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更像谷歌”
药明康德登陆纽交所那年,李革40岁。在他28岁时,他参与创建的Pharmacopeia公司就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他出生于北京,高中入学北师大附中,早早清楚自己的下一步是北大。虽然没有进入当年分数要求最高的物理系,却在化学系里很快摸到门道:即便不那么认真学习,也总是年级前列。1989年北大毕业后,李革飞往美国。
他没去更著名的西部学校斯坦福,而是去了东部的哥伦比亚。他喜欢纽约。“这里高楼林立,北京的最高楼才是北京饭店。”(209米高的地标建筑京广大厦将于李革离开后的第二年营业。)当时流行的侦探剧《神探亨特》里一句台词吸引着他:“如果你可以在纽约活下来,你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活下来。”
刚进哥伦比亚,导师给了他一个题,但他却很快在实验室里为另一个博士后做不下去的题找到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一个做博士后的人怎么会搭理一个博士一年级的学生呢?前者很快回了英国做教授。李革在没告知导师的情况下,花了一个星期解决了那个难题。之后学业一番风顺,三年级时已发了六篇论文,可以博士毕业,哥伦比亚大学还无此先例。博士毕业后,他参与创建Pharmacopeia公司,成为公司最早的五个创始人之一。
从美国到中国,从纳斯达克到纽交所,李革两次创业的共通之处在于——都不是他最初的计划。1993年博士毕业,他原打算成为教授,却因为导师的一句话,决心留下来帮助导师创建公司。“北京人义气。”李革说。第二次创业,最初也只是想帮Pharmacopeia在中国开设分公司,但他奔忙半年的结果却是遭到CFO的否决。“你们觉得这件事做不成,那我就做成给你看。”
看上去,李革每次的选择都不是当时更为安全或短期收益更好的。“很多人特别介意某个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李革说,“实际上没有对和错,在当时的条件下,你是有原因的就没有对和错。当你选择做一件事情,当你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当因为和所以没有消失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
2011年7月,CRL(CharlesRiverLaboratoriesInternationalInc)宣布:因为“家长”反对,终止与药明康德此前达成的16亿美元收购方案。作为赔偿,CRL将支付药明康德3000万美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3个月前,这桩并购还被视为中国市场最大的一场外资并购。
联姻失败,在连线新浪财经时,李革用“失望和自信”来描述那一刻自己的心态。“股东不理解行业的需要是什么,一体化平台正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合作伙伴,药明康德仍然会实现这一目标,对这我有足够的自信,只不过时间上迟一点而已。”李革说。
一年后,接受《创业家》采访时,李革用“崇高理想”形容这个目标。“我们这个崇高理想就是:我们相信以知识和经验为背景的行业,新药研发这个行业,应该有一个与现在不同的模式。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机制,让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迅速商业化,使得这个行业变得更有创意,最后能有更好的产品,更有效、更快地出来,让病患受益,这才是真正对行业最大的贡献。”
这同样是个“有原因的选择”。“医药行业大家都在谈效率,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很多,但与收益不一定成正比。很多人在这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没有一个机制,能够让这些知识和经验更有效地发挥出来?药明康德的理想就是打造这么一个平台。”
李的“崇高理想”不只是在现有体系下做出几个新药产品,而是重塑一个系统,从根本上去改变制药这个大行业,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
“也许做不到最好,但你要有这个意愿,努力做最好的,这很重要。我小的时候是个运动员,那时训练,就希望得冠军。但能不能得冠军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要有平常心。”
作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明康德成立了风险投资基金部。“我们设计这个基金有三个投资方向:第一,我们叫能力和技术的提高。药明康德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新的能力和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当然我们可以自己建,同时别人建我们也可以去参与,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第二,那些有知识和经验但没钱的人,我们可以给他们钱,让他们来使用我们的技术平台,发挥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的价值,让他们成功。第三,我们看好中国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在发展,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个行业肯定会不断发展。”
药明康德正在向李革三年前描绘的方向迈进。在自身能力建设上,药明康德从化学服务起步,新增了一系列一体化服务,包括分析服务、生物分析服务、工艺研发服务、API生产服务、药物代谢及其动力学服务、研发生物学、药理学、制剂、毒理学、基因组服务、生物制剂生产服务、抗体及生物诊断试剂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以及临床研发和产品注册服务等。
一家只有3个人的公司成为这个“崇高理想”实现的代表案例:Callidus是一家从事罕见病药物开发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只有两位科学家和一个兼职财务,全部试验都在药明康德的平台上开展。公司成立18个月之后,被Amicus公司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药明康德为创业者不仅准备了投资基金,更搭建好了研发平台。创业者无须租赁办公室,无须寻找实验室,不用买任何仪器或者试剂,被收购之后还可以继续与药明康德合作。”药明康德首席运营官杨青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杨青也曾是“大公司人”,2014年加入药明康德。之前,他曾担任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副总裁,更早之前参与了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建设。他还是上文提及的华人组织BayHelix的联合创始人,这个组织里聚集了华人生物医药圈的商业精英,包含创业者、风投等中介机构及大公司的管理者。
药明康德现有16个投资项目,11个来自美国,5个来自中国。在药明康德上市后不久,李革即开始了海外并购。他的并购策略及海外业绩也为业内所称道。“和马云的阿里巴巴不完全一样,马云的技术含量和谷歌等是没法比的,它被看好是因为市场大,而药明康德更像谷歌。李革非常了不起的一点是,他对产业发展的敏感度、他的视野以及对资源的掌控能力。”陈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