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挚谢厚爱 促奋新蹄

挚谢厚爱 促奋新蹄

时间:2024-11-03 05:47:06

此生,从未想到集会讨论我的学术思想。有何德能?实乃同仁们在党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斗成果的感召下,鞭策我在新形势下更奋蹄。感谢所有为此尽心尽力的同仁们和朋友们,深施一礼。

1今生志在山水

大一游北京樱桃沟,见水源石上“志在山水”额题疑惑不解。数十年学习逐渐悟出这是伟大的志向而从之。古训“国必依山川”出于国土66%是山。江山指国家。不是山水服从城市,而是城市服从山水。孔子将山水比德于君子。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拨动了我的心弦。于是我走万里路畅怀赏山水,读多卷书学山水,并为社会和人民设计了十余处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更逢今日之绿水青山、建美丽中国、发扬中华民族特色。要以山水谢民报国,不虚度此生。

2承谢师恩

从懵懂的小孩成长为专家学者,依托于无数的师长。父母是启蒙老师,父提词“幼既不学,老又何为?”母训“与人为善”。小学老师引我入门、中学老师奠定科学和艺术基础、大学老师把我带进学科。汪菊渊先生教我中外园林史、孙筱祥先生手把手教我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金承藻先生教我画法几何与园林建筑、陈有民先生教我园林树木、宗维城等先生教我绘画。社会上的老师更多了。正是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才把我培养成人,只能用永谢表心意。更者,要传承他们的师恩尽心培养我的学生。

图1深圳仙湖植物园总平面图

图2深圳仙湖植物园全景(陈卫国摄)

图3邯郸赵苑公园总平面图和鸟瞰图3园林认知

园林要满足城乡人民对居住生息的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日益提高的综合要求。为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服务。和民生一样,园林的追求是没有终点的。中国园林以悠久、独特、优秀的特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以传承和发展中国艺术传统为我辈今生使命。国际要交流,但“以中为体,以外为用”。中国园林之特色,是科学的艺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尊重自然、顺从自然而又“景物因人成胜概”。人之于宇宙的真理归纳为“道”。意象艺术,道法自然,诗言志。“言以文远”,唯以文载道,以景面文心来满足赏心悦目。意到象的转化有赖于“迁想妙得”,亦即“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宜。觅因成果,殊为不易。

布局首推地望,一切景物凭地起。大地形形成大气候,微地形形成小气候。地形以山水为骨架的纲,宗炳称“山水以形媚道”,是空间划分和渗透的基础。山水各有三远,山环水抱,山水相映,动静交呈,仁知备全。建筑因山水之境而出,下台上盖,入乡随俗。情理之中,意想以外。问景名而晓意,额题画龙点睛,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实用、经济、美观。远观有势依布局,近看有质仗理微。兵不厌诈,景不厌精。道路连景点,莫便于捷,而妙于迂。主次分明,自然曲折,顿置婉转。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置石和假山是中国园林运用广泛、最灵活和具体的理法。植物种植乔木为骨架,林缘或路缘三益可灌木,自然起伏草地,综合效益体现于一体。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既有余韵,留待后人。

图4邯郸赵苑公园“百花弄涧”模型

图5杭州花圃平面图

图6杭州花圃——水芳岩秀景点(楼建勇施工,陈云文摄)

图7扬州瘦西湖石壁流淙景区(吴蓓蓓摄)

8-1

8-2图8奥林匹克公园林泉奥梦假山模型

图9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林泉高致(韩建中施工,端木岐摄)

图10北京丰台园博园“盛世清音”假山模型

图11北京丰台园博园“盛世清音”假山4教学任务

我先后承担过《画法几何》辅导、《园林工程》辅导和主讲、主编教材,被多方采用。教过《中国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设计》。曾动员、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大学生国际竞赛,指导学生一连3次获大奖和亚太地区大奖,提高了学科教育国际声誉和地位。北京林业大学设特别奖对指导教师奖励。在担任风景园林系系主任阶段,团结全系教职工从调查研究着手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地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体系。书画乃手头功夫之根基,先仿后创,学涯无尽。

5社会实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要求,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承担了多项园林设计任务,补充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多项获奖。主要有深圳仙湖植物园(图1、2)、邯郸赵苑公园(图3、4)、杭州花圃(图5、6)、扬州石壁流淙(图7)、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假山(图8、9)、北京房山园博会假山(图10、11)、天香寻梦(图12、13)、琼华仙玑(图14、15)。图12广西园博园“天香华梦”总平面图

图13广西园博园“天香华梦”鸟瞰图(王劲韬绘)

图14扬州园博园“琼华仙玑”总平面图

图15扬州园博园“琼华仙玑”鸟瞰图(王劲韬绘)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孟兆祯工作室提供。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孟兆祯

1932年生/男/湖北武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本刊顾问(北京100083)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