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理解区块链,重在规范应用

理解区块链,重在规范应用

时间:2024-10-28 02:09:19

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启蒙年会上,围绕着区块链的应用,众专家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是

主持人、北京惠农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管理合伙人、总裁尉立东

杰翱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任煜男

网信集团CEO盛佳

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迪

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

宜信翼启云服供应链金融首席创新官刘灏

该如何理解区块链:

任煜男:徐明星在技术层面做了他认为很普及的演讲,详见前文《区块链是怎样一种技术》,不过在我看来还是像天书一样。但他在中间澄清几个概念,非常有意义,

第一,关于不能说比特币是币就说它是货币,然后说你不能是货币。按照我们读法律的看法,这是自我循环的认证,没有人说它是货币,它是通证,翻译成这样而已。它到底有什么特性?大家可以讨论。

第二,去中心化不是不要监管,去中心化是要去掉中间的环节,去掉没有效率的东西。我们搞科技投资就做两件事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果区块链这件事情被认证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那我们作为投资者就应该去支持它。这是我的基本认知。

第三,说区块链有几个浪潮,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弄潮儿,决定创业做事的时候,都会雄心壮志地说我要做颠覆世界的事。颠覆世界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更多的科技应该是赋能的概念,应用在金融的场景里面,我们探讨如何让这个技术去赋能给我们打引号的传统金融业,我认为没什么传统金融业,就像没有传统互联网一样。赋能一个行业,推进它的发展,这是我对区块链的认知。

盛佳:要理解区块链,其实最好的办法要从最根本开始。看区块链相关的东西,可能学理工科的人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点,不是学理工科的理解起来就有一点儿麻烦。这是因为它有一些门槛,再加上后续的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的价值波动非常大,随着媒体不同的渲染,会让普通人觉得区块链要么就特别神秘,要么就无所不能地解决所有问题,有点儿像AI(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理解深度学习也是一样的,你可能要回到最原始的论文去看。

但是,我们自己关注的是,区块链到底能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哪些地方是适合用的,哪些地方即使有了区块链,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所以要找到它合适应用的场景,然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找到能够合理地发挥它价值的东西。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地方是非常适合区块链应用的,除了币以外,还有很多技术可能是区块链技术更好的应用场景,比如说供应链金融,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有前景而且确实有实际意义的场景。理解区块链,有了大概的概念,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就比较容易抓住区块链实质的东西。

尉立东:对于区块链,朴素的理解不管你懂不懂,是技术上的事情,你可以不懂它,但你要懂得它的应用。就像互联网,你懂在淘宝买东西、在微信聊天就可以了。

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又改变了什么?

邓迪:对于区块链,现在很多的看法、认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才能够反思。比如说,在互联网最早期,大家可能认为做互联网就是去做一个网站,或者是做一个网页。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所有的企业认为进入上网的方式就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网站或者做一个公众号,这就是做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到后来我们发现所做的跟互联网的技术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说和主流差很远。现在做区块链,很多人满足于我做POC,或者能够发现一个应用场景就很开心。看区块链,永远没有办法跟互联网企业进行任何的竞争,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一定是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将来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区块链企业。实际上,做区块链是看它怎么最大程度地、最快速地连接所有的生产力,连接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

现在虽然大家都在谈公链,都在谈联盟链,但是真正成为行业的联盟链的区块链的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区块链整个产业才刚刚开始。

郭宇航:区块链只解决了两个问题,改变了两个现状,一个是共识,一个是契约。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马上出现了中本聪为代表的比特币白皮书,以后出现区块链,这是有根本性的深刻原因的,因为金融危机让全世界的老百姓觉得什么都不可信了,银行不可信、专家不可信、政府不可信。因为滥发货币完全不知道发了多少,所以有了加密算法、数学的方式,以此重构信任和共识的一种社会尝试,一种社会实验。我觉得比特币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实验。现在看起来比较成功。

第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共识,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比如这位是四大行副行长,那位是某个地区的富二代,因为有这种身份标签,我就愿意相信他,要么他有权威,要么他有钱,所以,我愿意跟他往来做生意。而没有这样标签的人,很难建立起自己交易的对象,甚至坐在一起吃顿饭都不太可能。但是在数学的世界里,在比特币、区块链的世界里,任何人完全没有了身份标签,只是一串密码,我跟你的价值转化完全平等,这样的共识我觉得用演变来完成,是完全值得。我觉得它是改变的第一个伟大的社会实践的现象。

第二,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面,有了智能合约之后,在程序员和律师的眼界里出现了两句不同的话,程序员的世界里认为,由于传统的社会制度变得不可信、很脆弱,所以我们要用程序来替代法律,它希望用程序员的计算机语言建立起一套新的规则,来改变现实社会中法律的不完美。但是从律师角度来看区块链,由于有了智能合约,我们希望未来世界的所有法条不再基于人的因素来决定它履行或者不履行,而是所有的法律条文变成可执行的、程序化的语言,这样的话,不同身份人之间的交易,可以变得尽量平等,变成我跟你之间的很多约定,可以通过程序完成,而不用担心由于我没有钱去告你,一旦你违约了,我拿你还没有一点儿办法。所以,这是我们学法律的人未来的一个至高境界,希望未来的法律条文能有程序化的语言,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完成所有的交易。

刘灏:从我工作的角度说,区块链是一项技术,技术最终要服务于场景,服务于商业模式。我们区块链实验室成立一年多了,一开始我还能跟得上区块链的发展,听得明白区块链的发展。但是,在市场上看多了区块链公司之后,我就不太明白什么叫区块链了。市场上鱼龙混杂,很多人说自己搞的是区块链,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在做区块链。所以我觉得从技术本身来说,是不是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很规范的定义或者国家层面指导性的东西,规范区块链是什么东西,这是第一个想法。

第二,从我本身对区块链的理解,在场景方面,因为我们团队不是做区块链技术研究的,而是做区块链应用方面的一些尝试。仅仅是在场景上和商业逻辑上的区块链本身的这项技术,更好的应用场景是在于多角色参与的场景,或者多层次参与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下面去运用技术则是一个比较好的场景。

区块链在金融等传统行业的应用尝试

尉立东:大家慢慢要了解区块链怎么应用,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当中的应用。在区块链应用当中在做什么?

刘灏:我们的团队主要围绕供应链做金融服务方面的工作。我们并不是直接服务于我们金融的产品,而是服务于供应链的管理,能够了解企业上下游的交易和本身交易的场景、规模、真实情况以及它的背景,能够得到更透明的数据,去完成我们的金融产品的设计,这是我们本身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区块链尝试的一些最根本的想法。

我们的做法是:一个是P2P的平台,是做大宗商品的交易。在现在金融行业里面,可能大家都不是太愿意去和大宗商品的交易沾边的,因为大宗属于过剩产能。我们的P2P平台,更靠近下游。所谓更靠近下游,就是它更靠近于终端消费,是以消定产的平台模式,所以它是先有下游的消费订单之后,再去上游采购。那么,在整个平台里,我们整个区块链实施分了两步:第一步是金融机构和平台都上链,上链的目的是要运营的效率更高。以前金融机构和平台之间做授信和提款,会需要很多的单据电子数据,你要走整个的风控审批流程。我们和这家平台做区块链的第一个尝试就是智能合约,通过了智能合约,我们把授信、提款的标准,事先用合约规范好,写到区块链里面去。那么,有了区块链数据之后,执行智能合约,客户由此获得服务的实效性大大地得到提高,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区块链的尝试,就是我们把更多的参与方,包括平台上面的买家、卖家以及平台上所承担的物流的角色,加入到整个区块链里面来,让整个的联盟链角色能够多样化,数据之间可以交互、更加透明化,可以更强地互相验证。这样的话,我们的机构去做一些保底业务,就可以看到更真实的交易、更透明的数据,可以更放心地和这家企业合作了。

郭宇航:我们关注在区块链领域里的两大类投资方向:第一,是基础公链。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这还属于非常初级,跟互联网比,可能相当于1995年之前的互联网,技术标准都不统一。其实在整个公链的设计里效率、成本、安全这三者之间永远不可能兼得。我不认为未来有一条公链通吃天下,符合所有行业公链,这不现实。我们希望找到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己开发的公链项目,虽然很难发现这样的项目,但是我们在努力投了两三个这样的公链项目,希望在行业的具体应用上,能够在基础架构上有所突破。第二,在传统的物理世界的物品上,这件事情是有挑战的。所以,我更关注原生的数字类资产,它和区块链的结合,比如我们的数字身份、我们的版权、我们的金融跟区块链的天然结合,但是,这些最难应用,因为监管最严格,风险会考量。所以,我们在孵化一些版权区块链的项目,希望能够运用区块链的可溯源、不可篡改及它的智能合约。区块链本身从技术含量上来说,大多数是几十年前的原理,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技术组合,它的技术含量在整个区块链里面可能占到2%到30%,现在监管机构比较忌讳的就是代币的发行机制,但这的的确确在很多非对称行业里面重构了利益结构,不管是版权还是广告行业,我们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引入了token之后有了改变的可能。所以,未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相对进行了布局,希望能够让监管机构看到区块链从商业模式上对我们的商业社会推动一些变革的正向力量。

尉立东:郭总给我们分享了另外一个观点,就是传统的物品上链有困难,但是新兴的数字化资产上链可能是大家关注的,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共识。郭总的观点表明,作为行业专家引入数字产品,区块链应用是比较现实的,也是短期面临突破的一方面。

邓迪:在医疗领域,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参与了上海卫计委批的第一个医疗的区块链的项目,即病历数据的共享。但是后来发现医院阳奉阴违,表面上支持,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愿意干。之后我们用区块链做了医疗数据之间的共享网络,大家把医疗数据通过区块链追溯到谁发起请求,谁最终提供数据,包括支付也在区块链上进行。在上海儿童医院进行这方面试点。在食品领域,我们在2017年做了赣南脐橙,每六个橙子里面有一个真正的脐橙上链,保证每个链上橙子的真实性。我们用区块链的方式,引入了五大生态节点,引入了16个行业节点,大家共同组成中国食品链的共识机制和共识网络。我们有两千万元的保险,两千万元的举报资金,任何人都可以来监督整个食品上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盛佳:网信集团在金融科技各个方面都有一些布局,所以我们探索的时候是围绕相关的方面。我们现在落地的有几个方面,像网信现有几千万的用户,却分布在不同的平台,这些平台之间用户的互通,它的登录注册、信息的共享,这个时候在自己的供应链上用传统方式做中央的数据库,这不是不可以,但成本和效率不那么理想。而用区块链的方式,多中心的、联盟性质的这种链,至少在网信体系内可很好地解决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监管科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个探索,和成都金融办合作,帮助他们做了个类似监管沙盒的东西,让辖区内的平台等可以上链,多个节点特别是监管的节点,像银行是能够看到交易情况的,而且可以设置一些规则,及时发现并且阻止非法交易,这是监管方面。

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区块链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或者说什么样的领域最适合用?现在有几个领域比较适合用的:第一,参与主体比较复杂,不管是网络环境还是信用环境,各个主体之间差异比较大、环节比较多,像供应链,甚至跨全范围的仓储、物流等,用区块链的形式则可以让多方达到共识;第二,就是数据的拥有者或者是数据的产生,有一定的保护性质的数据,如何在不发生数据转移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和使用这些数据,用传统的方式,必然会发生数据的实际的反应,而用区块链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保险公司、医院等,可在不发生实际的物理数据转移的前提之下,实现部分的比如验证或者确认等这方面功能,这都是很好的应用领域。

任煜男:谈到应用,是先找场景,再找落地,至于干得成、干不成,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能够提高效率,能够降低成本,就是好的技术。

其实,激励机制是促进区块链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的东西,但是在今时今日的中国不能够提币,我想不是简单的监管的避讳和禁忌。这对整个社会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在中国可以讲币的话,不管你给它披上多么美好、高大上的外衣,多么颠覆世界、多么提高效率,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可能都会被99%的骗子给骗了。在这个时候,我是非常支持和拥护这方面监管的指示的。这是从社会意义上来说。

其实这对于我们做投资的或者做技术开发的或者技术投资的人来说,也是保护,能让我们更加聚焦,能让我们更好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噪音。大家专门致力于某些技术的推进,对社会也好,对我们这些从业人员来讲也好。

区块链启蒙,意义深远

尉立东:大家都是领军人物,从各自不同的维度,解读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使得我们越来越相信,在未来一到两年,区块链的应用会有一些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无币的区块链。刚才几位专家提到,区块链真正要解决的是去中心化,是信用重建的过程。但是过去的应用又都是风险的受害者,大家从来没说去银行存款受害了,甚至信托受害也是阶段性的,但互联网金融产品反倒有这样的热门话题,大家怎么看?

郭宇航:老百姓对新兴技术的膜拜,到对将其视为诈骗、传销、敛财的工具,不光是区块链的问题,其实就像当年的股票市场线下找大爷大妈路演做广告一样等等,坏人都是非常善于利用商业模式和产品包装,将其变成自己的非法敛财工具。所以面对区块链,当年的P2P、众筹,其实我们不用过多地在意这些事物被坏人利用,而应该正本清源地去看这些事情,因为这是常态,对于监管来说应该习以为常。互联网早期怎么被推动的?黄赌毒推动的,并不是今天的电子金融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工具就是工具,今天不要因为坏人利用了区块链进行了非法行为之后,就谈区块链色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启蒙,意义深远。

邓迪:现在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讲区块链技术,讲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却在给听众灌各种各样的迷魂汤,让你看不清楚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儿。其实把区块链讲明白、讲透是可以的,启蒙或者普及是我们非常大的工作。

除了启蒙以外,希望将来有好人举手的机制,能够让区块链里面的好人和区块链里面的坏人区分开来,要有白名单的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坏人搞区块链,更新技术,更让你觉得高大上,开会都是CCTV、人民大会堂,你都搞不清楚。一定要加强白名单机制,当然这个可能就是未来监管部门要考虑的,是不是要有沙盒或者其他机制,把好人圈出来。

盛佳:我觉得一方面需要启蒙,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去受教育。另一方面,尽快多做好的应用出来,让大家能看到区块链原来应该是这么用,或者区块链在这些地方是一个正确的或者是合理的使用场景,不管是对实体经济还是对消费者都有所益处,这是我们作为企业该做的事情。当正面的应用例子越来越多之后,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不管他懂不懂,他都会知道这些可能是正确的区块链的应用,参与其中,自然让那些非法的应用空间被压缩。

任煜男:作为区块链的从业人员,我想表达这样的心声:区块链的整个圈子讲共识,就是服从监管。中国的监管最了解中国实际情况,最了解中国社会,最了解中国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保护,最了解我们的技术应该往什么方向走。我们听监管的话,好好地做我们的活儿,就是这样。

刘灏:技术本身没有好和坏的区分,关键在于在什么方向上应用。金融有两个基本的能力,第一,经营风险的能力,因为金融的收益是和风险对价的;第二,就是投资的能力,自己怎么去看项目、看资产、看市场,这是金融机构两个最本质的能力。金融科技能为你的这两个最本质的东西去服务,是判断金融科技是否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最本质的东西。

金融科技这么多年的发展,更多应用是在C端,因为C端可能量起得更快,金融科技时间更长,成果更多。其实在B端的业务上,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C端相对来说场景很分散,但是和交易对手的竞争关系很简单,就是一对一的关系,关系相对比较简单。B端的场景是链条非常深入的,简单地来说就是从采购、生产、加工、分销最后综合销售到消费者,这是最简化的链条,就有这么多方的参与在里面。科技能让金融机构更好地穿透信息、穿透资产、穿透资金。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