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结合了网络文学和电视媒体的优势:网络小说的超时空故事架构、自由式叙事方式、情感式人物刻画,在电视剧作的视觉展示中找到了良好的附着点;电视剧作的视觉形象化展现排除了网络小说的“不切实际”,赋予原作生活本源的真实气息,使剧中情更真意更切,更能诉诸受众的审美意趣并带有鲜明的后现代性。
一、网络文学改编剧的受众审美范式
从2011年的《甄传》、《步步惊心》到2015年播出的《琅琊榜》、《云中歌》、《芈月传》,近年的电视荧屏上,网络文学与电视艺术亲密联姻,重塑着电视剧的审美范式。
1.网络文学的故事架构+电视媒体的再现艺术=强烈的带入感。网民对网络文学的理解和接受,可以依据自身的阅历展开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但这种自由带来了作品审美意象模糊的问题,影响了作品本身的表现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将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原作不断具象化的过程。电视媒体通过其特有的视觉再现手段,直观呈现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这种可视化的信息,使受众的“合理化想象”有了更为现实的附着点,受众被带入“现实”的故事中,审美体验更加深刻。
2.网络文学的情感构筑+电视媒体的时代附着=生活的真实感。网络文学通过情感链条塑造人物形象,串联故事情节。网络文学的情节展开、故事推进,几乎全部由人物情感或意识支配。情感是作品的主线和主导,这也决定着改编创作后的电视剧作品以传达情感为第一要务。这种借助电视编剧附着的时代背景,是人们体验并接受情感的条件。
3.网络文学的人物刻画+电视媒体的人物定格=独特的审美性。网络文学的人物形象体现为一种清晰又模糊的矛盾影像,清晰是指人物性格鲜明;模糊是指人物形象不明。在电视改编创作的过程中,编剧对演员的精心挑选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完成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具象化表达。电视媒体对网络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这种定格,对网络文学作品来说是一种审美意向的开掘,对受众而言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的开启。
4.网络文学的情景描摹+电视媒体的视觉展示=唯美的画面感。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文字的极尽描摹,读者的审美意象很大程度上是透过这种描摹形成的。比之传统文学来说,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字功底确实不太入流,笔触不够细腻,人物刻画也不精准。然而网络作家自由奔放的笔触却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趣。这是一种由于“词不达意”(未能完全形容得出的境界)而成的“意犹未尽”(读者加入了自己审美意味的独特境界)。在电视剧作的改编创作中,这种意境转而成为一种具有画面感的审美意象—编剧运用各种视觉元素搭建组合的唯美场景,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
二、网络文学改编剧的受众审美特征
当前电视剧文化表现出对传统电视审美意趣的超越和颠覆。
1.以情节动人。网络文学改编剧克服了传统影视剧“以情动人”的缺陷,将情感的宣泄和表达融入故事情节的推进过程中。网络文学善于营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电视的视觉化展示能为这种情节寻找到合适的附着点,强化故事的真实性。如《甄传》的情节设置以人物为中心,围绕主人公甄命运起伏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相互勾连,整部作品节奏紧凑而不拖沓,观众的情感也被牢牢锁定。《芈月传》的情节安排则在尊重史实之余,将剧中人物设置在历史演进的洪流中,彰显人物命运的历史必然性;史实与演绎的双向并举凸显历史真实感,为编剧的合理化改编创造了条件,观众在已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认识和命运的体味。
2.靠台词取胜。电视剧是讲故事的艺术,这决定了电视剧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电视剧行业吸纳网络小说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借用了网络小说的叙事风格、叙事语言。《何以笙箫默》的爱情主题并不鲜见,但“何以体”的台词却大受追捧,文艺范儿与世俗化的表达共同作用,“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电视剧中这些看似随意,却充满哲思的爱情宣言,让何以琛与赵默笙的平凡爱情故事,拥有了一种永恒与经典的意味。该剧展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电视剧审美意蕴—文学语言对电视剧的艺术化改造和提升。
3.用人物吸睛。电视艺术的文化审美,相比较文学作品的隐晦表达,创造的是可感、可触的美。人物美的建构决定了当下多数电视剧的审美标准和范式,俊男和美女的组合成为不二法门。改编自网络小说的古装剧《云中歌》,在各大网站贴出“云歌”的古装形象,引得网友直呼“美哭了!”。这种对小说人物的现实再现,展现了该剧在将网络文学审美形象具象化过程中的成功,成就了千万观众心目中的“云歌”形象,也带动了不俗的收视业绩。
4.凭演技出位。网络文学改编剧的观众是深深浸染于网络文化的一代,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心理的感受。电视剧《琅琊榜》演绎了一个基本可以说是老套的故事—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麒麟才子”的惊世才华全部借由演员倾力演出得以表现,并掀起了2015年中国电视剧行业的飓风,占据同期电视剧收视率榜首,被众多网友盛赞为“中国电视剧的良心之作”。
三、网络文学改编剧的受众审美心理
网络文学改编剧融合了网络文学和电视剧的双重特征,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矛盾几乎无处不在,也影响着当下电视观众的审美心理,使其更加复杂化。
1.情感的浮躁不安与追求内心安宁并存。网络信息的海量和层出不穷是当代观众司空见惯的,对信息的喜新厌旧逐渐演化为他们的接受特征,网络时代下他们推陈出新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观剧心理更加浮躁。他们很难再对一部剧情有独钟,这种“不够专一”的欣赏态度多半与目前网络文学改编剧缺乏内涵有关,但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依然具有摄人心魄的魔力,让观众欲罢不能。《琅琊榜》不急不缓的叙事节奏,剧中人物波澜不惊的演绎,传递的却是心机重重,观众只有静心体味才能理解其中的算计意味。审美欣赏具有情感性,接受也是一种情感历程。①对《琅琊榜》的赞誉反映出现代受众在浮躁不安情绪下追求内心安宁,渴望静心玩味的矛盾心理。
2.语言的随心滥用与追求语言内涵的龃龉。网络时代最大限度地彰显了现代人的自主意识。挣脱传统和规矩的束缚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后现代主义的电视剧文化景观中,网络语言的大量涌入成为现实,无厘头的表达充斥荧屏。网络文学走入电视剧创作中更为这种网络语言的渗透提供了先天条件,出位的语言组合不但没有让电视观众费解或不能接受,反而成为了当下电视剧的标志性语言。《武林外传》、《爱情公寓》、《医馆笑传》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然而在《何以笙箫默》不乏文艺范儿的经典台词面前,这些网络化的台词不免显得缺乏内涵。现代电视观众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无疑是具有双重标准的,一方面自身追求自由,随心所欲的滥用比比皆是,“童鞋”对“同学”的代替,“伐木累”对“family”的代替,更有“段”、“城会玩”等一批不知其意的网络语的流行。另一方面又是对经典语段表达的追捧,比如对《何以笙箫默》中“奈何缘浅,何以情深⋯⋯”的模仿。这种双重标准的出现,折射出现代人在语言运用方面渴望随心创造与追逐语言内涵的矛盾心理。
3.故事的奇幻唯美与追求事实合理的冲突。艺术创造直接体现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艺术接受倾向,接受者主导的审美接受风气或习惯与美的创造有密切关系。②高度网络化的生活与当代电视受众乐于分享的心理相得益彰。网络文学的极尽描摹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的细致刻画,网络文学中的形象描绘具有同质化和言简意赅的性质。原本这种“偷懒”的方式是创作中的短板,然而网民的信息填补和合理想象却成就了网络文学的“意犹未尽”之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种个性化的审美发展到网络文学改编剧则成为一种极尽完美的追求,电视观众对网络小说走入电视荧屏充满了奇幻唯美的心理期待。《云中歌》从人物造型到故事场景设置都体现了这种对美的追求。然而,这部电视剧推出不久却被网友扣上了“没有营养”的帽子。同期播出的《琅琊榜》则收获了电视观众的大部分赞誉。《琅琊榜》“回归审美的尝试和本质”,在注重造型置景的同时,更注重叙事风格的突破与尝试。③通过演员的细腻演绎,将环环相扣的权谋争斗展现得入情入理。电视观众对《云中歌》和《琅琊榜》的不同审美取向,也显示出他们对故事的奇幻唯美与追求事实合理的矛盾心理。
四、结语
网络文学与电视媒体的联姻带来了电视剧审美的改变,网络文学改编剧既影响着后现代主义的电视文化景观,也重塑了当代电视剧的审美范式。网民对网络文学和电视艺术的双重审美标准形成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他们情感浮躁却追求内心安宁、随心滥用语言却对语言内涵有较高要求、追求故事的奇幻唯美却又要求事实合理。对读者口味的适应是作家的一种创作倾向,④对网民口味的适应成为当代电视剧的创作的一个风向标,电视剧创作要以对观众的这种双重审美意趣的具体体察为前提。
注释:
①②④董学文:《美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02、187、188页。
③邱伟:《琅琊榜》拥偏正剧底色回归审美的常识和本质,http://culture.people.cn/n/2015/1012/c2221927688796.htm,2015-10-12。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