵活性。但是,教师也应注意到,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利用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教师要敢于整合教学内容,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丰盈。

三、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融入

让学生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视并利用好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资源,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为例:

1.讲述爱国人物的故事以激发心志,让学生分组搜集喜欢的或熟悉的爱国故事。人物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近现代的;可以是政治家,也可以是科学家。从搜集到的十几种中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进行适当加工,举行一次故事会。

2.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以陶冶心灵。爱国是诗歌常见主题,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赞颂爱国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可以搜集一些爱国诗歌,举行一次小型诗歌朗诵会,感受高尚的爱国情怀。

3.举行爱国名言展示会以启发心智。有这样一些名言警句,或表达对祖国的感恩,或抒发对故土的思念,或阐述爱国精神的实质,或思索个人与国家休戚相关的命运,虽然都是“只言片语”,却以其语言精练、颇具思辩色彩,而更显情思隽永动人。应该小组合作搜集爱国主题的名言警句,组织一次爱国名言展示会。

四、在拓展阅读中融入

1.地方教材的利用。《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都是我们的地方教材,我把它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当做是课外阅读的延伸。例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中《论语》的其它章节,以加深学生对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理解。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中《孟子》的节选章节。通过这种相互补充的阅读活动,初中生对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也能有比较完整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经典诗词和美文的背诵及赏析活动。老师充分利用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以背诵和赏析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介绍给大家。这项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日积月累也能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是历史的需要,又是丰富现代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时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们在诗词歌赋中,吸取古文化思想的精髓,让他们走进迷人的神话、绮丽的诗歌、精彩的小说中,去体会生活美丽的情趣。学生们在阅读成语故事中积累语言、在阅读神话故事中感受神奇、在阅读学习寓言故事中明白道理。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得益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彰显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海曲中学)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