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友明已经不在“中华怡园”做二厨了,他跳槽到另一家中餐馆做上了大厨。他常在休息日打电话给林芬,约她一起吃饭。但十次有九次都被林芬拒绝了,林芬不愿意与阿明一起吃饭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明显地感觉到他对自己有一种超出了一般朋友的情感。他在追求她。但林芬认为他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让人没有安全感。
林芬确实还没有儿女情长的心思。她一直没有忘记刚来到巴黎时立下的誓言:不混出个人模狗样来,绝不谈情说爱,哪怕是“美女”变成“老姑娘”。所以,来到巴黎三年多时间了,除了去逛了一次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其他的景点,还真没有去过。不是说绝对没有时间,而是她总觉得身在巴黎,将来有的是时间、有机会时再慢慢去欣赏花都的美景吧。现在要站稳脚跟,学好法文,多赚点钱,才是首要任务。她决心再用四五年时间,一定要在巴黎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林芬出国后,还是第一次在国外参加庆祝中国国庆的活动,心情格外兴奋,同时也分外紧张。好在小朋友们十分配合,积极性很高,排练时也很认真。“法国侨界庆祝中国四十五周年”国庆联欢会在巴黎市中心一家大剧场举行。想不到两千多的座位一早就被来自法国各地的侨胞们坐满,后来者只能在后面站着看了。整个会场气氛热烈,各个脸上洋溢着笑容,都像过盛大节日一样。节目开始前,先后由“旅法华侨俱乐部”主席刘力煌先生和中国驻法国大使致辞,他们热情洋溢的讲话,获得了全场一阵阵的掌声。接着,联欢演出开始。中国大陆专程前来献艺的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让久违了的侨胞们看得入迷。尤其是独唱演员应观众要求,唱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怀念祖国和思乡的歌曲,更让一些老华侨听得热泪盈眶,心随歌声仿佛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不少歌曲,演员刚唱了个头,下面的观众就一起跟着大声地高唱起来,大厅里回响起一片激越的歌声。“旅法华侨俱乐部”中文学校小朋友的舞蹈小合唱,更掀起了会场的小高潮。小朋友们天真、可爱的舞台形象,让侨胞们看到了下一代的希望,获得一致好评。林芬站在舞台的侧面一直盯着小演员们的表演,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当演出结束时,会场响起一阵雷鸣似的掌声,此时的林芬觉得头有点晕晕的了,需要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在晚上的庆功宴上,侨领们除了感谢中国大陆来的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外,也都异口同声地表扬俱乐部中文学校小朋友们的演出,说这些小朋友很有培养前途,通过这些文艺活动也可提高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屈指数来,自己来法国马上就要跨入第八个年头了。不能再继续打工了,必须要想办法,想办法走上老板之路。林芬经过反复思考,也征求了几个好朋友的意见,最后下定决心,一口气辞去了服装店的工作和“旅法华侨俱乐部”中文学校老师的职位,一门心思要为开家中餐馆做准备工作。一直都是忙忙碌碌,一下子没有了工作,离开了中文学校的小朋友们,林芬心中真的还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开始几天,早上起床后,坐在那里发呆,不知去干什么好,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有时会呆坐在床上,双眼盯着窗外的蓝天,一两个小时都没有换一下姿势。但她强迫自己很快调整了心态: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要去找合适的地方,尽快开起一家属于自己的中餐馆。一天晚上,林芬按上午电话约好的时间,来到了黎定国的“瓯海大酒楼”。黎老板已在那里等着她。坐下后,黎定国问:“喝点什么?要不要喝点酒?”林芬说:“我不喝酒,来杯咖啡吧。”黎定国一边朝吧台喊了声,“来杯咖啡”,一边自己倒了一杯红酒喝起来。林芬也没有绕什么弯,将自己的想法对黎定国讲了一遍,并告诉他自己已经辞了服装店的那份工,也辞了俱乐部中文学校老师的职务。黎定国听后,皱了一下眉头说:“就你一个女人家,要自己开餐馆,你是不是想得太容易了?”林芬说:“我总不能一辈子打工吧。”黎定国问:“你把工也辞了,看来是铁了心想当老板了,那你现在准备得怎么样?”林芬不好意思地说:“这几年来,我自己是积攒了一些钱,但还是不够的,所以来与黎大哥你商量。听说温州人开店,都是靠做‘玉兰会’来筹集启动资金的。我也想做一份‘玉兰会’,你认识人多,能否帮我介绍几位可靠的人?另外,你是不是可以做我的担保人?因为做会,我的信用可能不够资格,还得仰仗黎大哥你的信誉。但请你放心,在钱的问题上我决不会连累你的。”黎定国爽快地答应下来,说:“没问题的。只要你想好了,你需要做一份会,我可以做担保,我也可以帮你找些人参加。另外,钱还有缺口的话,我再借给你一些,你不用担心。老乡在外,就是要靠大家相互帮忙的,当初我们开始做生意,也都是靠乡亲、朋友帮忙才撑起来的。”做“玉兰会”,是海外华侨在做生意初期很普遍的一种集资方式。比如一个人准备开一家餐馆时,资金还差十万法郎,怎么办?他就在亲戚、朋友和熟人中联系十个人,要他们每人出一万法郎,全部集中交给他。这样,一下子,他就有了十万法郎的现金,解决了餐馆开张时的资金问题。然后,每个月一次,他要将参加“玉兰会”的十个人召集在一起,他自己每次都要出一万法郎打底,其他参与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出一个数来竞投。可能有人报一百,有人报二百,有人报三百。最后,出最高数的人这次竞投成功,其他人就可少交一百、二百或三百。而投得者下次就没有再竞投的资格了,到整个会结束前,他每次都要交出整数。这等于他要付出当初竞投时得到那笔钱的利息。参加这种“玉兰会”的人,如果不急着等钱用的话,就不用去投标,这样每个月等于可拿到几百法郎的利息。但参加这种会也有一个风险,如果投过钱的人一旦赖账或跑掉的话,其他参与者就会有拿不回当初投下的钱的风险。这种民间的集资方式,完全凭着一种信任。所以,一般都要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基础、有信誉的人来做担保人。如果一旦出现问题,担保人就要出面来负起这个责任。林芬这次发起“玉兰会”,黎定国愿意出面做担保人,可说是对她的一种信任。第二天下午,林芬正准备给池友明打电话,想约个时间去他餐馆聊聊,听听他的意见。不想池友明先打了电话过来,说有几个老乡今晚要到他餐馆喝酒、聚会,问林芬晚上有没有空,一起过来吃饭。想不到今晚来阿明餐馆作客的三对夫妇中,一对竟是张莉和她的丈夫徐海涛。徐海涛问林芬:“你是要开餐馆?”得到林芬的肯定答复后,徐海涛背靠着椅背,沉思了一会儿,说:“阿芬,我倒有一个主意,不知你赞成不赞成?”“涛哥,你有经验,你说吧。”林芬很诚恳地答道。徐海涛对林芬说:“依我看,你自己开餐馆,又是一个单身女人,刚开始时,真的怕你应付不了。我倒有一个主意,现在不少人开起中餐外卖店,生意都不错。开外卖店相对来说比开餐馆简单得多。菜都是预先炒好的,有些食品也可向专门为外卖店供货的食品工场预订,由他们送货。即使大师傅临时撂挑子,你也不怕做不了当日的生意。”池友明也说:“涛哥的这个主意不错。我看先开外卖店比较适合阿芬现在的实际状况。外卖店开得好,收入不一定差。我的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外卖店,就他夫妻俩做,也不用请人。而每个月的收入真的不差过一般的小餐馆,主要是税务轻,开销少,人事关系也简单。”大家就开外卖店的话题聊开了。林芬在一旁听后很受启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分析很有道理。这样,在她的心中,已确立了先开一家中餐外卖店的思路。但开外卖店,关键是要选好地方。外卖店要么开在热闹的街区,游客往来多,他们肚子饿了一般都会光顾外卖店,省时间又省钱;要么开在富人区,写字楼多的地方,中午白领阶层是外卖店的主要客人。符合这两个条件,外卖店才会有生意。不知不觉,在谈话中林芬跟着大家也喝了不少酒。虽然头已有点晕眩,但她心里很高兴,觉得今晚来对了,靠朋友的指点,很有收获。在频频举杯中,她确立了在巴黎第一次创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