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的诞生,是党和国家历史的选择。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这次会议期间,代表团的同志们感到我国现有的外宣刊物已不能适应国际形势发展,需要一本刊物把中国对国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如党和政府的重要声明、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社论的精神向世界及时传播。由此,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北京周报》应运而生。周报的成长,是中国内政外交的需要。《北京周报》历史上三次调整编辑方针,都有历史的原因和客观的需要,而每次编辑方针的调整,都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周报的辉煌,是使命必达后的必然。从创刊之初,周报这艘外宣旗舰从未偏航。附之以时效性和准确性以及对刊发内容“零差错”的专业坚守,更使周报奠定了她在我国对外传播格局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毛泽东主席曾指示中科院的同志,将编纂的对外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文章,先在《北京周报》刊发。而周恩来总理也曾向外国记者宣布:中国党和政府重要文件的外文文本以《北京周报》刊登的为准。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国家对外宣传主阵地的北京周报社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光荣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继续讲好中国新征程的故事,传播好中国新时代的声音,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传媒技术和媒体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如何擦亮品牌,提升传统媒体今日之影响力?这是一份问卷!对于这个问卷,周报人一直在寻求答案,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2018年,北京周报社在传统期刊的基础上以“合作传播+多语视频+社交媒体”的融合报道方式,使全面对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报道直接落地,并产生显著效果。
一、聚焦核心,做出特点,做成亮点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不仅对我们的党和国家意义重大,同时也具有十分广泛的世界意义,因此,对外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故事,是《北京周报》的首要任务。
基于此,《北京周报》在制定年度选题规划、月度选题计划和重大主题策划时,都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主动设置议题,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基本内涵,对外传播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理念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仅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周报》就连续推出系列封面,集中解读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经济思想,习近平再次当选国家领导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宪法的重大意义。旗帜鲜明的主题报道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反响,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读懂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窗口,成为当代中国的最新故事、最佳名片和最大亮点,是对外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核心内容。这可以从西方媒体的涉华舆情这一维度中得以佐证:从《时代》周刊“中国赢了”的感叹,到德国《明镜》周刊面对中国的发展对西方世界“醒醒吧”的呼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成为西方媒体不能回避且密集跟踪的话题,而西方媒体的选题晴雨表一直以来是我们洞悉世界认知中国的一面镜子,被认为是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由此,选题自信,究其根源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二、议题精准,突出言论,借嘴传声
围绕上述核心议题的设置和封面组稿,北京周报社约请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KerryBrown),汤普金斯国际亚太区副总裁、《北京周报》特约评论员迈克尔·扎库尔(MichaelZakkour),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叶青等中外专家学者撰写评论,借嘴说话,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的重大意义,详细阐述习近平再次当选国家领导人、成为人民领袖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充分展现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倡导的“和合与共”的理念。
三、借船出海,加强合作,强化落地
两会期间,北京周报社以我为主,主动设置议题,通过与《时代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新闻周刊》《青年非洲》等国际媒体的合作传播,共供稿16次,32版,合作方总发行量达665万份(册)。合作传播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呈现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外受众解读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在合作传播的版面上,收到读者积极反馈。
北京周报社还与博鳌亚洲论坛达成2018年年会媒体合作协议,受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委托,将论坛开幕式当天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英文解读文章通过论坛合作伙伴美通社,发送给其美国众多服务媒体。同时,稿件标题“融合发展和全球化让世界更美好”配以大幅图片及北京周报社标识,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进行展示,以更为直观、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传播形式,向世界奏响中国开放的最强音。
此外,北京周报社还积极创新合作传播形式,汇集整合《北京周报》原创内容的“聚焦中国”(ChinaFocus)子网站在两会期间正式在《经济学人》网站上线,点击《经济学人》网站首页显著位置的入口链接即可进入浏览。同时与彭博社尝试新媒体合作,双方共同编辑同一主题,在彭博社网站、移动客户端及社交媒体同步推送。单篇文章浏览量达到85,858次,平均停留时间56秒。社交媒体方面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总体互动超过10万人次。文章内页附有进入《北京周报》网站和“聚焦中国”子网站的链接,实现了原创内容的多平台共享互联。
四、移动优先,融合发展,效果明显
在传媒技术和媒体格局日益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北京周报》不断探索互联网传播规律,采取移动优先战略,以境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为核心产品的第一落点,推出一批顺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趋势的、又充分体现周报区隔优势的多语种视讯产品,如《对话太平洋》《绘眼看中国》《北京闪新闻》《秒读中国》《“非”常视角(ChinAfrica360)》等,集中对外传播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智慧方案,通过英、法、德、日文网站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同步推送后,引起亚非欧等各大洲网友的热烈反响。
五、以人为本,为我所用,为我所有
党的十九大明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现实感召力,为未来世界发展规划了恢弘壮丽的中国蓝图。因此,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争取新作为,着力培养一支过硬的队伍。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正处在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时候,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机遇,具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条件,也担负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重任务。因此,需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认同,同时又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外宣队伍。
今年,恰逢《北京周报》创刊60周年。《北京周报》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和起点上,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创新产品形态,注重平台联动,提高这一思想对外传播的时度效。同时主动设置议题,注重与国际主流媒体的合作,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台唱戏,勇于参与国际新闻舆论主战场的角逐,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传播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编: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