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县社区教育.."/>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的应用试论微课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的应用试论微课

时间:2024-11-04 03:03:17


    北京市密云县社区教育中心李毅

“微课堂”目前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但在我国微课教学一般被用于高校或义务教育,农民教育中鲜有使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首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农民教学中运用微课必将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研究传统农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微课教学模式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分析适合农民学习的微课的特点和设计思路,并说明了网络时代在农民群体中推广微课需注意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农业科技的使用者,也是农业科技的创造者。今后许多重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发明都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来完成,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该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农广校教师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力军和一线工作者,须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主流技术和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使农民学员更有效地获取知识。

一、传统农民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农民学员对上课形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传统的大集中式的授课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农广校教师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农民学员上课学习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农民学员对一个话题的注意力一般维持在5~8分钟左右,如果讲授某个理论或知识点时间过长,他们很难全部记忆,或者容易产生记忆错误。比如半天(一般3小时)的知识讲座会让农民感到乏味。即使将3个小时分为4个45分钟的标准课长,每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第一节课农民还能集中精力,越往后越不专注,直接影响授课质量。

2.不善于理解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农民惯有的思维是“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即只关注某一点问题或问题的某一个方面,不善于建立知识点间的系统联系。当教师连续讲解系列性知识时,他们难以形成系统理解,有时甚至混淆知识先后关系。

3.容易受到农忙或其他事情影响。让农民坐在教室里连续听半天或更长时间的课是很难的。他们在上课时心思有时还在农场、果园、大棚里,总想着还有哪些农活没干好,经常开小差。尤其在农忙时,农民在课堂上偶尔还会呈现坐立不安的状态。

4.个体所处地域分散,不易集中授课。为农民上课不得不考虑地域分散的问题,即使为同一个乡镇的农民上课,也有部分人住在偏僻的村落,经常不能按规定时间听课。长此以往,由于个别农民形成了散漫的听课态度,将影响整个培训班的授课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为农民设计课程时需要具备短、准、精、灵的特点。“短”即对时间的合理控制,要保证学习的有效性,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准”即讲解的知识点明确,不做多余表述,避免农民产生混淆;“精”即讲授的内容要经过提炼,仅针对某一点知识,易于农民理解和记忆;“灵”即便于农民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何时何地想学就学。

二、引入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微课程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一般运用动画、三维、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使得抽象、宏观、微观等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加深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一般长度在5~10分钟之间。因此,微课的内容“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地反映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它是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独特的呈现方式营造主题式的单元“小环境”。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不难理解,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彩的讲解都是瞬间的、相对短暂的。授课时间越长,越难以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力,有时还会影响教学效果。而微课可以做到——以网络作为展示平台,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动态视频或动画短片等生动的方式,使学习者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用电脑或手机下载观看,并能重复学习,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

经过以上分析,微课正好具备了短、准、精、灵这几个特点,这种方式能够给农民学员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乐趣。因此,有必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微课,甚至对于某些课程在条件完备时用微课替代45分钟式课堂教学。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