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标意见》的出台,正式揭开了资管行业变革的序幕。作为一份纲领性文件,资管新规对行业内现存的业务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规范,约束条款众多。而在所有子行业内,近3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受到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因此,以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链条为轴线,梳理资管新规对于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影响要点,以更为清晰的影响路径透视商业银行将面临的转型和重新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流程改造更彻底
在资管新规的框架下,未来银行资管业务的形态将主要分为两类:银行主体内事业部和资管子公司。在无子公司的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运作和管理均在银行主体内部进行;而在子公司的模式下,银行将要负责产品的设计、运作和管理,销售则以代销为主。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公私募重新划分后,部分私募客户将被动转为公募。对银行理财而言,主要影响的是高净值客户。原先高净值客户实行和私人银行一致的投资范围,未来若是转公,非标和未上市股权将不能再进行投资,投资范围有所收窄。
相比之下,私人银行客户的影响较小,一般个人客户虽然限制投资非标但却在股票投资方面开了口子。除了根据上下穿透原则匹配投资者和所投范围之外,在产品设计时还需满足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要求。以短资金投长非标的期限套利模式不再可行,对接的资金期限必将延长,非标投资的难度有所提升。
从产品销售角度来看,在销售环节需严格按照公私募划分和上下穿透原则,将理财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银行理财净值型转化之后,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因同质性较高肯定会形成直接竞争的局面,如何让投资者接受并购买不再进行隐性保本的净值型理财,如何在与公募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净值型产品销售理念和模式很重要。
实际上,与公募相比,银行投研能力偏弱但渠道优势显著,在销售环节可以选择从单纯的卖产品向提供财富管理增值服务进行转变,为投资者提供顾问服务和多产品一篮子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来留住和吸引更多的客户。
从账户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旧有的资金池模式下,不同时期、不同投资者、不同期限的产品资金合并运作,各投资团队管理的资金规模较大。而在资管新规下,这种资金池的业务模式已被禁止,池内业务将拆分所对应的账户管理模式也面临调整,且必须进行三单管理。
未来银行的理财产品操作可能是发行多只产品但单只规模较小,或是发行少量产品但单只规模较大(私募产品有200人的限制)。部分产品可以采取投资团队与产品一对一的管理模式,若产品数量较多,规模不是很大,为了降低运作成本,也可以将多只产品募集的资金按各自合同中的投资范围,由资产所属的投资团队进行管理,但同时每只产品又有独立的账户进行核算,记录该产品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收益,保证每一笔资金流向的清晰化、透明化和可视化。
在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与决策上,银行(或银行子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自主管理和委外(部分委外/全部委外)两种模式中进行选择和权衡。自主管理部分的投研能力和内部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净值型管理转化,与预期收益型产品不需要考虑净值波动、期间回撤,只将最终能否收回投资收益设为目标不同,净值化管理还需考虑产品每日的净值波动、以及回撤可能对投资者所造成的影响等。商业银行自主管理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固收领域,权益方面相对偏弱。
而资管新规对于委外部分的规范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平等主体地位,以获得相关账户开立和投资资格(如股票投资账户)为目标驱动的通道业务将消失;二是只能进行一层嵌套,银行可以选择将资金委托给多类资管机构,但除了投公募FOF之外,其他产品需是以基础资产为投资标的的主动或被动管理型产品。
在理财产品的最终兑付环节,应以单账户运作模式下记录的各个产品实际投资收益向投资者进行金额支付,刚性兑付被严格禁止;资管新规同时设立举报和惩罚机制,机构若仍存在刚性兑付行为将受到严惩。以往银行谁都不愿意迈出刚性兑付这一步,去承担由于收益不及投资者预期,可能导致的品牌受损和客户流失的风险,但资管新规则强调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
存量非标压降是关键
在市场的翘首期盼下,资管新规靴子终于落地,银行资管也正式进入“新时代”,资管新规落地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
资管新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存量非标如何妥善处置,如果处理不好,存量非标对经济增长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冲击。目前,存量非标规模约为4.6万亿元,占理财余额的比重在16%,规模较大。对于存量非标的处置工作,资管新规给了近两年半的过渡期,同时可以通过长期理财资金对接、原产品续发等方式进行处置,对经济的冲击较为温和。
据了解,5月1日后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旨在打破刚性兑付,这表明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不能再被视为无风险利率。如果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被视为无风险利率,其低于理财收益率,自然可提升估值,而且会部分抵消掉经济预期不好带来的风险溢价的提升。
去影子银行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目标,禁资金池、禁期限错配、限非标、禁多层嵌套。银行理财类影子银行的属性消除,其将逐渐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因此,缺失的信用创造能力都将回归表内,银行表内扩展能力需提高,并成为信用扩张的主力,后续继续降准释放流动性就成为必备要件。
此外,资管新规进一步凸显了资管业务实行平等准入,促进机构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原则,有助于提高银行在资管行业中的法律主体地位,增强银行资管的竞争力。而且,新规允许银行收取资管业务收入业绩报酬,将增加银行资管业务中间业务收入,资管投研实力突出的银行将突出重围。
在隐形刚性兑付下,银行为保收益考虑,产品主要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债券配置比例高达42%以上。在打破刚性兑付、鼓励投资以市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放松银行发行权益类产品规定,以及允许收取业绩报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预计银行发行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将明显增长,尤其是原先投向非标资产的资金很可能会转投向权益资产。
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资管转型较为迫切。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的资管业务将逐渐呈现以下特征:首先,净值化产品的占比与日俱增。5月之后发行的新理财产品将全部是净值化产品,而存量的理财产品将在下半年逐步到期退出。当然,部分投向非标资产的存量理财在下半年很可能还会存在。
其次,非标处置工作逐步开展。根据监管要求,对存量非标资产的处置工作,大体上以“每年压降三分之一”作为参考标准。目前,非标配置余额约为4.6万亿元,预计下半年需要压降约1万亿-1.5万亿元。
根据中信建投的分析,存量非标的压降具体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在理财产品自然到期而资产未到期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发行期限与资产剩余期限匹配的理财产品进行对接,以满足新规的要求,从而达到压降的目的;第二种是在产品到期而资产未到期,但同时没有期限匹配资金对接的情况下,银行可以继续发行与原到期产品相同的新产品,通过滚动接力的方式,直到资产到期结束;第三种是非标资产的直接转让处置。通过滚动发行原产品续接的方式固然符合新规要求,但压降的速度比较慢,也需要合适期限的资金进行匹配。因此相对而言,直接在存量产品到期后,将未到期的资产进行转让处置可能会更直接。
资管新规明确提出在过渡期后银行理财要通过资管子公司进行独立运作,同时需要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独立托管,这对资金比较雄厚、拥有托管牌照的大型银行而言,转型压力相对较轻,但对规模较小,底子较薄弱的中小银行而言,转型压力较大。在净值化要求之后,系统、流程、产品研发等诸多方面的转型均会对中小银行带来比较大的成本压力。因此,中小银行未来很可能会采用抱团取暖、联合外部委托的方式,或者直接不做资管业务转为代销模式。总之,未来银行资管业务将加速分层,“头部集中”效应将更加明显。银基同质化竞合发展
资管新规落地以后,未来银行与基金公司的合作空间仍然广阔,除了传统单向的销售与托管业务之外,双方还有更多的模式可以实现协同发展。
首先是客户资源共享,在高净值人群数量快速增长以及通胀预期的大背景下,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将会是未来投资理财的主旋律。银行可以利用营业网点多的优势,分配网点营业人员在零售端发展用户数量,加强客户黏性,从而推进交叉销售的策略。基金公司利用自身投研人员数量多且专业的优势,为用户进行资产管理和提供资产配置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与基金公司之间的客户资源共享又有了新的变化。由于银行无法通过表外资金募集来满足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也可以将客户共享给基金公司(非通道形式)。
其次是渠道共享,基金公司可以借助银行资质和渠道优势进行基金产品的托管和销售。此外,还有品牌协同,基金公司(包括银行系与非银行系)可以通过与银行合作,借助银行的社会认可度优势和基金公司优秀的品牌认可度,与更多的个人客户建立联系并短时间内赢得客户信任,使客户有意愿将资金交由基金公司管理,由银行来托管,实现“1+1>2”的共赢。
目前,银行理财规模在30万亿元左右,对于部分商业银行而言,管理体量相对庞大的理财资金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委托专业投资理财机构来管理部分资金的必要性随之显现,而基金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资金委托的对象。
资管新规第二十二条规定,“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因此,银行完全可以将表外理财募集到的资金投向公募基金产品(以“专户”的形式为主,如资产管理计划等),只需要受托基金不再继续投资其他非公募基金的产品。
除了直接进行资金委外,还可以进行投顾业务的合作。具有投顾资质的基金公司还可以为银行理财资金提供投顾服务。与委外不同,这种形式下资金保留在银行体系之内(或其资管子公司下)。
截至2017年年底,银行理财资金直接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在所有配置资产中排第六位,比例约在4%-5%。与其他配置资产相比,公募基金收益率更平稳,更符合银行理财从“保收益”转为“稳收益”的需求。
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银行资管面临转型工作,银行资管转型过程中的合作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过渡期内逐步压降存量不合规的理财产品,包括与非标资产相关的产品处置;二是新发行净值化产品对银行内部相应软硬件的调整,如产品设计流程的改造、发行销售体系的改造、估值管理系统的建立、开放式产品的流动性管理、投研体系以及对员工的激励机制等。
而基金公司的业务流程基本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受冲击的影响较小,因此,完全可以参与到银行资管的转型工作当中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银行处置存量不合规产品中,基金公司可以接手相应的资产。比如,对银行理财有投向期限较长的非标资产,而银行本身难以或不愿意继续发行产品续接,完全可以把这部分资产转手给基金公司(主要是私募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发行期限匹配的产品进行对接。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可以对银行进行“技术输出”,特别是对资管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而言,净值化转型的成本较高,基金公司可以为其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包括理财产品设计、盈利模式设计、净值波动管理、风险管理、净值化估值核算、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数据报告、税收核算筹划、MOM式全账户管理等服务等。
目前,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特别是在智能投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而基金公司则拥有资产管理业务上的优势,双方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的合作也存在较大的空间。通过强强联合,银行可以帮助基金公司快速获取布局智能投顾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资管新规将创投基金、产业基金排除在外,因此,银行和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的合作并未受到监管的影响。银行可以通过信贷投放、设计理财产品或私人银行业务参与产业基金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直接发起产业基金、为需要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的产业基金提供咨询顾问服务、采取集团化模式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产业基金中。
综上所述,银行的核心优势在于渠道与客户优势,而基金公司的优势禀赋在于投研体系规范和明星投资经理储备。资管新规对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模式最大的改变在于通道业务的限制(如此前的非标资产通道),但委外业务并未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改变合约内容以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如资产配置要求、收益分成等条款)。
在大资管时代,银行也会成立自身的资管子公司,银行与基金公司之间的竞合关系将更加复杂。相比而言,基金公司对银行的相对优势(如牌照优势)很可能会随着其资管子公司的成熟而有所弱化,因此,提高自主投研实力将是基金公司与银行进行更好合作的基础。
短期不确定性较大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银行思维与资本市场思维还是有不小的差异。资本市场是线性思维,看一个方向就做到底;银行更多是业务思维,它需要观察监管的细则和力度、客户反应和竞争对手,从而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资管新规对银行的影响是持续、渐进的过程;对市场而言,则会是“钝刀磨人”的过程。从资管新规颁布到现在,银行资管的变化不大,大型银行正在做些尝试性的准备,而中小银行则是观望;另一个变化则是存量产品续滚、增量产品受控。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银行理财大发展部分源于监管套利。从本质上看,银行传统理财模式下的业务运作从负债端到资产端都是参照表内的,是“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指标的约束,负债端不受存款准备金监管的约束,资产端不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某种程度上是在水下裸泳的银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现在从中央到监管部门重视对银行风险的防范,资管新规出台势在必行。
以前,金融市场存在大规模的监管套利,很大程度跟分步进行的利率市场有关,存在利差。可以理解金融机构就是拿着国家赋予的牌照进行套利,在不同市场间套利赚钱。但不能把监管套利归于利率市场化本身,恰恰反映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还不够。美国没有银行理财这种东西,有货币基金,但是占比不高,因为美国的利率是全面市场化的,缺乏生存的土壤。
虽然理财大发展部分源于“分步利率市场化”,但我们不能就此而否定利率市场化,未来资管新规面临的金融环境仍很复杂。监管层表明了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决心,但是确实需要一些前置条件,需要打破金融机构的预算软约束。我们试想,任何企业都可以破产,金融机构为什么不能破产?因为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我们在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变量,还要考虑社会稳定和政治变量。金融监管面临的局面较为复杂,很难看到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
不过,资管新规对银行最终影响,与金融监管和货币环境相关。银行资管大发展的背景是金融监管套利和存款利率的双轨制。当前金融监管的方向很明确,即降杠杆去风险;同时监管有底线思维,根据情况变化把握节奏,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资管行业的影响也将显现。总体来看,银行资管变化的方向比较明确,但过程会比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
尽管短期看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影响方向明确,过程复杂,但短期的不确定性不能否认对股市的中长期利好。由于银行对股权类投资的关注度明显提升,随着可配置资产的减少和预期收益率的下降,未来银行理财部分资金进入股市应该比较确定。
短期来看,银行刚开始发行的净值型产品波动不能太大,银行对股市会持谨慎的态度。与此同时,存量高杠杆资金会部分撤离股市。而对流动性和债市而言,则会是持续磨人的过程。如果新增产品不能接上存量理财的压缩,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会是持续收缩的过程。虽然监管政策上会有一些对冲措施,但不会改变市场流动性收缩的趋势。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资金池”和“资产池”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银行理财负债端(资金池)总量会是缓慢萎缩,存量会压缩,关键是增量能不能弥补上;银行理财负债端未来主要有三类产品的竞争,存款(包括结构性产品)、公募产品、银行新增产品的竞争;整体上总量会受限。
银行理财资产端的整体配置更多元化,非标规模压缩,期限会拉长。以前银行的资金配置非标在30%左右,约9万亿-10万亿元,60%是债券货币基金,10%是其他东西(包括股权),如果非标被控之后会寻找大类多元资产,这部分资金最终可能会进入股票市场。
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变化使得理财产品的形态也会出现变化。未来银行倾向于发长期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至少3个月以上。因此,整个利率曲线会比较陡峭,客户的期限会拉长;银行理财收益率会持续往下走。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不同银行间银行理财的分化会加大。资管能力较强的银行最终的占比会比较高,较弱的中小银行最终会退出这个领域。大型银行和优秀银行会加强对多元资产配置的研究(尤其是股权类),成立子公司后有专业投研人士,而中小银行以后做代销,投资顾问的可能性较大。非标被控制之后,银行躺着赚钱的模式不复存在,银行需要重新寻找机会,银行资管未来“市场化”和“分化”的程度会明显上升。
虽然本次资管新规的过渡期确实延长了1年半,延长到2020年年末。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似乎给银行留了更多的准备时间,但是3年时间对于传统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来说还是比较紧迫的,由于转型落地不可避免面临很多挑战,银行仍有较大的转型压力。
资管业务的转型是复杂的系统性过程,不是简单的产品转型或者营销体系的转型。从2017年11月征求意见稿出台到资管新规正式稿出台花了5个月时间,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就可以推知其落实难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