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信息化战略的进一步确立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论文介绍了智慧医患服务的发展环境,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框架体系,进行了智慧医患服务的功能设计。并指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可以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更好地提供医患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关键词:物联网;医疗信息化;智慧医患服务
人口的老龄化、疾病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增加了人们对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1]依然比较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矛盾。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已经成为了新的世界信息技术浪潮。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信息化战略的进一步确立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医疗服务在管理范围和服务质量上都具有了新的要求,其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和服务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将会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引言
(1)快速发展的物联网为医患服务架起桥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的概念[2]。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3]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首次把物联网纳入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4],使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对物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物联网[5]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技术和设备应用到任何实体,使之具备数据收集和通信的能力,并按照约定的协议,使实体之间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实体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这也是物联网的重要特征。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电力、交通、物流、医疗、安防、建筑、家居等多个行业和领域。而物联网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降低成本,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更好地提供医患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2)智慧医患服务是住院患者动态管理的重要途径
本文所提到的智慧医患服务是指医院通过物联网技术向住院患者以及出院后1个月的患者提供方便、高效、低成本以及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智慧医患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与设备,进行住院病人的身份识别与感知,在第一时间收集与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通过采集与获取系统、服务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系统等支撑作用,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传感监控信息有效感知患者个体的实时状态,对异常信息及时提醒和处理,医院根据其病情状况和身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诊疗和方案调整,并及时进行诊疗信息推送,建立一个面向海量信息处理、具有实时、动态、智能、专业、安全、方便医患参与及互动的服务平台。通过智慧医患服务平台,医院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疗监控与跟踪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智慧医患服务可使患者及家属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与治疗状况,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个性化服务定制,实现医院服务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
1、智慧医患服务的发展环境
智慧医患服务是“互联网+医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政策导向、技术保障、医院发展要求和患者需求等为其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动力,使之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技术环境。
1.1“互联网+”国家优先发展政策导向
卫计委在2014年底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1]中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6],指出应“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渠道,创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政策的导向为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有利于提升医疗信息化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模式,也是实现智慧医患服务的重要保障。
1.2“全域+全程”管控的物联网技术保障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为智慧医患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有利于医院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隐私安保措施和基础数据库,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医疗服务、监测监管、评估考核等水平,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数据获取随时化、评价体系多元化,建立个性化、智能、高效、实时、安全、保密的医疗服务体系,促使医疗服务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优化与提升,以信息实时交互实现全面提高医院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满足患者需求。由于智慧医患服务面临业务应用移动化后的安全性问题,需要集医院多业务信息集成、统一通信协同办公、大数据分析以及移动设备安全管理的技术,使患者更加放心地使用智慧医患服务。
1.3“智能+服务延伸”医院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2015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乌镇互联网网络医院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引入了互联网思维,打造大数据平台,并利用数据平台合理分配现有的医疗资源、优化管理运营方式、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7],给正在探索发展中的互联网医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1)从医院的自身发展来看,要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由于医院住院人数的增加,医院床位数量日趋紧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人性化的需求在不断增长。(2)医院自身的发展需要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紧密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安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通过智慧医患服务体系,有利于进行医疗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促进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3)医院发展智能化。由于目前医院资源的稀缺与配置的低效,需要不断地提出深度资源整合,提供最优化方案,使得患者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并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移动医疗、协同医疗、智能分析和智能应用,形成更高级的医疗服务系统。
1.4“信息对称+信任”的患者的需求平台
医院服务的对象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者需要及时了解病情、住院期间的诊疗与服务以及接受术后康复等指导。通过智慧医患服务不仅可以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医院实时、方便、贴心的服务,也能够让患者在出院后利用物联网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医院服务和指导进行相应的身体调理和恢复。
智慧医患服务是智慧医疗的实现目标之一,考虑到患者自身的利益与各种需求,应该保护患者隐私,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努力为患者打造一个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以及满足个性化需要的移动终端。
2、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框架体系
2.1智慧医患服务的框架体系
物联网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物体的互联,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框架体系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等组成,如图1所示。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框架体系其中,感知层通过配置RFID标签和读写器、传感器、智能移动终端等,对医患服务环节的数据进行识别和采集,并借助网络层上传这些数据。
网络层主要进行信息的传送,把感知层收集的数据通过3G/4G、Wi-Fi、Internet等多种传输方式以及TCP/IP、HTTP等各类协议接入互联网传送。现有各种通信网针对各自的客户目标而设计,因此形成了目前多种异构网络并存的局面。物联网中有多种设备需要接入,因此物联网必须是异构泛在的。由于物体可能是移动的,因此物联网的网络层必须支持移动性,从而实现无缝透明的接入。
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存储和智能分析,按照用户需要产生结果。在智慧医患服务中,主要是物联网与医疗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医疗发展需求结合实现智能化。智慧医患服务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八个服务内容,并针对服务内容和方式以及服务功能架构来构建其服务应用,实现信息发布、内容管理、即时通信和移动等基础服务,具有实时、可控、安全、智能的特点。
用户层面向多级用户,如护士、患者等,支持用户根据各自的权限,以多平台、多终端的方式来访问和管理服务应用层数据。
2.2智慧医患服务的功能设计
以住院患者以及出院后1个月的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智慧医患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诊疗安排、提醒服务、当日检查预约服务、营养配餐服务、医院超市内部配送、康复指导和评价体系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功能:(1)信息服务。患者及家属可直接查询到入院后所处的科室、病房与床号、治疗内容、监护等级等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2)诊疗安排。智慧医患服务与护士台相通。每天在主治医生查房后,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在智慧医患服务平台中进行患者当天治疗信息的安排,即在计划表中标明患者当天是否需要做CT、胸透等检查;标明住院常规项目情况,例如何时值班护士来抽血、查体温、清理床铺等;患者需打吊瓶的种类与数量、何时开始挂吊瓶以及大致用时多久;护士何时来换引流管等术后装备,让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每日的诊疗安排心中有数。(3)提醒服务。患者每天基本上都要打若干个吊瓶,而部分患者处于无法自理状态,需要家属时刻陪在身边。智慧医患服务设有提醒模式,在开始时护士设置好用量以及速度,当吊瓶还余5%时即可开启提醒模式,在还剩3%时即启动警告模式,提醒护士及时来换瓶。此外,患者通过移动终端还可以查询到详细的医疗账单明细,及时收到欠款、结余的通知。(4)当日检查预约服务。进行CT、胸透等检查的及时预约排队服务。当患者及家属了解到当天需要做检查时,可以根据护士提供的时间表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患者及家属可进行当日检查预约,不需要过早去排队,减少患者在外等待的时间。(5)营养配餐服务。患者及家属可以根据病情与手术情况购买医院提供的营养饮食。(6)医院超市内部配送,货到付款。在患者及家属确认办理入院手续之后,可以随时随地购买便盆、水盆等住院必备用品。(7)康复指导。即从患者入院后开始提供至出院后1个月的康复、护理指导。尤其是很多人对术后恢复等不太清楚,医院可通过智慧医患服务提供术后恢复的要点以及饮食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后若有相关问题也可以通过智慧医患服务中提供的相应电话进行预约复查、拆线换药等。(8)评价体系。患者可对责任护士、主治医师、医院服务等进行评价和打分,可对智慧医患服务中的不足提出建议,有利于开展、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
3、结论
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完善“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链,通过智能服务和移动医疗为智慧医患服务提供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患服务可以促进信息服务、诊疗安排、提醒服务、当日检查预约服务、营养配餐服务、医院超市内部配送、康复指导和评价体系等功能的实现。对于医院来说,可以“高效、智能、专业、安全”的服务与管理,不断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实现更高更好的服务质量,提供更加完善的个性化服务;对于患者来说,可以参与到治疗——康复——护理等过程中,配合医院的治疗,实现互动与共享的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国办发(2015)14号.
[2]王志良.漫谈物联网[J].科技与企业,2011(5):12-13.
[3]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InternetReport2005:TheInternetofThings,themeetingofWorldSummitofInformationSociety(WSIS),2005.
[4]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日报,2010.3.4.
[5]邬贺铨.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5):526-531.
[6]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
[7]孙国强,由丽孪,陈思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R].中国数字医学,2015,10(6):15-18.
作者简介:
王雨婷,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