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的网络化体系。2014年上海市委推出上海市“一号课题”以来,各街镇在区域化党建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提高社区共治水平,需要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成效不足对策
2016年1月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上海市闵行区组织部联合举办的“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经验交流暨优秀案例采辑”学术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来自闵行区区委组织部、吴泾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梅陇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吴泾镇新华社区、上海东富龙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的三十多位一线工作人员及专家学者参加。沙龙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围绕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的工作经验及前沿理论进行交流与探讨。
2014年上海市委推出上海市“一号课题”并通过了《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涉及街道体制改革、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工作者管理的6个配套文件(简称“1+6”文件),着力指出要“推进区域化党建,提高社区共治水平”。为响应上海市市委号召,闵行区区委、组织部积极在各街道、区民区推行区域化党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与会专家指出,在传统“单位制”党建无法突破地域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形式,促进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推动区域化党建的发展。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的开展成果、闵行区区域化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区域化党建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如何用理论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闵行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
1、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的具体实施
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按照闵行区区委发展区域化党建的要求,梅陇镇已建立了完备的区域化党建的组织架构及相应的规章制度。梅陇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副书记金英姿指出,现今梅陇镇已形成了以“1+6+X”为特色的网格化区域化党建新格局,“1”是镇层面的区域党建联盟,“6”按照地域联系紧密程度对全镇划分的六个联建片区,“X”是原有点对点上各个基层单位之间已有的结对共建。在三级网格化党建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广泛走访,了解单位的不同需求,进行项目对接,积极发挥基层党员骨干力量、志愿者团队、社会组织等的正能量作用,借助各方力量推动项目化党建的有效运作,共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为更加高效率地为社区居民·,方便居民更快地了解到社区信息,梅陇镇还逐步着手建立信息平台,先后建立了党建服务网和“梅陇党建”微信公众号,为推进区域党建共建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吴泾镇依托地域优势,联合校区、厂区、园区、社区以及区域党建联建开创“四区五联”的区域化党建新形势。在与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党建联建的经验基础上,吴泾镇党建服务中心主任曹国芳指出,在吴泾镇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合作与推动下,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吴泾镇针对校区需求和区域实际形成共建项目,做实做成了一批能让各方获益的具体项目,进一步整合了吴泾镇与华师大的资源和服务力量,真正让区域化党建从框架走向实践,从平台走向一线。现在,区域化党建项目逐步从部门与区域单位之间的单独对接,向镇党委定期发布、区域单位集中认领提升。吴泾镇始终以共赢作为区域化党建的立足点,找出二者的最大公约数,找准共同兴奋点,相互借力,共同发展。推进中采取互商互谅的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在工作上多讲配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撑。推动吴泾镇和华师大在区域化党建平台上进行双向、横向、多向的联动,在区域化党建平台上找朋友、找资源、找智慧、找发展,让双方共享成果,乐意参加区域化党建,推动区域化党建常做常新,可持续发展。
2、闵行区区域化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经验以及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郝宇青指出,目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过于强调组织建设,对组织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尤其是逐渐丧失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思想传统,忽视了党的思想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向民指出,区域化党建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目前我国处于社会深度转型期,在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的“人”也发生了变化,没有实体工作单位的人日益增多,“人”发生了新的集聚。基层党组织为什么会有力量?因为他们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于一身,是公共产品供给的有力部门,但是基层党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形式化的结构、公共产品的重复建设、项目制的安排等。做过了不等于做好了,需要探讨区域化党建的长效性。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用冻干机及冻干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参与闵行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该公司党群办主任张卫锋指出开展区域化党建要有主动意识。民营企业管理是软肋,公司积极探讨党建带动文化建设,力图建设灯塔文化,实现两个追求,即党员先进性、干部职业化。
吴泾镇党建服务中心主任曹国芳指出,在与华东师范大学在合作中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吴泾镇与华师大在共建联建党建的层面还不够深入,还有待进一步挖深与拓宽,寻求更多更有效的协作共建。除了共同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推荐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还可以设立更多的合作项目。另一方面,双方在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资源对接存在一定的误差。存在的具体的问题主要有时间误差、人员误差、资源误差。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赵祯在梅陇镇党建服务中心实习两个月,参与了梅陇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从观察者的视角指出了梅陇镇区域化党建在条块联动、活动载体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维护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冲突以及组织架构的不太合理导致条块之间联动力薄弱,活动的形式化、被动性、短暂性难以促进居民区与公司之间的互益共赢,信息化平台维护过程中人员配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闵行区组织部赵晓蕾指出,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确实在以上方面存在些许问题,目前闵行区组织部已在发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完善。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理论探讨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区域化党建的开展不仅需要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进行落实,更需要以适当的理论对其加以指导,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降低在实践工作中走弯路的可能性。在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学者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区域化党建进行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郝宇青指出,要明确区域化党建的战略定位。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化党建工作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题中之意,其目的在于携手辖区内各类组织进行社区共治,整合区域资源,带动区域参与。那么在社区共治中,如何处理党建工作与政府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划清党的边界和政府边界便成为一个问题。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深入开展,达到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目的,必须实现党建工作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耦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满在吴泾镇新华社区进行实习,将在实习中的工作感受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出,将社区治理与基层党建相结合,让人的完善得到充分体现,并从理论高度提出当前党建工作要实现在三个方面的转换:工作理念要从全民动员理念转向精英动员理念,动员路径要以情感文化为路径转变为以利益文化为路径,话语体系要由专业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转换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建工作的大众化,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区域化党建的发展当中。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振华根据长期指导MPA论文的经验指出,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没权没钱,全靠嘴巴甜”,如何解决基层组织的闲置问题,值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指出,党建工作在新常态下需要理论支撑,要促进高校党建与基层党建的相互融合,促进区域内的资源整合。
三、区域化党建的路径深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的发展与完善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闵行区组织部副部长王清指出,要以项目为依托为街镇梳理党建品牌,围绕品牌化项目进行深化,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并进一步指出闵行区区域化党建要实现“一核、三化、三圈”建设,“一核”是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助党组织的合力推进基层党建。“三化”是指要实现党建工作的组织化、社会化、信息化。“三圈”是指要以区域化党建为依托,打造闵行区共治圈、自治圈、服务圈。基层党建不仅在于党员,更在于引领社会各方发展,推动社会治理。闵行区组织部干部郑耀彬指出,要根据闵行区城市、城乡结合部以及乡村同时存在的区域特色,制定适合闵行区区域化党建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闵行区组织部沈楚卉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指出,农村党员党性较高,要在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中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提高党建工作者的专业性。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党委副书记王子蕲老师长期负责政治学系与吴泾镇的党建联建工作,她回顾了两家单位长达10年的联建工作指出,之所以两单位能够长期紧密合作,是因为双方都有需要,合作有好的载体,且双方都很用心。曾经担任大学生村官多年的沈楚卉对区域化党建进行了形象的比喻:我们的城市有许多地铁线、公交线,我们的区域化党建就要像这些交通线路的中转站,起到联络沟通的作用。
吴泾镇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龚君指出,要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与吴泾镇新华社区合作成立的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做实做强调研基地,根据社区特点开创有特色的党建活动,加强党员的凝聚力以及提高他们对党员身份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党员的理论性培训。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通过对党员的培训与教育,促进基层党支部的发展。吴泾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曹国芳指出,区域化党建项目要从部门与区域单位之间的单独对接,向镇党委定期发布、区域单位集中认领提升。一方面,将吴泾镇与邻近园区、厂区、校区和社区的党建资源进行整合和梳理,明确需求,有效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避免一时一地的临时合作。打破部门与认领单位之间的单独对接模式,实现镇党委统一收集和对外公布,由区域单位集中认领。避免出现重复对接、关系不清、业务混乱的情况,集中认领有效节约了人力、精力、财力,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引入清单管理机制,形成基层村居需求清单、机关部门对接清单和区域单位服务清单,为更加有效推进区域化党建提供精细化服务。实施清单管理机制,按照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要对清单内容进行审核论证。集中研究清单内容,逐条修改完善。二要对清单实行过程进行公开公示。全部通过官方媒体官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要对清单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报送撤销、调整、新增的项目,及时淘汰与区域化党建不相符合的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指出,要促进高校党建
与基层党建的相互融合,实现区域内党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郝宇青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思想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青年教师刘笑言博士以华东师范大学驻新华社区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研究基地为背景,结合华师大学生在新华社区的实习状况指出,希望调研单位要以问题而非以需求为导向配合学生进行调研,真正发现问题所在,借助华师大人才优势解决问题,促进区域合作。
研讨会在与会专家学者们深刻的学术探讨与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落下帷幕。在课题的宏观性与微观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的背景下,与会专家学者观点新颖独特,内容丰富,分析深刻到位,将工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典型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将课题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会专家学者们深信,实践工作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完善丰富的理论内容的指引下,对闵行区区域化党建的研讨在未来必定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