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景园林;苏州园林;品牌;价值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1-0035-0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12-02
修回日期:2017-12-11
Abstract:Therearefivevaluesformedinthe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ofSuzhougardens:history,art,culture,technologyandhumansettlement.TheWorldHeritageisthebrightestculturalsymbolandthemostimportantbrandofSuzhou.ItisimportantforSuzhoutoexploitthevalueofSuzhougardensinthenewera,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forthepresentandfuturedevelopmentofthecityofSuzhou.Theaimofthispaperisto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SuzhougardensandthecityofSuzhou,theimpactonthecitylayout,theinfluenceonthehumansettlementandculture,theinfluenceontheeconomicstructure.ThebrandvalueofSuzhougardensisdeeplystudiedfromthemeso-view,tofurtherthevalueofSuzhougardensasanimportantimageandsustainablebrandofthishistoriccity.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SuzhouGardens;brand;value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并列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1]。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典型代表。学术界研究苏州园林内涵与价值的专家学者很多,成果也很多,但是,迄今关于苏州园林品牌价值的思考却很少。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苏州园林的价值认知大体历经了4个阶段。
一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们视苏州园林为心向往之、优先选择的旅游观光目标地;二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们不断增强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关注,苏州园林逐渐被世界关注,相关保护也有了国际化视野;三是21世纪初,伴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不断深化,苏州园林与此2项工作逐渐融合,从苏州园林进入到园林苏州的阶段;四是近几年来,人们开始思考苏州园林的品牌价值,关注其与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等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苏州园林不再只是城内外的一座座园林,而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品牌意义的“苏州园林”,成为城市的名片、基因和徽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的独特历史地位,对其所包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所承载的人类对完美生活环境的执着追求,所代表的优雅精致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可以说,苏州园林的精神与精髓,就是苏州的文化之根与特色之源。因此,发掘和提升苏州园林的品牌价值,可以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学界关于苏州园林价值的交织判断
苏州园林的设计营造涉及历史、地理、建筑、文学、美学、哲学、植物、水利、环保、艺术、戏曲等多个学科,现存的遗产园林是多种学科知识和艺术审美的综合载体与典范样本。关于其综合价值,不同学科、不同人群的认识常常见仁见智。
1.1在历史学与文物学视阈中,苏州园林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是一个广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在时间上,它跨越了上千年的园林发展历史;在地域分布上,包括了苏州古城及周边的中小城镇;在造园艺术上,众多有特色的园林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完整的艺术体系[2]。特别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园林,它们先后经历了宋、元、明、清等不同的历史年代,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造园特点和工艺水平,具有各自的审美思想和不同的艺术特征,集中展现了中国园林史的缩影,也是世界园林史的重要文物。同时,这些园林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不仅构成了历史名城的基本元素,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是研究中国、特别是江南社会发展史、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作为典范的宅第园林,其建筑规制与装饰、家具陈设等又反映了古代江南民间起居、生产、生活、交游、休闲、礼仪、习俗等多方面的世风民俗,也因此成为研究古代江南民居与民俗文化重要实物样本[3]。
1.2在建筑与园林学视阈中,苏州园林是人类写意造园艺术的精华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与文学和绘画艺术关系密切,深受唐宋以来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被称作地上的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园林逐渐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主要类型,前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4-5]。苏州园林大多以文人写意山水画为范本,小巧、自由、精致、淡雅,不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还兼具诗情和书韵,是造园技艺与文化艺术的和谐统一,是写意园林艺术的典范。也正因如此,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著名风景园林教育家汪菊渊[6]、著名风景园林学家陈从周[7]、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风景园林学家孟兆祯[8]等一大批顶级专家学者对苏州园林都有重要研究和精辟论述[9]。
1.3在哲学与文化学视阈中,苏州园林浸透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精神
苏州园林从题名到园中的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选配、叠山理水设计等,不仅圆融地组成了营造独特的体系与语境,还积淀了深厚的传统哲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儒、释、道等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淳厚的人伦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等,常常被巧妙地熔铸于各种园林细节之中,使人在游赏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从优美的意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10-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件中的评价是:“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思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刻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1.4在中外游客眼中,苏州园林中有心灵深处的诗情和韵味
游客是复杂的人群,人们对苏州园林却会一致地赞叹不已,都能从其中体味到各自心灵深处的诗情和趣味。著名影视艺术家刘郎在编导《苏园六纪》时曾很有感触地说:“苏州园林是一部文化大餐,让人从中品尝到丰富多彩的美味,各得其所,充满神韵,让人回味无穷。”也正因此,苏州园林几十年来始终是苏州旅游的金名片,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对苏州的第一印象,大多都是“园林真美”“园林令人心旷神怡”。
1.5苏州市民人人都有爱园造园的情结和基因
苏州人素有好园情结,特别是宋代以后更是造园成风,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大户人家叠山凿池,小户人家也会在院落中配置盆景,城内私家园林曾多达300余处[13]。当代,园林在苏州市民大众心目中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每每向外地人介绍苏州,也都会不约而同地首选“园林”。如今,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苏州又一次掀起造园热潮,2016年普查发现,苏州解放后新造园林精品就有50多个,主要集中在过去近30年间。可见,苏州人对园林的钟爱和园林对苏州人的影响,早已进入了城市人文精神的基因层面,内化为一种情怀与品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和方式。
1.6园林行政部门尽职尽责,努力打造园林城市环境大格局
通过30多年的努力,苏州已经成为“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历史上,苏州园林之于这座城市的主要价值在于小众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而今对于整个城市的绿化美化、生态整治、城市格局、人居环境、产业结构等系统性的优化和提升,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示范、引领和启迪作用。在园林管理行政部门规划和推动下,苏州现代城市大园林体系正在初步实现,即:以古典园林为核心,以城乡绿化、道路绿化、公共园林、小游园、自然山林、植被保护、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专业园,以及城市园林外溢的庭院、机关单位园林绿化、居住区绿化等外延,整个城市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生态园林城市[14]。可见,苏州园林以其丰富而高品质的文化内涵交融了诸多学科,在历史、艺术、文化、人居、技艺价值等多方面都达到了综合而卓越的高度。
2聚焦苏州文化符号和城市品牌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苏州园林这样一门无与伦比的综合文化艺术与苏州城市深度交融,成为这座城市可以触摸到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徽标,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亟待思考的命题。为此,我们必须立足园林而又超出园林,进一步把园林与城市的空间环境、人文精神及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认识、思考、研究,熔铸苏州园林的品牌价值,提升城市的品牌与品质。
2.1苏州城市的园林品质
关于苏州园林,人们通常聚焦在古城内外的几个名园之上,实际上,苏州古城就是一座大园林。历史上,苏州古城规划以水路双棋盘和三横三直加一环的骨干水系为基本格局,这种局面直到近现代依然没有太大变化[15],兴建于历代的百余个古典园林、古建筑等文物古迹、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3个传统风貌地区、3个历史地段等,都嵌入在这个大格局之内。环古城内外遍布着亭台楼阁、砖雕门楼,以及古老的井桥塔坊和大批传统街坊民居等园林要素,走进了苏州古城,就如走进了一座放大了的园林。
2.2苏州新城是一座更大的园林
如今,苏州在保持了2000多年的14.2km2的古城外,1982年开始建设了一块22km2的新城区,开启了保护古城、开发新城的阶段;1992年在古城西面创建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4年城东金鸡湖畔建设了中新工业园区,苏州城市格局形成了“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全新格局。2001年,吴县市撤市建区,苏州古城之南设吴中区,古城之北设相城区,又形成了“五区组团”的形态。2012年,平江、金阊、沧浪合并成立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挂牌,同年吴江市撤市建区,中心城市在做优做靓古城这一核的同时,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西部生态科技城市建设水平,重点推进南部太湖新城和北部高铁新城建设,形成了“一核四城”的园林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在建设新城的时候,始终坚持园林城市的历史文脉,在诸多规划设计和建设细节都渗透了古典园林的艺术元素,苏州新城宛若一座更大的现代园林。
在城乡规划方面,苏州已经形成了“古城居中、四角山水、五区组团、一核四城”的城市格局,即东北角是“阳澄湖”,西北角是“三角咀”,西南角是“七子山—石湖”,东南角是“独墅湖—澄湖”,形成了1个中心城市、4个副中心城市、50个中心镇以及一批特色小镇的“1450”空间形态。土沃田腴、山温水软、风光旖旎、胜迹遍布,苏州城乡规划和建设也是一座大园林[16]。
2.3苏州人风貌和生活方式反映独特的园林个性
经过千百年的涵养、陶冶和滋润,苏州人与苏州城一样,都凝炼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风范。在日常生活方面,苏州人的行为方式与气质风格,早已与苏式家具、苏式民乐器、苏绣、苏帮菜、昆曲、吴侬软语、风雅礼仪等深度结合在了一起;在教育方面,苏州不仅有历史上最早的府学书院,而且世代崇儒弘学、尊师重教。这种尚文好学之风在改革开放后更加兴旺发达,1992年苏州市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省辖市,2016年苏州市的高等院校毛入学率已达到85%以上。
3深度挖掘和张扬苏州园林品牌的目标和路径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对园林本体的审美判断上,感性阅读多,理性研究少;定性认识多,定量分析少;历史关注多,现实推动少,很少去审视和发现、发掘、利用园林所具有的巨大的品牌价值。如果跳出园林看园林,人们就会发现苏州园林不仅是一座文化丰碑,还彰显了一种城市精神,是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名片,也是苏州赖以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重要品牌。
在苏州发展的历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园林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形成一个园林与一座城市的特殊现象,成为名城苏州的金字招牌。今天,重提和突出这一话题,意在通过深度挖掘和张扬这一品牌,着力推动实现4个努力目标,即:1)进一步强化整体保护,不仅要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园林,而且要全面保护好其他历史园林,确保这些宝贵财富代代相传;2)进一步发掘园林的核心价值,在传承、活态保护基础上,更新利用、推陈出新、兼容并蓄、融合创新,使古老的文化艺术焕发出新活力,为苏州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3)进一步拓宽思维方式,跳出私家园林“围墙”之外,在城市“大园林”、生态园林城市上做精做美,做出样板;4)进一步拓宽视野和提升目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上先行探索,在国际思维、国家观念、苏州特色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苏州园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为把苏州建设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名城作出新贡献。
为此,当地政府和园林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要扎扎实实做好几件具有全局影响力的事情。
3.1严密组织,科学规划,精心做好“天堂苏州,百园之城”这篇大文章
1)加强世界遗产园林的保护,在既有的高起点上,树立“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保护管理工作目标,打造“世界级保护管理经验”,成为可以引领全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界保护的标杆。
2)加强历史园林的整体性保护。苏州古城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唯一一座遗存古代园林最多的城市,2007年第三次园林普查存有53处(另有20处庭院),是苏州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随着苏州市域范围的调整和扩大,当前亟待进一步普查在全市(苏州“一核四区”市域)范围内尚存的历史园林,确保这些宝贵遗产“一个不能少”,全面、整体地保护好、管理好。
3)推进当代园林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形成新的造园之风,大小园林遍布城乡内外,有政府部门建造的,有企事业单位、学校、机构或者私人建造的,其中不乏精美之作。此外,苏州园林境外输出持续发展,过去几十年,仅苏州出口海外的园林就有60多座,不仅成为苏州城市一个新气象,也为城市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范本和经验。总之,“百园之城”不限于“一百”的具体数量,而是汇集了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国内走向国外的“百座”历史园林、“百座”当代精品园林、“百座”海内外园林,形成一个“苏州园林”的品牌体系。
3.2强化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园林之都”国际影响力
在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实力所在。苏州园林作为名城苏州的第一文化品牌,在强化对外宣传力度上,须进一步开拓苏州园林文化软实力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1)在理念上把苏州园林真正提升到名城苏州第一品牌的高度上,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2)从专业上推进继承与发展,完整延续苏州园林文脉,勇于创新创造,引导当代园林建设,提升当代苏州园林水平,让园林成为当代苏州最具韵味的文化产品,成为当代留给后人的精品佳作。
3)在传播方式上利用信息时代各种媒体新形式和新手段,在深入研究、提炼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最权威的理论体系,掌握媒体话语权,并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实施多元化的宣传,转变过去“以我为主”“以国内为主”的宣传,为“以人为本”“以民为体”“以国外为重点”的群众性传播和海外传播,全面提升“园林之都”的海内外影响力。要采取得力的措施,加强世界遗产教育,引导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校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热爱苏州园林。
4)在宣传内容上做好“五个一”。即:编唱一首歌:“苏州园林”主题歌,邀请国内著名作曲作词、著名歌唱家演唱,并在国内著名电视、网站播出,把“苏州园林”之歌唱响唱红;出版一套图书,编辑出版《天堂苏州·百园之城》大型图书,初定包括“世界遗产园林”“历史园林”“当代园林与海外园林”3卷;编排一台节目,邀请国内著名编导执导,以园林、昆曲为元素,融合现代歌舞和现代舞台艺术技术,编排一台文艺娱乐歌舞晚会,成为苏州旅游市场必看的节目,丰富苏州的夜生活;拍摄一部电视片,参与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赛节目,邀请国内著名执导,把苏州园林文化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拍摄一部纪录电影,在既有的宣传苏州园林的影视作品基础上,把苏州园林宣传推上一个高峰。
3.3依托国际机构亚太世遗中心进一步做强做大园林品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遗中心(苏州)是苏州目前唯一的国际机构。苏州中心建立10年以来,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经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未来,要依托亚太世遗中心做强做大世界遗产苏州园林名牌。
1)在国内影响力上,苏州园林和名城苏州的知晓度还须深化和强化。苏州园林和名城苏州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还须以世界遗产价值为依据,深刻认识和宣传它们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旅游价值,提升它们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文化品牌”——“世界园林之都”“世界文化名城”。
2)在世界知名度上,也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苏州园林和名城苏州的宣传力度。亚太世遗中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二级机构,其职责涵盖了亚太地区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事务发生联系。利用这一国际平台,可以更有效地在全球的教育、科学、文化领域广泛宣传苏州园林和名城苏州。
3.4创新举办国际园林文化艺术节(国际园林艺术会展)
在当代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座城市利用本地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来打造国际文化会展,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是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比如,著名的国际园艺博览会,是由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园艺家协会、国际展览局认定的具有国际性的博览会,是为了追求国际级的园艺生产利益以及园艺技术的精进而举办的博览会,种类上分为由各国代表所参加的国际园艺博览会(A类)与具国际性的国内园艺博览会(B类)2种。1960年举办首届国际园艺博览会,每年举办一届,大多数在欧洲国家举办,自1999年在中国昆明举办后,我国相继举办过5次,2006年在沈阳、2011年在西安、2014年在青岛、2016年在唐山、2019年将在北京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还比如,英国切尔西花展,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主办,一年一度,是英国最盛大、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园艺博览会之一。创办于1862年,最初在肯星顿(Kensington)举行,自1913年起移至伦敦的切尔西地区举办,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每年都会有几百名全球顶尖的园艺家携最新创意参展,切尔西花展每年都吸引大量英国本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园艺爱好者参加,英国女王几乎每届花展都亲临现场。花展不仅极大促进了英国园艺花卉产业链,而且不断推动了英国人生活方式和品质的改善和提升。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苏州迄今尚未举办过一届国际或全国的园林博览会,这与苏州园林和园林之城的地位不相符合。因此,苏州应借国际、国内专业展览的平台和经验,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专业和经济、社会的优势,承接或独立举办“国际园林文化艺术节”或“国际园艺会展”,在苏州千年园林文化根基上,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城市文化新品牌。
3.5以“苏州园林”为主题举办国际文创大赛
苏州园林可谓是苏州最大、最优质的IP(IntellectualProperty,可以理解为知识产权),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旅游产品,也是一种高尚品质的生活产品,具有巨大的产业规模和商业价值,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园林文创的具体内容可以有3个层面。
1)第一是产品层面。即把园林作为一个产品、一个商品,包括园林营收、园林建造、城市景观绿化规划、园林修复、园林维护、园林陈设(红木家具、灯饰、书画、摆件),以及在国外建园项目等。目前各地都有一股“园林热”,苏州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只要打开思路,就能潜力无穷。
2)第二是产业层面。苏州园林产业指向是全域旅游业,世界各地很多游客来苏州就是冲着苏州园林来的,由园林可以引向多个产业领域。因此,提升苏州园林品牌影响力将带动整个苏州旅游业产业和其他的相关产业。
3)第三是文化层面。一个城市最大、最优质的IP资源是这个城市最大亮点,也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城市的IP资源包括广度和深度2个维度。就苏州而言,在世界上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唯有园林,因此,苏州园林、“园林之都”是苏州城市发展、转型、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绝对优势和最优IP。
4)文创大赛的市场潜力。目前,苏州园林的旅游门票收入每年约4亿~5亿,如果把苏州园林作为一种广义的城市文化,多方向延伸其相关的产业链和市场,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文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随着现代化的提高,仅全国园林营造产业大约就有100个亿,苏州通过输出园林设计、营造、维护,以及各种园林家具陈设等,至少可以占有国内园林产业的30%。
为推进苏州园林文创产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富有特色的苏州园林商品和旅游纪念品,丰富苏州园林商品、旅游纪念品类型,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鼓励社会各界设计和开发苏州园林特色突出、文化创意性强且市场认同度高的文创产品,加快打造苏州园林文创产品品牌,努力拉动园林旅游消费。也可以举办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的国际文创大赛。大赛可设立创意产品类、创意设计类、产品系列等,最大限度呈现苏州园林有品质、有文化、更符合实用的文创产品。
4结语
综上所述,苏州园林作为研究苏州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苏州城市重要的文化品牌,其多重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方面,还体现在它的造园精髓是当今追求优美生活环境的典范,对当代“美丽家园”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借鉴意义,特别是对苏州城市品牌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行业内外还缺乏将园林文化与城市品牌进行深度融合思考,其潜在的社会文化、经济价值还未深度挖掘,因此,深研和打响苏州园林品牌,不仅是园林行业内的事,更亟待园林工作者与城市管理者、社会科学研究者深度合作,深入探讨,从而有效发挥出苏州园林品牌的社会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童寯.造园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苏州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1996.
[4]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刘敦桢.刘敦桢全集第4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陈从周.帘青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8]孟兆祯.孟兆祯文集: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9]周苏宁.1999年合订本(总字22-25)每期卷首语、2000年合订本(总字26-29)每期卷首语[J].苏州园林,1999,2000.
[10]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2]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3]罗哲文,陈从周.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9.
[14]衣学领.园耕·苏州园林十年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15]王国平.苏州史纲[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16]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6年版.
(编辑/金花)
作者简介:
陈大林
1963年生/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园林管理和社会人文学科(苏州215006)
汪长根
1950年生/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执行主席,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和社会人文学科(苏州215006)
蒋忠友
1969年生/男/苏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编辑/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学科(苏州215004)
周苏宁
1955年生/男/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园林和世界遗产(苏州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