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塔是为1958年举办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所建的,强调了现代特色的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对应了世博会的主题——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当时原子塔的门票极其抢手,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法国戴高乐将军,还有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索菲亚·罗兰等人都曾到原子塔参观。
大嘴说
原子塔的设计独具匠心,其造型是放大了1,650亿倍的铁分子结构。铁分子由9个铁原子组成,所以原子塔有9个直径为18米的铝制圆球,一个球象征着一个铁原子,并严格按照铁分子的正方体晶体结构组合在一起。其中8个圆球被粗大的钢管连成一个正立方体,第9个圆球位于正立方体的中心,用钢管与其他圆球相连。原子塔高102米,重达2,200吨。
原子塔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西北郊。远看原子塔的那些大圆球好像悬浮在空中一样。当初原子塔的硬度和表面光泽是按照10年使用期设计修建的,当原子塔变成永久性建筑后,比利时人在每个球体的表面都覆盖了弧形铝片,让它更坚固更耐用,而且在阳光的照耀下原子塔银光闪闪,更显得新颖别致。
连接圆球的钢管中装有电动扶梯,游客乘电梯从一个圆球到达另一个圆球,就像在各个“原子”间自由穿梭往来。最顶端的圆球距地面92米,但乘坐电动扶梯只需要16秒就能到达,相当于1秒钟爬升5米,这在半个多世纪前可是很让人震惊的哟!
最顶端的圆球是一个餐厅,可容纳140人同时就餐。在这个圆球的四周有6面有机玻璃的大窗户,并设有多架望远镜,游客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俯瞰布鲁塞尔的市容市貌,尽情领略周边的迷人风景。
原子塔的每个球分两层,面积约240平方米,在对外开放的6个球中,有科技馆、新技术展览厅和展品陈列室等,向人们展示原子能、核技术、太阳能、航天科技的发展史及最新科技成果。
当夜幕降临时,原子塔会展现出它最为梦幻的一面,2,970盏灯大放光明,让原子塔变得晶莹剔透。抬头仰望,原子塔就好像几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夜空里,宛如仙境一般。
小嘴说
我很早就听说过原子塔,这次来布鲁塞尔玩,特意到郊外来看它。爸爸还给我讲了原子塔设计背后的故事。
原子塔差点被拆了吗?
当年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同意举办世博会,但唯一的条件是会后要把所有的建筑都拆掉。但当他看到原子塔这座奇特的建筑物时,他震惊了,改变了主意,因此原子塔得以保留,并成了布鲁塞尔的标志性建筑。
我最喜欢的两个球
我喜欢的第一个球是陈列1958年世博会展品的原子球。我发现我们现在用的很多家用小电器都是当年的科技发明,比如吸尘器、榨汁机、搅拌器等。
另一个球是专门为在这里过夜的孩子准备的,里面有为6—12岁的孩子准备的教室,还有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共可以睡24个孩子。那里有两个老师,孩子们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习到很多知识。
为什么要设计成原子结构呢?
当时的欧洲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来,人们对原子弹及原子能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设计师选择用庞大的建筑来展示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既有对金属和钢铁工业的尊崇,也有和平发展原子能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是9个球呢?
纯铁在912℃以下时,由9个铁原子排列成正立方体晶体结构。另外,由于当时的欧共体(欧盟的前身)的成员国将从6个发展为9个,而比利时又刚好有9个省,这样原子塔9个球的造型正好成为比利时和欧共体的象征。
换个角度拍原子塔更有趣
围着原子塔转一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拍照。从下往上拍,刚好能拍到大小两个正方形,球呈4+4+1的对称结构;换一个角度,能拍到6+1结构,中间的一个球其实是三个,只不过后面两个球被挡住了;稍微侧一侧,就能拍到6+3的结构;再移动一下,还能拍到2+5+2的结构呢。
近60年过去了,原子塔仍堪称标新立异的建筑艺术品,风雨虽然黯淡了原子塔的金属光泽,但其思想内涵和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芒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原子塔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力量和一种精神,也象征着人类进入了科学、和平、发展和进步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