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半路出家学经济学

半路出家学经济学

时间:2024-11-05 11:15:47

文/左微

我是一名文科生,本科读的是新闻专业,到华盛顿大学读了英语的博士,还拿下了英语教学、教育学和经济学三个硕士学位。大家肯定会奇怪,一个学新闻和英语的人怎么会同时去上一个很不相关的经济学硕士呢?乍看确实有些莫名其妙,而且过程十分艰难。在美国读下这个经济学硕士甚至比我读完英语博士还要痛苦。不过这段过程却是“痛并快乐着”的,是自己通过一步步努力在失望中寻找希望,达到自己目标的旅程。下面我要来谈谈我为什么想在美国读经济学硕士,我是如何把这个硕士读下来的,以及读完之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虽然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一样,但我分享的故事也许可以给你一点儿启发。

从兴趣出发读经济学

经济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课程,但读本科时,为了保持高学分绩,拿到一等奖学金,我没有勇气选任何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因为我觉得这些课程比较难,自己并不擅长。事后回想起来,这种只看重成绩的想法实在是有些不成熟。复旦大学在经济学方面的实力非常强,没有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是我本科最为遗憾的事情之一。

遗憾始于复旦,后来却在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大学得到弥补。到了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后,我的心态终于成熟起来了,我体会到成绩之类的都是浮云,而自己真正对学什么感兴趣才重要。“为什么学”和“学什么”是很根本的问题。华盛顿大学很尊重学生的个性,成绩保密也做得很好,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课。出于真心的喜欢与内心的梦想,我毅然踏上了“华大经济学硕士”这条华丽丽的“贼船”。而当我为了求知去学习,而非分数、奖学金、职位等外在的东西去学习时,我能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幸福。

作为一个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本科数学知识几乎为零的学生,能在美国公立学校排名相当靠前的华盛顿大学经济学系就读硕士,这真是我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我却凭着自己的毅力与几分运气做到了。而当得到这个学习机会时,我内心的那种敬畏、感恩之情,就像是一个自己追求了多年的男孩子终于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并给我微笑那样。

与经济学课程的初次亲密接触

美国电影《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里面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Bigthingshavesmallbeginnings.”(大事都有个微小的开始。)这句话可以说是我读经济学硕士的完美写照。

在被经济学系录取之前,我曾在公共事务学院上过一门“微观经济学在公共事务中的运用”(MicroEconomicsinPublicAffairs)的课程。当时,这门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而我当时什么基础都没有。我只好动用一切办法来求得一个上课的机会。

我给教这门课的DavidLayton教授写邮件,把自己以往所有跟经济扯得上边的经历都向教授陈述了一遍,比如:GRE数学得了800分,教育统计学拿到满分4.0的成绩,在《纽约时报》实习期间收集过中国经济方面的数据,看过经济学科普读物……我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反复“纠缠”最终打动了DavidLayton教授,他给了我上第一次课的机会,并说要在第一次课之后谈谈我能否选这门课。

收到这个回复之后,我找来了这门课以前的大纲和课件开始自学。上课时,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为:“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我飞快地举手发言:“供应和需求(supplyanddemand)。”后来教授又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我也回答对了。我的认真打动了这位教授,他最终同意我上这门课。

我如愿以偿地上了人生的第一门经济学课程。我庆幸在我所就读的这所美国大学里,我可以选读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有老师愿意接受学科背景为零而诚心想学的学生,有一段没有就业压力、让我放肆学习的美好时光。我怀着感恩的心情,也怀着“赚着了”的窃喜,虔诚地开始了我的经济学屌丝学习之路。

对于我的第一门经济学课程,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学习,基本上每个星期的officehour我都会去教授的办公室问问题——课堂笔记里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写作业遇到的疑问、习题的标准答案里看不懂的地方……对于我的问题,David教授总是给予耐心的回答。

除了寻求教授的帮助,我也努力争取“抱同学的大腿”。比如,我们班有一位本科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就读经济专业的美国男同学Alec。他成绩好,性格羞涩,人很单纯。我邀请他做我的学习搭档,他没有因为我的经济学背景薄弱而拒绝,而是欣然答应。他说提高自己学习的最好方法是教别人,正所谓教学相长。我们一起去咖啡馆做作业,做历届考试真题,一起复习笔记里面的要点……经过David教授的点拨和这位同学的热情帮助,再加上我自己上课认真,坚持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并勤于问问题,这门课我最终以满分4.0的成绩结课。本文作者

作者博士毕业典礼与父母的合影

作者教育学硕士毕业典礼与导师、同学的合影在经济学系翱翔

如果你觉得我只想蹭蹭经济学方面的课,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上完David教授的课后,我就萌生了申请经济学硕士的梦想。我知道跨专业申请十分困难,但我还是积极、努力地寻求帮助。上文提到的David教授为我打开了经济学大门,而我后来遇到的FahadKhalil教授则是我在经济学硕士学习之路上的领路者和庇护人。他是来自孟加拉的一位老师,个子不高,思维敏捷,雷厉风行,讲课直捣重点,毫不拖泥带水。他听说我要申请经济学系硕士的想法以后,积极地鼓励我。他说这个要实现起来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我坚持的话,他愿意支持我。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我破格被经济学系录取。被系里录取之后,我上的第一门经济学课便是他教的博弈论(GameTheory)。我很幸运自己能找到如此好的导师,让我的学习如鱼得水。

可以说,David教授和Fahad教授都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对于他们的知遇之恩我倍加珍惜。在我看来,人生中遇到欣赏自己、看重自己、愿意给自己机会的人实属难能可贵,我一定要知恩、感恩,并且拼了命去证明和答谢这份信任与看重。所以,每当我做题做得很辛苦,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我就会跟自己说:“微,别忘了你为什么要开始,别忘了谁帮助你开始,你忍心让人家失望吗?”然后一咬牙,我也就撑过去了。

我在本科没有学过高数和经济学,而我的一些同班同学本科是学数学、经济和统计专业的,跟他们比起来我真是弱爆了。那时的我就把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优秀品质发挥到淋漓尽致。我会花很多时间去预习每一门经济学课程,在每门课教授的officehour去问问题,并跟教授讲我的学科背景,希望他多关照我。在面对教授时,我起初有些害羞和自卑,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我才渐渐勇敢起来,不再害怕他知道我成绩不好,且没有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我反而告诉他:我在很努力地认真学习,但是我会有困难,希望你不要放弃我,我会努力达到这门课的要求。这样的交流过程是一个很良性的互动过程。

我的爸爸经常告诉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在我学习经济学的艰难历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我深深地明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叫的鸟儿有虫吃”这一点,因此在自己努力的同时也发出求助的声音。我不仅争取教授的支持,也争取同学的帮助,比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同学Alec,还有来自土耳其的Ibrahim、俄罗斯的苦难兄弟Alexey、瑞典的大男孩Dany、中国同学然然姑娘、复旦的郑学弟和庞学弟,我一直非常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

很感谢这些在我的学习之路上出现的各方大神和贵人们。他们如灯塔般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我真心诚意地向他们请教和学习,被他们身上的诸多闪光点所打动。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寻求帮助非常重要。如果你有不懂的问题,需要帮助,那你就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向各方寻求帮助,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如果你不向别人主动诉说,别人怎么会知道你不懂呢?

读经济学后的感悟

读经济学硕士的百般历练令我有诸多的感悟,下面一一分享。

第一点,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读经济学硕士之前,我在教室里总是成绩很好的学生,是老师很喜欢、同学很信任、自己感觉很自信的学生。内心的那份自信让我能很自然地向老师提问,和同学交流。然而,在经济学系里,我应该算是相关知识背景最薄弱的学生之一。说得更直白一点,我就是一屌丝差生。这个身份起初让我感到自卑,不好意思去问老师问题,怕他知道我什么都不懂,也不敢去问同学问题,因为不能互通有无,自己只有“无”。

而封闭的结果就是自己更加不懂,更加落后。有段时间,我进入经济学课堂后就觉得自己从自信模式自动无缝地切换到了自卑模式,听不懂的问题连举手问一句的勇气都没有了。我开始明白“差生”在班上看老师、看同学、看问问题、看考试、看作业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我也开始明白不管你在别的方面有什么特长,在这样一个定性定量、划定了标准的课堂上,标准就只有一个。于是我尝试把自己放低,同时更多去理解和欣赏“差生”,因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在学经济学的那些昏天暗地的日子里,我曾经那样卑微而痛苦地度过一节节看似没有终点的课。

第二点,我深切体会到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重要性。我提到这个,并不因为我曾经是新东方的托福老师,要谈新东方的校训,而是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一边读着英语的博士,一边读着经济学硕士,其艰难程度和肩负的压力非同一般,那时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但我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我庆幸在自己郁闷和难过的时候还能想到当初是怎样开始追求自己读经济学的梦想,是如何殷切期待这个机会的,并理性地分析了这一机会的来之不易。如今上了“贼船”,又岂能轻言放弃?

不管是回想过去,还是展望未来,不管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还是“小强”般打不倒的精神,我都咬牙坚持走过。有时候我想,自信并不是在自己最顺利时做最擅长的事情时体现出来的,因为那时人很容易做到自信。真正难能可贵的自信是在逆境中应对不擅长的事情时还能够相信自己,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这种在困难时还能在内心对自己说“是的,我可以”的精神更加难得,也让自己的抗压能力得以持续增长。

当你想要放弃时,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头看一看。为什么你会开始你的梦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你坚持走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也许回头看看的时候,你的目标会更清晰,继续走下去的脚步会更坚定。

我很庆幸自己为了内心的梦想而坚持完成了经济学硕士的学习。如今当我看到微积分、求导、模型、公式、经济理论等时,心里总能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一个个数字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在看经济报道文章时,每当看到熟悉的术语词汇,我都会会心而笑,并能够更加清晰地透过文字找到关键所在。我清楚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两年多来在经济学系里痛苦的磨练,就不会有经济知识的熟练掌握和信手拈来。我并不知道这个经济学学位在我以后的人生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但我相信,经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而能够了解经济一定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最后一点感悟是,我觉得学喜欢的知识和追喜欢的姑娘是一个道理,等是等不来的。如果你只是等待着人家,在旁边默默地关注着人家,那么她可能最终还是成为别人的新娘,所以喜欢一个姑娘一定要表达出来,行动起来。学知识也是一样,如果你想学某个学科知识,就不要等了,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我很开心能趁自己年轻精力旺盛时抓住机会,如海绵吸水一样地吸收经济知识,能够用一种几近残忍、痛苦的方式迅速地成长。

作者简介

左微,湘妹子,本科在复旦大学学习新闻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实习于《纽约时报》、湖南卫视;之后在上海新东方学校开心地教托福;2010年9月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五年间取得了英语系博士学位,教育学、英语教学和经济学三个硕士学位;平时在西雅图中文电台担任主持人;目前任职于华盛顿大学,微信公众号为weishare2015。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