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法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历来以负面新闻居多。本文以法新社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二:一是法新社是世界著名新闻社之一,素以反应迅速、报道全面准确而著称。多家法国著名报纸或门户网站也经常引用法新社的新闻。因此其新闻不仅在法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权威性。二是法新社以新闻报道为主,并不像《世界报》之类的舆论传媒那样在报道事件的同时,也发表评论性的见解。在法新社的章程中对此有明确规定:“法新社的使命在于随时提供关于全世界时事的准确的、公正的、值得信赖的报道。”“法新社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政治、商业和意识形态的影响。”①因此法新社的报道原则上应当是客观的且不带有任何政治倾向。本文通过研究法新社近五年(2011-2015年)涉华报道呈现的特点,探讨作为法国新闻传媒领航机构的法新社是否能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并分析其深层原因。
一、法新社近五年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
1.涉华报道的题材日趋多样化
近五年来,法新社涉华报道题材逐渐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文化、体育、航空航天、公共卫生和环境等各个领域。例如中国的“民工”现象、台风登陆、“玉兔号”月球车登月、禽流感、雾霾等,都曾是其关注的问题。
另外,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关于中国对外关系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例如南海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朝鲜问题等。在一些国际事件的报道中,如世界气候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对于中国立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国内主流媒体上没有报道的事件,也成为法新社关注的对象。例如2014年7月4日一篇报道专门介绍中医的“火疗”;2014年6月27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中国四川地区大量进口法国的兔头制作特产“麻辣兔头”;2011年2月28日的一篇介绍卡拉OK风行亚洲的报道中,有大段篇幅讲述这种新娱乐形式在中国已经成为商场上必要的交流方式。
2.财经报道比例明显增加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于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也在日渐提升。自2010年后,法新社有关中国财经方面的报道明显增多,大到2013年的中欧贸易战,小到苹果公司的售后问题。近两年“双十一”中国电商大规模促销,创造了电子商务的多项纪录,法新社也及时进行了报道。在两国领导人互访的报道中,中法经贸合作方面占据了重要篇幅。而且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在诸多有关国际经济形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报道中,也经常提及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法新社报道内容还包括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中美博弈、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中国企业获得巴西油田开采合约等事件。
3.传统题材依然受到极大关注
法国媒体关注的传统题材在涉华报道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例如中国的人权问题,法新社不遗余力地从各个角度予以关注。2012年4月12日的一篇关于中国网络监管的文章质疑中国的网监制度;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新社在当天的一篇报道中就其中“废止劳教制度”和“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两条又大作文章。此外,法新社也一直关注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多篇文章中都分析了这种政策带来的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等社会问题。
二、负面报道表现形式更为隐秘
综上所述,法新社在近五年虽然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中国,其涉华报道中虽没有直接地歪曲事实、无理指责,但也并非如其章程中规定的那样准确公正。总体来说,涉华报道依然以负面报道居多,依然能够读到潜藏的敌意,只是表现形式较之前更为隐秘。
1.从新闻题材的选择上来看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被西方许多国家视为一种威胁,中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对中国的解读也就充满了排斥和抨击②。法国记者在选择新闻题材时其实已经加入了其主观判断。例如,法新社关注中国民工问题,却对中国近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它关注某些地区的中国人喜欢吃麻辣兔头,却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采取的措施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将法国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归咎到中国的崛起上,也是缓和法国社会压力、转移公众视线的一种办法。中国崛起引发的复杂心态,使涉华负面题材更能吸引读者眼球③。再者,法国媒体利用人们的好奇心,使一些非主流的现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造成了法国人对于中国片面的、刻板的印象。
因此,新闻题材的选择本身就带有倾向性。再加上新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新闻媒体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事件发生再进行报道,而是主动出击,通过采访各界人士和当事人,从中发现隐藏的社会问题④。例如2012年10月2日一篇关于中国失独家庭的报道。但法国记者在评价新闻的价值时主要是依据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来判断,在进行涉华报道时,他们有意识地选择符合媒体预期的新闻题材,因此,对于中国的报道也远非是全面、客观、公正的。
2.从报道中用词的选择上来看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词汇透露出法新社记者们对若干中国立场的不认同。比如2014年3月1日的云南昆明暴力恐怖案,3月2日凌晨1时,该事件已经被迅速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而随后法新社于3月2日的报道中,标题和正文虽使用了“terroriste”(恐怖主义的)一词,但加了引号,正文中还特意加了一句“被中国政府定性为恐怖主义”。文中使用“terroriste”一词的句子也全部是引用中国政府或新华社报道中的句子。不仅如此,“袭击”一词,法国记者使用的是“attaque”(意为攻击、袭击),而其对2001年“9·11”事件和2013年4月20日的波士顿马拉松袭击事件的报道使用的都是“attentat”(意为袭击事件,尤指恐怖袭击),对2015年1月的巴黎查理周刊袭击事件和11月的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使用的也都是“attentat”一词。在2013年10月29日的一篇报道天安门金水桥恐怖袭击事件的文章标题中,法新社甚至用militant(战士,积极分子)一词来指恐怖袭击者,文中更将此类袭击划为民族矛盾。由此可见,法国记者对于中国政府对事件的定性无法认同,对于我国对新疆暴恐势力的定性无法认同。诸如此类暗藏玄机的文字在法新社的报道中不胜枚举。
3.从报道配图的选择上来看
除了一些事件现场拍摄的照片或人物特写外,法新社一些报道中配图的使用也别有用心。例如图1中,一个工厂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这张照片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法新社将它用在2013年9月2日一篇题为《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由7.8%修正为7.7%》的报道中,就有深意了。它传递出的信息是中国经济尽管增长速度快,但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不注意环境保护。
再比如,图2是2014年6月27日题为《中国:法国兔头成就美食家的幸福》的报道配图。图中是一只活泼可爱的野兔,文中特别指出兔头一般是用来生产宠物食品,暗讽中国人的野蛮。
三、负面报道的根源何在?
从新闻的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法新社涉华报道中的“弦外之音”其实是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这些报道的意识形态批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
1.法国社会由来已久的意识形态偏见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彻底的,其政治制度也是比较完善的。这造成了法国人心理上的政治优越感,认为他们的国家是民主的,社会制度是先进的;再加上法国媒体长期以来以负面新闻为主的涉华报道,使法国社会形成了对中国的固有偏见。例如,法国人认为中国人不爱护动物,甚至食用野生动物,故而有了那篇关于麻辣兔头的报道;法国人不赞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赞同死刑,认为这是剥夺人权的表现。
2.权力架构造成的法国新闻界“政治正确”的潜规则
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倾向要受到权力架构的影响,新闻的意识形态也是所属权力架构的意识形态⑤。媒体为政治服务在任何意识形态领域都存在。法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的倾向性,其实反映的就是法国政界的倾向性⑥。这就是法国新闻界的潜规则:“政治正确”。在法国,对中国进行正面报道已被划入了“政治不正确”的范畴。因此,所有涉及中国的新闻,都会有一个尺度,即不管中国怎么做,总是从负面的角度去报道、评论⑦。对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既是法国人政治优越感的体现,更是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不认同乃至否定,是法国新闻“政治正确”的产物,是法国政界向公众的表态,是为法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3.法国媒体构建意识形态的角色
媒体的报道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媒体也在利用传媒的功能构建意识形态,为统治阶层解释其政策的合法性,争取民众支持⑧。笔者在长期关注法新社的涉华报道中发现,每当中法两国领导人互访,或是在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峰会上会面时,法新社的报道中总会提到中国的人权问题;在有关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报道中,法新社经常将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额顺差归因于中国的汇率制度,认为政府的干预使得人民币币值过低;此外,多篇涉及中国经济形势的报道谈到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加大政府投资,属于过度干预经济的行为。这些报道使法国人认为,中国用不正当手段提高了国家经济的竞争力,甚至质疑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正是使法国人形成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构建对其有利的公众意识形态的做法。
综上所述,近五年来,作为法国新闻传媒领航机构的法新社在涉华报道中虽然新闻题材范围越来越广,但无论从新闻题材的选择上、用词的选择上,还是配图的选择上,依然无法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只是以更隐秘的形式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这些负面报道中蕴含的敌意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是法国社会偏见的体现,是法国新闻界“政治正确”潜规则的要求,也是法国媒体构建意识形态、服务政治的需要。其中体现的是话语权的争夺,是国家实力的竞争。因此,我们应当批判地看待法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解读,不能根据法国媒体片面、不公正的报道而自我否定,进而实行西方的民主模式。一方面,我们应该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不断完善自己的民主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尤其是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提高我国媒体的公信力,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加大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作者供图)
(本文受到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
「注释」
①法新社官网:www.afp
②赵宗红:《法国媒体的中国议题设置及其转变》,《海外传媒》2012年第10期。
③卢茹彩:《法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改善策略》,《对外传播》2013年第9期。
④郝雨、王艳玲:《新闻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⑤郝雨、王艳玲:《新闻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0页。
⑥卢茹彩:《法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改善策略》,《对外传播》2013年第9期。
⑦郑若麟:《从法国媒体的“政治正确”说开去》,《同舟共进》2009年第10期。
⑧郝雨、王艳玲:《新闻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0页。
⑨张利军:《当前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8期。
责编:李倩
图1法新社《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由7.8%修正为7.7%》报道配图
图2法新社《中国:法国兔头成就美食家的幸福》报道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