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视听盛宴 文化流香——《中国诗词大会》的精神向度

视听盛宴 文化流香——《中国诗词大会》的精神向度

时间:2024-10-30 01:04:28

继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来,中央电视台陆续制作了《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类原创电视节目,特别是2016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满足观众精神追求的同时,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称得上是当代中国原创综艺节目的典范。

一、大众狂欢的精神向度

正如节目主持人董卿的描述,《中国诗词大会》是全民的一场诗词狂欢。巴赫金认为,狂欢是以人民为主,自发的、以民间方式组织起来的整体,外在于并违背它所处于其中的整个现存的强制性社会经济制度,人们生活于其中,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分,自由地展示自己存在,即谓之全民性的狂欢。《中国诗词大会》所展现的内蕴丰富的全民性狂欢文化,由参与节目的四方人物合力支撑。

首先是诗词大会的主持人,即狂欢文化的引领者。主持人董卿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处事不惊、把控全局。上海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宋浩不幸落败,并说“学业不精,愧对师门”;董卿马上回应“你还有更长远的治学求学道路,我们也再次把掌声送给宋浩”。凭借这样机智的反应,董卿以富有内涵的语言巧妙地化解了选手的心结,避免了场面的尴尬。正是在这样一个笑容可掬的狂欢文化引领者的带领下,整场比赛更聚民意、集民心,像一场诗词的联欢。因此,作为这场诗词狂欢的引领者,董卿对节目主旨的深入诠释,对传播技巧的精准把握,是把诗词大会打造成一场诗词盛宴和全民狂欢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节目中负责点评解析的嘉宾,即狂欢文化的承载者。选手在答题过程中,遇到诗词中的难点或者话题点时,节目组特意邀请的如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等深受观众喜爱的文化专家会适时地对诗词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解读,并且精彩生动地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使这场全民狂欢被赋予了耐人寻味、内蕴丰富的文化色彩。

第三就是节目中的106位诗词达人,即狂欢文化现场参与者。竞赛类节目中的选手一般都是针锋相对,各自为营;而《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却体现出了惺惺相惜、高风雅量的情怀,真正实现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群”的社会功用:语文老师夏昆在场上直言通过节目结交了众多诗友;武大才子李四维也坦言有了知心的棋友;留英海归朱文浩落败时自嘲基础没打扎实,并为场上选手加油打气;决赛黑马殷怡航在先赢两题的优势下,为正在和自己对决的蝉联擂主李子琳真心鼓劲⋯⋯

此外,还有场外参与节目互动的观众,即狂欢文化场外的参与者。场外观众参与答题赢大奖的环节让狂欢不仅仅只局限于在指定广场“人与人之间自由自在、亲切随意的接触”①,还能与广场外观众适当互动,使得狂欢更具吸引力,影响更广泛,更加全面地诠释狂欢的全民性。

这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狂欢盛宴,通过对诗词知识的竞赛与赏析,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诗词之美与诗词之趣。

二、“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向度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也许我们完全非诗意地栖居着。只有当我们保持着对诗意的关注,我们方可期待,非诗意栖居的一个转折是否和何时在我们这里出现。”②海德格尔的诗意除了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诗意之外,更包括人自身主观能动的构筑和创造。精神需要是人类最本质、最根本的需要,人竭尽全力所要满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是人类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需要—精神满足所需求的一种物质前提。

鲁迅先生说,“要改变精神,首推文艺”。传播媒介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受众满足其精神需求。《中国诗词大会》给受众以构建自身精神家园的契机,它将诗意阐释给大众,只要深具诗意和审美的人生态度,一切苦痛、烦恼、不幸的遭遇和经历就可以升华为诗意和审美的回味和体悟,这正是“诗意地栖居”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诗意的传播和接收,反映了人是否更关注自身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更关注人类自身精神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中国诗词大会》恰好成功地进行了诗意传播,搭建了受众与诗词之间的桥梁,让每一个诗词大会的观众感受自然的真,读懂人情的善,体味艺术的美。受众通过诗歌获得了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培养出“以出世之心,精进勤勉地去行入世之事”的高妙人生态度和在任何挫折与磨难的境遇中都能保持积极乐观、充实宁静的心态。“人生自有诗意”,让纯粹至美的艺术与至上的大善和大道相融合,《中国诗词大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向度。

三、传统文化的精神向度

《中国诗词大会》整个节目的设计都极具中国传统气息。节目片头展现的是水墨式的中国风,雅致而有韵味。节目屏幕上适时变幻的背景唯美又不失大气,并配有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和贴切的配乐。舞台上的大屏幕以及百人团的一百张小屏幕上同时播放画轴展开的龙在云里翻腾的画面,使得整个舞台都极具意蕴丰厚的美感,充分满足了观众视觉以及听觉上的需求,使观众沉浸在蕴藉深厚的传统文化意境中。继之而来的开场诗唯美大气,中外朗诵者对中华诗词名作的精确把握和充分表达,简直是一场令人回味的传统文化视听盛宴。

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即节目的参与者涉及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最年长者与最年幼者相差近五十岁,并且选手出身涵盖中外,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在第四期节目中,选手林於明用粤语朗诵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随后董卿又用上海话重新诠释了该诗的另一种韵味,之后,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选手们都用自己家乡的方言重新诠释了这首韩愈的七言绝句。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一次新颖呈现,选手们共同组成了节目现场“天南地北中国人,共诵一首中国诗”的大国气韵和大国情怀。第十期节目中,选手王天博谈到网络作家石继航给其讲述过的《指月录》的典故时说:“你看这个月亮啊,就是我们伟大的诗词文化,我们的《诗词大会》就是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诗词大会》)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欣赏诗词文化这轮明月,而我们这根手指本身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其实并不重要,有这美丽的月光就已经足够了。”这席话更是直观地描绘出所有参赛选手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

新颖独到、雅俗共赏的问题设置构成了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节目设置的诗词题目大多来自中小学课本,观众耳熟能详,所以节目播出后获得了网友“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迈;又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飘逸”的美赞。十道题目,不仅题目的形式在不断变换,能引发受众参与的欲望,层层递进的难度更是让受众欲罢不能。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节目的悬疑感和趣味性,还能够丰富受众的文化视界,从而不断激起文化共鸣,提升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文化型节目的初衷即向受众传播传统文化,而诗词大会正是以其自身独特的创新方式完成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向度。

四、主流文化的精神向度

一档好的电视节目应该是健康娱乐的传播工具,是主流文化的导流器。《中国诗词大会》以弱化赛制的方式凸显以传播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为内涵的节目内容。不同于以往竞赛类节目针锋相对的紧张氛围,诗词的丰富内涵在舒缓和谐的节奏中娓娓道来。“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诗词大会在寓教于乐中所呈现出的人文气息正是构建人文新常态的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第九期中,农民诗词爱好者黄明霞谈到自己治疗癌症的经历时潸然泪下,其勇于挑战困难、坦然面对未来的心态也令在场所有人动容。这是选手在参赛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至高至善的竞赛心境。人民警察王纪波在一轮答题得分为零的情况下,道出了“一地鸡毛收拾起,三更月色不提防”的心愿,希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太平。同时也表示“虽然没有得分,但百人团都答对了,说明诗词已经深入大家的骨髓,便没有遗憾了”。诸如此类令人感动的“小插曲”无不反映与引领着社会文化风尚。用文化触碰心灵,用经典激发精神,《中国诗词大会》在满足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有效的主流价值观引导。

在电视节目形式一味“引进来”的今天,《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终于在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探究之路上摸索出了一条途径:不仅要创新现有的节目形式,改枯燥为有趣、改古板为新颖、改单调为丰富,还应将节目的娱乐精神与文化品质相融合,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播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方面下足了工夫,堪称是一档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节目。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已经圆满落幕,我们期待下一季的诗词大会能够开拓新思路,构想新创意,不断充实与创新,带给节目受众一次全新的文化盛宴,真正实现“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人文青年骨干项目(项目编号:135109604)和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35009517)成果

注释:

①[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论中的问题》,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123页。

②吕鹏:从《爱情电影》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新方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5期。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责编:倪啸)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