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承教,就是领教。安,就是乐于。我很乐意听老先生的指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就是木棍子。刃,就是刀。孟子先提了一个问题: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这两者有没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无以异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以刃与政,有以异乎?”说用刀杀人和用苛政害死人,有没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又回答说“无以异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很会引导,即先设定一个逻辑,如果你承认这个逻辑,你就要接受这个逻辑合理的推论。孟子应该是一个辩论的高手,也是一个说服人的高手。下面孟子讲了一大段话,就是第四章的重点所在: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这一段是孟子的讲话,庖,就是厨房。厨房里面有很多的肥肉。厩,马厩。马厩里面有很多的肥马。可是“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死了的人。这种政治的结果,孟子叫做“率兽而食人也”,就好像领着野兽来吃人,这是对以政杀人的一种控诉。刚才讲杀人“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用刀子杀人和以政治杀人有没有不同?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结果都是一样的,人都死了,都被杀死了。孟子就控诉,什么样的“政”会杀人?他就做了一个强烈的对比:一方面“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另一方面“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他认为这种政治的结果就是“率兽而食人”,这种政治其实就是领着野兽来吃人。应该说,这个批评是非常尖锐的。
“兽相食,且人恶之。”野兽之间的相吃相食,人是很厌恶的,很憎恶的。“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为民父母是我们官员的责任,上到一国的君主,下到基层的官员,照顾人民都是你的责任。你要像父母那样对待老百姓,为老百姓办事,可是你担任了老百姓的父母官,而你履行政治的结果却是“率兽而食人”,你自己是怎么“为民父母”的呢?“恶在其为民父母?”孟子对当时苛政害人、苛政杀人的现象的批评是非常严厉的。然后,他就引用了孔子的话: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俑,就是木偶、人偶,是用来殉葬的。因为上古是用活人来殉葬的,社会进步就不再用活人殉葬,就做了人像的木偶、土偶来殉葬。即使这样,孔子还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先用这种人偶或者土偶来殉葬的,应该不会再有后代了吧。无后就是绝后。
孟子解释说:“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不仅活人你不能用,你用像人的木偶或者土偶也是不对的。“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又怎么能够让我们活生生的老百姓饥饿而死呢。
之前讲过,《孟子》每一章都有一个关键的语句,不是词汇,是一个语句。这一章关键的语句,第一个就是“为民父母”。其实“为民父母”的说法也不是孟子的独创,在《尚书》和《诗经》里面都已经有为民父母的思想了,像《诗经》里面就有现成的句子,《尚书》里面也有类似的语言。可以说君主和官员的责任是为民父母,这个政治意识是上古历史上久已形成的传统,也可以说是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理念。今天我们民间还在流传这样的话,我们的领导也被称为父母官;父母官其实并不是对我们官员的一种尊称,而是点醒了我们官员的责任。你为一方的父母官,就要为一方老百姓做父母,尽管现代政治不采用这样的表述,但是历史的传统突显和强调君主和官员对老百姓承担的责任,这一点在今天来讲仍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你要真正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去照顾人民,去爱人民,去关心人民,去替人民做事,这是不容易的。这一点我们在孟子思想里面看得很清楚,孟子是继承了西周保民思想的传统,特别强调为民的思想。所以他以“为民父母”的观念直接用来对质梁惠王,强调这是做君主的最基本的规范、最基本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在问:你有没有做到?有没有按照这个来做?
虽然第四章里面没有说他讲的就是魏国的现实,但是我想,他既然跟梁惠王讲这些,一定是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是我们讲的第一点,对“为民父母”这个观念的强调。
第二点,他引用了孔子的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在讲这句话时,赋有很深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因为他是直接批评人殉制度和人殉制度的残馀。用活人来殉葬,这是人殉;不用真人,用假人,这是人殉的残馀。认为人殉制度及其残馀都是不尊重人,不是以人为本。
从孔子到孟子是主张以人为本的,但是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孟子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人”的具体内涵是人民大众,所以引用了孔子的话以后,说“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孔子对人这么尊重,这么重视,怎么就能使我们的人民饿死了呢?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在早期儒家思想里面,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不仅这个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把这个思想直接运用到“为民父母”这样的观念里面。后来孟子讲以民为贵,这个观念在这里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意思是相通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孔子以前就已经有古书讲了,说“天地之生人为贵”,天地万物里面人是最宝贵的,怎么能够杀了活人而殉葬呢?所以孔子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早期的以人为贵的思想,“天地之生人为贵”,这个思想直到今天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也还是有影响的。在六十多年前,毛泽东主席讲过很重要的一句话:“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就是孔子以前的古人就讲了的“天地之生人为贵”,这种人为贵的思想和民为贵的思想结合起来就是孔子的继承人孟子在这里表达的思想。后来我们看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是偶然的,他的思想是贯通的。孟子继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且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化为以民为贵的思想,我觉得不仅仅是指明了当时政治统治者的责任,也是用来捍卫老百姓的利益,作为政治批评的有利武器。1.4章我们就讲到这里。
1.5章,还是梁惠王和孟子的答问。梁惠王说: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这次梁惠王问得比较具体。在1.4章,他说,我愿意也很乐意听你的指教,但是他没有指明具体的问题。在《梁惠王上》的1.1,一开始他也问,他说你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也讲得比较一般,对我国有什么有利的地方?孟子当时就不让他说了,说但有仁义而已矣。这次,他把问题提得更具体了。上来就说:“晋国,天下莫强焉。”这就是指他自己,因为我们知道三家分晋,是韩赵魏所为,魏国本来就是从晋国分出来的,所以他自称为晋。这个时候魏国是三家里面最强大的,甚至不仅是三家之中,在当时的战国各家里面都是非常强大的。他说晋国本来是天下最强的,没有人能比得上。“叟之所知也”。先生你也知道的。“及寡人之身”,可是到了我这一代,我在魏国主政,“东败于齐”,跟齐国打仗,齐威王派了田忌、孙膑,在马陵把魏军打败了。在战争中“长子死焉”,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儿子也死了。而西边“丧地于秦七百里”,跟秦国打仗,秦国派了公孙鞅,结果魏国割让了河西郡的全部,还有上郡的十五个县,一共有七百里。“南辱于楚”,辱就是耻辱,南边跟楚国打仗,在襄陵之战被楚军将领昭阳所打败,被迫割让了大片的土地。他说“寡人耻之”,在东、西、南都打了败仗,这是我莫大的耻辱。“愿比死者一洒之”,比,就是为了。我愿意为死者一洗冤仇。一洒之,就是流血的意思。“如之何则可?”我怎么样才能做到,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个问题就问得比较具体了。我们看,其实他的思路还是富国强兵的思路。你具体教我一个什么样的富国强兵之道,让我能够一洗我的旧耻和旧仇呢?
孟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你不是说怎么可以吗?怎么样可以在这样一个天下大乱、以征伐为尚的时代能够统一天下、战胜各个国家呢?孟子说就是王道。孟子的回应是,我要教给你王道来对应这个时代,所以他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当时的魏国是不只百里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孟子说王道的实现,有地方百里就可以,纵横一百里的国家就可以实现王道,就可以完成王业。王业是和霸业相对的,霸业就成为霸主,王业就成为一统天下的王者了。“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说明王道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并不是很高,而要求你的主观条件,你的政策。什么样的政策呢?什么样的王道呢?下面说的“王如施仁政于民……”等等,意思是说施仁政于民就可以实现王道了。这里面第一次出现了仁政的概念。
我们知道孔子讲的是仁的观念,但是没有讲仁政。什么叫仁政呢?我们后面1.7章可以看到,仁政就是发政施仁,在施政的时候是以仁的政策、仁的观念来贯穿的,要把仁的观念贯穿到整个施政的实践里面,这就叫“施仁政”。“施仁政于民”就是说这个仁政的对象主要就是人民。下面他就具体讲了“施仁政于民”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最后这句话就说,我教给你这些办法,就可以来对付秦国和楚国了,这里面是分了几个层次的。“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这是一个层次,这是在教化以前的层次。“省刑罚”,就是你要少用刑罚。“薄税敛”,就是你要减轻人民的税赋。刑罚和赋税是针对人民的,减轻对人民的刑罚,减轻对人民的赋敛,这是施仁政于民。让老百姓能够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这个易,应该是及时,能够及时在田里面把草去除。这是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仁政要让老百姓里面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壮者就是成人,也就是说这里面讲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小孩子的教育,而是指成人,要让壮者有闲暇的时间能够去学习,能够修德。“孝悌忠信”,孝悌,就是家族内的伦理道德;忠信,就是你出了家族,到社会上做事应该有的道德。忠,是上下级关系的德行。信,是跟朋友之间平辈的德行。要让人民的壮者有闲暇,有时间来接受教化,能够培养自己的德行。培养了这些德行以后,他就可以“入以事其父兄”,孝悌就是他用来在家侍奉父母兄弟的;“出以事其长上”,你离开家族出去做事,你就要用忠信这样的德行侍奉你的上级。这是第二个层次。
他的仁政讲了两个层次,一个是属于基本生活保障的层次;另外一个是教化的层次。他说如果这两点你做到了,“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秦、楚的兵士都是坚甲利兵,但是你如果做到了这两点,你的老百姓就是自己制作木棍子也能够打败秦、楚的坚甲利兵,因为他们是真正能够自觉自愿地为你出力的。这是孟子给梁惠王提供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王道仁政。刚才讲了“地方百里可以王”,这个王道的办法,不是合纵连衡、征伐这样的办法,而是要施仁政于民。怎么样施仁政呢?两种办法,两个层次,他认为这个做到了就可以对付秦、楚的坚甲利兵。
最后,他这样说: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彼,指那些不行王道、不行仁政的国家,当然他没有具体说明是指秦还是楚,没有具体所指。那样的国家“夺其民时”,在老百姓生产的节令时节经常侵占老百姓的时间,比如服劳役这些,使老百姓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民时从事农业生产。前面三章我们也经常看到孟子强调这一点,比如说强调“勿失其时”“勿夺其时”,我们在1.3章里面经常看到。“勿夺其时”,是什么人夺的呢?当然是当时的国家、君主,老百姓自己是不会失其时的。这都是跟统治者夺其民时的现象相对应起来的。因为你夺了人民的民时、他正常的农业劳动的时间,使他不得耕耨,不能按照节令来耕地除草,来获得收成,赡养他的父母,于是他父母就要遭受“冻饿”,冻饿这个词是孟子常常用的词。“冻饿”这个词为什么我们很关注?因为冻饿所对应的就是温饱,今天我们政府要全面实现小康,小康的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温饱,应该说这是从孟子的时代以来大家就盼望实现的理想。
在这个地方不仅有冻饿,而且提到兄弟妻子离散。父母因为年纪大了,也走不动了,所以他不说父母离散,而是冻饿;但是兄弟妻子找别的地方去生活,就离散了,家庭也就解体了。他说这是“陷溺其民”,使人民陷于痛苦之中,陷于生活的困境之中。这样的国家对人民不好,使人民陷溺在痛苦里面,如果梁惠王“往而征之”,你跟这个国家去打仗,“夫谁与往敌?”谁能够跟你来对抗呢?因为人民冻饿的冻饿,离散的离散,哪有心情为国家打仗,也没有这个意愿。
“王往而征之”,这里面大家可能会提个问题,孟子那个时代以征伐为上,孟子不是反对征伐的吗?看来孟子对于战争也不是绝对否定的,他不赞成国家仅仅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而发生战争,但是他赞成统一。统一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战争形式,这种统一的战争孟子是不否定的。所以这种“往而征之”是一种王天下的过程,王天下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感召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当然也要通过战争的形式来实现,通过“征”的形式来实现。他说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够与王敌对抵抗呢。
最后,他下结论说:“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个仁者我想就是推行王道、施仁政的人,“仁者无敌”就是说他是无敌于天下的,请大王你不用怀疑。
这一段是孟子第一次明确地把“仁政”这个观念提出来。如果我们看这一章关键性的语句,第一句就是“施仁政于民”,这是我们这一章最重要的精神,其他的是他对仁政的描述。仁政是王道的体现,所以讲“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就可以王天下了。王天下靠什么呢?就是仁政,把仁的观念在你的施政中完全体现,完全贯彻,这就是仁政。我们看到这是这一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思想里面包含着很重要的认识。
首先,怎么保障民生?比如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这都是民生保障层次的。可是他同时不忘了还有一个层次,就是教化的层次。所以我们今天讲小康,讲温饱,如果说用孟子的思想来讲,小康应该是温饱、有教,不能仅仅是温饱,温饱那只是一个层次,一个方面。我们前面也讲了,前面我们在1.3章也讲了“谨庠序之教”,“五亩之宅”后面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如果说孟子有小康的理想的话,那他的小康思想是强调温饱有教,这个思想是一贯的。仁政里面是包含了民生的保障和民众的教化的。当然有人可能问,小孩子不用教吗?老人不用教吗?当然这里面没有具体的讲。在当时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老人经历的社会时间已经比较长了,很多的观念已经形成了。我想,他之所以提壮者,是因为对应在后面说的,真正可以出来拿着木棍子,可以跟秦、楚坚甲利兵去打仗的是壮者,不是小孩子,也不是老人,这些壮者享受到了“省刑罚,薄税敛”的好处,又受到了孝悌、忠信的教育,他就入可以侍父兄,出可以侍长上,他就可以拿木棍子出去从事战斗了。这是我们说施仁政于民这一章最重要的语句。
第二个重要的语句就是“仁者无敌”。这个命题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以前有的学者解释“故曰:‘仁者无敌’”,说这表明“仁者无敌”这四个字可能前人提出过了,孟子是对它做一个新的论证。我想以前有没有人讲过,这个没关系。但是我还是倾向于没人讲过,这句话虽然可以这样解释,但是我们现在掌握的古书中,以前没有人这么讲过。所以讲“仁者无敌”应该还是孟子自己得出的结论。“仁者无敌”是把王道和仁政的思想又做了一个申发和总结,这是点明王道和仁政实行的主体是仁者。什么人推行王道?什么人施行仁政?主体是仁者。这就给我们的推行者、施行者提出了人格的要求。这个国家的领导者要争取成为仁者,这样他的国家、他的人民才能够无敌。所以“仁者无敌”是这章里面第二重要的命题。
这是我们对1.5这一章文本的讲述。(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