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负大国之重 赴使命之行

负大国之重 赴使命之行

时间:2024-10-30 09:44:20

电影《红海行动》改编自也门撤侨事件,讲述了蛟龙突击队利刃出海,为了保护侨民孤军深入的故事。该片以富于变化的镜头语言、擅于调度的叙事节奏,打破了英雄人物的不死金身,让一批会流血会流泪、却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军人群像活跃银幕。在“负重前行”的主题引导下,影片完成了大国身份话语的书写,更流露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挚关切,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增添了一处生动“注脚”。本文将重点分析影片中的动作场景、群像刻画与和平精神,以剖析《红海行动》在题材上的创新和突破。

一、张弛有度:从叙事至上到重视场面调度的革新

《红海行动》能够取得高票房,原因在于它借助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以精湛的视听元素包装主旋律的精神内核。全片138分钟的时长中,战斗场面达到近2小时,武戏与文戏比重的巨大落差,开创了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崭新纪元。该片的成功验证了意识形态的传导不必借助冗长的对白说教,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也不再是主旋律的“佐餐”,导演将市场内需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奉献出一道满载家国情怀的视觉盛宴。

影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着蛟龙突击队的三次行动—驱逐海盗、营救人质、搜剿“黄饼”,实打实的动作场景占据了大部分情节,仅在行动间隙用文戏加以过渡。导演的叙事格局看似别出机杼,实则极为合理,影片以“行动”为题,自然要呈现每次行动的全过程,而不是依靠对白去空谈,回归战斗场面是影片当仁不让的核心。

据悉,《红海行动》的拍摄成本共计5亿元,其中军事装备投资达到2亿元,全程北非实地取景、长达5个月的拍摄周期,这些要素共同筑造了该片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军事大片。影片更是在镜头语言上苦心雕琢,以蛟龙突击队开赴伊维亚的情节为例,在空间狭小的巷战中,导演使用了第一人称的主视角进行拍摄,以此捕捉机枪手面部的细微表情。当镜头移向制高点的狙击手时,又瞬间变为武器视角,紧随目标进行跟踪式拍摄,观众仿佛置身于瞄准镜之后,亲身体会到了一触即发的心理快感。慢动作同样是该片镜头语言的一大亮点,每当子弹出膛、千钧一发之际,导演便有意放慢节奏、进行环境降噪,将至关重要的瞬间无限拉长,烘托出默片般的悬念感。上一秒还是寂静的只留下心跳声的画面,下一秒便会枪声四起、尘嚣直上,偶尔还穿插着战后荒芜的空镜头伴随着提琴低沉哀婉的旋律出现,影片正是通过一张一弛的节奏控制,缓解了观众对于长时间武戏的审美疲劳。该片在情节安排与场面调度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稳扎稳打的叙事风格,为该题材的突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二、众志成城:从个人英雄到群像刻画的转变

个人英雄主义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统治着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在其主宰下诞生的主人公往往有着刀枪不入、以一敌百的超凡本领,直接导致了结局的“去悬念化”,必然到来的胜利也削弱了影片的可看性。被镀上金身的角色令观众倍感隔阂,更严重脱离了战场危机四伏的现实,《红海行动》则坚决摒弃这种塑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蛟龙战队的群像塑造,用一批血肉丰满、情感充沛的青年军人形象代替了以往主旋律电影所拟定的英雄人选。

片中蛟龙突击队的八名成员有着极为相似的造型,清一色的短寸头、迷彩服,满是尘土的脸上涂着便于隐蔽的油彩,导演刻意消除人物的外形差异,旨在突显“团队同心、其利断金”的集体主义精神,为蛟龙战队的队员们并肩战斗的情节埋下伏笔。队长杨锐带领的七名战士各有所长,不同的职能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性格色彩,机枪手张天德的直率、狙击手顾顺的桀骜、爆破手徐宏的毅重等,影片正是通过这种在共性中寻找个性的方式,规避了群像塑造中极易出现的“千人一面”现象。

影片着重构建了两对人物关系,即女机枪手佟莉与石头的朦胧爱情,以及李懂与顾顺从暗自竞争到生死之交的内心转变。英雄群像的刻画必然需要重点,两对角色之间的情感描绘,让观众更多地看到了战斗英雄的凡人面孔,他们在进入场面血腥的卡车时也会有不适,剪断炸弹导线后也会浑身瘫软,正如观察员李懂所说,即使在演习中体验过千次万次,危难关头时他依然会倍感压力。少有主旋律作品如此直白地道出角色的复杂心绪,该片所要塑造的正是实实在在的军人形象,真实的人物便无惧于暴露弱点,片中石头一角能够深刻烙印在观众的脑海里,最大原因便是他身上孩子气的率真。与完美英雄相比,这个总是惦记着吃糖,会在被佟莉夸奖后毫不掩饰地大笑的英雄,才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要求。片尾石头不幸中弹,佟莉对着他遍体鳞伤的身体剥开糖纸,颤抖着将糖果塞进他嘴里,与夏楠总是据理力争、外向的形象不同,佟莉作为队里唯一的女蛟龙,沉稳内敛的性格在石头牺牲时实现了自我颠覆,泪流满面的她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刚柔并济的女性角色,堪称影片人物塑造的一大亮点。

《红海行动》没有利用个人英雄主义来夸大正义,而是让集体光辉去占领影片的情怀制高点,“一个中国人都不许伤害,一个中国侨民都不能少”,蛟龙突击队以协同作战的方式与扎卡组织血战到底,影片中他们果敢坚毅的形象同样是中国军人的集体缩影。

三、与时俱进:从爱国意识到国际人道主义的升华

《红海行动》将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宣传置于故事背景之中,着力刻画真实战场的残酷性,表现蛟龙队员们为了执行撤侨任务以身相抵、以命相搏的胆魄。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观众跟随影片紧凑的叙事节奏,自行走入北非的浩瀚蓝海与漠漠黄尘中,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跟随蛟龙们出生入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热度大增,《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佳作为该题材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观众基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确立了这种意识形态宣传的新范式,回避了刻板的照本宣科,用影片庄严而写实的质感打动了观众。

在影片开篇,导演主要表达的是爱国主义与主权至上原则,蛟龙突击队的队长杨锐在驱逐海盗时,用一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完美诠释了军人的使命与荣光。狙击手罗星更是为了守护领海,单刀直入追击敌人,出发前罗星与队长对视时彼此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正是蛟龙战队“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精神的绝佳隐喻,更裹挟着强烈的家国情怀。随着指挥部下达紧急撤侨任务,蛟龙突击队前往伊维亚共和国,叙事节奏也渐入佳境,上演了一系列爆破与追击、侦察与反侦察的战斗场景。为了救援中国人质邓梅,八名蛟龙队员潜伏在恐怖组织根据地,距扎卡仅一步之遥,几近凝固的紧张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气势。在战士们与扎卡组织的殊死较量中,观众所收获的远不止震撼的视听效果,令人热血沸腾的燃情打斗在无形中传递着中国军人矍铄的精神力量。尤其是救出人质的瞬间,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点燃了观众内心的情感爆点,军人担当下的国家自豪感在顷刻间喷薄而出。爱国主义的创新表达,是该片的一个重要看点,通过我国政府对海外公民人身安全的维护,彰显了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大国自信。

女记者夏楠在片中担当着线索人物的功能,串联起影片的前后部分,是她的坚持打动了杨锐,让蛟龙突击队在营救人质后继续潜伏,调查核原料“黄饼”的下落。此时影片的思想重心已然转至和平主题之上,从救出唯一的中国人质到拯救尽可能多的平民、追缴极度危险的核原料,行动目的的改变是影片主旨升华的重要契机,并将情节推至高潮迭起的终极对抗。在近二十分钟连续不断的战斗场面中,坦克战、枪战、肉搏战轮番上演,每次令人目不暇接的行动,其目的都是救援和保卫,片中的蛟龙勇士们从未主动挑起争端,他们利剑出鞘、乘风破浪,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止息不必要的纷争。战争的残酷性是《红海行动》所要呈现的主体内容,这不仅体现在蛟龙突击队战斗的艰难过程、两人牺牲的悲壮结局上,更自然流露于环境背景之中。当徐宏拆除恐怖分子安装在平民身上的炸弹时,对方在死亡恐惧面前战栗着,绝望地哀嚎着“救救我的孩子”,再联系得知阿布被杀后夏楠痛彻心扉的哭喊,影片通过细节的穿插串联,于无形中诠释出了反战主题的内涵,让呼吁和平成为了影片的最终主旨。

《红海行动》无疑是国产主旋律电影中的“行动派”,其用真实战场的血肉搏杀,让观众看清了蛟龙战士们的刀锋所指、心之所向,在红海怒涛与黄尘漫天之间演绎了一曲蓝色军魂的壮歌。从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主义、从意识形态宣传到场景再现,该片不仅预示了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动向,更承载了全人类无差别的和平理想,在树立大国话语权威、迎合国人情感期许的同时,《红海行动》更对同类题材影片提出了时代期冀—让伸手可触的真实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新常态。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责编:胡斌毅)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