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人工智能:重回浪潮之巅

人工智能:重回浪潮之巅

时间:2024-10-26 02:46:49

当我们在畅想着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未来时,人工智能已迈出了从科幻走向现实的第一步。在产业发展、企业经营中开始发挥其独到的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各行业领域对人工智能需求的增长,未来人工智能将加速应用到越来越多领域。

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人工智能再度起航,产业化万事俱备

近年来,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工智能赋能,人工智能迎来又一轮发展热潮,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阵地。从人工智能的三要素(即以算法为核心,计算能力和数据为基础)来看,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数据正呈几何级数爆发式增长;云计算可以使各行各业便捷地获取计算能力;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等算法和技术也已有较大进步。这些瓶颈的突破,为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产业化应用初露头角,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诸多行业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探索,有些人工智能应用已进入商用。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和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将管理软件、控制系统、数控设备以及人和供应链连接起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生产。山东潍柴正在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控制器,使设备可感知可控制,并通过实现设备—生产线—产品间的互联互通,使产品能够实现工艺过程仿真、产品和设备状态在线检测控制、物流智能拉动、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等,从而争取实现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能力。工业机器人,如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也在越多越多的工厂车间部署,未来在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人工智能正在助力实现精准农业。CeresImaging公司通过无人机遥感采集农田光谱数据来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例如营养情况、是否缺水等),经分析得出结论,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作物生长情况,合理进行施肥和灌溉。农业机器人公司BlueRiverTechnology开发的LettuceBot拖拉机机器人在田间运行时,通过照相设备每分钟扫描约5000株幼苗,利用机器学习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作物和杂草.如果确定植株是杂草或长势不好的作物,会利用农药喷雾杀死植物,如果机器判断两棵幼苗种植间距过小,则会拔掉一棵。通过该机器人可减少90%的化学药剂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成为各巨头争相布局的人工智能领域。其利用传感器、雷达、摄像机、激光测距仪等不断对周边环境进行探测,感知路况信息,传达到驾驶系统进行分析,并结合地图信息得出行驶或者规避动作,再传达至汽车零部件,实现自动驾驶。根据麦肯锡报告,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在矿场、农场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商用。报告估计,全球每天开车上班的人超过10亿人次,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后,这些驾驶员每人每天可以节约50分钟;无人驾驶汽车成熟并普及后将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目前每年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120亿美元,而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将这一数字降至300亿美元。

在交通治堵和预测方面,基于历史数据、实时路况信息、信号灯数据等多方面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交通拥堵的提前预测,提醒管理者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并辅助进行道路合理规划设计和交通信号调整。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已开始应用。如海纳医信聚焦于医疗影像的大数据分析挖掘,通过对高发疾病影像特征的提取,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算法,实现对肺癌、结肠癌、乳腺癌、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多种疾病的识别。

客服机器人已得到较为广泛应用。京东JIMI机器人可以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精准智能应答,提高用户购物体验。“智齿客服”可以自动回复85%以上的同质化问题,还可通过客户反馈等数据了解分析客户,为企业后期客户管理及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演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不断加深,新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涌现,未来人工智能甚至将会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广泛深入融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用途广泛

赋能企业经营管理

随着产品和服务的日新月异,客户需求也更加多变,并且越来越呈现个性化,依靠传统手段难以对大量客户进行全面细致的把握,而人工智能则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通过人工智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可以与客户间进行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系统可对海量客户资源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向客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在充分分析客户需求、地域等因素基础上,以更为合理的形式投放广告、拓展市场。

助力企业舆情分析

人工智能可以科学客观地分析外界对企业的各方面评价,并作出结论辅助企业领导层决策。如日立制作所宣布,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可以对企业的经营决断提供帮助的人工智能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多个主题为对象,对海量新闻报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客观结论,并提供赞成或者反对的相关依据,供决策者在企业经营中参考,该系统有望在3年以内走向实用化。

科学优化员工管理

人工智能通过记录、分析员工的行为数据,可以辅助员工管理及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如,河北三秒软件正在研发人事管理系统,通过档案、考勤、业绩、工作实效等量化数据和行为数据分析,对员工进行行为趋向研判,进而辅助管理层的人事调整决策。日立通过安装在企业员工身上的名片型传感器,收集员工工作时间内的作息习惯与情绪表现,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进行判断后,发送信息到员工手机中,提供员工在工作中进行交流的各项建议。据称,这一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企业内员工交流的和谐度,增加了员工工作时的幸福感。目前,日立在集团内已经进行了600位员工的测试,预计2016年年底之前将会把该项测试实用化。而且该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三菱东京UFJ银行、日本航空等企业的13份订单需求。

未来前景可期

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任重道远

技术创新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各巨头也纷纷在技术领域展开布局,谷歌、微软、IBM、Facebook、百度等巨头持续发力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研究,在图片识别、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决策助手、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已推出了一批创新产品。人工智能准确度正在不断提高,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在2015ImageNet计算机视觉识别挑战赛上,将图像识别系统错误率降低至3.57%,远低于2014年的6.6%,且该错误率已与人类表现不相上下。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局限和有待突破的瓶颈,比如人工智能需要通过大量高质量样本的学习,大部分人工智能系统只能执行单一的特定任务,当问题变化时人工智能便“抓瞎”了,因此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还远不能挑战人类智能。未来,人工智能要从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模拟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优化或创新算法,并结合计算能力提升和数据积累,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逐渐向具有主动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强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开源成为主流,人工智能加速走向应用

近两年,为争取人工智能领域更多主导权,开源模式成为巨头们的一致选择。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一组基于开源的深度学习工具。亚马逊推出托管服务亚马逊机器学习,让开发者能够轻松使用历史数据开发并部署预测模型。谷歌开源了第二代机器学习平台TensorFlow,使用该平台的项目已经超过600个。Facebook开源了针对神经网络研究的服务器“BigSur”。百度先后开源了关键人工智能软件Warp-CTC和人工智能综合平台“百度大脑”底层的深度学习平台Paddle。开源除了促进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外,也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普及。如IBM沃森开放了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成为诸多创业公司的伙伴。目前,沃森生态系统包括350家公司,77000名开发人员,应用范围从医疗、工业到金融服务和零售业,并逐步走进新能源、污染防治、城市管理、交通、食品安全、社区服务等领域。

百亿级市场快速增长

人工智能得到全球空前瞩目,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生物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市场需求正得到不断释放。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168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269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0%。国内市场方面,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0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36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

产业领域群雄并起

企业融资活跃度不断提升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融资日趋活跃。根据VentureScanner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金额已呈爆发增长态势。2014年人工智能企业融资总量首次超过10亿美元,2015年融资总量更是超过12亿美元。2016年前三个月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4亿美元,反映出资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推进,未来投融资将随之继续增长。

巨头通过投资并购开疆拓土

近两年,谷歌、苹果、微软、IBM、英特尔、百度等巨头通过并购投资布局人工智能的热度持续升温,重点布局了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人工智能投资并购活跃度从表1和图2中可见一斑。

可见,当前人工智能正处在快速推进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各大公司都在纷纷抢占前沿阵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作为技术要和市场紧密结合,必须要找到能够投入市场的有效切口。人工智能依托于大数据、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企业要找准自己最适合的点进行投入。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实用领域,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需要注意到不能够浮躁的炒作概念,政府也需要形成良好的环境来应对人工智能的一系列问题。人工智能,等风来。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