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向往稳定安逸的生活,讨厌来回搬家、四处奔波,但在地球上,却有这样一些动物和我们人类不同,它们每年都要历尽艰辛,长途跋涉,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族群大迁徙。
空中——南北往返的“旅行家”
每当我们看到空中有“一”字形或“之”字形的雁阵向南飞去,就会在心里默念:秋天到了。是啊,“长风万里送秋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从很早开始,大雁就成为人们判断季节的重要标志。
大雁是有名的候鸟。每当秋冬季节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就不得不离开自己北方的家乡,少则几十只,多则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浩浩荡荡地飞往温暖的南方。
前往目的地的旅程往往有两三千公里远,尽管大雁是出色的飞行能手,但这对它们来说也是个无比艰辛的旅程。
为了节省体力,聪明的大雁会排成整齐的队伍往前飞。飞在最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划过空中,翅尖产生的微弱的上升气流可以帮助身后的同伴节省体力,以此保证整个雁群体力充沛,持续前进,因此人们称大雁为“出色的空中旅行家”。
北极燕鸥
和大雁一样,我们熟悉的燕子、天鹅等也都有类似的迁徙习惯,一般来说,鸟类的迁徙之旅最短也在1,000里以上。如果要从中找出一个飞行“马拉松”冠军的话,则无疑要数北极燕鸥了。
北极燕鸥是一种海鸟,体形虽小,但迁徙路线却是已知动物迁徙路线中最长的。为了追逐温暖的夏天,它们每年往返于地球的南北极,迁徙行程可达4万千米。
地面━━悲壮的求生之路空中迁徙的鸟群曾引起人们对远方无尽的遐想,而陆上动物的迁徙也同样令人惊叹。
广袤的非洲大草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其中以非洲东部的塞伦盖蒂草原最引人瞩目。那里生长着角马、长颈鹿、狮子、大象等7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物群落。
每年旱季到来时,塞伦盖蒂草原的食物和水变得极度匮乏。为了维持生存,食草动物们不得不向西部常年有水的马赛马拉草原迁徙,总距离近3,000千米。马赛马拉草原虽然只有塞伦盖蒂草原的十分之一大,却有着动物们生存的希望。
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由大约100多万只角马和斑马,30多万只瞪羚和其他食草动物组成。在数周时间里,它们不得不忍受食物和水源的极度匮乏,同时要躲避天敌的捕猎。狮子、鬣狗、猎豹等食肉动物如影随形,随时都会发动突然袭击。
即使一路平安,在到达目的地前,它们还将面临一个极大的考验——渡过马拉河。马拉河水流湍急,对经过数周艰苦跋涉已疲惫不堪的动物来说,这实在是个生死挑战,稍有不慎就会被激流冲走。尤其可怕的是,河中还遍布着体长达三四米、正等着饱餐一顿的尼罗鳄。
等迁徙队伍到达马赛马拉草原的时候,成员数量差不多只剩下出发时的一半。它们要在这里待到11月的短雨季来临,然后才能重返故乡,开始一个新的循环。现在,东非动物大迁徙已经成为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观之一,为了生存而长途跋涉的悲壮历程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水中━━“为了下一代”
地球表面的71%左右被水覆盖着,在神秘而广阔的水下世界,水生动物的迁徙活动同样频繁。比如灰鲸,它是所有已知哺乳动物中迁徙距离最长的,它每年要从冬季的繁殖地——中美洲的墨西哥湾到遥远的白令海峡游一圈,全程大概有1.5万千米,实在可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游泳健将”。
不过,与空中和陆地上的动物主要为了生存而迁徙的原因有所不同,水生动物的迁徙多数与繁殖后代有关。而在所有为了繁衍后代而迁徙的水生动物中,大马哈鱼以其超乎寻常的献身精神备受关注。
大马哈鱼是分布十分广泛的海洋鱼类,但它们的产卵地却在淡水河的源头。每年秋季来临时,进入产卵期的大马哈鱼就从大河的入海口溯流而上,日夜兼程,不辞劳苦地向上游跋涉。
从海洋的咸水环境进入淡水,大马哈鱼的身体器官面临着突然缺盐的生死考验。于是它们不再进食,甚至停止喝水,全靠体内贮存的能量向上游进发。即使遇到急流瀑布,它们也决不退却。大马哈鱼拥有超强的弹跳能力,它们的奋力一跳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了4层楼的高度。
最终到达目的地时,大马哈鱼已经精疲力竭,它们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鱼卵排出体外,然后衰竭而死。成群的大马哈鱼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换来的是下一代的繁衍。鱼卵经过孵化、发育,到第二年4月左右游向广阔的海洋,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旅。
在地球上,动物的迁徙活动多姿多彩,有些甚至和东非动物大迁徙一样,成为举世闻名的景观。比如每年10月底到1月初的雨季,澳大利亚圣诞岛上的上千万只红蟹便会离开丛林,前往海边产卵。这时,周围的公路、草地就都被淹没在一片鲜艳的红色之中,据说即使在万米的高空之上也清晰可见。
然而,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动物的栖息地越来越小,族群也在不断萎缩。为了不让这些壮观的迁徙盛景变成记忆,请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