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的人想进来,墙里的人想出去,这就是所谓的“围城效应”。出国留学便符合这样的“围城效应”,而我就是这个效应下的芸芸众生之一。好莱坞各色震撼眼球的大片、国家公园各种撩人心弦的美景、沙滩上各种身材火辣的美女……在我的青春懵懂岁月中,这些便构成了我挥之不去的“美国梦”。因此,我踏入大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规划自己四年后飞往美利坚的种种事宜,密密麻麻地制定了自己的“四年计划”。如今绕了一圈,我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首来路,真是一段充实的旅途。从准备英语考试,到获得赴美签证,再到真正落地美国,这样的留美三部曲相信也同样奏响在每一个正在留学或打算留学的同胞的生命里。
考试:为起飞插上翅膀
去美国读研本身就是个“自虐”的选择。如果申请英联邦国家的大学,只需要准备雅思一门考试,而要去美国留学,就必须搞定托福和GRE这两门考试。因为有这两门考试的门槛,有些人觉得申请去美国读研的竞争者少,似乎更容易被录取。其实不然,原因是学校本身的要求高。当年我挣扎在留学的浪潮中,了解到国内每年申请美国大学的申请者大概有10万左右。10万是个什么量级?我当时对此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培训课上的老师说:“你们知道鸟巢吗?鸟巢坐满就是近10万人。坐在鸟巢里,周围全是备考托福、GRE的同胞,是不是想想就‘压力山大’?要化压力为动力哦,还不快去背单词!”别说,当年老师这番话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起码我开始认真对待留学考试这件事了。在留学路上,托福和GRE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两座大山,我必须要翻过去。
英语学习讲究“点—线—面”进阶的方式,“点”指的是单词,“线”指的是句子,而“面”指的是文章。所以,单词是第一关。想想现在的学生真是幸福,智能手机这么普及,各种背单词的app层出不穷,设计更是科学又美观。而当年的我只有厚重的单词书,放在书包里背着,捧在胸前抱着,横在腋下夹着,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走到哪儿背到哪儿,车站、厕所、地铁……背单词讲究重复,翻来覆去地看才能记住,而且据说早上的记忆力是最好的。所以,那个时候,我也不知自己哪儿来的动力,每天早上7点准时坐到宿舍楼下的凉亭里背单词,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这期间,我不知见证了多少对情侣早上腻腻歪歪上课去的样子,体会了多少次扫地大爷的不易,忍受了多少次陌生人投来的不解眼神。岁月在悄无声息中流淌,却将书中的每个单词送进了我的血液。总之,单词背下来了。因为凉亭四面透风的设计,我忍受着无情的风霜雨雪的打击,皮肤变得粗糙黝黑。可恶的室友从来没有给过我安慰,反倒经常拿我的肤色调侃:“瞧瞧,瞧瞧,刚见你的时候,多少也是个叱咤风云的帅哥。时间倒也真对你下得去手,如今看你这小麦肤色,哪还有当年小白脸的气质……”我无言以对,只能苦笑。
除了背单词,还有听力的听写训练,就是听一句英文,然后在键盘上把听到的英文句子敲出来,据说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那个时候因为刚刚上大学,爸妈担心我买了电脑会打游戏,从而影响学业,所以当时我没有笔记本电脑,每天的听写任务都是在学校附近的网吧完成的。当时流行两款游戏——CS和魔兽,在网吧的孩子们通常都沦陷在这两款游戏里不能自拔。那时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我左边的人在玩CS,右边的人在玩魔兽,而我在中间玩儿命地敲打键盘,听写每日的BBC新闻。好玩的是,每次站在我后方观看的人都是最多的,他们探头探脑,一脸迷惑。也许是好奇心战胜了一切,他们大概想知道我玩的究竟是什么游戏。
后来,我报了新东方的培训课。当年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北京郊区,在北京市地图上都不显示,每次我走出校门,蹲在校门口的黑车大爷都会喊:“去北京吗?”那段时间,我每个周六和周日都要5点起床,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去上课,一路奔波,坐到教室后通常已灰头土脸、没了人样。紧接着是五个小时的课,看着讲义和教材上多如牛毛的单词,我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残存不多的大学记忆里,我已经想不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周末睡懒觉的“特权”。在周遭很多朋友沉浸在恋爱、社团活动的日子里,我却开始了和出国留学死磕的旅程。那段备考的岁月,涉世不太深,避世不太远,恰到好处地做到了“与世隔绝”。有过考试失败后的无助与落寞,也有看到满意的分数后的欣喜若狂,每一天都是那么清晰而充实。在一条道路上磕磕绊绊还一路喊着坚持的日子让如今的我无比怀念。
签证:敲开美国的大门
拿到录取通知后,赴美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程序,那就是签证。在面签之前,首先要在美国大使馆的网站上填写让人崩溃的DS160表格,几十页的表格让人填到差点放弃留学。最后一页的问题我现在依然记忆犹新,问的是你有没有犯过罪、家里人有没有犯过罪等。当时我想,美国人真是单纯,就算真犯过罪,八成也不会在这里承认吧。
在预约面签的当天,我来到美国大使馆,大使馆门前排队的人很多,队伍以蜗牛的速度一点一点往里挪。我一会儿把身体的重量放在左腿上,一会儿把身体的重量放在右腿上,有时真想干脆坐在地上,但考虑到美国人发放签证通常都会综合考虑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想想还是作罢,继续站着。据说美国大使馆配备先进的监听系统,可以清晰地监听到大使馆里每个人的呼吸,所以排队等待面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稳重自然。跟我一起排队的一个哥们可能偏偏忘了这茬,在等待时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叨叨个不停。过了一会儿,他突然一脸错愕地看着我说:“兄弟,我好像忘带成绩单了。昨晚明明打印出来放进来了……”我只能安慰他说:“没事,并不是每个签证官都会检查成绩单,也许简单寒暄几句就放你过了。别紧张,大大方方的。”我嘴里这么说,心里却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
这哥们排在我前面,轮到他的时候,签证官会心地一笑,张嘴第一个问题就是:“Canyoushowmeyourtranscripts?”(可以给我看看你的成绩单吗?)问题来得如此直接,那个哥们傻眼了,扭扭捏捏地挤出来一句:“Sorry,IthinkIforgottobringthemhere.”(对不起,我可能忘了带过来。)然后他就被check了。这意味着他要留下自己的护照,以备进行后续审查,通常要等几周,比正常通过面签拿到护照的时间要长得多。看到他在我面前被check,我还真有点紧张。但也许是因为签证官已经为难了一个学生,轮到我时,一切都顺利得不像话。我只记得自己恭敬地说了两个yes、一个no,期间优雅地露出一次笑容,然后就顺利地通过了。所以说,出来行走江湖,一个“稳”字很重要。那位被check的兄弟虽然被拖了很久,但好在背景没什么大问题,在我拿到签证后的一个月,他终于也拿到了签证,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很多准备去美国读书的同学都有那么一段时间为签证的问题焦虑。其实被拒签一般来说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资产证明不到位,签证官不相信你有能力在美国生存下去;二是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出了移民倾向,签证官觉得眼前这个人打算赖在美国不走。这两个问题要注意处理好,在面签时表现得机智一点。比如被问到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时,要挺胸抬头、趾高气扬、眼神坚定地回答:回来报效祖国!如此的话,拿到签证基本问题不大。如今赴美签证的发放条件放松,旅游签证变成了十年,学生签证变成了五年,就更不用过于担心签证的问题了。
接机:车到山前必有路
临行前,我准备了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生怕自己到美国的前几个月生存不下去。但机场托运行李有重量要求,单只不能超过45斤,否则会加收费用。为了省点运费,我把这两只箱子翻来覆去地称。家里只有体重秤,面积太小,箱子放上去就看不见读数了。于是我当时灵光一闪,想出来一个计策:我先站到秤上去,记录自己的体重,然后我抱着箱子站上去,最后计算两次读数的差值。老爸拍手叫好,然后配合我完成了这道工序。一开始,我抱着箱子,我爸读数,但他看了半天说字太小,看不清。于是换他抱着箱子称重,我来读数。最终我们确定箱子的重量绝对控制在了45斤之内,只是因为箱子太沉,后来老爸腰疼卧床一个礼拜。
行李打包完毕,下一步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接机人。我跟前辈们打听了一下,找接机人基本都是在自己学校的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社团里寻求帮助。我找到了学校的CSSA论坛,简单注册之后开始发帖,寻求好心的学长学姐相救。帖子发了一个又一个,却都石沉大海一样根本没人理会。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措辞不够礼貌,所以多次修改,反复揣摩自己的语言,直到感动了自己,才再次发了出去,然而依旧悄无声息。但同样的帖子,如果是源自女生之笔,评论区几乎都快爆了。当时我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学长们都去接学妹了,我们一帮学弟被晾在大洋彼岸,无人问津。百般无奈之下,我想起了此前去加州游玩时认识的教会朋友,多亏当时留下了对方的邮箱。整理好沮丧的情绪后,我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英文邮件,大意如下:“xx,您好,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敢问兄长近况如何?本人下个月便赴西雅图攻读硕士学位,因种种原因,找不到合适的接机人,然行李太多,急需有车的朋友伸出援手。兄长若下月方便,不知可否前来接应,必感激不尽。凡笔。”我再三确定没有拼写错误后,点击了“发送”按钮,然后等待回复。第二天我便收到了对方的回信,大意如下:“感谢惦念,本人一切安好。高兴获悉你下月来美,必前往接机,请留下你的航班日期、航班号以及联系方式。下月见。”读完邮件,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终于,一切尘埃落定。
备考、签证和接机是每个留学生一定会经历的三个阶段。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导演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或许有人的经历很普通,无论哪个阶段都顺利地不像话;或许有人的经历更丰富,每个故事背后都是数不尽的心酸,过后又都变成了笑谈。但无论是顺利还是心酸,这些经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是珍贵而值得回味的。我常常觉得,人到中年之后,回忆比梦想更重要。所以在失去梦想之前,要尽力用生活中的故事来充实自己的回忆,无论这些故事是荒唐的还是心酸的,抑或是刻骨铭心的。这样即使最终失去了梦想的翅膀,依然拥有美好的回忆来安抚躁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