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严监管始于2017年3月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三三四十”)的大检查以及一系列监管文件,至今已持续一年有余。从2018年上半年的监管态势来看,严监管的政策基本已经出尽,下半年大概率不会再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政策,监管的重点或将落实到严格执法的层面。金融监管的重心已从政策制定转变到落实执行层面。从这个角度分析,未来金融监管的环境实际上是在边际改善。
监管重心逐渐改变
从上半年出台的监管政策梳理情况来看,上半年并没有出台更严厉的监管文件,更多的是对前期政策的重申、细化和落地。如银监会4号文主要是对2017年“三三四十”政策的重申,并没有太多新的内容;再有就是对前期征求意见稿文件的落地,如大额风险管理办法、资管新规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细化的政策包括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配套文件的出台,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大额风险暴露的监管文件等。
而上半年新增的政策仅有在6月初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目前仍处于试点工作阶段,核心是遏制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的行为,对银行本身业务冲击的影响较小,但有助于降低行业风险的传染。
不仅如此,实际上,在上半年还出台了一些下调监管要求、利好银行行业的文件。如银监会7号文下调拨备计提的监管要求;央行公告3号文与银监会5号文扩容了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和方式。
2017年4月出台的《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和《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两个文件,实际上是近两年所有监管政策的总纲,因此,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两个文件进行梳理分析,预判下半年可能会出台的新的监管政策。
中信建投按照《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涉及的防控风险的类型,对近一年以来出台的各类监管文件进行了梳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一个文件可能同时涉及若干风险防控领域。
根据梳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各类风险领域的核心防控要求,近一年来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通知及办法,尤其是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投资业务风险、同业业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领域。
此外,在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领域,目前已经出台了统一的资管新规进行管理,尽管后续还会出台针对银行理财专门的管理办法,但核心内容还是会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仅有在一些其他小类风险领域可能还需要一些补充政策,如外部风险防控、公司治理、业务信息披露、信息科技风险等方面。
从风险防控的视角来看,大类风险领域的防控制度基本已经扎牢篱笆,未来监管更倾向于从弥补监管制度短板的角度去防控风险。
从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中,我们也能对未来可能出台的监管政策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通知》的附件给出26个弥补银行业监管制度短板工作项目,分为制定类、推进类、研究类。
分析目前26个项目的推进进程可以发现,16个制定类的项目中只有9个已经出台了正式版,2个已经出台了征求意见稿,尚有5个还没有任何新的进展。预计《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等3个征求意见稿很可能在下半年出台正式文件。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新规也很可能会有征求意见稿出台,但预计主要是对现有的相关文件进行细化,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会有超市场预期的核心内容。
此外,推进类和研究类的工作项目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但这些文件对银行具体业务经营的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从金融风险防控和提高监管效能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各类风险领域均已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和安排,预设的监管工作任务安排也基本已经完成,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严监管的政策基本已经出尽,未来更多的政策主要是对现有政策的细化和落地。
在严监管政策出尽之后,未来监管的重心更多地会落实在“执法”上,尤其是通过更市场化的手段进一步肃清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通过简单整理银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公告可以看到,各地银监分支机构(银监局或银监分局)做出的罚单数量在近两年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的上升趋势则更加明显。
此外,从个案来看,罚款的金额也在显著增加,2017年年底,监管层对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做出的处罚均超过亿元,2018年上半年,对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3家银行做出的罚款也超过5000万元。
缩表结束遭遇降利率
2017年被市场誉为“金融监管年”,监管层提出的去金融杠杆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对2017年全年乃至未来金融行业的格局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金融去杠杆之初,中信建投就提出了金融去杠杆三个阶段的观点。
这三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是紧监管。监管层加强行业监管,同时市场流动性收紧,银行资产结构开始调整,资产增速开始放缓,资金利率上抬。这个阶段的大致期间在2016年12月-2017年5月,持续6个月左右。
第二阶段是稳货币,旨在消除金融去杠杠对银行资金面上的负面压力。央行适度投放货币量,保持资金面紧平衡的格局,确保资金利率不再继续回升,巩固前期严监管政策的效果;由于去杠杆政策的持续进行,银行业资产增速继续下降。这个阶段的大致期间在2017年6月-2017年12月,持续6个月左右。
第三阶段是降利率,以消除金融去杠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随着金融去杠杆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资金利率处于高位,更多资金流入实体,资金脱虚向实现象被纠正。但是政策的主导方向是资金低成本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到金融去杠杆的最后一个阶段,央行必须要释放必要的流动性,来引导资金利率的下行,确保资金低成本流向实体经济。这个阶段的大致期间在2018年1月以后,持续至少6个月时间。
从2018年的实际情形来看,上述金融监管三个阶段的判断正在不断地得到印证,目前,金融去杠杆已经在上半年进入“降利率”的阶段。2018年1月25日,930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了3000亿元的流动性,低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在3000亿-8000亿元),甚至低于一次普通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投放规模;进而央行在4月25日公布下调大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00BP,释放1.3万亿元资金,其中,9000亿元用于置换将到期的MLF,4000亿元为新增资金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
目前来看,下半年“降利率”阶段仍会延续,继续降准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使得金融去杠杆进入尾声。前期在“严监管”和“紧货币”双重压力下,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不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初衷。而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主要是从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升传导而来。若采用投放公开市场操作(如MLF投放)的形式释放流动性,无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也无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终社融规模不会提高,而资金只能在金融部门堆积,这不符合政策的意图。
因此,综上分析,下半年,监管层大概率会采用降准的方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继续置换MLF或新增流动性放大存款市场规模),从而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巩固去杠杆效果的双重目标。
始于2016年四季度的金融去杠杆,率先以银行间市场为主战场,央行通过“收短放长”、提升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来去杠杆;此后又延续到更微观的层面,银监会于2017年3月末启动“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检查,银行同业业务因此大幅缩水,同业利率持续上行,这也是导致2017年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上行的核心原因。
而随着金融去杠杆对银行资本的影响基本消除,SHIBOR利率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均在进入2018年后开始企稳,并于2018年3月开始呈现下行趋势,这意味着银行同业负债利率已经企稳下行。下半年,这种下行趋势仍然是可持续的。同业负债利率企稳下行,表明金融去杠杆对银行负债表的影响在减少。
2017年以来,监管层对银行考核的监管愈发趋严,不但加强了对资管和通道业务的监管,还加强了同业业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导致银行资产端承受一定的压力。面临监管和业绩的双重压力,银行大幅压降了同业业务与部分投资业务,从而使得资产增速放缓,部分股份制银行甚至出现“缩表”,如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
而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监管数据,2018年一季度,银行业资产增速虽然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增速降幅在逐渐收窄。预计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速将在2018年率先企稳。此外,从个别银行来看,在2017年“缩表”的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目前已经结束“缩表”进程,资产规模在一季度实现正增长,中信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已经呈现出企稳的迹象。银行“缩表”的结束,是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将在下半年企稳的先发信号。
降准概率不断加大
随着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逐渐接近尾声,目前市场最早关注的莫过于2018年下半年是否会继续降准及降准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中信建投认为,基于以下四个事实的判断,下半年存在降准的可能性。
第一个事实是中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总体来看,近20年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要明显高于下调的次数,从而导致中国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目前,中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16%,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14%,两者均高于历史水平。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处于高位。美国、日本虽然已经不怎么重视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但其实际水平仅为2%左右。
第二个事实是外汇占款持续流失,汇率存在贬值压力。一般而言,外汇占款过多的时候,央行倾向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国内流动性的影响。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外汇储备进入回落通道,截至目前,外汇储备累计流失8500亿美元(约5.7万亿元人民币)。在此期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累计下调了3个百分点。目前,在中美贸易战持续进行的过程中,外汇市场成为焦点,市场存在汇率的贬值预期。因此,当前也更需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形式来进行对冲影响。
第三个事实是虽然MLF总量较高,但无法替代降准。自推出以来,MLF的规模快速增长,最高达到4.9万亿元,自从2018年4月25日央行降准100BP置换9000亿元即将到期的MLF之后,规模才首次有了下降趋势,截至6月6日,MLF存量规模仍有4.01万亿元。在投放结构上,MLF投放的期限在逐渐拉长,从2017年5月开始就以1年期为主;在投放利率上,从2016年开始呈上行趋势,目前1年期MLF利率达到3.30%。
严格来说,降准与公开市场操作均可以改变市场的流动性,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操作简单、可逆、投放速度快等特征,但公开市场操作终究替代不了降准。一是公开市场操作需要商业银行付出成本,这部分成本很可能会转移到实体经济上;二是在流动性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滚动的余额会越来越大,期限也会越拉越长;三是公开市场操作需要更多的政策配合。就目前的情况而言,MLF更适用于解决暂时的流动性短缺问题,在总量已经偏高的情况下,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解决流动性更为合适。
第四个事实是银行负债成本压力较大,企业融资成本同样偏高。在高位存款准备金率的前提条件下,银行只能通过MLF来获取流动性,但需要付出高达3.3%的成本,部分无资质的中小银行通过大行获取的同业资金的成本则更高。在银行负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将偏高。这其中不仅是银行负债端成本向资产端传导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信用较低的企业在无法获取银行表外融资的情况下,只能获得更高成本的表内贷款。
基于以上几个事实基本可以判断,2018年上半年降准100BP以置换MLF不会是最后一次,预计2018年央行还会有降准。此前置换的MLF主要指的就是2017年4月、5月以及部分6月投放的资金。置换之后,MLF的存量仍然有4万亿元(全部为1年期),首笔偿还将在2018年6月到期,规模为4980亿元。
因此,中信建投预计2018年还应该有至少两次降准的可能,幅度约在100BP至200BP。按照全年存款规模平均175万亿元来计算,预计将释放流动性1.75万亿-3.5万亿元。未来降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银行业产生影响:一是降低负债端的成本。这与4月的降准类似,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以偿还高成本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二是提高资产端收益。降准释放的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银行生息资产规模,从而提高收益。以银行业生息资产规模230万亿元、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1%、2017年净利润1.75万亿元计算,可以大概估算未来降准100200BP对银行业利润和息差的具体影响。
简单的定量测算表明:若2018年央行还将降准100-200BP,此举将提高银行业利润230亿元至670亿元,提高净息差1BP到3BP,增厚2018年利润增速1.3个百分点到3.8个百分点。
事实上,上述结果还仅仅是静态测算的结果,并未测算央行释放的增量流动性在货币乘数效应下放大而带来的影响。若考虑货币乘数的因素,则降准对银行业利润的影响将会更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央行目前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仍然是以稳健中性为主,因此即使降准,完全新增的流动性并不多,影响也比较小,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还是以降低负债成本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