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记忆中的年味在召唤。
过两次年,吃妈祖面
陈姬姬福建省莆田市
记忆里的年味混合着一股喜庆的味道,那种味道混杂着:红团子、妈祖面、米糕、油炸葱饼,还有母亲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穿新衣的喜悦,这一切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味道,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顽固地占据了我对在家乡过年全部的记忆。
自记事以来,就知道家家户户每年要过两次年,吃两次年夜饭,收两次压岁钱。一次在除夕,一次在大年初四。
莆田初四过大年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次,莆田人高高兴兴过年三十时,倭寇进犯,到处杀掠,幸存的人们逃进了山里躲避,所幸正月初一戚家军打退了倭寇,人们才得以回家,并决定在正月初四夜补过一次年。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以后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而正月初二则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哀悼倭寇侵害中死难的亲人,这一传统保留至今。
在莆田,妈祖面是每年正月初一和初五早上每家每户必吃的一道主食,象征平平安安又一岁。一早,妈妈都会准备好妈祖面等待一家人起床。妈祖面做法简单,但辅料很多,线面过水捞起,浇上刚炸过蒜的油拌一拌,再往上面铺一层厚厚的花生米、油炸豆腐、海苔酥、黄花菜、香菇、卤肉等小菜。吃妈祖面也有讲究,要先吃面再喝汤,传说如果先喝汤,以后出门会下雨。妈祖面要吃完,不能剩下,每年妈妈总要盯着我们吃完才行,说这样才能长命百岁。在莆田方言中,“面”和“命”同音,“长面”寓意“长命”,所以,妈祖面便成为民间过节、祝寿、待客的必备食品。
除了妈祖面以外,按照习俗,过年还有一样必吃的东西——“红团”,字面意思即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红团”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晾干备用,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均匀,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配合。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因为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过年吃食多而杂,小时候特别不喜欢这些传统味道,总是被妈妈硬逼着吃,心里特别不情愿,每次都跟妈妈讨价还价,能少盛一点是少一点。现在离家2000多公里,这些儿时嫌弃的年味,却成了一种魂牵梦萦的乡味在记忆里生长,百转千回。黎族“葛呣”
洪紫玉海南三亚
我是个黎族姑娘,去北方念书的第一年,第一次看到漫天大雪而激动得流泪,可见惯了北方的景色、吃惯了北方的口味、习惯了北方人的性格,脑海里便总会浮现出家乡熟悉的景色、亲密的人和独特的美食。
回家过年的时间渐渐临近,我早已将那些盛大的场面、特殊的仪式在脑海中回忆无数遍,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妈妈的手才能做出来的美味。
黎族春节一般叫“jiengx”(汉语读作“江”)或“naenjieng”(汉语读作“葛呣”),意为年。黎族最重祖先崇拜,过年祭祖是不可少的,大年三十下午要沐浴,换上新衣服,然后把祭品恭敬摆放地“公”供桌上,由家里辈份最大的人主持。黎族春节的祭品小则鸡鹅,隆重的则是猪牛,供猪牛来自黎族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鲍神,他经常在木棉花开的时候到民间活动,为了保平安,在鲍神来的时候,黎寨的人们就杀猪宰牛款待他。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人家会选择杀一头牛开始新一年的生活,财大气粗的一户杀一头,财力有限的则和其他家分一头牛。屠杀、分割后,牛骨拿大锅蒸煮,瘦肉部分或下火锅或制作成牛肉干……这样吃牛肉的盛况我在外时从来没有见到过,也是我最怀念的场景!
过年那天,家族老老小小浩浩荡荡几十号人齐聚外婆家吃饭,喝杯山兰米酒不要太热闹。零点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会持续一个多小时,就像比赛一样,要比比谁家鞭炮响得久,烟花放得美。我家因为外公去世的原因,已经有几年不参加这个活动了,作为传统,年内有去世的人家过年不能燃放爆竹,这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
我们黎族过年离不开山兰米,年前家家户户会早早酿造山兰酒,过年的时候还会用山兰米做糍粑。
快年关时,家里总会请上壮年汉子在家中院子里打糍粑,这可是个大制作,需要至少五人以上配合工作。妈妈会先带着我将黎族独有的山兰米煮好,熟了之后立马放入准备好的代代相传的木制器皿中,然后用木棍、竹棍不停捶打。最后,会制作成一个个手掌大小扁圆扁圆的糍粑,撒上芝麻,立马可以吃,香喷喷的。糍粑也用来祭祀。吃不完的可以存储,但大多会干硬,再吃时,妈妈会用火烤或者盐、糖炒,不同做法的美味糍粑都被我的舌尖记忆了下来。
边城苗寨
龙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家乡一直以来过年气氛都特别浓郁,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号左右,在外学习、务工的村民都会从各地赶回家,接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一些传统的事要做。
苗寨里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年猪,那可是热火朝天的场景,寨民请乡亲们帮忙把自己家养了快一年的猪杀了,然后邀请全村的人一起去家里吃杀猪饭、呷泡汤。呷泡汤,就是把刚杀的猪肉用清水煮熟,汤鲜肉甜。这在苗寨是一种增进亲戚、朋友感情的方式,平时不多见的亲朋好友围坐一长桌,一起来呷肉、喝酒、拉家常。在外念书,过年一回到寨子里,就会轮流去各家吃“排家饭”,被浓浓的热情包围。在苗寨,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每到年关就忙得不亦乐乎,这是因为过年呷泡汤是一种对长辈的尊重。如果没有将本姓的长者叫来一起吃,不但长者会生气,就连来到家中的客人也会不高兴。
在二十五号这一天,村民们会在一大早就起来去村口的井里挑水回来泡黄豆做豆腐,虽然村里早已经通了自来水,但是每年这一天父亲还是会带上我去井里担水回来做豆腐。自从上大学后,担水这件事就成了我的责任了。通常关系好的两家人会一起做一桌豆腐,做好后保存在井水里,放十几天都没有问题,有的也会放在家里的火塘架上熏成腊豆腐或者干豆腐。
二十七那天,我们最后一次赶集,家家户户都会背上竹背篓去把过年需要的东西全部买回来。这天集市格外热闹。爆竹是必不可少买的,苗家人爆竹是要从年三十放到元宵节的。
虽然现在能坚持放到元宵节的人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放十五天爆竹其实是有典故的。
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挖木桩;三十早上就开始准备十二道年菜。其中有一样特殊的菜,也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蒸或者炸糯米肠子。这道菜是用杀年猪时专门留下来的猪大肠,将它洗干净吹鼓起来晾干,等到过年这一天用糯米混猪血再加上盐和其他的调料拌好以后灌进去,两头绑好放在蒸笼上蒸熟,然后像切香肠一样切成块。在外念书嘴馋的时候,母亲就会做些糯米肠子寄给我,在宿舍一蒸,大快朵颐!
七不出八不归,鸡蛋配当归
Alan湖南长沙
在我看来,湖南人过年的“奇怪”习俗特别多,从初一到十五,几乎每天都要按照一个约定俗成的俗语行事:“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拜四方”,“七不出、八不归,九九去空手回”……这些奇怪的禁忌和习俗构成了我对家乡春节的第一印象。
每到过年,跳脱了二十几年的性子都要规规矩矩地收拢起来,做一个街坊邻里眼中的“乖妹砣”。
“初一的崽”,说的是作为长辈的家长,有儿子的,要在初一这一天在家中等儿子带着孙子上门拜年,儿媳自然也是要跟来的;“初二的郎”,说的是嫁了女儿的,在初二这天就能看到女儿回娘家了,女婿也会跟着过来,为什么不是初一呢,因为初一那天女儿跟着女婿上他家拜年去了呀;“初三初四拜四方”,说的是过完了大年头两天,最最至亲的亲人已经走访过了,那么初三初四就可以自由地去拜访其他关系稍远的亲戚了。至于“七不出、八不归,九九去空手回”,意思就是如果是在自己家,初七不能出门去拜访别人,如果是在别人家做客的,初八不能回自己家,而如果初九那天不管去拜访了哪一位,都会空手而回,没有红包,所以也是不能去拜年的。
虽然不知道老一辈为什么会定下这些奇怪的规矩,不过我从小到大就一直跟随着父母遵守着这些“奇葩”的习俗,把它视作是一种家乡人的身份象征。好像做到了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就是地地道道的家乡人,是不管去了哪儿都有故乡的人了。
除了这些奇怪的习俗,湖南人过年吃的东西也是极有特色的。当然,首先得辣,不管什么里头都放两勺红彤彤的剁辣椒,鲜香四溢,隔着一整条街都能闻到勾人的味道。年夜饭还有一些平时不太常见的大菜:糖饺、八宝饭、梅菜扣肉、炖膀子……各家各户都拿出看家手艺,招待一年多少不见的亲人们。
吃过年夜饭,就是例行的春晚时间。长沙周边地区还有在新年零点放“开门红”的习惯,一串数千响的鞭炮放在大门口热热闹闹地点起来,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往年,每到春晚倒计时的时刻,就能听见方圆多少里陆陆续续点起的鞭炮,噼里啪啦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不过这两年由于雾霾,放烟花的人少了。虽然大年初一的凌晨安静了不少,但新年的夜空却澄澈了许多。
到了下半夜,也是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守夜的人们已经陆陆续续去睡了,还有一些沉迷于麻将的麻友还在奋斗。这时主人会端上来一碗当归煮鸡蛋,放上清爽的红糖,让奋战在麻坛第一线的麻友们填饱肚子,也寓意着新年正是归时,来年此时也应“当归”。湖南人的实在、爽快,还有那一丝婉转的诗意,都在这一碗甜蜜的当归鸡蛋里了。每当吃到这个味道,不管人在何时何地,我都会觉得,啊,是时候回家了!
钟响门开,头香开抢
小曾台湾南投
从大年夜起,台湾商家就不营业了,初五才重新开张,开市迎财神,要烧金纸、放鞭炮。
从腊月廿三、廿四开始,台湾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尤其是在腊月廿四这一天,还要清理供桌,到了除夕,大家围炉守岁、吃年夜饭,年味就更浓了。当然,这年夜饭也很有讲究,比如一定要吃长年菜:芥菜寓意着“长寿”;韭菜吃的时候要一根根吃,从头吃到尾,不横吃、不咬断,寓意为“长长久久”……
吃过团圆饭之后,开始前往宫观上香祈福,重头戏“抢头香”即将上演。在除夕夜,有些庙宇会将庙门暂时关闭,将主炉以红纸封起来。据说抢到头香的会特别受到神明眷顾,一整年走好运。午夜12点以后钟声一响,庙门一开,人们像疯了一样涌进去抢着插上第一柱香。还记得小时候我跟家人去,差点被柱香插瞎双眼,从此一闻香味就恐慌。
台湾各个供奉财神的庙宇香火都非常旺,正月的几天会有热闹的庙会,各种小吃很多,庙宇周围的路会被人和车围堵得水泄不通。有些庙还会发出金额不等的红包,打扮成财神的庙方工作人员即便被许多想讨“好彩头”的香客挤得变了形,还要保持笑容边发红包边说“恭喜发财”。
这股过年的热闹劲,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灯会是台湾春节的压轴大戏,每年由各县市轮流举办。
元宵节那天,台湾的北天灯、南蜂炮已成了一种景致。北天灯在新北市平溪区,成千上万人在元宵那晚一起点孔明灯;而南蜂炮则在台南县盐水镇,所有人都戴上头盔,全身上下都包裹得严严实实,互相放蜂炮,放得越多意味着生活越兴旺。炸龙不是炸糕
人凤贵州德江
今年春节没办法回家了,留学在外,乡愁浓浓,打电话给祖国的朋友:“我好想炸龙啊!”
炸龙是什么?是类似炸糕那样的食物吗?
不是的!舞龙炸龙是她家乡贵州德江特有的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会有舞龙的人经过县城主干道,家家户户大人小孩早已准备好了成箱、成堆的烟花爆竹,有的还是土家自制的,像竹筒一样威力十足。人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绑着火炮,等龙灯队伍经过时,街边点燃火炮的人都会高举“炸弹”进行轰炸,那天整个城市人山人海,鞭炮声、敲锣打鼓声很是热闹。
小时候跟着家里大人去炸龙,人潮汹涌,走路都困难,拥挤中什么也看不见,还差点走丢,唯一的印象就是惊天动地的炮声和随处随地炸开的炮仗。高中,喜欢的男生约着一起去,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多。男神走散了,手机一格信号都没有。不仅被烟呛,成饼的炮不知从哪儿扔来,炸声震耳欲聋,衣服被烧出了几个洞,羽绒一片飞。伤心绝望之际突然男神从背后抱过来,一路护着走到人群最前排。
之后每年都去看炸龙。参与炸龙队伍的成员,寒冬腊月里也要脱去衣服,身着短裤,袒胸露臂,头戴安全帽,在成千上万点燃的鞭炮声中舞龙,路旁的人自愿参加,自编自舞,自玩自炸。这种野性和疯狂的民俗真可谓是“中国一绝”呢。我们土家男儿的彪悍、粗犷和血性就是这么体现出来的。
这一天也绝对不会有吝啬之人,大家会买很多鞭炮,少则百元,多则上万元。他们高举手中的鞭炮对着龙身龙头狂轰滥炸,因为有这样一个说法,哪家买炸龙的鞭炮越多,炸得越响,哪家人丁就越旺;哪条龙被炸得越烂就越吉利,龙所属的街道来年就会更红火更有盼头。
贵州德江舞龙炸龙的传统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是当地群众祈求平安、富裕、健康的一种方式,2006年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最后提醒以后想去德江看炸龙的小伙伴:不要穿太名贵的衣服,以免痛心,带好口罩、帽子,人多拥挤,注意安全哦!
查干萨日,有人名叫“七十三”
徐雅杰内蒙古包头
尽管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还是迫不及待地想早点回内蒙过年,这是一年来最盼望的事情。
蒙古族把春节称为“白月”,蒙古族语为“查干萨日”,有圣洁之意。正月里,蒙古人以白色服饰为尊,为吉服。长辈会送晚辈蓝色哈达,蒙古族崇拜大自然,信奉长生天,认为苍穹的颜色浩瀚无边、纯洁美丽、清新永恒,以威猛的神力呵护着草原上的万物生灵。正月初一初二,家里的男女老幼要穿上蒙古袍,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主要供奉酒、肉、奶制品等,亲人之间相互走访串门,敬拜老人。
蒙族人尊老,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仪式中最隆重的是“祝寿”,除夕晚宴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先给最长者祝寿,然后为85岁、73岁高龄者祝寿。腊月二十七到除夕这段时间,古时候甚至会用长辈的寿辰给孙辈取名,比如会看到叫“七十三”的蒙族人。
吃手把肉是蒙古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除夕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者。还有一个特色是煮羊背子,把整只羊煮了再摆一个特别的造型,整的食物在蒙族的潜意识中是对食物格外珍惜尊重的表现。羊背子,蒙古语称“乌查宴”或“秀斯”,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定天下,大宴功臣,设全羊名为乌查之宴”。此外,所有的食物上会放红枣,比如炒米啊馓子啊什么的,红枣代表长命百岁,寓意早生,多生,多多发展五畜,牛羊满圈,丰登充足。
除夕有个特别的讲究,家家屋里的灯不能关,唱歌喝酒通宵达旦。记得一次家人聚会,我妈念了段类似古文的蒙语,大致是感恩祈福,念完了大家一起说“胡嘞胡嘞”,就是“一起祈祷吧”的意思。
至今,我们家还会贴用蒙文写的春联。
桔荔
陈梦颖浙江省杭州市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妈妈、奶奶、姑姑们会把传统女性做菜的技能用到极致,其中最热门的,便是酱鸭了。
在浙江,每逢腊月年边,无论是河埠头旁的老屋人家,还是新建高楼小区的阳台里,总会挂出几只酱鸭。就像韩国的主妇都会做泡菜,我们这里的主妇几乎没有人不会做酱鸭的。每当过年,一排排酱鸭挂在家家户户的窗口,远远的都还没看清样子,空气中就会飘来一股浓香的味道,闻得人直流口水。
腌制酱鸭的方法大同小异,而最终腌制出来的味道却大相径庭。时间长了,我都能吃出来,这只酱鸭到底是妈妈腌制的,奶奶腌制的,还是邻居阿姨腌制的。不仅酱鸭,还有腌肉、腌鸡、腌鱼……每当它们不约而同地被挂在窗口、阳台,你就知道:又快要过年了。亲戚和邻里之间也常常会在年前互相赠送腌制品——不管是从前条件不富裕的时候,还是现在生活渐渐富足,腌制和赠送腌制品的习惯一直保留着。
小时候不明白,只觉得因为腌货味鲜肉香,有嚼劲,且易于存放,所以长辈们才几十只几十只地腌制送人。长大了才渐渐意识到,原来腌制肉类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但人们一直坚持着这种礼仪,是想表达给对方:我想着你,我想亲手给你做一道菜,表达我的心意;希望你尝到了我的心意,也想起了我。
除了“吃什么”有讲究,浙江人对于过年“怎么吃”,也很有一套习惯。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孩子开口,长辈就会将冷冰冰的桔子和干荔子塞进他们的嘴中。这是因为“桔”和“荔”两个字是“吉利”两字的近音字。过年时放在果盘中的桔子一般都是福建出产的,叫“福桔”,带来“福”气,更为吉利。开年第一件事吃“桔荔”,象征着整年都会大吉大利。
桔子和荔子是每年父母给孩子的果盘中必有的两样水果。果盘也叫岁盆,里边还装有各种干果和糖果。除夕之夜,等孩子睡着了,母亲就把它们轻轻地放在枕边,让我们第二天醒来时就能看见。除了岁盘,母亲还会在孩子们的枕头下放一个红包,里面是压岁钱。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会先关照好,第二天醒来先吃什么,后吃什么,不可弄错。小的孩子弄不清,也记不住,于是就关照照顾的长辈们按次序塞进孩子的嘴里。
岁盆里的糖果过了初十、十五渐渐吃完,而父母给的压岁钱却是不用的。这大约是以前有教养的旧式家庭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方法。过了初五,小孩把红包交给母亲,存入每个小孩自立的存折内。这个折子是孩子出生时就立的,存入的是长辈给的见面钱以及每年除夕、正月家中长辈、亲友给的压岁钱等等。孩子长到十岁,长辈就不再给压岁钱了。存的钱却要到成年时才可用于购买田地、房产,算自己的私蓄。
如今离开家,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但最怀念的,还是家乡“吃”的一切以及浓浓的家的味道。
“扣八大碗”,几十上百碗
韩剑利山西省阳泉市
过了腊八就是年,我家过年的习俗类似贴春联、除尘扫家、年夜饭跟大部分北方地区差不多。但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我们阳泉地区过年招待亲戚客人的一大特色小菜——扣八大碗,也叫“八大扣碗”“八大碗”。
过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扣八大碗”,一般是妈妈在家自己做,也有不会这门手艺的人家会请师傅到家做。我爸有个哥们儿是位大厨,所以从我出生到现在二十多年,每年过年吃的都是这位叔叔做的“扣八大碗”。
“八大碗”究竟由哪八道菜组成?山西各地存在多个版本,在我们阳泉地区“扣八大碗”就是,腐乳肉、小酥肉、糖红肉、米粉肉、黄焖鸡、江米丸子、红烧丸子、粉蒸排骨这八道。
每年腊月,大厨叔叔就会带着猪后腿肉和各种佐料到我家帮做“八大碗”,通常要从第一天中午忙活到第二天凌晨,工序繁琐,单是切肉就要切一个下午,叔叔将肉切成各种形状的肉丝、肉片、肉馅儿等等。每到这种时候,爱吃肉的我总会蹲在一旁看,然后脑补正月吃这些肉的幸福感。
猪肉切好后,就要开始准备不同的扣碗,有的需要加调料腌制,有的需要下油锅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做米粉肉的时候要把江米铺在肉上再加佐料蒸熟。每年大厨叔叔炸丸子的时候,那味道真的是喷香扑鼻,小时候我会带着妹妹循着味道溜到厨房偷丸子吃。
做好的八大扣碗蒸熟之后要用保鲜膜封起来放进冰箱里。但是由于每年都要做几十甚至上百碗,所以会放一部分在户外储存,等亲戚们来访的时候取出来几个碗,上锅一蒸就是现成的菜。基本上只有合家团圆的时候“八大扣碗”才会聚齐,平时只会取一两个碗就够吃了。
我跟我爸提过,为什么我们要辛辛苦苦准备过年的吃食,为何不去酒楼。“过年本来就是一家人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忙活,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不能忘记。”他说
我已经没办法考究“八大碗”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我们家大概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搬到阳泉来的,这个传统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了。小时候很奇怪为什么每年都吃这些东西,长久吃下来有一点腻,也不见有什么变化。但是现在离家远了还是会经常想起那个味道,想到我都要流口水了。在外面漂够了还是想早点回到父母的怀抱,不管过年吃什么,只要跟他们在一起就好。
吉日开酿
符慧颖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
临近春节,行人步履匆匆,街上张灯结彩,火车上也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人。快过年了啊……不知奶奶酿的酒怎样了……
腊月的头儿,奶奶戴着眼镜,手里捧着一本旧旧的黄历,时而舔舔手指,一页一页翻开酿酒的黄道吉日。嘴里念念有词“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对于我来说,阳光尚好,天气晴朗的日子便是所谓的黄道吉日。可是,奶奶一遍又一遍过滤着日子。“鬼丫头,选不好日子就酿酒,鬼神会作梗,酿出来的酒没有味道。”
酿酒的时候,把一盆称好的大米或者番薯放入土灶锅中。土灶里熊熊燃烧的大火把味道蒸了出来。“哎呀呀,快去加柴,火小了就糊了。”“不要掀锅盖儿,会半生不熟的。”“这个不要乱碰,吃了会拉肚子哩。”……奶奶在厨房里叮嘱这叮嘱那,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食物蒸好后,把它们从锅里转移到事先在地上铺好的麻袋上,晾凉。奶奶说这是供奉鬼神的东西,缺斤少两可要被惩罚的。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我们拿了个瓷碗把番薯或糯米放进碗里,加点糖,一溜烟儿跑出厨房。要是被奶奶瞅见,便会冲着我们喊“你们这群鬼娃,来年会长不高的”。可是,我明明看到奶奶嘴角有上扬的痕迹。
把酒饼打碎,均匀地撒在晾凉的食物上。仍有一点儿余热的食物与酒糟初步融合,散发出的酒糟气味弥漫了整间屋子,悠悠地溢出窗外,与阳光的气味混为一体。接下来,便是把这混合物一起放入酒瓮中。
密封放置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后,便可开封酿酒。这一天,炉灶里的火永远是最旺的。柴薪塞满了土炉,冒出呛鼻的浓烟,熏得眼睛睁不开。即便如此,仍然抵不住烤番薯的诱惑,用火钳夹一个体积小的塞入火舌里。脸颊被火烤得通红通红的,然而心里是美滋滋的。
酿酒的工具有两个出口,一个出水,一个出酒,当接满一桶热水后,就要得加上一桶冷水。南方的天气温和,阳光时常光顾这座小村庄。奶奶利用这些热水洗过年用的碗,“这碟碗是除夕用的,你大伯三叔会回来一起吃饭,这些碗是初五用的,你婆姨、姑姑会回来拜年,人多……”
碗洗完,酒也可以出炉了。熄火,把架在土灶上酿酒的工具取下来。颇有仪式般用煮过石榴叶的水擦拭,继而置于阳光下暴晒。把酿出来的酒封存起来,待除夕拜年时品尝。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