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除了概括介绍《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的主要内容、观点外,重点从编辑学学科史、学术史角度出发,论述了该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即系统总结了编辑学研究60年的历史,全面勾勒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系统阐释了编辑学的学科内涵,对编辑学学科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编辑学编辑学研究学科史学术史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之林中,编辑学是新学科、小学科。1949年,中国第一部命名为《编辑学》的著作在广州出版,标志着中国编辑学的诞生和编辑学研究的开始。从1949年到2009年,我国的编辑学从无到有,编辑学研究由浅入深,历经一个甲子的辉煌,研究成就斐然。2015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姬建敏编审的新著《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以下简称《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对我国1949~2009年编辑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释。
一、系统梳理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
《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作为姬建敏同志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的结项成果,分引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煌煌43万余言。引论主要论述的是编辑学的产生、发展、研究现状及其编辑学研究60年的特征、意义、规律。第一章“原始科学阶段(1949~1978)的编辑学研究”主要论述的是1949~1978年我国编辑学研究的整体状况、重要著作。这个阶段的整体状况是编辑学研究零星、散乱,分为“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前和“文革”开始后两个阶段:“文革”前虽然没有形成气候、成果也不多,但“崭露头角,充满生机”,“文革”开始后则“满目萧飒,一派凄凉”。重要著作则集中在对书刊编辑学的研究上,像开创我国编辑学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李次民的《编辑学》、新中国第一部编辑学专业大学教材——《书刊编辑学教学大纲》、我国第一部研究杂志编辑的学术著作——香港余也鲁的《杂志编辑学》,台湾地区陈石安的《新闻编辑学》、荆溪人的《新闻编辑学》、张觉明的《现代杂志编辑学》等,香港、台湾地区的编辑学研究是这个阶段的亮点。第二章“常规科学阶段(1979~2009)的编辑学研究”先是十年为一个阶段系统阐述了1979~2009年我国编辑学研究从复苏、崛起到深化发展、转型的进程,即1979~1989年为复苏与崛起期,1990~1999年为深化与发展期,2000~2009年为研究转型期;再是全方位探讨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重要论著、重要人物、重要期刊、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一纵一横,较为客观又简略地勾画了编辑学发展的历史向度。第三章“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学术理路探究”突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我国编辑学理论、编辑实践、编辑史研究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其中对编辑学理论流派现象的研究,对“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内涵的解读,对多样化编辑形态的总结,对编辑史研究焦点的提炼等,都不乏创新性和时代性。第四章“我国编辑学研究的重点案例剖析”挑选的是在我国编辑学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编辑学会、《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重点个案进行分析,前者是引领我国编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团体,后者是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名栏”。结语是总结过去60年的研究,展望未来编辑学的发展。可以说,引论是形而上的宏观概述;第一、二、三章是中观层面的重点呈现——先以时间为序梳理了编辑学研究60年的历史进程,继以横向视角围绕史、术、论探究60年研究的学术理路;第四章是形而下的微观阐释;结语是高屋建瓴的全面总结,再加上附录“我国出版的编辑学著作一览表(1949~2009)”,可谓纵横交错,点面结合,前呼后应,立体、全面地展现了60年来我国编辑学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编辑学研究的不同特征。
综观全书,“既注重编辑学研究60年整体风貌的扫描和观照,又突出编辑学研究当今困境与未来走向阐释和探讨”;既勾勒了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的基本脉络与逻辑线索,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原始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的学科史两阶段论等重要观点;既凸显了中国编辑学研究的系统性与发展历程,又具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和鲜明的理论取向,可谓一部全景式集纳梳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编辑学研究的精深之作。
二、深入研究了编辑学学科史
一部优秀的学科史必然是一部优秀的学科思想史。《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不仅系统书写了编辑学研究的历史,而且详细追溯了编辑学产生、成长的历史进程。该书以西方学者托马斯·库恩的“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为依据,从原始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的维度和视野出发,全面审视了中国编辑学发展的路径,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的发展——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幼小、稚嫩,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9年抽枝、开花、结果,有着与新中国同命运曲折进步的重要特征;中国人自主创造的编辑学话语体系,既充分体现了中国本土实践经验,又具有国际示范价值,学科体系传播与建构充分彰显了新中国6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编辑学作为一个学科,编辑学理论、编辑实践和编辑史这三个部分是其基本构成,并且这三个部分作为编辑学学科的内在结构,“互相依存、互相推动、互为制约,共同决定着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进程”。其中,编辑学理论研究是编辑学科发展的基础,是“编辑学研究的重头戏”,是真正引领编辑实践发展和阐释编辑实践发展的学科内核;编辑实践研究是编辑学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编辑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而且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编辑史研究是编辑学科研究的文化基础和思想之源,是彰显编辑学学科发展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方面。鉴于此,作者专章(第三章)从理论、实践、历史三个层面深入解构了60年来中国编辑学发展的轨迹,强调编辑学研究的60年,从本质来讲就是一门学科发展的60年,编辑学的发展遵循并反映着一门新兴人文学科发展的规律,编辑学60年发展的最大成就是实现了从科学到学科发展的初步转变,建构起了历史、理论和业务三个维度的中国编辑学学科大厦。
不仅如此,该书还深入地揭示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了编辑学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史研究的意义。该书指出,“编辑学的产生、发展源于人类编辑实践中的矛盾,社会现实中永恒的矛盾则推动着编辑学研究观点、方法不断进步”,编辑学学科的发展既受编辑学科本身的矛盾关系即内在节律的影响,也受外部系统即政治运动、社会变迁以及编辑实践本身变革发展的制约。60年的发展有着历史阶段性特征,前30年更多的是学科范围的拓荒和研究路径的探寻,后30年则是学科的提升和研究的转型、深化。“中国编辑学学科的发展有着与生俱来的学科特色,那就是与编辑出版学教育紧密相联,共生共荣,呈现出交互作用、共振共鸣的学科发展动力。”编辑学学科史研究的意义,在于“总结经验、展示成绩、激励当今、开创未来……”。如此等等,不管是纵向的过往钩沉,还是横向的史、术、论探究,都以一种总结反思的理路来观照60年编辑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确凿的史料、客观的描述、多维的视角、独到的见解,为编辑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对编辑学学科地位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其他已出版的编辑学著作相比,王振铎和赵运通的《编辑学原理论》、靳青万的《编辑学基本原理》等偏重的是编辑学理论研究,阙道隆等的《书籍编辑学概论》、徐柏容的《编辑选择论》等偏重的是编辑实务研究,姚福申的《中国编辑史》、肖东发的《中国编辑出版史》等偏重的是编辑史研究,邵益文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丛林主编的《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1983—2003)》偏重的是编辑学研究某一时段的某些内容,而《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对编辑学学科史的研究,则更加深入、系统、创新。
三、以创新理念为编辑学修史立传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作为一部为编辑学、编辑学研究系统修史立传之作,面对编辑学产生、发展的60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展的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斑斓多彩的内容,纷繁复杂的头绪,使该书匠心独运,具有突出的创新理念。
第一,创造性地以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论作为纵向描述60年编辑学研究历史的逻辑架构,以史、术、论的三元学科构成模式横向铺陈编辑学研究的几大模块。纵向以时间为经,将60年的编辑学研究明确划分为原始科学阶段(1949~1978)和常规科学阶段(1979~2009);横向以编辑学研究的重大学术问题和科研成果为纬,经纬交织,史论结合,既从时序上理清了60年编辑学研究发展历程,又能横向针对编辑学研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既有真实的历史厚重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第二,创新性地对中国港台地区的编辑学研究、编辑学理论流派现象、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编辑出版教育的分期、中国编辑学会的学术贡献等进行研究,丰富了编辑学研究的内容。比如,该书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台地区编辑学研究的成果和特色,并对余也鲁的《杂志编辑学》、陈石安的《新闻编辑学》等港台地区的代表性著作进行了成书背景、内容构成、特点与意义方面的细致分析,相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地编辑学研究成果的“稀疏”,这些内容不仅使编辑学研究60年具备了更好的历史衔接性和区域上的平衡性,而且弥补了学界对港台地区编辑学研究较少的局面。再如,对中国第一本编辑学论著、第一本编辑学大学教材、第一本杂志编辑学内容的解读,对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数量、特点、发展状况的分析,对中国编辑学会、《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的研究等,基本上都是新的材料、新的数据、新的内容、新的观点,如此这些,也就使该书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创新性。
另外,该书“作者善于从尘封已久汪洋大海般的资料中细心搜索,加以鉴别梳理、提炼,在资料收集中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宋应离《序二》),资料翔实,论证严密,既有60年著作、人物、期刊等内容的统计,又有结合编辑出版实际的细致论证,特别是在整体的逻辑分析过程中,渗透了作者对编辑学与编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与理论取向。可谓“观点鲜明,成一家之言”“是一本好书”(邵益文《序一》)。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对编辑学学术领军人物的研究显得不够深入,希望作者在未来的研究上有所弥补。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