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揭示媒体生态,聚焦纸媒转型

揭示媒体生态,聚焦纸媒转型

时间:2024-10-30 12:48:24

2016年6月,国内电视剧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行业剧集中亮相现象,《亲爱的翻译官》、《好先生》、《女不强大天不容》三部电视剧分别涉及高级翻译、餐饮业和纸媒。前两部剧尽管涉及行业,但看点在行业之外的情感纠葛,并没有对行业自身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展示。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把纸媒所处的生态环境和转型探索展现在国人面前。

一、媒体行业剧的现状

媒体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生,都在其视域内。在这种功能定位下,媒体全面参与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在塑造现代人的价值观、生活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和媒体人亦被称为“无冕之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致使传统媒体遭遇了行业生存危机。

行业剧作为以某个职业为全剧核心内容的影视形式,其焦点主要投向行业的发展及行业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风貌。行业剧在中国兴起以来,表现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医疗、教育以及科技领域,尤其是公安系统的警匪剧,如《黑洞》、《永不瞑目》、《征服》等已成为经典剧目。中国媒体行业剧的开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编辑部的故事》等剧,这些电视剧大多以职场为关注对象,很少涉及行业发展、行业生存生态这些深层次的行业问题,媒体只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场域”,因此这类剧在严格意义上并不算媒体行业剧。《女不强大天不容》从剧本创意诞生到电视播出的历程表明,包括电视人在内的媒体人已经意识到行业危机,并尝试通过电视剧艺术表达危机和展示其应对危机的信心。

二、作为行业剧的《女不强大天不容》

1.展现中国媒体人的生活状态

媒体的职业内容决定了其始终把目光投向那些引人注目的人和事,社会大众通过媒体人的工作成果得以了解最新社会动态,以及自身之外其他区域或人群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媒体人永远是关注别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但是,在现代社会,媒体和媒体人本身也是一种行业和从业者,其自身也有行业特征和生活状态。媒体人的喜怒哀乐同样是现代社会人类生存样本里的一份独特案例,同样也需纳入媒体关注的范围。正是在此意义上,媒体行业剧也应该成为当今行业剧中的一分子,为媒体人发言,让大众走进媒体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理解职业对他们的要求,认识媒体人作为普通大众的一面,为媒体和媒体人祛魅。在拥有近百万媒体人群的中国,却很少有以媒体行业为表现内容的电视剧或电影,即使一些剧本涉及媒体和媒体人,他们也是以配角的身份参与故事,观众只能看到媒体人有限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因此,不论从媒体人的重要性上说,还是从行业剧的“行业”领域拓展来讲,媒体行业剧的出现是众望所归。

《女不强大天不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落地的。剧作家六六带着浓厚的媒体情结进行创作,整个剧本随着主人公郑雨晴的活动轨迹,紧紧围绕媒体人的生活和媒体的运行而演进。这部剧开头就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媒体:江州都市报社长涉嫌违纪,正在接受调查,而原定要接替社长一职的傅云鹏因生病无法任职,在其推荐下,郑雨晴临危受命担任社长。这是其他职场经常发生的职业腐败和应对措施,公众对之较为熟悉。《女不强大天不容》不回避媒体自身存在的负面现象,开场就以“大跌眼镜”的方式让公众看到纸媒内部的真实生态,增加了可信度,也展现了行业的真实现状。在第二集中,电视剧同样不回避媒体人“人性深处的恶”,把张国辉这位社里“恶棍”的形象演绎得生动真实;同时也把传统媒体在兴盛时期的“高福利”通过镜头传递出来。该剧把媒体职业要求与家庭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演绎得相当到位,使观众对媒体人随时亲临事件现场所付出的亲情及家庭代价产生切身感受,这是之前的电视剧都没能展现的“媒体行业特性”。

2.揭示中国媒体的发展现状

美国、中国港台地区已形成成熟的编剧体系,大部分编剧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丰富的从业经历,行业剧相对发达。反观国内,行业剧则起步较晚。由于编剧经验有限,加上经济发展层次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行业剧的收视和传播就受到限制,有限的几部行业剧也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和中国中产阶层的壮大,反映白领职业的行业剧也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当前中国各行业在市场上处于与全球接轨、在技术上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这些因素使各行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关乎各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反映行业发展现状的文艺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中产阶层的精神诉求。纸媒等传统媒体集中了一大批中产阶层,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优越地位难以维系。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以《江州都市报》的生存危机为叙事线索,让观众形象而又真实地走近危机重重的纸媒,走近迷茫与奋进并存的传统媒体人。

《女不强大天不容》作为较为成功的行业剧,一方面还原了媒体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客观呈现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艰难生存现实。在郑雨晴做记者的上世纪90年代,支撑报社收入的是广告和发行,这两方面足以维持报社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高福利。在剧中,公司小职员高飞为了争取广告版面,甚至给正在上厕所的广告部主任递手纸。而当郑雨晴当上“烂摊子”的一把手时,时间已经过去十几年,广告和发行这两棵大树都摇摇欲倒,广告减少与发行量低下直接导致整体营收减少,而报社的非报产业又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报社的运转。这就直接导致了薪水减少、优秀员工逃离报社、报纸影响力减弱等近年来经常出现的媒体现象。作为新上任社长,郑雨晴不得不在酒桌上跟耍赖皮的广告主拼酒,以获取让报社运转的资金。剧本通过扎实的背景铺垫和真实的媒体环境展现,使这部剧自信满满地立足于行业剧的前沿。

3.聚焦中国媒体的转型发展

传统媒体的转型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行业话题,生存危机倒逼习惯了“优越地位”和“丰厚待遇”的郑雨晴们和《江州都市报》们寻求个人和行业出路。由于中国媒体历来优越的生存环境及媒体人较为保守的观念,各家媒体和众多媒体人的转型之路注定充满痛苦、曲折和艰辛。这其实不仅是媒体业的行业命题,更是时代命题,媒体只是充当了互联网时代改革的先锋者。全国的众多媒体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各家探索出路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媒体转型是一个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样的宝贵经验如果能通过适当的文艺形式表达,则大大有益于行业的经验交流,也有利于增强行业的转型自信。《女不强大天不容》由于聚焦中国大陆传统媒体的兴衰与转型,被称为“近年来少有的现实题材佳作”。该剧以其特有的细腻,将传统媒体行业的转型之路演绎得生动活泼,主人公也跳出“小情小爱”,表现出宏大的职业理想与时代价值。

《女不强大天不容》讲述了媒体人从传统到革新的撕裂与疼痛,刺中了整个传统媒体的神经,给当代媒体人带来有益的启示。媒体人必须转换思维,从观念上更新经营思路。剧中的众筹和自出版等新兴媒介形式就是对传统媒体积极拥抱新形式的肯定。剧中用众筹的方式来做“建市700周年的宣传”,号召市民认捐1000棵梧桐种到新区,得到了市民及政府部门的认可。郑雨晴上任后,逐步将发行部、物业部、餐饮部独立出来,自负盈亏,大大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为想转型的媒体人找到了出路。另外,在媒体的生存之本—内容上,该剧也进行了现实还原。剧中郑雨晴的都市报一方面需要在新闻的真实性、导向性上尽媒体的本职责任,另一方面又遭遇被新媒体“盗取”原创内容的状况,而这也恰恰启示传统媒体:只有做好内容,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最终占据一席之地。面对全新的环境,《女不强大天不容》这样的行业剧能够起到刺激痛点、昭示现实的作用。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责编:莎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