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摄影于我是一场修行”

“摄影于我是一场修行”

时间:2024-10-31 08:35:27

采访/本刊记者段琳琳摄影/王军InterviewbyDuanLinlinPhotosbyWangJun《琼北的村》系列1王军摄《中国摄影家》:1992年你去海南,最初在海南拍了哪些题材?

王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拍了很多东西。我住的小区位于海口市龙昆南路上,1994年时整条路上都是赌场,夜间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砸场子事件,我经常去拍,没人阻止。那时海南私人卖彩票泛滥,与社会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同时开奖,奖号也一样,大把现金流入个人口袋。再就是成片的停建工地,工地里住着成千上万来自各地的各色人等。还有路上发生车祸,撞人的车没牌照,撞了就跑。我曾拍了一个被撞的人,没钱治病,从医院抬回家,拔了氧气瓶后断气的全过程。拍这些东西时没有多想,一好奇就拍。

《中国摄影家》:那时你经常和赵铁林一起工作,他在海南拍摄了“站街女”,当时你拍这个题材了吗?你眼中赵铁林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王军:我没拍,有点不好意思下手。那时男人找“小姐”好像是“常态”。想想如果自己也找了“小姐”,最不愿意、最担心的就是被拍。

赵铁林最开始拍“小姐”是为了生计,给“小姐”拍片儿,挣点生活费。至于他如何成为摄影家,那是照片进入传播渠道后的事。我很喜欢他最初拍的那些片子,一部分是“小姐”的头像、美人照;另一部分是平视、随意地记录她们的生活状态。当时赵铁林认为几年后“小姐”们会买这些片子,所以有讨好“小姐”的元素在里面,恰恰是这些元素,保留了她们的基本尊严。

《中国摄影家》:你的大部分作品取材于海南,你对海南有特殊情结吗?

王军:海南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拍摄的地方。这里的人直来直去,就像阳光照到的地方透亮,没照到的地方不太亮一样。我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感觉。我都是在对一个地方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才着手拍摄的。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我很难进入。我在捷克布拉格呆了两年,拍了很多片子,摄影技术都没问题,但是我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当我找到熟悉的在集体主义盛行时代,他们与我们有过的共同行为时,拍出来的片子明显不一样了,有了社会沉淀的意味。不过,长期守在一个地方,势必会坐井观天。如果自己拍的东西要进入社会交流层面,就要有广泛、典型的社会意义。

《琼北的村》系列2王军摄《中国摄影家》:你的职业摄影与“社会学”和“视觉表现”分不开,能否说说拍摄《琼北的村》和《岛民》时的想法。

王军:我们现在看到的“琼北的村”的状况是暂时的,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正在形成。我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那天村里很暗,黄昏的烟雾加上天气不好,地面污水横满,村民们在跳着走,他们多是身着破旧、满是劳作汗水与污垢的衣服。突然,一个披着长发,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出现,很像天使坠入人间,与村民形象形成极大反差。我甚至觉得我使用的柯达胶卷表现不出这种反差。事后,每每想起那个场景,我竟不知是自己亲眼所见?还是梦中所想?但我认定,后者是我心中村庄的样子,只是,眼前所见与我认定的景观不符。

我拍《琼北的村》采用的是夸张的、非正常的、阴郁的表现手法,带有我的主观认定。所以,我同时拍了《岛民》,用的是中性的、有些仪式感的、正式的样本采集拍摄方式。

《中国摄影家》:除了《岛民》和《琼北的村》,你还拍了《亚都市生活社区:海口废品村》《彩民生活》《停建工地》《长命百岁》等十几个专题,你一直坚持拍摄?

王军:首先,拍这些专题对我来说是治病,治浮躁病。我曾经胃疼去医院看病,化验报告都正常。遇到一个退休来海南当“候鸟”的老医生,让我吃“劳拉西泮片”,那是治焦虑症的,但我吃了,病确实好了。后来他跟我说,把药停了,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如果你就喜欢自找压力,那就没救了。摄影就是我的治病良药。其次,拍这些专题也是一种聊以自慰,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是一名职业摄影师,我没有虚度光阴,我还是有作品的。这些作品的用途我不是很确定,当然如果能够进入传播领域获得社会的认可,我会很欣慰。另外,人生是一场修行,摄影是我人生的最重要部分,摄影于我也是一场修行。从对器材、题材、名誉、地位的占有,到借用摄影舒缓情绪、表达观点。是不是还能有更高的境界?正是修行要面对的问题。不放弃修行,也就不会放弃摄影。

《琼北的村》系列3王军摄《中国摄影家》:用黑白胶片是什么考虑?为什么自己放大照片?

王军:我无法接受数码相机黑白影调窄,反差小,光比拉不开。三年前,我买了一台徕卡MMonchrom相机,就存在这些问题。在海南,光比太大,一个在阳光下戴着帽子的人,帽子和人脸的光比就相差十多级,数码相机没法儿表现。另外,我喜欢在人群中保持一种优越感,虽然这种感觉很自我,甚至不礼貌。而用黑白胶片和传统相机会让我有这种优越感。我特别喜欢一个人在村子里拍片儿,拍着拍着遇到别的摄影师,他们看到我用徕卡相机、柯达trx400胶片、三只50mm的标头(0.95、1.4、2.0),会投来羡慕甚至有点崇拜的目光。

自己放大照片一是保持一种艺术感觉,还有就是商业上的考量。对艺术家来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喝着热茶,点上烟,吹着口哨,慢慢欣赏自己刚刚诞生的艺术作品。在电脑上看照片,没有这样的感觉。一个人在暗房里冲印照片的仪式感让我着迷。那个过程,我可以静下心来,系统地考虑问题。传统的、老派的东西是一种风情,也许是我上了年纪,就喜欢这个。另外,自己冲卷、自己放大,当你看到一张片子没拍好时,会心疼失去的快门机会,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商业方面,大家都知道,自己拍、自己放制的手工银盐作品在境外画廊的标价会是数码的十倍。

《琼北的村》系列4王军摄《中国摄影家》:你觉得你形成自己的摄影风格了吗?

王军:风格是他人认定的,这要搞清楚摄影师的摄影语言、角色、拍摄动机、照片用途等问题。首先我谈下摄影语言问题。使用黑白两色,高光部分是最难处理的,当然,处理好了也是作品的画龙点睛之处。最简单也是最笨的办法,是让取景框里充满了黑之后,再小心地处理亮光。所以我的片子整体都是黑黑的,有些压抑,因为高光很少,但很鲜亮,有一种绝望中带着一丝希望的感觉。这是一个操作方法问题,因为自己对影像的控制力不强,也缺少耐心。很多片子放在一起,就成了自己的摄影语言了。

再说一下角色、动机、用途的问题。长期拍新闻照片,对能反映事件的决定性瞬间、故事的情节、主题表达与情节展开是不是相符会非常在意。而拍自己喜欢的选题时,不但不会这样考虑,反而会采取一种逆反的方式。拿着徕卡、装着黑白胶片就不可能快,要一张一张地抠。不去找新闻类的决定性瞬间,不考虑情节,甚至不要新闻类的主题表达,不做这些之后,还能做什么?我拍琼北的村,拍非故事性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寻找脱离社会集体后让自己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拍很多人不太明白的情节,也是想从大众的普通叙事语言中走出来。

《琼北的村》系列5王军摄

《琼北的村》系列6王军摄

《琼北的村》系列7王军摄《琼北的村》系列8王军摄《琼北的村》系列9王军摄《中国摄影家》:2006—2016这十年对你来说在摄影上意味着什么?

王军:十年前,算是连拍。这十年间,是一张张拍。十年前像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十年间,心里有了点道法。道法是十年前去捷克学习时修得的。搞清楚了摄影技能上的一些东西,加上自己的社会学研究背景,知道了怎么念经。这十年间我比较满意的作品有百岁老人的濒危肖像《寿》《琼北的村》《岛民》,还有《在海边》。

《中国摄影家》:中欧摄影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风格,美学也不同于西欧,你在布拉格学到的关于摄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王军:两点,一是对各类摄影器材的试用,从24寸的木制相机,到半格135相机,最后终于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二是了解摄影史上有标志性意义的摄影家,找到与自己风格相近的,自己喜欢的。并尝试做些创新的、更深入、更宽广的东西。

《琼北的村》系列10王军摄《中国摄影家》:你的简介中提到你有“社会学研究背景”,具体怎么讲?

王军:拍照时,镜头前只有两种情况:有人或没人。有人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会呈现在摄影师面前,这种关系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代表着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1985年,我开始在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工作。当时,每天要与城市五保老人、特困人员、残障人员、协议离婚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和战争时期老兵等打交道。进入媒体,也是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就与社会有关,需要融入、了解、研究社会。需要专业、系统、持续地理解社会学理论及自己面对的具体实践活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华夏出版社,1991年)是我的床头书。每次看我都会问,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状态?而社会又处于什么状态?

先说自己的状态。我是省级党报从业人员,面对社会,需要用照片展示、宣传、推广党报认同的观点。个人观点与党报观点不能保持一致甚至对立时,会有撕裂感。社会学研究背景或多或少能让我持有相对中立的观点。

我所处的社会的状态用两个字说就是“无常”。常是“常态”和“常识”。我们把大量的“非常态”视为“新常态”,非常态的东西只有经过时间沉淀,才能成为常态。常识是规律性的东西。当前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泛滥,它们在传播内容上往往缺少最基本的常识,却总能吸人眼球,误导大众。常识让我们讲理、讲法,而缺少常识,则极易蒙蔽双眼,走入极端。

《琼北的村》系列11王军摄

《琼北的村》系列12王军摄《中国摄影家》:你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处理工作需求和个人爱好的关系?

王军:曾经我在自己的名片上打上“专业摄影师”,认真想了想,这是对摄影师状态、操作方式的认定,很容易产生歧义。爱好与业余都不妨碍他们是专业的。而职业摄影师是靠摄影谋生的,这符合我与摄影的关系。

做一名职业摄影师,要分清楚哪些是职业所需,哪些是个人兴趣。这种划分很重要。同样是拿着相机,为生存和生计是一种状态,为满足自己的兴趣又是一种状态。今天大家在这里看到我拍的东西,就是兴趣所在。没了要遵从的客户标准和从业单位要尽的社会责任,自己会很轻松。当然,我不会也不能以这部分拍摄获名谋利,因为那在职业摄影师的角色中已经完成了。这是我一个人的游戏,属于自言自语、自圆其说。

现在,我们很少观察研究摄影师的角色和行为。我觉得职业摄影师就像做鞋流水线上的工人,流水线是在生产商品,是批量的、无个性的、标准化的,要满足消费者所需、生产者利益回报所需。而流水钱下,同样是在做鞋,我学着外婆用碎布打板,用线纳底、上帮,在鞋面上各绣一只大脚,多数人会产生视觉差,以为脚没放在鞋里。后者就是我的喜好、我的愉悦、我愿呈现的价值。

在拍摄以海南省海口市为主要区域的琼北农村的现状时,我所从业的媒体一年四季都在关注。媒体关注的点是政府如何提升这里的生活质量,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等层面。摄影师会被要求拍缺水、缺电、缺钱等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回村或进城的农民如何得到职业培训;三八节农村妇女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五一节回村或进城人员如何创业;六一节留守儿童如何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等。而我个人关心的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结构中,作为根源的村庄,在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离开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又如何通过摄影手段去表现?

《琼北的村》系列13王军摄《琼北的村》系列14王军摄《中国摄影家》:海南正在迅速国际化,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消退很快,大量黎族村寨改建成了旅游景点,面对这种变化,你觉得摄影还有哪些机会?

王军:村子的消失,新建的旅游景点都是有价值的。我们所处的社会都是在求新、求异、求奇、求改天换地。守住一条线,横向、纵向,持之以恒地拍下去,照片就能呈现其价值。《琼北的村》系列15王军摄《中国摄影家》:下一步有明确的拍摄计划吗?

王军:还是拍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东西。不为订单、不尽责任,没有时间、任务、好坏标准式的压力。我原准备用高分辨率的120数码相机,用微距拍百岁老人的身体局部。一个人活了一百年算是人生的重大成果,这部分人的生理表象与常人的不同之处让我着迷。现在我不想拍了。因为不愿面对,拍他们拍着拍着感觉我自己也老了。我不愿面对自己的老。头发没了,戴着老花镜沾着口水翻手机界面玩微信……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现在对在很少有人出现的海边,偶然看到人类生活用品很着迷。一是有人类在自然中消亡的元素。另外在亘古不变的自然环境中,人类会不会最终只留下痕迹?对于这种预判,我感兴趣。

《中国摄影家》:非常感谢!

《琼北的村》系列16王军摄

《琼北的村》系列17王军摄

《岛民》系列1王军摄

《岛民》系列2王军摄

《岛民》系列3王军摄

《岛民》系列4王军摄

《岛民》系列5王军摄

《岛民》系列6王军摄

《岛民》系列7王军摄王军简介

男,1963年1月生人。具有社会学研究背景,在海南生活工作25年,职业摄影师。

个人摄影作品系列:《亚都市生活社区:海口废品村》《彩民生活》《停建工地》《寿》《1200年前的记忆—洋浦古盐田》《温饱》《阳光下的阴郁》《家有火山石》《岛民》《琼北的村》《假日海滩》《晨练》《南中国海渔民》。

王军(自拍像)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