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是当地农村创业创新优秀领头人,带领来凤县农广校通过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广袤的农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实用人才。
如今,合作社已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度农业部“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湖北省人大代表、来凤县“最美创业女性”、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一张张名片昭示着她正将农业梦想变成现实。
她就是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农广校校长向辉。
弃商从农回归田园
2010年初,在外经商十多年的向辉回家过节时发现,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田里只种传统农作物,还有一部分被撂荒。农校毕业的她,开始琢磨着如何“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经过考察,向辉决定流转土地,发展大棚,种植水果。2011年她随即注册成立了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采用现代化种植标准,建起40多亩葡萄基地。几年后,葡萄大丰收,更加坚定了向辉倾心打造农园的信心。
依托葡萄基地,农园经营范围日渐扩大,从循环种植生态果蔬,到发展富硒茶,再到建起民族风情楼,办起特色餐厅。一路走来,向辉将农园打造成集农业生产、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扩大农产品销售,2014年,向辉成立了农园(恩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以鲜果配送、电商和体验式采摘等多渠道的销售模式。
智力扶贫科教兴农
2015年,向辉参加了在武汉市东西湖农广校举办的国家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一轮培训下来,向辉感触非常深。
农村最缺什么?人才!特别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从农村出来的向辉深谙此理。
几年前,向辉在乡下认识了一个养羊户,他的妻子身患重病,两个孩子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向辉当时就塞给他们几百元钱,还帮孩子们买了新衣服。不少贫困户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保守落后,缺乏致富技能,一味地赠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向辉一直在思索。
借助职业经理人培训,向辉终于找到了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一定要先扶智。
“如果能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对来凤农业发展和扶贫工作,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成归来,向辉把承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的想法给农业部门说了,得到了大力支持。
一个合作社致富不算富,带领更多贫困村致富才算富,但这就需要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8月,依托来凤县家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来凤农广校是全国第二所民办农广校,是全国二千四百余所县级农广校中唯一一所人社部门作为主管单位的专门培训机构,学校依托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具有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的双重功能。
组建技术团队根治穷根
向辉参加了湖北省农业厅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培训班,拿到了由国家人社部颁发的SIYB创业培训讲师证书。她迅速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来凤农广校与东西湖农广校形成共建,建立创业师资库。现有国家级创业培训师5人,如邓宝山、刘银来、赵伟、张冲、郭巧玲等,创业培训讲师12人,李晓翠、尹言、潘明瑶等,农广校以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农民灌输知识、塑造价值观,不仅帮助部分人以农业脱贫致富,更向社会传输了一大批农业种植的专业人才。
来凤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开班,此后,科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培训工作相继展开。规范的管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培训获得了培训学员与上级管理机构的充分肯定。
“同样是种田、喂猪,来这学习几天之后,我才发现,‘老一套’已不管用了。”刚接受畜禽防疫技能培训的一名养殖户学员感叹。
“在农园基地做事,不仅挣了钱,还可以照顾家里人,向校长待我们如姐妹。”社员张晓云已在基地务工多年,对向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基地常年务工的人,都是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妇女,为让她们安心顾家,向辉积极吸纳她们到农园就业。还成立了来凤农园妇委会,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引导她们弘扬家庭美德,提高她们的综合能力,让她们在家顶起“半边天”。
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近三年已开展创业培训十五期,培训430余人,创业成功257人,带动就业近900人,形成一带一群的创业带动就业达到兴业,实现产业扶贫的目的。如今,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三大基地”,助力精准脱贫。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已发展葡萄近200亩、火龙果60亩、草莓20亩,帮助村里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发展新街农园蟠桃种植基地500亩,带动农户315户,其中贫困户67户;发展三寨坪李子种植基地250亩,带动农户76户,其中贫困户26户。
一路走来,历经艰辛。但向辉却视为乐事。“看到农民朋友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眼里高兴。我希望农园能成为农民的学习之园、创业之园、兴业之园,成为农民的梦想之园、圆梦之园、幸福之园。”面对未来,向辉信心满满。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