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宋哲元 :“华北柱石”的是与非

宋哲元 :“华北柱石”的是与非

时间:2024-11-05 11:27:11

1937年7月7日深夜,当全面抗战的第一下枪声在卢沟桥边响起的时候,国民政府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第29军军长宋哲元上将还在山东乐陵老家。自5月底离开北平以来,宋哲元祭扫家墓、刻印族谱、捐助学校、修缮文庙,尽享衣锦还乡之乐。“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宋哲元面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北平各界的催促,又在乐陵盘桓了好几天才前往天津。

事后看来,宋哲元的磨蹭没有什么高明内涵,不过是与日本人折冲应对的一贯套路。几年来,他殚精竭虑方得确保华北不落入日本人之手,支撑危局的重担、不被理解的压力与为第29军在夹缝中求发展的责任,已经令他身心俱疲。因此在危机再度降临之际,宋哲元多少显得有些麻木。不过在度过最初几个星期的迷茫之后,第29军终于奋起抗敌,维护了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的名誉,也使宋哲元得以抗日名将的身份留名青史。

第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主席宋哲元(1885~1940)(视觉中国供图)崛起于夹缝之中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间的6年,中日双方频频爆发局部冲突,华北动荡不已。也正是在这6年间,宋哲元从率领2万残兵困守山区的杂牌军将领,一跃而成为掌握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两省两市,坐拥10万人马的“华北柱石”,举国瞩目的一方领袖。这当中,发生在1935年的“华北事变”,乃是风云际会之关键。

当时,宋哲元是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第29军军长。1935年1月初,第29军多次与侵犯察哈尔省境的日军和伪满军队发生冲突。但日方反咬一口,声称“宋哲元军侵入热河”,动员部队压境,要求第29军归还缴获的武器,并不得在察省长城线以外驻军。6月初,日本多伦特务机关属员及商人4人途经张北县城时,因未携带护照,被第29军官兵扣留。日方又将此事渲染为“侮辱日本军人”,要求第29军道歉、惩处责任人,并撤退至张家口以南。

面对日方的压迫,南京国民政府指示驻华北最高军事长官、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妥协避让,不给日军以挑衅之机。两次冲突均以满足日方要求而告终。6月19日,国民政府还下令免去宋哲元的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一职,事前甚至没有与他沟通。宋哲元于惊愕气愤之中离开张家口,回到天津租界私宅闭门谢客。

饱受日方压迫威胁的,并非只有宋哲元一人。当年5月,日本关东军和驻北平领事借口《国权报》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白逾桓这两名亲日分子在天津日租界内遭到枪杀,以及孙永勤部抗日义勇军进入《塘沽协定》规定的非武装区,指责何应钦及麾下军政人员“对满实行阴谋”“对日实行恐怖主义”。日军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公开出面,要求撤换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和天津市市长张廷谔,将中央军、于学忠所部东北军及国民党组织悉数撤出华北,停止一切抗日宣传活动。第29军著名的大刀队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曾有过英勇表现(视觉中国供图)蒋介石担心以武力直接对抗日本,一旦引发战争,会重演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缔结《塘沽协议》的惨剧,决心继续退让,对日方要求照单全收。宋哲元丢掉察哈尔地盘后,第29军也准备调往江西,但一起意外事件却改变了局面。

6月27日,失意政客白坚武受日方驱使,纠集300多乌合之众,自称“华北正义自治军”,劫持铁甲列车炮轰北平永定门。虽然暴动很快就被镇压,但平津市面陷入一片惶恐,不知中国驻军撤离后将会发生什么。宋哲元看准机会,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断:指示部下萧振瀛向国民政府力陈,愿意担负起在华北与日本方面周旋的责任;同时与土肥原贤二等人进行接触,试探日方对自己入主平津的态度。

蒋介石认为,由地方军代替中央军,是以退为进、维持华北主权的可行之策,同意了宋哲元的毛遂自荐。日本方面则认为,“他们(指宋哲元及山西阎锡山、山东韩复榘等人)在不欢迎蒋介石的中央集权制上是一致的,这一点与日本军部驻外机关的利害也是一致的”(据时任日本驻北平助理陆军武官今井武夫的回忆),未提出反对意见。第29军得以顺利进驻平津,接管城防。7月17日,国民政府突然以两年前参与长城抗战有功为由,向宋哲元及所属将领颁发青天白日勋章,其中既有对宋哲元过往功绩的激励认可,也不乏以抗日名誉相约束、避免其过度倾向日方的意图。8月底,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宋哲元为平津卫戍总司令。

1937年7月,由第38师副师长李文田指挥的天津保安队准备进攻海光寺日本军营(海峰提供/FOTOE)在此之后,土肥原贤二等日方特务分子继续游说山西阎锡山、绥远傅作义、山东韩复榘等地方军政领袖,推动其“华北自治运动”,同时向宋哲元及继任的河北省主席商震、天津市市长程克及北平市市长袁良施压,要求“迅速彻底取缔妨碍贵我两国邦交之团体”。

宋哲元秉持“为保大权,可舍小利”的观点,对土肥原贤二敷衍应付,同时不失时机地向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要权。他一方面明确表态,在对日交涉时,“凡有妨害国家主权领土之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另一方面又提出自己困难甚多,“刻下民情愈益愤昂,城乡市镇,议论纷纭。倡导自治者有之,主张自决者有之,一一阻遏,既有所不能,徒欲苦撑,亦绝非空言所能奏效”,希望中央给予谅解。

1935年底,国民政府为化解“华北自治运动”,决定放手一试,撤销以何应钦为首的中央驻平军政机构,将华北交给宋哲元全权负责。北平、天津市长和河北、察哈尔省主席由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萧振瀛等第29军干部接任,宋哲元出任具有相当程度行政自主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并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第29军军长,登上了他军政生涯的巅峰。

“捉摸不定”的名将

宋哲元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1885年10月30日),早年在家读书务农,做过几年私塾启蒙先生。20岁时投笔从戎,用了16年时间,从士兵晋升到将军。他长期追随西北军领袖冯玉祥,深得后者的信任,成为其“五虎上将”(冯玉祥担任北洋陆军第11师师长时所指挥的5个旅长)之一。

冯玉祥治军极其严厉刻薄,手下官佐稍有讹误,便会被他打上几十军棍;宋哲元身为亲信大将,也未能幸免。尽管如此,无论冯玉祥是联合张作霖反对吴佩孚,联合郭松龄、李景林反对张作霖,与李景林反目,还是联合国共两党反对北洋军阀,抑或与共产党、蒋介石相继反目,宋哲元始终忠诚相随。直到193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败,西北军集团最终瓦解,宋哲元也成了光杆司令。

宋哲元本人性格宽厚诚朴、稳重又不失机变,颇受部下拥护好评,也正因此得以东山再起。中原大战之后,退入山西南部的西北军残部,经张自忠等人奔走联络,由入主北平的张学良收编。各将领资历相仿,便决议推举宋哲元为领袖,一个新的军事集团从此成型。成军之初,第29军缺粮乏饷,冬天连柴火都买不起,只能让官兵到操场上跑圈取暖。尽管如此,宋哲元依旧开源节流,厚待军官,尽力维持团体士气;同时对外积极交往,争取张学良、蒋介石等人的认同。

冯玉祥不甘心失败,不断策动旧部继续反蒋。1931年7月,西北军将领石友三在浦口发动兵变,炮击南京之后掉头北上攻打张学良。冯玉祥致电宋哲元,要他与石友三南北呼应。宋只在口头应付,始终没有行动。事变平息之后,蒋介石、张学良为酬谢宋哲元,任命他为察哈尔省主席,使第29军终于有了地盘。

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冯玉祥到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进攻被日伪军占领的多伦、康保。国民政府担心此举会给日方以出兵扩大侵略的借口,决心予以镇压。宋哲元亲自参与过长城抗战,理解国民政府的苦衷,向部属表示不愿意随老长官“在纸屋里玩火”。但他刚刚因为长城抗战期间,在喜峰口指挥大刀队抗击日军而誉满全国,自然不愿担上“镇压抗日”的恶名。于是,宋哲元选择一边发通电要求尽快解决察省问题,一边停留在平绥铁路沿线等待观望。

最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因内讧而失利,冯玉祥下野。宋哲元不仅保持了名声、收回了地盘,还收编了大批流散武装,弥补了长城抗战造成的部队损失,进一步壮大了军力。宋哲元由此深信,保持模糊态度,积极敷衍应付,绝不轻易行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935年底宋哲元出掌华北之后,他的抗日盛名颇为各界所瞩目,连胡适都认为:“他们两年前在喜峰口作战时,曾有八千健儿为国家流过血。一个有过这样悲壮的历史的军队,是不会辜负国家的付托与人民的期望的。”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人,宋哲元的敷衍战略难以为继,更何况他的地位是在日本人“谅解”之下获得,必须有所表示。于是,宋哲元的举措令民众大跌眼镜:他坐看土肥原贤二扶持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而无动于衷;在冀察政务委员会内,也大举吸收亲日分子、聘请日本人充当顾问。对待日方提出的共同修建铁路、开放航空、开发煤矿等要求,他并不做回绝,甚至一度计划派大将张自忠赴日考察。

宋哲元对内始终强调,他的“三原则”是不屈服他人、绝对听命中央、对外无丝毫秘密协议。但历史学家李云汉也指出,他当时给予一般民众的印象,始终是“捉摸不定,游移寡断”。

1933年,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在察哈尔省发起抗日同盟军(视觉中国供图)1935年12月9日,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北平学联领导并组织爱国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高喊“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文化传播/FOTOE供图)大厦将倾时

在当时,宋哲元暂时牺牲了抗日名将的声誉,日本人却不认为他是亲日派。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曾评论:“日本陆军以为宋哲元为日本买收,实则宋哲元亦支那人也,决不愿日本夺取支那领土,观其态度之暧昧可知也。”曾任日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的专田盛寿则认为,宋哲元是“对蒋对日都做出笑脸,谁也不得罪”,专以维持其在华北的利益。

从1935到1937年,虽然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日方颇多让步,但第29军与驻华北的日本“中国驻屯军”依然摩擦不断。1936年1月,两军士兵为进出朝阳门发生冲突,互相开枪射击。2月,日方借口红军进入山西,要求宋哲元签署“共同防共协定”。5月,日方将“中国驻屯军”兵力扩大至1万余人。6月,两军在丰台火车站因追讨军马发生冲突。7月,大沽口因日军强行进行登陆演习而发生冲突。8月,因日本浪人擅闯第29军营房引发冲突……一年之中,几无宁日。

面对频发的冲突,宋哲元不是宣称“养病”、躲到天津,就是借口“为母亲祝寿”“为父亲扫墓”前往乐陵,将问题交给手下应付。萧振瀛作为宋哲元对日交涉的主要助手,专门以开空头支票的方式应对日本人。到了无法兑现时,萧振瀛辞职一走了之,宋哲元则以“这是萧某人答应的,宋某人不能代为负责”为理由继续推脱。许多事端就这样大事拖小,小事拖了,热度消退后道歉赔钱了事。这一模式让宋哲元逐渐陷入麻木,以为没有“拖字诀”应付不了的冲突。

1937年5月底,宋哲元为了躲避日方关于允许侨民开矿筑路的纠缠,再度躲回乐陵老家,将政务交给秦德纯、张自忠等分别办理。卢沟桥冲突发生后,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邓哲熙到乐陵促请宋哲元返回北平,宋却说:“只要我们表示一下让步,局部解决仍有可能。”同时命令第29军各部“只许抵抗,不许出击”。

此时的宋哲元已经昧于局势变化,没有认识到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抗战决心日趋强硬,也对日本陆军中侵华“扩大派”的权势日炽一无所知。蒋介石在7月间一再致电宋哲元,要求他迅速到保定坐镇指挥,星夜赶筑国防工事,并提醒“倭寇不重信义”,不要再进行谈判,宋哲元却不以为然。他借着日本“中国驻屯军”新任司令官香月清司到任的机会与其进行会晤,表示歉意并商谈“和平协议”,甚至下令撤除北平街头的工事。

但是这一次,妥协没有了往日的效果,反而狠狠抽了宋哲元一记耳光——香月清司本人就是“扩大派”的一员。在与宋哲元沟通议和的同时,他已经要求本土增派兵力。7月26日,日军占领廊坊,两天后悍然袭击了南苑第29军军部驻地,副军长佟凌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阵亡,官兵伤亡2000余人。宋哲元战守无措,相继放弃北平、天津。

退出北平之后,宋哲元被委任为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所部沿平汉、津浦铁路抵抗日军。十万之众的第29军久疏战阵,连战连败,溃退400多公里,到冀南、豫北才站稳脚跟。宋哲元饱受精神压力与折磨,撤到郑州时,终因高血压和轻度中风卧床不起,从此辞去一切实际职务,以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退居四川养病。第29军集团也随之分裂,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等将领各自成为一系。

1940年4月5日,宋哲元在绵阳县城病逝,享年54岁。时过境迁,经历了全面抗战初期大片国土沦丧,以及汪精卫叛国投敌在南京成立伪政府的民众,对宋哲元当年在华北与日本人的种种折冲妥协有了新的认识,坊间评论对他坚持国家主权、坚守民族气节的一面多有正面评价。宋哲元逝世后,国民政府高度认可其过往功绩,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在褒扬令中点出宋哲元“膺冀察疆圻重任,时际艰虞,竭诚搘拄”,蒋介石也在挽联中感叹“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摄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对宋哲元一生功绩和往日担当给予高度认可。

佟凌阁

(1892~1937)

佟凌阁,字捷三,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九(1892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高阳。1913年4月,他在景县投入冯玉祥所部直系第16混成旅,因功逐步擢升至旅长、师长等职。因为性格刚正温和,在军中有正人君子之称。1926年奉系军队进攻控制平津的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佟凌阁统兵在南口与之血战,自此成名。

佟凌阁是宋哲元多年的老部下,宋哲元担任旅长时,佟即为其麾下团长。北伐胜利之后,佟凌阁任冯玉祥部第2集团军第11军军长,随老长官驻扎于西北。1930年中原大战后,又随冯一起下野,隐居于山西。1933年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期间,佟凌阁前往投奔,担任过代理省主席兼民政厅厅长、第1军军长等要职。同盟军被宋哲元收编之后,他重回宋部麾下,任察哈尔省政府警务处处长。

1935年8月,为整编数量日益膨胀的部队,宋哲元擢升佟凌阁为第29军副军长兼军士教育团团长。不过他职位虽高,但并非宋哲元集团的核心人物,也不参与重大政治决策,主要负责在南苑练兵。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时,佟凌阁将部队交给更富经验的赵登禹直接指挥,自己则担当督战任务。当天中午,在得知赵登禹决定突围、向北平城内转进后,佟凌阁主动提出由他带领滞留在南苑的部分军训大学生分开撤退,避开大路,以青纱帐为掩护北行。当日下午1时许,佟凌阁带队行至大红门东北的时村附近时,遭到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的伏击;勉强突围之后,又遇日军航空兵的轰炸扫射,头部受伤殉国,享年46岁。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追赠佟凌阁为陆军上将。因文书作业失误,褒扬令上的“佟凌阁”被误写作“佟麟阁”,这一讹误也延续至今。1947年,北平市政府决定将南沟沿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文/王戡)

赵登禹

(1898~1937)

赵登禹,字舜诚,清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六(1898年5月16日)出生于山东曹州。1914年到潼关投入冯玉祥部第16混成旅,逐步擢升至旅长、师长等职。冯玉祥集团在中原大战崩溃后,赵登禹所部被编入第29军,成为冯治安第37师下属的第109旅。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赵登禹是喜峰口方向的前敌司令官,以指挥大刀队夜袭日军而扬名战场。著名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即系为第29军大刀队而创作。

长城抗战结束后,第29军的编制从3个师扩充为4个师,赵登禹被宋哲元提升为新编成的第132师师长。从在西北军系统中的资历、地位看,赵登禹远不及平级的另外三名师长冯治安、刘汝明和张自忠,能得此重任,完全是源自宋哲元的提携。因此他历来对宋忠诚有加。

卢沟桥事件发生后,赵登禹于7月25日奉命率所部驰援北平,他本人则乘汽车先行赶到南苑军部报到。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时,赵登禹的基本部队第132师尚未赶到,他遵照宋哲元的命令,指挥军属特务旅、第38师的3个团、骑兵第9师第2旅以及军训学生团等部队拼死抵抗。战斗到中午时分,赵登禹接到了撤入北平城的命令。他在向南苑各部队转达此项命令后,依然先行回城,意在与正自固安开来的第132师主力及早会合。12时40分许,赵登禹坐车途经大红门时,遭到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的伏击,中弹身亡,享年39岁。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7年,北平市政府决定将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

(文/王戡)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