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李影
关怀理论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随着90年代对“学会关心”的聚焦而备受关注。
一、关怀: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
1.理性的思考。教育走向科学是由理性的引领,然而由于教育理性的过度,教育科学过分重视了学科公共性,忽略了个体性,重视了理性,忽略了情感性,教学也就被理解为一个理性、逻辑性、普遍性的过程。教师被看作是理性的化身,课堂上教师的系统讲解,被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然而这是一个缺“人”的过程。
理性教学是把学生当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婴儿”,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兴奋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非理性精神的逐渐缺失,生命活力受到抑制。这样的教育不是不可取的,但却是缺少构建的学习,缺少知识对知识的传递,缺少对人的思考。
2.情感角度的思考。教育中不存在所谓的“笨学生”“坏学生”,需教育者怀揣“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来感召学生,抓住每一个细节,关爱学生,使其感受到自己不是编外、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被老师抛弃的“小强”。如果我们的教育缺乏这种情感的关怀,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落空,教学也就成为“无稽之谈”,甚至“天方夜谭”“可触不可及”……
3.教学关系的思考。教学中存在“天资聪颖”“大器晚成”“勤奋努力”“自甘堕落”各种类型的学生,这就对老师的教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因人而异、长善救失,寻找不同探求知识的路径。需要教师给予不同层次的关怀对待,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以免以成绩为标杆忽视全面发展。教学表象上是老师教导学生学习,实则是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关怀关系的形成首先是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接着关怀者能够辨认出对方的需要,并作出相应的关怀反应,最后,被关怀者对关怀者的行为表示认可和接纳。
二、课堂教学:彰显关怀的策略
课堂是心灵交互、灵魂碰撞、思想迸发、彰显关怀的最佳场所,关怀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在良好环境下,以及在关怀认识的转变下进行的,进而形成关怀的品质,从而营造生命在场、灵魂在场的课堂教学。
1.营造体验关怀的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是教学的宝地,良好课堂环境的营造需要物质环境更需要心理环境的营造。在这里主要指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价值:老师可以洞察出学生真实的情感,触摸到学生的思想脉搏,探析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可了解到老师对她们所思所想的看法、对事物价值的判断,走近彼此的心灵世界。突破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话语霸权”,打破低沉、压抑、没有生机的课堂。转向“心理安全,心里自由”的场域,注意到学生不是作为单纯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等待者,而是从“我—他”到“我—你”,做的不是表面的升温,而是对学生能力的挖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真诚尊重、真正关怀。
2.教师:积极塑造关怀品质。关怀品质的形成是从知到行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相伴产生某种行为,在外在关怀课堂环境营造基础上,学生会产生一种认知,即老师在“神坛”之上与走下“神坛”的改变,增加彼此间的接触,老师不再是“触不可及”“遥不可触”的“神”。教师唤醒“沉睡已久”的灵魂,触动到生命灵魂的活力。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的熏染下,寻找到最初的“本善”;通过观察对老师和对周围同学的交往、在实践中真实表达自己;借助移情,与他人展开良好的交往,进而更了解自己内心及他人的情感需要。从认知到关怀行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丰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良好品质形成的过程,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个体,所以教育需从基础开始建立、修缮并推进关怀,进而建立关怀在场的教学,形成具有关怀人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
3.评价机制:体现“人”的发展。教师作为关怀者关怀学生,像朋友一样,聆听他们的声音,走进彼此的心间,倾听学生心中所思、所想。注意到教学不仅是为教学而教、为荣誉而“战”、为评估而“讲”,“奋不顾身”在课堂40分钟“连绵不绝”要效率,把学生当成自己“富有成效教学”的物。如忽视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不再有创造的喜悦,更多的是进入一种痛苦、压抑的心理状态,教师没激情,学生没心思。“学校的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往智慧的道路”,所以在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方面关注点不仅仅是教学成果,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发展、关怀、关爱,塑造一个有灵魂、有血性的人。
教育无小事,因为它涉及人性。关怀每一位有血有肉的灵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要通过实践来丰满关怀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演绎。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