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考古学家:古墓没你想的恐怖

考古学家:古墓没你想的恐怖

时间:2024-11-05 09:10:10

幽深的墓道、诡异的声音、一晃而过的白影……前些年火遍全国的盗墓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恐怖的记忆。然而,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我要说:这些都不是真的!

考古,是一门严肃的科学

盗墓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让考古学一时成为热点,2017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国家宝藏”栏目,也让我们欣赏到众多精美的文物、感叹我国古文明的辉煌。

在那些文学、影视作品里,盗墓者随随便便就炸开一个墓,把陪葬品往背包里一塞,再和古尸们斗智斗勇的桥段,都只是作者的“美好想象”。考古并不是为了将珍贵的文物呈现给世人,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而是一门探究历史真相的严肃科学,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用以指导田野发掘和文物的保护、修复、后期研究。

考古现场挖墓,只是考古的一部分

提到考古,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古墓葬。这可是一个大大的误区—考古的对象不仅仅是古墓葬,还有古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遗址。这些遗址可能是规模宏大的都城宫殿,可能是只剩下轮廓的几间小房子,也可能就是古人留下的一条道路或者几个垃圾坑……大概是因为墓葬中往往会出土完整的精美文物,所以大家更关注墓葬,而遗址中一般都是古人留下的破碎的陶器、瓦片等,就很难被人关注了。事实上,遗址能提供比墓葬更为丰富的信息,让我们能更多地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所以,考古可不仅仅是挖墓。

风水,我们不会看

小说里的盗墓者总是拿着破破烂烂的罗盘,口中念念有词,就能找到墓葬。但这“寻龙点穴”的功夫也是假的,小说把“风水”描绘得神秘兮兮,然而所谓的“风水”实际上是古人选择住址或者墓地时参考的环境因素。

真正的考古工作者不会看“风水”,但同样能找到古代遗迹。首先,记载了帝王或名人墓葬位置、古代城市或要塞位置的历史资料会提供重要线索。绝大多数古人不会把自己的墓地位置告诉别人,但因为取土、耕地、挖水渠等行为而重见天日的地下遗址或墓葬中的东西,却是最直接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只能告诉我们遗址或者墓葬的大概地点,更精细的定位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考古勘探。

勘探,我们有方法

洛阳铲是最常见的考古勘探工具,可以用来获取地下的土样,我们再根据土样特征判断地下是否有遗址、墓葬,以及这些遗址、墓葬的位置、规模等等。这种勘探法是传统方法,属于纯手工作业,让人非常辛苦,但结果比较可靠。

现代的考古勘探应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比如红外遥感、探地雷达等。但是这些方法并非屡试不爽—红外遥感信号或者雷达信号只能反映地下的异常,而不能说明异常情况形成的原因;对于埋藏很深的古墓葬,比如几十米深度,这些设备就无能为力了,还得借助洛阳铲来探知地下情况。

挖与不挖,我们最清楚

一般来说,我们寻找古墓葬或遗址,并开展考古发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为了解决某个学术问题,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和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这叫作主动考古;另一种是为了配合各类基本建设项目,比如南水北调工程、修筑铁路等,在建设之前要将地下文物清理完毕,避免施工对文物造成破坏,这叫作基建考古;还有第三种情况,如果某个施工现场破坏了原来我们不知道的古墓葬,这时就需要开展清理工作,这叫作抢救性考古,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

绝大多数古代遗存,尤其是古墓葬,是盗墓分子绝不会放过的“财宝”,但在考古人员眼中,让它们留在地下才是最好的保护,所以我们一般是不会主动去寻找并发掘的。古墓葬无论级别高低,随葬品多少,保存情况如何,我们都怀着敬畏的心情去清理,因为每块残破的陶罐或墓砖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恐怖,我们很少遇到

在众多文学、影视作品里,古墓坑中阴森的气氛、夺命的机关和从未见过的恐怖生物都让人心生恐惧。但在真实的墓葬中,这些并没有出现过。古人为了保护墓葬不被破坏,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最常见的就是深埋。也有极个别墓坑中填满流沙,流沙中还混杂巨大的尖状石块—如果有人在墓坑中挖洞,流沙就会夹杂着巨石涌向洞里,对挖掘者造成致命伤害。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至于那些精巧的夺命机关,如果真实存在,历经数千年之后还能正常运作,想必也是一个奇迹,我们反倒十分期待。

坦白讲,如果让我半夜去墓地走一圈,我也会毛骨悚然。但是在考古现场,即使是初次参加考古发掘的女性,在第一次清理古墓葬时,也没有丝毫的恐惧感。因为考古工作是在白天进行的,现场有许多工作人员。那些半夜打着手电筒、怀着不可告人目的钻进古墓葬的人,因为内心有鬼,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胆战心惊。

危险,也会突然来临

如果非要说恐惧的话,确实是有—考古发掘墓葬时最怕坍塌。所以在发掘过程中的现场加固和人身防护措施十分重要。

我曾经清理过一座在铁路旁边地下5米深处的汉代墓葬,这是用巨型石块砌成的高约2米的房子一样的完整结构。我们就在“房子”里面工作,头顶和周围都是超过半吨的巨大石块。“房子”的很多地方因为铁路运行带来的震动已经开裂,而且在清理过程中不时有火车驶过,这时能明显感觉到石墙和顶部的颤动,令我们胆战心惊。

现在的考古工地防护措施都很完备,大家的安全意识也比较高,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已经很小了。但还是有很多难以预料的风险—这才是最令我们恐惧的事情。

文物,各不一样

提到考古出土的文物,大家都会想到精美的铜器、玉石器、陶器等,但实际上,考古出土文物的种类和质地都非常多,大如石块,小如金银饰品,甚至连土壤都算文物。因为土壤中的碳化种子、孢子和花粉等生物遗存,对于研究古代环境和人类食物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从遗骨腹部的土壤中提取到的寄生虫卵壳,还可以用来研究古人的健康状况。

我们一般会选取比较有特点的(有纹饰或者刻字)的出土文物予以保存和研究。比较特殊的墓葬可能会整体搬迁、重建到博物馆内或其他地方,而普通的建筑材料遗存都是就地掩埋。运送到考古机构的出土文物会由考古专家进行整理、研究,破损的文物要进行修复,质地比较特殊的文物(铜器、木器、纺织物等)还要进行保护性处理。

有些精美的文物会在博物馆中展出,它们甚至可能“常年不在家”,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展。但一些国宝级的文物并不能“任性”地到处巡游。国家文物局曾发布了几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单,对那些极为珍贵、有可能在长途运输中损坏的文物下了“旅行禁令”。其实,绝大部分出土文物是没有机会到博物馆露脸的—因为相似的文物实在太多了,所以出来“抛头露面”的一般都是有代表性的文物。

误解,让我们很“头疼”

作为考古工作者,被问到最多也是最头痛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要来自于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能给我讲讲挖掘恐龙的故事吗?”但答案是:考古发掘并不挖恐龙!

考古研究的是和人相关的历史,虽然最早可达百万年前,但是恐龙生活的年代远在此之前。研究恐龙的是古生物学家,与考古学家分属两个学科。而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也不是由文物部门负责,而是划分到了国土资源部门。

另一个问题往往来自于成年人—“你是做考古的,随便拿走一件文物不就发大财了吗?”这个问题我一般这样回答:“其实在银行工作更好,每天经手那么多钱,随便提几捆回家多好!”

在考古现场或者文物库房中面对那些珍贵文物,与银行员工面对成捆现金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私自藏匿文物是违法行为,绝不会以身试法。考古行业还有一个传统—考古不藏古,就是说考古人不收藏文物。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绝大部分考古工作者都是遵守这个行规的。

平时,我们都干啥

说了这么多考古人员不会做、不能做的事儿,那么我们平时到底干什么呢?

我们时常很邋(lā)遢(tā)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群考古队员曾经在野外做田野调查工作,他们在乡下跋(bá)涉了一个多月,每个人的衣服、鞋子上都是泥土,头发也乱糟糟的,身上背的工具包更是脏兮兮的。路过一个村口,遇到几个大人带着小孩晒太阳。听到一个大人对小孩说:“你要是不好好上学,将来就会跟他们一样要饭……”大家一直到离开村子很远以后,才忍不住爆笑起来。这才是考古工作的真实状态。

我们也能很帅气

在考古现场,几乎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但是,当我们为别人讲解埋藏在地下的尘封历史时,当我们站到镜头前或者讲台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那种自信与洒脱,真是无与伦比的帅气。

我们的装备不炫酷

夜行衣、攀岩绳、军刀、匕首、防毒面具、黑驴蹄子、符咒……这些东西从来都不在我们的装备清单上。从事考古工作的基本装备就是常见的小铲子、小刷子等清理工具,卷尺、水准仪等测量工具,以及纸、笔、照相机、摄像机等记录工具。除了停电或晚上巡查,我们一般是不需要手电筒的,也不要头灯,因为我们的工作基本都在白天进行。

我们也玩高科技

除了前面简单介绍过的红外遥感、探地雷达等高科技,碳-14测年和DNA分析也是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能从特殊的角度为我们揭示更加丰富、精彩的历史。

在工作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泥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乡间野外。我们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因为它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保存下了珍贵的文物遗产。为了让文物得以保护,让文化得以遗传,每一名像我这样的考古人都在兢兢业业地奋斗着。

责任编辑郭晓博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