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为例

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为例

时间:2024-11-04 04:56:41


    黄顶新刘翔(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2247)

摘要:高校双校区运行是当前许多高校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产物,然而这仅仅是意味着另起炉灶办一个分校就简单了事,高校新校区一般偏向于在比较偏远的远城区建校,虽然风景优美、不受干扰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许多有益之处但也环境相对封闭,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文化氛围不足,双方各有利弊,如何在矛盾复杂的新校区开辟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天地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新课题,新校区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教育管理,机遇,挑战

双校区运行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扩大招生谋求自身发展潮流下的产物。1999年之前,我国的大学扩招年均增长都在8.5%左右。1999年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学校的学生年均增长率都未低于15%。大学生人数的相对增长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相应的提高,反而在大学生的管理上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情况。

一、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工作者队伍力量不足

力量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比高。2011年9月入学新生共5484人,但学生工作办公室(德园小区)一共只有16人,其中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的13人,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为有1:422。2012年学生人数增加到9810人后,一线辅导员人数提升到26人,师生比达到1:377。二是工作量剧增。南岸校区各学生社区和学院辅导员有明确的分工,双福校区的辅导员既要负责南岸校区社区辅导员承担的学生党建团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安全教育、贫困生资助等日常管理工作,还得承担起南岸校区学院辅导员负责的学风建设、班级管理、体育竞赛组织等工作。南岸校区社区和学院辅导员拉通计算的师生比不超过1:250,大大低于双福校区的此比例。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都是90后,第二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经济腾飞、物质生活比较充裕、集几代多名亲友关爱于一身的年代,已习惯于被呵护、被宠溺,自我中心感强,很多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包括上哪个大学、读什么专业都不需要自己考虑,很少受到失败的打击和挫折的磨练。这种经历造成了他们适应性不强、内心脆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如何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引导和援助,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011、2012每年一次的双福校区大学生心理普查表明,10%左右的学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介入。

(三)学校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正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基础,在一系列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备、服服务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许多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自2012年9月反应比较突出和集中,甚至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一是宿舍刚刚建好学生就入住,很多的供水、供电、网络设施没有安装到位或者损坏,同时由于抢工期等原因,造成外墙砖脱落、地面塌陷、桌椅松动等问题,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二是部分宿舍楼管大姐属于当地临聘工作经验不足,与大学生这个群体打交道的能力不强、流动性较大、与学生沟通难度较大。三是教学楼只有1栋,图书馆面积过小,只能基本满足日常的上课需求,不能提供部分学生需要的固定自习室和阅览室。四是学生食堂、校园网络、校医院存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学生意见较多。

(四)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文化氛围是大学育人的重要软环境。可以说,一流大学不一定要有一流的建筑,但必须有一流的文化底蕴和氛围。目前双福校区举办了大量文化建设活动,每学期都举办特色鲜明的“明德讲坛”、“双福行远”、“李子湖讲堂”等30余次学术讲座,也邀请高雅艺术知名团体、流行歌手、红色革命剧组等走进双福校区,还结合学生实际举办读书会、学生乐队、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演讲、辩论等文化活动。但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靠几次活动、几次学术讲座就能营造起来,校园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积淀的过程。目前双福校区的常驻人员主要是辅导员,教师,特别是专家教授在校区能给予校园文化的正面影响不够多,仅靠辅导员和管委会老师的人格魅力必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学校两个校区较远的物理距离必然减少了这种传承和带动,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双福校区校园文化的发展。

(五)双校区运行机制不畅通

按照“相对独立运行、职能延伸管理”的双福校区运行原则,双福校区学生教育管理表现出自主性和孤立性并存的现象。这种并存既是优势,可以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但也是矛盾,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活动缺少统筹安排。双福校区既要举办传统的文化活动,如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同时又要独自承办有创造性和双福校区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时间、人力、物力上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在一味求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囫囵吞枣般的众多项目一起上马,活动的效果自然良莠不齐。在许多不得不统一安排的学生活动如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之类的活动中,两个校区最突出的矛盾是工作职责分配不明确,工作互相推诿。二是在各类专项工作处理问题耗时较长。学生专项工作开展出现问题后,学生不清楚负责部门和负责人,只能通过的学工办反馈到学工部后开会进行商榷,再将解决方案反馈回双福校区,耗时长、效率低。三是学生有问题找不到相关部门,感到无助。目前,学校办学主体在南岸校区,全部职能部门和学院在南岸办公,双福校区只有管委会和德园小区协调处理相关问题,一旦涉及到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问题,学生往往在双福校区找不到相关负责机构,又不可能天天往返两个校区,容易让学生产生被抛弃、被边缘化和无助的感受。

作者简介:黄顶新(1984-)男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学工办

二、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机遇

尽管当前高校一般偏向于在比较偏远的远郊区建设新校区,环境相对封闭,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文化氛围不足。但辩证地看,新校区一般重新规划、边建设、边完善,可以克服以往校园建设的诸多不足之处,这也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多个层面的教育资源机遇。双福校区的建设和开园运行,也存在同样的教育机遇。

(一)新校区环境优雅设施齐备,学生流连忘返

几乎每一所高校的双福校区都无一例外地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高校在选址方面都有着靠山或者靠水的思想考究,一方面因为当地征地的建设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建一所山水园林式大学的的想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在市区的高校都逐渐被周边的商业侵蚀,同时学校为满足自身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面积不断缩水。双福校区则不同,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建立在美丽的缙云山麓,有多个漂亮的湖泊环绕,学校一期工程依湖而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地势高低起伏、建筑错落有致,建筑功能齐全,设施条件较好,一切都充满生机活力。这样的环境自然会让学生爱上校园,也乐于在这块土地学习、茁壮成长。

(二)学生受高年级学长影响较少,学习惰性减少

新生关于大学生活的向往大多来自于互联网或者师长的言传,入学后学长就会代替其他的信息渠道给予直接的建议。外界的刺激和诱惑越少,学习上的惰性也越少。双福校区校区由于没有了学长们负面的“带动”和“鼓舞”,从而减少了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的影响,使得许多同学依然保持着高中时期的早起、晨读、锻炼身体、自习等学习态度和行为。

(三)学生活参加各类活动热情高,积极主动

面对新的环境大学生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在大学开展的各项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他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十分的活跃和积极,这种热情是老生所部具备的。双福校区举办的历次讲座、报告会等总能吸引众多的同学到场,只要在辅导员的正确引导下,这种的热情和积极性将会持续得更久。

三、结语

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教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的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成熟。学生工作的专业化、专家化是未来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力量除在数量上达到的合理的师生比例之外,还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其次,基础建设齐全了,教育设施完善了,学生才能够顺利投入到学习中。几间教室、几个食堂和几间宿舍不能称作是一所大学的全部,学生在这里学习还需要更为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即校园,当前我国高校建校发展目标中普遍存在向建立一所花园式大学努力的目标。再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最后,加强新校区的校园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于海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论坛,2011(8)

[2]张继平,施永忠,李兴华,江卫平,李琼.改进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实践方略研究.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探讨,2004(10)

[3]夏晓平,盖志毅,温宁,丰晓芳,鲍晓燕.关于大学新校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课题项目:校内课题名称:通识教育背景下双福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科差异化研究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