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建筑“再循环”理念下城市与其滨水工业遗产的共生

建筑“再循环”理念下城市与其滨水工业遗产的共生

时间:2024-11-03 05:29:58

摘要: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的见证和城市的记忆。其共生体系中包含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3个要素,并包含单元共生、中心共生等多个等级。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城市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使其被更好地保护。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探索拱墅区运河滨水工业遗产区域的再循环方式,以及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得出它与城市是互惠共生关系。研究可以为其他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再循环,及其和城市的共生提供方法与参照。

关键词:风景园林;共生;再循环;城市滨水工业遗产;京杭大运河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5-0119-0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12-23

修回日期:2017-09-01

Abstract:Thecoastalindustrialheritagesofcityarethewitnessofcity'sindustrialcivilizationandthememoryofcity,anditdeservestobepreserved.Itcomprisesofthreeelementsthataresymbiosisunit,symbiosisenvironmentandsymbiosismodel.Besides,itincludesmanykindsofsymbiosishierarchies,suchas,unitsymbiosis,centersymbiosis,etc.Inthebackgroundofupdatinganddevelopmentofthecity,theideaofarchitecturalrecycleisintroduced,forrenewingindustrialbuildings'vigorandvalue,andestablishingsymbioticrelationshipbetweencityanditscoastalindustrialheritages,inordertoachievebetterprotection.Basedontheresearchmethodofcaseanalysis,thewayofrecyclingforcoastalindustrialheritagesofcanalinGongshuDistrictandrelationshipwithcitywasexplored.Itwasconcluded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wasmutualisticsymbiosis.Thisresearchcouldprovidethemethodandreferencetotherecycleofothers'coastalindustrialheritagesofcityandtheirsymbioticrelationships.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symbiosis;recycle;coastalindustrialheritageofcity;Beijing-HangzhouGrandCanal

“共生”(symbiosis)出自于希腊语“sumbioein”,其含义为:共同生存在一起。作为专业词汇,它最早出现于生物学中,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共生理论不但为探寻生物机制提供了研究方法,还为社会调查提供理论指导[2],在城镇演化机制[3]和城市可持续发展[4]等领域被大量应用。日本建筑学家黑川纪章[5]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城市多元化特征,提出了“共生城市”理论。该理论基于“生命原理”知识,并涉及可持续发展、循环和共生等概念,强调城市内部单元之间、单元与整体的共生。

美国风景园林学家劳伦斯·哈普林[6]在1965年最先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他指出建筑再循环和修复不同,修复是把既有的建筑维持成原有的样貌,而再循环则是对其功能进行改变,将内部空间调整为能被人们接受的形态。倪文岩[7]认为建筑再循环的本质是对其生命周期进行循环和主动式再利用。此外,他还指出建筑“再循环”方式主要通过保护原有建筑的“原真性”,对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完善,以及基于城市发展背景和政策以还原旧建筑周边原有的环境和场所精神等措施来实现。

借助水运发展起来的近代滨水工业区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因国家政策、城市交通等因素纷纷搬离,使这些见证了城市工业文明的建筑成为工业遗产[8]。在保护和开发中,需要基于城市的发展背景赋予这些工业遗产新的生命,使其再循环而获得重生,并与其他共生单元,以及和城市之间建立相互平衡的共生关系。

1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再循环”

1.1城市滨水工业遗产

城市中独特的水域条件影响着它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因利用水路交通、景观特色等因素发展起来的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属于工业遗产范畴,其定义为:位于与城市水域相接的、并在一定范围的陆地之上,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其遗产范畴包括厂房、仓库、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等[9]。

1.2再循环理论在城市滨水工业遗产中的运用

随着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重要性成为共识,与之相关的导向和政策也逐渐从拆除,转为修复、保护,再转向再循环[10]。在对城市滨水工业遗产进行再循环之前,首先要研究其历史、建造技术、功能等方面;其次研究城市发展背景和周边市场的需求,来设置新功能;最后探索两者之间存在的最佳共生关系,以确定建筑再循环目标。近20年来,已出现不少优秀的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再循环的案例,如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湾仓库区、中国福建的马尾造船厂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厂等。

2城市与其滨水工业遗产的共生关系

2.1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共生的3个要素

2.1.1共生单元

每个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均是共生单元。它们与城市发展之间所出现的问题,是彼此之间寻求共生的主要原因。从共生角度解析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和城市的现状,发现两者的文化、功能、交通等方面都欠缺联系。首先,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萧条状况和商务区、高校区等充满活力的景象形成较大对比。其次,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功能单一,而城市发展呈多元化特征。最后,由于城市滨水工业遗产一般处于城市中心,其周边交通拥堵,造成它再循环的压力较大。

2.1.2共生环境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共生环境是指:在城市发展背景和相关政策条件下,所有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共生单元,以及外界资源所组成的环境。如公众参与、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等共生环境,对共生模式的抉择和共生策略的执行均有很大的影响。

2.1.3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3种。互惠共生模式是实现滨水工业遗产和城市和谐发展最为有效的方式[11]。在互惠共生模式作用下,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得到尊重;旧建筑格局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保存,使之重新发挥价值。

2.2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共生的3个等级

2.2.1单元共生

共生单元在遵循城市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再循环的方式获得再生。但每个共生单元均有自己的特色和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进行调节和互补。在共生环境层面,城市滨水工业遗产需要结合水系景观设置周边绿化。再通过水系、道路将绿带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绿化网格。在共生模式层面,以互惠共生为目标,基于不同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在空间、功能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一规划和协同发展。

2.2.2中心共生

由文森特和埃莉诺提出的多中心理论是在“多中心秩序”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根据布局可划分为多个中心。每个中心以其中某个代表性遗产作为它的主体共生单元。

工业遗产廊道是将工业遗产作为核心的线性遗产区域,通过构建解说系统和绿色通道等方式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串联起来,以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休闲旅游开发等综合发展目标[12]。城市滨水工业遗产中心之间的共生,可通过创建廊道来连接与完成。再将廊道向周边腹地延伸,以实现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和更大范围的共生。

1)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周边有珍贵的自然水体资源,其中水岸公共空间、工业遗产构成丰富的滨水形态,是城市重要的景观廊道。协调好工业遗产再循环方式和城市总体规划,保护滨水蓝轴线,以完善其景观廊道来实现中心之间的共生。

2)在遵循休闲旅游等原则下,并结合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在循环后的功能,架构合理的滨岸休憩等公共空间,组织适宜的水上游览等娱乐活动等以构建休闲廊道。休闲廊道的构建可以使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多中心之间,形成良好的空间衔接以实现互惠共生。

3)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每个中心均有特有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价值。采用工艺品展示、现场模拟等方式以再现其文化内涵,并以此构建文化廊道。通过不同共生中心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补可促进它们协同发展。

2.2.3滨水工业遗产区域与城市的共生

中心再次组合,形成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区域。在“遗产-城市”的社会大背景下,需要探索该遗产的空间激发单元,并对其进行研究和策划,以及寻找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主要分为2个方面:外部再循环与城市的共生和内部再循环与城市的共生。

城市与其滨水工业遗产区域的共生是一种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与系统组织关系,其规模以集群模式为主,如荷兰的任仕达和佛兰德等地的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区[13-14]。通过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再循环,可实现它们单元共生、中心共生,以及区域与城市的共生,从而复兴其人性空间、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益。

3实例解读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的水路交通要道,在近现代工业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杭州段运河沿岸有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工业遗产,其中有2处是世界文化遗产点:富义仓和西兴过塘行码头。随着杭州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的调整,运河滨水区域的工业生产逐一被迁移。大批工业仓库、厂房等建筑面临着被拆的命运。因此,需要基于杭州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特色,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以复兴运河滨水工业遗产,并构建与城市之间新的共生关系。

3.1京杭大运河(拱墅区段)遗产廊道内的工业遗产介绍

本次调研范围为:从拱宸桥至胜利河运河遗产廊道内的工业遗产,全长约3.02km。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拱墅区运河周边的工业遗产呈散点分布(表1,图1),其工业遗产的特征有:1)历史覆盖完全;2)工业遗产种类丰富;3)厂房、仓库等工业遗产的风格多样、时代烙印明显;4)以运河为轴线,工业遗产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

3.2“再循环”的方向

杭州拥有西湖、钱塘江、大运河等著名旅游胜地。目前杭州着力提升旅游合作项目,构建“一心一轴六区五翼”的旅游发展战略。近年来工业遗产旅游①逐渐升温,其模式主要有:主题博物馆、工业展示馆、创意园区等。在此背景下,再加之杭州运河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京杭大运河(拱墅区段)廊道内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再循环,以工业遗产旅游为目标形成旅游综合体。

3.3以通益公纱厂为例分析其工业遗产再循环

京杭大运河(拱墅区段)遗产廊道内的工业遗产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运用“多中心”理论将它们划分为A、B、C、D4个共生中心,其中每个共生中心设定一个主体共生单元(图2)。A区域共生中心由通益公纱厂、杭州土特产有限公司桥西仓库、杭州红雷丝织厂和杭州长征化工厂4个共生单元组成。其中与拱宸桥相对的通益公纱厂,即后来的杭州第一棉纺织厂,是同时期少数保存至今的、完整的运河滨水工业遗产,把它作为主体共生单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基于真实性、最低干预性、可逆性等原则,以手工艺文化和活态展示作为再循环的方法,将A区域4个工业遗产进行再生。再循环后的A区域成功地转型为工艺博物馆群落,成为运河旅游的必去的景点之一。

3.3.1内循环方法

通益公纱厂的一号厂房现存面积约1620m2,并与新建建筑连为一体。与“阳春白雪”般展示文物的方法不同,这里集中了以绸扇和纸扇等为主体的传统工艺品,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扇的历史文化脉络。二号厂房和三号厂房现存面积分别约1330m2和1540m2。二者通过玻璃连廊连为一体,其主要功能为手工艺活态展示。对于原有的旧建筑,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来还原其“原真性”。并在原来的地基之上,依据原本的历史风格、原有的建筑材料,原汁原味地进行重建以重现其历史原貌(图3)。

非物质遗产强调以人为中心对精神、技艺进行表达,最大的特征是活态流变。邀请工艺大师入驻活态展示馆,通过当场讲解、现场制作让游客更直观地、生动地体验传统工艺文化,形成以活态传承为特点的展馆。进而让城市的记忆重新走进公众生活,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建筑功能的再循环。

图1运河拱墅区段的工业遗产点

图2多中心共生的划分

3.3.2外循环方法

通益公纱厂南立面和东立面是主要的沿河景观面,通过保存周边现有植物,去除不和谐的景观因素,还原历史原有的运货坡道和码头,并补种大香樟、少许桂花等措施,以恢复原汁原味的空间氛围。修复桥弄街的道路铺装,拆除不协调的违章建筑,以加强工业遗址的可识别性,使它的价值能得以充分体现。

3.4运河滨水工业遗产的共生3个等级

3.4.1以A共生中心为例分析其内部的单元共生

A共生中心里的杭州土特产有限公司桥西仓库再循环为刀剑博物馆,主要展示张小泉剪刀及其制作工艺流程。杭州红雷丝织再循环为工艺美术博物馆,馆内有西湖绸伞制作与演示现场,以及各种样式的绸伞展品。杭州长征化工厂再循环为艺术展示馆,馆内展示旗袍、剪纸等传统项目,以及软陶捏塑、手绘等创意项目。

4个共生单元转变为以传统工艺品参观和技艺体验等为主体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在形态上,馆群在再循环中秉持了原真的民国工业建筑风格,与运河古民居相互融合、和谐共生,形成具有工业遗产特色的桥西历史街区。在功能上,以剪刀、伞、扇等传统工艺品和技艺演示为主题,将其再生为平民化博物馆群落,以弘扬运河工业文化和实现互惠共生。

3.4.2多中心的共生

通过构建景观廊道、休闲廊道和文化廊道(图4),将区域内的4个共生中心串联起来,使之形成有机共生关系。

1)景观廊道。

运河是杭州城市中重要的水体资源,其水系与城市的景观效益息息相关。由绿地和公园组成的运河沿岸绿网提高了城市景观效果,也为运河保护提供了一道绿色屏障。运河水系和沿岸绿网是运河滨水工业遗产的景观廊道。以此为共生界面,可使运河滨水工业遗产区域内的4个共生中心取得联系,并为游客提供景观游览路线。

2)休闲廊道。

运河沿岸两侧的休闲步道、公园,以及水上巴士等形成了滨水工业遗产的休闲廊道,为游客提供了休憩场所。在这里不管是舟游、徒步,还是小憩、骑行,都可以感受大运河朴素的厚重之感。以水路和陆路交通为主体的共生界面,使中心之间产生了有机联系,并提供能量运输、信息传送的通道,也为游客提供游览路径与导向。

图3通益公纱厂再循环平面图

3)文化廊道。

A共生中心以展览工艺产品和演示活态工艺为主体项目。B、C共生中心以展示创意文化为主体项目。D共生中心,以构建禅意文化酒店、休闲中心和以宣传“精神粮仓”为主体项目。以运河为纽带,通过景观廊道和休闲廊道形成依托,使文化廊道得以生成。文化廊道为运河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中心共生,在文化层面上提供支持。

3.4.3与城市的共生

“古运河、老厂房、新展馆”,运河拱墅区段的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基于杭州旅游发展背景,通过再循环方式使这里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生命,并与城市形成互惠共生关系。

在景点层面,通过景观延伸、道路导向、文化传播等方式,使这里的工业遗产旅游和西湖、钱塘江等其他景点联系在一起。让游客感受不同的江南水文化,并实现不同景点之间的互补,进而形成城市范围内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在文化层面,运河工业文化是杭州历史文明的一部分,通过对工业文化的复兴,使它与杭州的丝绸文化、扇文化等相互共生,以更完整地还原杭州历史记忆。在城市发展战略方面,以工业遗产旅游作为再循环目标使它能较好地和城市发展形成共生关系。

3.5共生的不足之处及改造建议

3.5.1水上巴士

目前运河已经开通从拱宸桥至武林门的水上夜游线路,但水路交通系统并不完善。在水路游赏体验中,沿岸的景观缺乏多样性、连贯性。基于以上的不足之处做如下调整:完善运河水运线路,增加游船班次和工业遗产位置的停靠码头,以重新发挥运河的水上运输功能(图5)。

3.5.2绿化景观

运河两岸的现有植被覆盖面积较小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此外,这里以草坪、灌木和乔木等为主,植物景观效果较为单一。为完善景观廊道,需要结合“分散与集中”的绿化模式,将运河滨水绿地、公园等进行有机串联,并增种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以丰富其景观效果(图5)。

3.5.3道路系统

沿岸道路现状还有待于改善,以减少回头路。塑造丰富、宁静、悠长的游步道,并配置解说系统为游客漫步提供路线服务。设置观景台、电话亭、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以解决目前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单一的问题。

4结语

滨水工业遗产是其所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依靠水系资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等价值的城市记忆。因此,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在维护好这些滨水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功能使之凤凰涅槃,重生为符合目前城市发展背景的新生命,以实现建筑再循环目标。通过构建廊道将它们融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以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并从中获得更好的保护。图4景观、休闲、文化廊道

图5改造建议图京杭大运河(拱墅区段)沿岸工业遗产的再循环,以杭州主要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为背景。再循环的目标是工业遗产旅游,并采用了低碳化的再循环方式,如引入活态传承、非遗展示、主题酒店、创意园等方式,以打造符合大众生活的运河工业活态读本。通过老照片、旧档案等历史资料,恢复滨水工业遗产的外部环境和场所精神,为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运河工业文化,并使之与城市之间实现互惠共生关系。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工业遗产旅游:在工业遗产中通过对旧厂房建筑、生产设备、工业机器等的再循环,将其改造成具有旅游和休闲等独特功能的新形式,以吸引旅客前来观光和了解工业文明与文化。引自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3):57-65。

参考文献:

[1]张宪省,贺学礼.植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06-407.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2.

[4]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4.

[5](日)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4(1):7-12.

[6]LawrenceH."Motation."ProgressiveArchitecture[M].Vol.46.NewYork:ReinholdPublishing,1965:126-133.

[7]倪文岩.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J].建筑学报,2003(12):18-21.

[8]刘晓东,杨毅栋,舒渊,等.城市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3(4):81-85.

[9]谢红彬,高玲.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6):52-55.

[10]PozoP,GonzálezP.IndustrialheritageandplaceidentityinSpain:frommonumentstolandscapes[J].GeographicalReview,2012,102(4):446-464.

[11]王璠.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2]俞孔坚,朱强,李迪华.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J].建设科技,2007(11):28-31.

[13]ForstallRL,GreeneRP.Definingjobconcentrations:theLosAngelescase[J].UrbanGeography,1997,18:705-739.

[14]KloostermanRC,MusterdS.Thepolycentricprbanregion:towardsaresearchagenda[J].UrbanStudies,2001,38:623-633.

(编辑/李旻)

作者简介:

池方爱

1987年生/男/浙江平阳人/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建筑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北九州8080135)

张建勋

1992年生/男/内蒙古赤峰人/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邯郸056038)

(比利时)巴特·德万科(BartDewancker)

1965年生/男/博士/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北九州8080135)

管斌君

1976年生/男/浙江台州人/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科学(宁波315100)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