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元结与《箧中集》作者之佚诗

元结与《箧中集》作者之佚诗

时间:2024-11-08 10:45:37

元结是盛唐主张诗文复古的重要作者,他编选与他见解相近的诗人诗作为《箧中集》,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学流派。这一派的存世作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前人与本人有一些新的发现,特别是与此有关的两组诗歌作者归属的认定,仍有特别介绍的必要。

日本学者市河世宁约当中国乾隆后期,据日存古籍,辑录彼邦所存唐人佚诗,为《全唐诗逸》三卷。卷下录有无名氏的以《海阳泉》为首的一组诗,题解云:“以下十三首,得之藤原佐理真迹中。佐理仕天历、安和朝,时与五代宋初相接。且味其声调,流畅通快,必是唐中叶人所作。”藤原佐理(944-998),日本平安中期书法家,是太政大臣藤原实赖之孙,左近卫少将藤原敦敏之子,本人也官至正三位的太宰大贰。尤善行草,与小野道风、藤原行成齐名。1955年12月,日本学者太田晶二郎在《历史地理》八十六卷二号上,发表《海阳泉帖考》(王汉民、陶敏翻译文,见《吴中学刊》1994年4期)一文,根据此组诗与元结诗文大量趋同之例,帖中更有一篇元结文《水爱泉铭》,复引刘禹锡《刘梦得外集》八《海阳十咏引》,有“元次山始作海阳湖”云云,又同人《吏隐亭述》“海阳之铭,自元先生。先生元结,有铭其碣。元维假符,余维左迁。其间相距,五十馀年。对境怀人,其犹比肩”之记载,考此组诗为元结作,应该说基本可以作结论。太田晶二郎论文发表时,中日学界几无来往。虽然翻译成了中文,但知者甚少。比如海峡两岸研究元结最有成就的两位前辈,南京师范大学孙望教授和台湾大学杨承祖教授,似乎都没有了解元结还有这一组诗存在。

以下据太田晶二郎论文原文引《三国笔海全书》卷一五《佐理书录•海阳泉帖》,将此十三首诗全录如下(与《全唐诗逸》不同处,不一一标出)。

人谁无耽爱,各亦有所偏。于吾喜尚中,不厌千万泉。诚知湟水曲,远在南海壖。自从得海阳,便欲终老焉。怪石状五岳,旋回枕深渊。激繁似涌云,静同冰镜悬。吾欲以海阳,夸于河洛间。使彼云林客,来游皆忘还。(《海阳泉》)

为爱水石奇,不厌湖畔行。每登曲石凫,则有远兴生。危敧(此字臆补)差半湖,宛若龙象形。又如琅琊台,□盘枕沧溟。醉人入岛来,将醉强为醒。扣船复摇棹,学歌渔父声。呼我上酒船,更深江海情。(《曲石凫》)

泛湖劳水戏,饮漱厌清澜。来登望远亭,心目又不闲。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归来湖中馆,闭户聊自安。(《望远亭》)

水石引我去,南湖复东壑。不厌随竹阴,来登石上阁。磴道通石门,敧崖断如凿。飞梁架峰头,夭矫虹霓若。下视竹木杪,仰见悬泉落。水声兼松吹,音响参众乐。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石上阁》)

石上构层阁,便以石为柱。千载快栋梁,岂有倾危惧。苔壁绝人踪,虹桥横鸟路。攀涉惬所怀,幽奇未常遇。迥然半空里,物象竞相助。云外见孤峰,林端悬瀑布。引望无不通,兹焉倍多趣。徒□欲忘归,衣裳湿烟雾。(《同前》)

吾涨海阳泉,以为海阳湖。千峰在水中,状类皆自殊。有如三神山,苍苍海上孤。又似渊岛中,忽然见龙鱼。引船过石间,随兴得所如。每有惬心处,沉吟复踌躇。吾恐天地间,怪异如此无。(《海阳湖》)

闲游爱湖广,湖广丛怪石。回合万里势,□□□□□。绿动若无底,波澄涵云碧。镜水复何如,昆池吾不易。兹境多所尚,亲邻道与释。外望虽异门,中间不相隔。开凿尽天然,智者留奇迹。我愿长此游,谁言一朝夕。(《海阳湖》)

海阳泉上山,巉巉尽殊状。忽然有平石,盘薄千峰上。寒泉匝石流,悬注几千丈。有时厌泉湖,爱临一长望。意出天地间,因为逸民唱。(《盘石》)

下山复上山,山势凌云空。有石圆且平,疑是□□功。清浅绕细泉,阴森倚长松。幕幕(疑当作幂幂)生青苔,亭亭对远峰。朝来暮未归,爱□□□□。(《同前》)

海阳湖下溪,夹峰多异石。数步□□□,溶溶似云白。竹阴入□里,更觉溪已碧。吾欲漱斯流,长为避时客。(《湖下溪》)

湖水下为溪,溪小趣更幽。窈窕林中回,清泠石上流。掩映成碧潭,游戏见白鸥。岸傍古树根,往往疑潜虬。野情随所适,世事何沉浮。(《同前》)

顺山高几许,亭亭似人蹲。左右自回抱,抱中有清源。异石匝阶墀,巉巉快四轩。凭几见城邑,一峰当石门。自从得兹洞,爱之忘朝昏。吾欲老于此,便为海阳人。谁为高世者,与我能修邻。(《夕阳洞》,下引《水爱泉铭》,略)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湖□昏旦来,意其通海焉。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遗恨常(下缺)。(《游海门峡》)

上述诸诗出于元结之手,应该可以确认。各诗更进一步的释读,仍有待专门家的努力。我这里仅拟根据前述孙、杨两位先生对元结生平的梳理,稍谈诸诗的写作过程及对元结研究之价值。

元结于天宝十三载(754)进士登第,进入仕途,在安史初乱之际或隐或仕,行踪多变。在进入荆南幕府后,地位渐升,到广德元年(763)初授道州刺史,次年五月抵任。因州为西原蛮所扰,残破实甚,奏请免租庸税征,并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述感,为杜甫所激赞。至永泰元年(765)去任,次年再授道州。大历三年(768),授容管经略使,已属方镇大员。但在职仅一年,即因母亡而守忧去职。到大历七年(772)祥除,却在赴京途中病故,年仅五十四。虽然他的最后十年,基本是在今湖南、广西一带度过,而海阳湖如刘禹锡所说,唐时在连州境内,而元结的存世诗文中,也没有作于连州的痕迹,对此应如何解释呢?

元结到道州任后,就有意在湖南寻找居所。道州首度任满,他是借居于衡阳。大约永泰二年(766)即买地永州浯溪,有《浯溪铭》为证。此后几年,在浯溪留下的作品数量很多。去职丁忧后的几年,也主要在浯溪居住。卜宅连州海阳湖,估计是他在道州任上选择居地的一种考虑。连州北与道州相邻,山水一部分与道州江华县是相通的,其间或曾南下往访。是不是丁忧期间南下置业呢?也不能完全排除。从诗中所述看,他说:“自从得海阳,便欲终老焉。”是欲作养老之地。又说:“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是说当时还有官在身,但有弃官的愿望。又说:“吾欲漱斯流,长为避时客。”主要还是感到世事纷扰,可以岭南为避世之地。“吾欲老于此,便为海阳人。谁为高世者,与我能修邻。”愿意终老于此,但更希望有几个兴味相同者,卜邻而居。但又说:“吾欲以海阳,夸于河洛间。使彼云林客,来游皆忘还。”似乎一时还不立即退官,有此佳地更愿夸诩于中原友朋之间,也愿意邀请同好来共游。从“石上构层阁,便以石为柱”“吾涨海阳泉,以为海阳湖”等句来看,他对这一带做了许多基本建设,不仅垒石为柱,构建层阁,还做过水利改造,壅泉为湖,这些都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从《游海门峡》一诗来看,他还曾取道南下,寻觅出海口。虽然可以肯定他沿湖舟行二十多里,去海尚远,但显然曾考察周边的交通与环境。

元结是一位热爱山水、热爱自然的诗人,凡足迹所及,多有题咏,且喜欢用生僻而有特殊寓意的字眼命名湖泉。但在这组海阳泉诗中,似乎还没有这些迹象。是否因为建设还没有完成,还没有最后定名,真难以判断。五十多年后,当刘禹锡因贬官而到任连州刺史时,我们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元结在连州这段经历的了解,但他所作《海阳十咏》,景点都是重新命名,没有沿袭元结的诗意。很可能刘禹锡也仅听到传闻,并没有见到元结的上述诸诗。

研究元结深有造诣的孙、杨两位先生,我都熟悉。1981年到南京探谒孙先生,1985年和1989年曾两次见面,都为《全唐诗》补遗诗,孙先生之严谨大度给我有很深印象。杨先生初识于1990年,后来往渐多,尤其感佩他1966年发表《元结年谱辨正》,与孙先生商榷。杨先生文存不久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承命作序,惜书将刊之际,杨先生以九十高龄辞世。上述有关元结佚诗之介绍与分析,不能向两位大家请教,总感到有些遗憾。

元结在盛唐文学崇尚声律、风骨、兴象的氛围中,独倡复古,践行古道,虽属少数,仍有一群同道与追随者。他于乾元三年(760)检箧中所存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七人诗24首,为《箧中集》一卷。他认为这些人皆与世乖违,“正直而无禄位”“忠信而久贫贱”,但就是不愿随时沉浮,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主流诗风,坚持与他一样的复古立场。《箧中集》作为存世唐人选唐诗之一,存留至今,为学者所重视。收入该集之作者,自成一流派,不妨可称为《箧中集》派或《箧中集》诗人,孙望先生早年作《箧中集作者事辑》(刊《金陵学报》八卷,1937),即持此立场。

《箧中集》篇幅不大,结合孙望考证,不难发现其中仅沈千运为前辈,其馀大多为元结同辈或后辈诗人。诸人中王季友、孟云卿存诗较多,二人也分见《河岳英灵集》和《中兴间气集》,是他们的成就也为他人所认可。有几位似乎生活圈子很狭窄,诗的留存也不多。如沈千运、于逖、赵微明、元季川四人,仅存《箧中集》诗。张彪一直似乎也是如此,但南宋赵孟奎编《分门纂类唐歌诗》卷九六存一首《敕移桔栽》:

南桔北为枳,古来岂虚言。

徙植期不变,阴阳感君恩。

枝条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时望栽种,万里绕花园。

滋味岂圣心,实以忧黎元。

暂劳致力重,永感贡献烦。

是嗟草木类,禀异于乾坤。

愿为王母桃,千岁奉至尊。

清编《全唐诗》编次最后,方发现该诗,编入该书卷八八二补遗。诗是古体,与《箧中集》诸诗风格一致,但内容则有感于皇帝下敕将南方的桔,移种于北方。作者既要颂德皇恩,又要特别提出南桔移种北方而成枳的传说,体会圣意是忧心黎元,但又担心草木依循自然规律,徙植未必能够成功,但仍保持期待。就内容言,确实逊色于《箧中集》诸诗。

因为偶然原因,发现孟云卿的一组佚诗,这里愿意特别介绍这位一般唐诗选本很少提到的诗人。唐末诗人张为编《诗人主客图》,将唐一代诗人分为六大门派,各封帮主,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以李益为清奇雅正主,以孟郊为清奇僻苦主,以鲍溶为博解宏拔主,以武元衡为瑰奇美丽主,与时人及后人看法均大相径庭,也不知他如何自圆其说。但就对孟云卿的评价来说,并非无据。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就认为“当今古调,无岀其(指孟云卿)右,一时之英也”,是复古派的代表诗人。今人谈复古派,一般以元结与孟郊为代表,因二人作品相对较多,但张为那时可以看到的作品应更丰富。同样复古,他看到孟云卿与孟郊之不同;在孟云卿门下,他以韦应物为上入门,李贺、杜牧、李涉等为入门,曹邺、刘驾等为升堂。这都是张为所见之独特处,今人则认为前举诸人成就远在孟云卿之上。是非我们已很难讨论,就作为一家之见给以尊重吧。

新见孟云卿佚诗是《感怀八首》,全录如下: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晨登洛阳坂,目极天茫茫。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饥年无遗粟,众马去空场。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

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四时互迁移,万物何时春。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

长安嘉丽地,宫月生蛾眉。阴气凝万里,坐看芳草衰。玉堂有玄鸟,亦以从此辞。伤哉志士叹,故国多迟迟。深宫岂无乐,扰扰复何为。朝见名与利,暮还生是非。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东方有一士,岁暮常苦饥。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太虚流素月,三五何明明。光曜侵白日,贤愚迷至精。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复言。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野泽何萧条,悲风振空山。举头誓星辰,念我何时还。

亲爱久别散,形神各离迁。未为生死诀,长在心目间。有鸟东西来,哀鸣过我前。愿飞浮云外,饮啄见青天。

这组诗完整地保存于孟郊《孟东野诗集》卷二,但仔细阅读并通盘考虑文献,可以确定都是孟云卿所作而非孟郊作。证据之一是,其六“太虚流素月”一首,曾收入《中兴间气集》。该集编成时,孟云卿去世大约还不到十年,孟郊则刚到而立之年,诗坛还没什么名声,即此首不可能是孟郊诗传误为孟云卿名下。其二,张为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所举他的几篇代表作,有《感怀》“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二句,此二句见于上举八诗之二。《主客图》原书虽不传,《唐诗纪事》卷二五摘引甚多,可以信任。其三,今存《孟东野诗集》,是由北宋宋敏求编成,北宋本书末有宋敏求跋,称所据有汴吴镂本五卷、周安惠本十卷、蜀人蹇浚纂《咸池集》二卷及“自余不为编秩杂录之家”,来源很芜杂。今知其中《列仙文》来自东晋杨羲造《南岳魏夫人传》,误收聂夷中诗十多首,所录《读张碧集》,很可能为五代徐仲雅(字东野)诗(详见拙文《张碧生活时代考》,《文学遗产》1992年3期)。误收孟云卿诗,也完全可以理解。华忱之、喻国才《孟郊诗集校注》卷二云此组诗可见作者经历“唐室重大离乱”,孟郊生年晚于孟云卿约三四十年,安史之乱时还很年幼,仅见建中间泾原之变,云卿则身历安史大乱,当然更为契合。

在安史大乱的背景下,结合孟云卿生平来讨论《感怀八首》,我们可以看到孟云卿从苏李诗、阮籍《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诗所得到的孳乳,试图从更广阔的空间来思考时政和人生。有些内容,我相信是写实的。如“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他以王粲避地荆州自况,据杜甫诗可知他在代宗初年确在江陵幕府。“长安嘉丽地,宫月生蛾眉。阴气凝万里,坐看芳草衰。”可以说是直接指斥杨氏兄妹之乱政。“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写到玄宗之西逃蜀中与叛军造成中原的巨大破坏。“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他希望看到有人出来,辅佐人主,重建秩序。但他更感到个人之渺小与无奈,感到痛苦与落寞,前列每一首诗似乎都在写此,这里不多举。孟云卿也更愿意站在更高的立场,看到四时变化,天道盈亏,万物生灭,人事兴废,他四顾茫茫,无所适从。在这些诗中,他写到面对国家社会巨大动荡时,人民的痛苦与自己之凄凉。他也可能仅此写了八首,也可能写过很多,我相信正是因为这些诗,高仲武认为他“祖述沈千运,渔猎陈拾遗”,张为许他为高古奥逸主。

孟云卿是杜甫早年的好友,有《酬孟云卿》《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相赠。杜甫避乱入蜀,孟也避地荆州。杜甫《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传话给孟:“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又《解闷十二首》之五对孟评价尤高:“李陵苏武是吾师,孟子论文更不疑。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自注:“校书郎孟云卿。”遗憾的是他出峡抵荆州时,孟已他适,未获见面。从杜甫、元结、高仲武、张为对孟云卿的高度评价,相信他的作品当年曾很丰富,足以名家,在唐诗史上宜有厚重一笔。但他存下来的作品毕竟太少,让我们无法总体把握他的成就,这是十分令人感到遗憾的。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文所说的两组佚诗,其实都已经收录在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全唐诗》25册中,并没有提供新的文献,最多据较好的文本重新校勘过一下,有一些文字的斟酌。这样说也对。但由于对文本的源出,文本记载歧互的解说,并进而重新确认了这些诗的作者归属,对诗意的解读,分析作者生平及成就,都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最近四十年,国内唐诗研究在追溯文本传播及演变,揭示文学写作过程和诗歌寓意及本事,廓清文本传误和还原真相,进而笺注阐释文本,研究作家及成就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其基本方法:一是穷尽文献以发现新文本,解释旧文本;二是追溯史源,廓尽后代随意编改解释的误读,回到唐代来研究文学;三是文史结合,改变观念,从更广阔的视野与更精微的解析来研究文学。这些研究,虽然从具体的研究来说不免显得细碎而难成系统,各家之研究也未必即可成定论,但汇流成河,取精用弘,可以说整体超越了前代的研究。这也是我愿意连续撰文向一般读者介绍新见唐诗价值的原因。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