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院士发声:清洁能源的开发、转型抓什么?

院士发声:清洁能源的开发、转型抓什么?

时间:2024-10-28 02:36:07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先生、贾承造先生和汪集旸先生分别就各自研究的清洁能源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挑战发表见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页岩气内涵具有革命性

到2026年左右,全球的油气能源版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非常规能源的快速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2017年全球页岩气的总量接近五千亿立方米,美国总量为4772亿立方米,中国以90亿立方米排第二位,其次是加拿大、阿根廷。目前全球一共有四个国家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开发。其中,美国的页岩气的增速最快,年均增长21%,最大增幅接近50%,2017年增长率达到8%,美国天然气的峰值产量是6000亿,非常规气体在2017年产量达到了7345亿。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提供了三点经验:一个是连续性聚集理论;二是创新水平并体积压裂技术;三是国家的长期政策支持。66年来,美国对天然气的财税支持超过了五千亿美元,比中国的支持强度和力度更大。美国页岩气的高速发展也有四点启示:科技革命,成本革命,海上页岩气的爆发增长,政府长期性、大幅度的扶持和支持力度。

中国从2007年开始对页岩气进行资源评价,美国目前发现的页岩气都为海相,但中国的不仅有海相,还有陆相,截至目前,已探明的超过了一万亿立方米,而真正进行工业化要从2012年计算,从年份来看,中国的页岩气发展是非常快的,四川盆地是目前为止唯一实现页岩气工业革命的地区,已经累计产出了23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最近中石油在四千米左右的底层里面取得了工业化的战略性的突破,产量达到了45万立方米,深层页岩气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页岩气的内涵其有革命性:第一个是理论革命,第二个是技术革命,第三个是管理革命,最后一个是战略革命。

在理论革命上,传统的页岩只是一个生油生气的岩石,和致密的沙岩同为勘探禁区,不具有工业的开采价值,根据研究发现,一个甲烷分子要进出只需要五个纳米左右,利用水平井的压裂可以实现这种甲烷分子的工业化的开发;在技术革命上,整个中国页岩气的开发大概经历了10年的发展,中石油部署了中国第一口页岩气的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个是选准甜点区;第二个是打进甜点端;第三个是压好甜点体。我们在选准甜点区上基本成功了,打进甜点端上基本上实现工业化,而压好甜点体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认识它可以储油气,还可以产油气。

在管理革命上,页岩油气的过量生产造成了低油价,所以最低成本的开发引发了黑天鹅事件,特别是近两年,在国外,无论是油公司还是气公司都亏本,页岩气的成本反比油的成本和气的成本都降低了一半。

在战略革命上,页岩气重塑了能源新版图,特朗普最有可能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根据预测,到2026年左右,美国可以实现真正的能源独立,全球的油气能源版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勘探程度进入了中期,非常规能源快速发展,而这些需要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贾承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贾承造:目前中国天然气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2017年中国对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量的贡献达30%,中国天然气市场呈现出供销两旺态势,成为推动天然气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储运供应能力都在进一步提升;中国天然气进口大幅攀升,进口来源多元化。但是,中国天然气发展面临着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完善和政策的协同性不足的问题。目前的重点任务是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首先,释放产供潜力,健全资源多头供应。中国国内方面要勘探开发力度,推进油气勘察体制改革,加强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加快推进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的攻关与产能建设;国际方面要优化进口天然气结构和布局,坚持进口贸易和海外投资并重,加强与重点天然气出口国的多边、双边合作。

其次,稳定供需关系,建立天然气发展综合协调机制。鼓励供用气企业签订中长期的供气合同,煤改气坚持以气定改,做好冬季供暖区的分结构需求预测,建立天然气供需预警机制,健全通报和反馈机制,按照确保安全、提前告知、充分沟通、稳妥推进的原则实施国家政府机构做好协调工作。

其三,建立有效的储气能力和有序的储气调峰市场机制,建立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LNG接收站储罐为主的储备体系,加快推进管道LNG接收站项目的建设,专项推进管道的互联互通;加快完善全国性的管网,对接全国天然气消费区和生产区的多气源,跨区域的协同保障的管网体系。

其四,构建天然气协同发展的监管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理顺天然气的价格机制,同时加快天然气改革的步伐,主要为:一是落实好居民和非居民价格水平的并轨政策;二是减少供气层级,切实降低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三是有序推进天然气现货市场建设,建成覆盖环渤海、华南、川渝等天然气主力消费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天然气市场体系;四是依托环渤海LNG储运体系探索推出天然气期货;五是尽快出台天然气管网体制改革方案,鼓励企业投资管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要把地热能的发展作为提升生态文明、推动生态革命和构建能源体系的重要资源

世界对于地热发电非常感兴趣,大部分有高温地热资源的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地热发电。中国最著名的地热发电是羊八井,装机容量仅为12000千瓦,但是对西藏的发展意义重大,发电量占到拉萨供电的60%。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广大东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中低温地热的主要利用方向是供暖、制冷等。目前对于地热产生强大需求的原因是雾霾的治理,供暖和制冷。

中国地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把地热能的发展作为提升生态文明,推动生态革命,构建能源体系的重要资源,优化能源结构、防止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推动力,基本原则包括这么几点:

第一,因地制宜原则。地热资源的地区性分布十分明显,中国高温地热区主要在滇藏地区,也就是在全球的地中海地热带的东延部分,如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及青海地区。但是东部广大地区都是中低温的。高温主要用来发电,中低温主要是供暖、制冷,温泉、洗澡,充分发挥地热能源的效用。

第二,循序渐进原则。以干热岩为例,干热岩的开发应该是深浅结合,但是有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基本规律,超过了实际的运营能力,直接投资干热岩开发,最后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因此,我们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跳着走。

第三,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加快推进地热能由单一粗放的低效传统产业,发展为真正的高新产业。尽快摸清中国地热能资源,攻关地热能勘探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比如深井的换热技术、回灌的技术、压力技术等。要先行先试培育地热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比如以雄县模式推广打造雄安模式。

第四,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地热能高质量发展。中国的产业发展十分需要政府扶持,前期的风险需要政府承担,形成示范作用,逐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地热行业中。一旦政府支持的力度到位,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条龙的社会体系。

第五,建立完善的地热能监管体制。过去在这方面存在着“九龙治水”的问题,多头管理势必会影响管理质量。地热的监管既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也需要政策方面的配合,集中政府力量,理顺部门关系,才能让监管发挥促进作用。

(摄影杜京哲)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