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1
我在咨询中意识到:有一种体验比通常认为的更具普遍性,那就是觉得自己“不正常”。绝大多数的“正常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经历过这种担忧。
很多人的印象未必很深,因为我们很早就已经学会了隐藏,这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当父母说出“小朋友都喜欢幼儿园,你怎么会不喜欢”,或者老师说“大家一起鼓鼓掌,让××勇敢一点别哭了”的时候。那时我们就开始学会分类,将自己的体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好的、符合身边人的期待的;另外一部分是挑剔的、悲观的、不满意的,是可耻的、不正常的。但那些感受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忍不住怀疑:我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吗?
那些与其他人不同的情感、困惑和冲突,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暂时不去看。但它们并不会真正消失。
此后很多年,我们照样会在某些时刻质疑生活的意义,会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会担心伪装被人识破……而对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与应该保持热情的事物,我们内心深处也在怀疑,是否只是出于道义而勉力維持。2
或迟或早,人们会下决心做一点改变。所以在做心理咨询时,很多来访者都会经历一个关键时刻,他们需要鼓足勇气向某个人坦白:“是时候对你说真话了。”
真话是:“我只能是我自己,我跟你想象的不一样。”说出这句话既让人心虚,也让人暗暗舒了一口气。有时是孩子向父母宣告真正想选的专业,有时是伴侣告诉对方自己另有人生的主张,有时是找到一份喜爱的工作,或者在辞职的时候,诚实地告诉老板:“公司哪里都没问题,只是不适合我。”
就拿工作来说吧。我有一个来访者,用了好几年时间,才相信“我想换个地方,不是我有问题”。因为工作压力,她身心皆处在超负荷状态,几乎每年都要提一次离职。每次老板都说,我知道你累,我们谁不累?老板还说,Winnersneverquit(胜者永不退缩)。她一下就无话可说了。
她说老板是一个自律且内心强大的女性。她视老板为人生榜样。但在内心深处,她一直有一个说不出口,也不敢面对的疑问,那就是:万一我跟她不一样呢?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你大概觉得这算不上问题:不一样就不一样呗!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但这对当事人起不到安慰的作用。在她的体验里,我不只是跟老板不一样,更是跟“最好的人”不一样,我就是不正常的。她一直相信,那种大多数人认可的人生才是值得一活的。证据是她一直遵循那种方式生活,读一流的大学,去一流的公司,做一流的业绩。3
承认自己是另一种人,生活还能理直气壮地继续吗?她不敢想象。应对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看它,勉强让自己再努力一点。一直以来她都是这么做的,唯一的问题是,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请一位临床医生来看,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可能会被当成身心亚健康,或诊断为情绪障碍。但我还有一种看法,我认为它可以被看成一种面对真实的勇气:“这就是我的一部分,哪怕你们说不应该,我也只能是这样的我。”
一旦你承认自己的情绪,就会看到更多关于自己的真相。真相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开心,就很难要求自己开心起来。你可以去看病、吃药、休养、旅行、换一份工作、换一种生活方式……但无论做什么,重点都是先要承认,这就是我。
我问她:你想怎么样?她说她想换一份轻松的工作,但她知道这是不对的。我说没什么对不对:“你可以轻松,也可以累,如果这只是一个选择,就没什么高下之分。关键是你想怎么样。”
她愣了一会儿,说她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一直以为,‘你想怎么样,这个提问是用来怼别人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我想休息就能休息吗?我还想上天呢!”她从没想过,这是一个真的问题。
这当然是一个真的问题。人有感情、有态度,也有主观的偏好和身心的边界。正如开篇所说,我猜很多人都有过自我怀疑,我们遵照特定的轨道运转到某一刻,突然意识到真实的自己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的。我们开始面对真实的愿望,同时头脑里跳出这样的声音:“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此严厉。我们毫无分辨之力,只能惊惶地看一眼四周:还好没人发现。于是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同时藏在心底的疑惧更甚。
在对这些人的咨询中,我试图让他们理解:别人没那么在乎你。做人做事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但不等于要通过别人来限定你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别人都看着我呢”,只是一种想象。
要打破这种想象,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我难过,就是想哭!”别人能拿你怎么样?最可怕的后果永远在头脑里。我的来访者再次提出辞职,面对老板的那套说辞,她说:“我懂,我不是想逃避,只是我发现自己没那么想要这种成功了,我想要另一种成功。”老板愣了一下,说:“哦。”
后来她就回了老家,用她在互联网行业培养出的技能帮家里经营果园。她给我写了一封邮件,说现在快乐多了,工作不累,又能照顾父母,自己的身体也好了。
距离她获得这样的生活,最难的一步就是承认:这就是我,我想要和我不想要,不需要羞耻。她本来做好准备,迎接老板的恨铁不成钢,结果无事发生。饯行时老板还有些歉疚:“这几年难为你了,好在你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简直不能相信:原来这样就可以了?
我是我,也只能是我。这句话简单到无须证明,但一个人往往要好多年才能面对:这样的我,也许不同于别人的期待,这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我有问题。我能否在这个世界找到更自在的位置?大可以带着这个疑问,多走、多试。无论如何,承认“这样的我”,是走出的第一步。
(暮春摘自《环球人物》2021年第21期,杨向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