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由起步进入到加速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城市发展的目标不再是简单追求城建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加,稳固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的信心和加强居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这种背景下,城市题材的影视作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在与城市发展主题相对密切的纪录片创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城市题材纪录片与城市的发展主题在我国,由于城镇化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此城市题材纪录片的出现相对较晚,几乎与新中国的建设同步。改革开放前,由于政治现实的需求,城市题材纪录片难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也几乎没有出现较为优秀的城市题材纪录片。改革开放初期,涉及城市题材的纪录片基本上倾向于介绍城市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城市建设的典型人物和事件。1978年,纪录片《北京的早晨》开启了城市纪录片的新时代。该片聚焦北京普通市民平淡的日常生活,强调了平凡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北京题材的纪录片,如《张厂长的眼光》《拾金不昧》等都侧重展现了新时期城市居民的新风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建设、人口扩展、经济发展并行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城市规模上。与此相呼应的是,城市题材纪录片的时代任务转变为宣传城市建设成就,以便利于城市招商,或是通过宣传城市历史人文、自然景点从而吸引外来旅游者。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丽江神韵》等。与经济建设相配套的是,城市公共服务和行政建设也在不断进行,反映这一方面的纪录片自然不可或缺。1996年荣获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的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就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故事,该片以时间为线,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这是对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另一侧面的展现,即与城市经济建设相呼应的城市政治文明建设。城市建设者也是这一阶段城市纪录片关注的对象。陈晓卿等在90年代初拍摄的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记录了五位姑娘从安徽无为县到北京打工的生活历程。片中在记录了五位农村姑娘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之外,还广泛记录了90年代初“民工潮”现象,并对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也做了多方面的展现。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题材纪录片与中国城市的发展主题紧密相关,并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二、走向文化认同的城市题材纪录片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主题不再仅仅是城建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工业发展这些数量层面的发展。在城市人口异质性、文化多元化、城市问题复杂化等背景下,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主题。纪录片作为记录城市发展的影视艺术形式,也对这种新的发展主题作出了回应。1.城市题材纪录片与“人城”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城市化问题也凸显了出来,人和城的关系开始被社会各界认真思考。“人城”关系前所未有地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既是宣传口号,也是对被发展遮蔽的城市本质的重新认识。这一时期的城市题材纪录片侧重于记录和宣传“人城”关系,加强人们对城市这一居住地的文化认同和巩固其在城市生活的信心。以成都题材纪录片为例,2003年张艺谋执导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表面是宣传成都的悠久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而实质是建构成都作为宜居城市的文化想象。片中,从没来过成都的男主人公在这里生活了几天后,开始愉快又自然地下茶馆与老人们喝茶聊天,悠闲地逗鸟,欲罢不能地吃着麻辣火锅。这些细节让观众感受到了成都独有的休闲魅力。2012年的宣传片《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一方面在介绍成都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又道出了这座千年古城的休闲特质。这一类型的纪录片都在试图还原城市的生活功能,纾解和纠正城市化问题给人们带来的焦虑和偏见,加强市民对城市生活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