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妈,您就不能夸我一句吗?”

“妈,您就不能夸我一句吗?”

时间:2024-11-07 11:50:06

“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天下最难取悦的人?”

“亲爱的,当然是你爸妈啊。”

真的,老师只看你的成绩,朋友只看你的人品,但是父母的要求简直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考得好晚上加菜,考不好挨骂挨打,无数次想要偷偷改成绩单;

和同学闹翻了回家诉苦,却被教训“遇到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的朋友贝贝还说过一个更心酸的故事。

有一年春节,她用奖学金给家里买了个扫地机器人。那天,她正喜滋滋地拆着包装,妈妈却坐在沙发上,双手抱在胸前,说:“你们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广告宣传什么就买什么。你平时要是能少买点东西,省下的钱都够交一年学费了吧?”

她愣了一下,说:“那这个我退回去了。”

然后她回到房间关上门,眼泪哗哗就下来了。

现在想起这件事,她还是感到很委屈:“我妈腰不好,我想让她少做点家务;就算她心疼钱,至少说一句谢谢吧?犯得着这样数落我吗?”

爸爸妈妈不高兴,其实不一定是你的错

有人说,我们的文化强调谦虚,所以父母往往不愿意表扬孩子。这个说法好像有一定的道理。很多父母会说“不表扬你是怕你骄傲”,他们非要在99分的试卷上找出那扣掉的1分,要你下次做得更好。

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那就更不可能了——别人说你聪明,爸妈就说你长得丑;别人夸你漂亮,爸妈就说你成绩差;别人说你聪明又漂亮,爸妈就说哎呀哪能比得上你家孩子。

但是,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却似乎更加隐蔽,就是父母本身就不善于控制情绪,当他们因为自己生活中的烦恼,感到愤怒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没法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回应。

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在甜品店里遇见一对母女,五六岁的女儿穿着芭蕾舞裙,安静地吃着蛋糕;妈妈忙着打电话,声音很大,似乎在骂下属把事情办砸了。等妈妈挂掉电话,女儿抬起头,说:“妈妈,今天老师夸我跳得好呢。”

妈妈显然还在气头上,她黑着脸说:“你还吃不吃你的蛋糕了!赶紧吃完我们回家!”

孩子小嘴一噘,低下头,一脸沮丧。

显然,这时候妈妈把对别人的不满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她平时也许会是个温柔体贴的妈妈,但是这一刻,她实在没法耐心地回应孩子。

也许等到妈妈冷静下来,她会心怀歉疚地告诉孩子:“对不起,妈妈刚才只是在生别人的气,不是因为你。妈妈不该对你发火的。”

也许,或者说更有可能,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开始操心晚饭和孩子的作业,而孩子一直惴惴不安地想:“我今天做错了吗?下次我还能告诉妈妈老师表扬我了吗?”

主动认可自己,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同样一句有点伤人的话,大人们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也许还会主动询问对方是不是不开心;但是孩子可能会反复咀嚼,直到多年后还会无端想起,唤醒同样的委屈的心情。

在童年时期,我们对自身和外界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不知道怎样去评价自己,只能求助于父母。如果父母肯定了我们,我们便能肯定自己,渐渐生长出自信;而如果父母总是批评我们,我们就会不断批评自己,改造自己,直到开始怀疑自己。

得到父母认可的愿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始终跟随着我们。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小说主人公已经垂垂老矣,他在濒死的幻象中回到了童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游乐园里,朝妈妈挥着双手,大喊:“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我们当然希望父母能理解、支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在等待那个认可,我们就会被困在父母的世界里,由他们的观念和喜好决定自己的行动。

其实啊,我们再也无法知道过去父母否定、拒绝我们的每一个真正的原因,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主动认可自己。

这里说的“认可”有很多种意义:

当你染了亮色的头发,被妈妈啧啧嫌弃的时候,你可以扬着头说:“可是我觉得好看!”

当你竞选成功,爸爸却提醒你不可骄傲的时候,你可以得意地说:“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当你想要辞职、旅行,而父母不同意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的事情我自己决定。”

主动认可自己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回到过去,找回当年被磨损的自信。我们要找到当年那个委屈的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的,别管爸爸妈妈说什么,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们还要学会坦然面对父母的不解、愤怒和失望。我们可以责备父母的苛刻,可以抱怨他们的不理解,但不要让他们的情绪困住我们的脚步。

有人可能会说:“但是,看到妈妈那个样子,我也很难过,我好想变得狠心一点啊。”

不,你不用做一个“狠心”的人。你只需要找到自己的边界,进而疗愈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在回忆中探索自己的成长经历,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故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今天的样子,从而意识到:我的每一种感受、每一个愿望都是独特的,都有它存在的充分理由,没有人可以把它夺走。

当你确认了自己的边界,找到了自己的力量,你便能坦然面对父母的情绪了。

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是此刻就能开始。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