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新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发展趋势展望

新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发展趋势展望

时间:2024-10-30 09:36:15

目前,我国对于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研究并不多,可以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谈到记者型主持人时说:“记者型主持人,本身并不是规范的职业称谓,而是一种特征性的强调。记者型主持人,特指新闻评论类节目或其他类型节目中以采访、调查、访谈为主要工作方式和节目形态的主持人。”处于飞速变革的媒体发展时期,随着记者型主持人在媒体一线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担负的职责越来越大,记者型主持人该如何应对并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值得思考。

一、我国记者型主持人发展

自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焦点访谈》的前身)记者庞啸在报道时尝试在电视屏幕上标注“主持人”字样开始,一众主持人节目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新闻话语权的逐渐放宽,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也应运而生,“记者型主持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出现并开始逐步发展,拓展了主持人队伍的新领域。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记者型主持人率先在央视做出试验性尝试,而1996年央视新闻调查类栏目《新闻调查》的成功开播则从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职业素养、能力建构等方面给予了更加立体化的呈现,使得记者型主持人开始逐渐被受众接受并认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经过了央视对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和历练之后,各级地方媒体意识到记者型主持人是应对媒体竞争日益激烈趋势下的有力武器之一,纷纷将记者型主持人的打造作为平台品牌化塑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山东卫视的《调查》、东方卫视的《1/7》、凤凰卫视的《走读大中华》《社会能见度》等调查类栏目的播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业界对记者型主持人的重视。近几年随着电视直播的常态化特别是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报道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记者型主持人涌现在媒体一线,为受众带来最宝贵的一手资料。

二、记者型主持人发展趋势展望

1.学会和新媒体打交道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身为媒体工作者的记者型主持人学会和新媒体打交道迫在眉睫。正是因为有了新媒体的出现,既增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同时也使得新闻业在受众心目中的神秘感有所降低。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普通受众不仅能看到记者调查取证的某一过程,还能在这一过程中与记者进行深入互动,双方甚至能够就某一专业领域进行交流。记者型主持人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将自己的另一面展现给了观众,其人格魅力为主持人品牌化的塑造添砖加瓦。例如凤凰卫视记者型主持人闾丘露薇便时常就社会的热点议题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具有颇高的社会影响力。

除此之外,随着4G网络的发展以及行动载具的多样化,现场直播连线采访变得越来越便利,特别是受众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接收信息将会成为主流趋势。2016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可以说是对我国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报道的一次全新考验。本次会议吸引了70多个国家近660家外媒5000名记者注册参会,面对众多外媒的涌入,我国记者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采用了全新的报道方式。人民日报社出品的基于H5互动技术制作的作品《习近平主席的G20微信群》,将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拉到微信群中,习主席作为群主同时也是主讲人向大家介绍本次峰会的相关信息,还原了受众日常的生活场景,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参会的记者为保证信息及时有效传送,还将以往不太常见的设施设备带到了现场,这些设备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播特点和受众接收渠道而服务的,无一例外都有着体积小、功能多样的特点,例如最基础的利用手持自拍杆手机直播会议现场;利用便携摄像机在保障高清画质的同时,利用机器后面的蓝牙,将画面实时传输到电脑上等等。此外,2017年短视频的快速崛起成功抢占了年轻人的手机屏幕,有数据显示,短视频在2017年上半年不仅保持快速增长,其用户的启动频率及使用时长均呈上升趋势,以土豆为例,自3月底转型短视频以来,活跃用户数保持每月20%以上的快速增长。面对这一趋势,敏感的新闻人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原澎湃新闻CEO邱兵创设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界面新闻创设短视频记录片品牌“箭厂”等,这些短视频平台的推出让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也更加还原了新闻的生动性、贴近性、时效性。

尽管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媒体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论是在传统媒体中的新闻人角色,还是借助新媒体平台为职业创作进行延伸的新闻人和社会人并行的角色,都理应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好百姓的传声筒,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百姓间的纽带作用。

2.适应电视技术的发展

先进的电视技术不仅让传播形式得到创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传播效果,营造全新的观看体验。近年来随着国内媒体人视野的开阔,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电视作品、电视制作理念和技术被引进,在激发电视媒体人不断突破创新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2011年全新改版的东方卫视新闻中心,主持人一改往日端坐在台前的播报方式,开始尝试站立走动播报,这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很多家电视台的争相效仿,一时间推开了电视台新闻改革的序幕。江苏卫视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和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尝试在新闻播报中使用虚拟动画技术,亦为新闻报道增添了活力。2016年1月,上海电视台魔都之眼演播室首次使用全自动直播系统,棚内配备无标记摄像跟踪系统,没有提词器,并要实时搭配各种虚拟动画技术的实景播报,考验主持人的综合播报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站立、走动播报新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既要走动播报又要搭配随时出现的各种虚拟动画景象,既要注重语言表达传递信息还要兼顾合适的体态语为虚拟技术服务,种种进步将会在未来得到进一步体现。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2015年10月推出“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中记者欧阳夏丹在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采用了实景加虚拟,再搭配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实现了人物的“穿越”报道,这也就意味着欧阳夏丹的语言表达和她的体态语必须和拍摄机位运动的轨迹以及现场实景环境相一致,这样精准的要求对于欧阳夏丹来说是一次业务上的全新尝试。无独有偶,由《今日说法》衍生而来的周播节目《撒贝宁时间》,将往常单一实景或单一虚景的演播室改造成一边实景一边虚景的演播室,主持人撒贝宁在节目中也玩起“穿越”,分别承担主持人和侦探两个角色。

此外,在行业内引发热议的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被很多互联网从业者认为将会对各行各业起到颠覆性的作用。美国著名的新闻从业意见领袖也预示这项技术将重塑新闻业,让受众与新闻场景有更为真实的交互体验,在扩大新闻视野的同时,也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变强。由此,对于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改变,对于诸如记者型主持人等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都要做好应对措施,承认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要主动去接受、学习并适应它的存在,二者融合力争作出更加扎实的新闻内容。

3.对数据保持敏感度

近年来,“大数据”所引发的热潮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谷歌设计团队通过搜索关键词可以预测流感的散布,洛杉矶警察局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等等。而基于“大数据”发展起来的数据新闻这些年在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运用也逐渐增多,从早期英国《卫报》对数据新闻的试水性探索并成功为纸媒赢得一线生机,到如今媒体或通过以数据分析为报道手段创作新闻作品、或通过数据分析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涵盖媒体业的方方面面。随着新闻报道手法的不断丰富,把数据分析运用到新闻调查当中作为事件查证的线索,是一种不错的调查手段。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百度数据合作,已经推出了多档数据新闻节目,例如《数说春运》《数说两会》《数说过年》,都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信息接收体验,在同行间引起很大反向,引起各省级卫视跟风效仿。其中,在央视最热的数据新闻产品莫过于《数说命运共同体》,记者欧阳夏丹将自己融入了报道当中,她不是简单的复述稿件,而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到数据的解读当中来诠释新闻故事,言为心声的讲述深入人心,也使得数据具有了活力。由此可见,对数据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并用数据分析工具解读潜藏在数据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对于记者型主持人来说是急需具备的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挖掘解读,将使记者型主持人的调查手法、事件证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责编:倪啸)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