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绿翼荫庐——吴翼先生风景园林思想与实践

绿翼荫庐——吴翼先生风景园林思想与实践

时间:2024-11-03 06:01:09

摘要:吴翼先生作为中国风景园林界的一代大师,用他那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笔耕不辍的学者风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风景园林人。他科学地概括了园林绿化的三大效益,倡导并开展城市大园林建设,提出绿地均衡布局的科学思想,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具体项目建设中,让“绿满庐州”触手可及。

关键词:风景园林;吴翼;绿化“三效益”;城市大园林;绿地均衡布局

文章编号:1000-6664(2017)06-0059-0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6-27;修回日期:2016-09-26

基金项目:安徽农业大学引进与稳定人才项目(编号yj2014-1)资助

Abstract:Asamasterinthe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circle,Mr.WuYiaffectedgenerationsoflandscapearchitectureprofessionalswithhisnoblepersonalityindifferenttofameandwealth,styleofrigorousscholarship,andnon-stoppingscholarmanner.Hescientificallysummedupthethreemajorbenefitsoflandscaping,advocatedcitylargescalelandscapeconstruction,putforwardthescientificthoughtsofbalancedlayoutofgreenspace,andaplliedittothespecificprojectconstruction,letting"GreenisfullofLuzhou"cometrue.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WuYi;"threebenefits"oflandscaping;citywithlargelandscape;balancedlayoutofgreenspace

1994年我带着编制好的马鞍山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到合肥市位于寿川路的吴翼先生家,邀请吴翼先生参加绿地系统规划论证会。吴翼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平易近人,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吴翼先生和我讨论了园林绿化发展的趋势,并一再要求我回去和相关领导说“马鞍山市有山有水,一定要保护城市内的水系和山体,建设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城市”。临走前还特意送了我几本他之前出版的风景园林专著并签名。

后来虽然吴翼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论证会,但他依旧仔细审阅并认真修改了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吴翼先生一生兢兢业业,为人谦逊和蔼。他爱好广泛,喜好花卉盆景与根雕,尤其对风景园林无限痴迷。他一辈子都在与风景园林打交道,为合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长足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吴翼先生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合肥市副市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安徽园林学会理事长等,还担任过全国市长培训班的教师。

到如今,吴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将近3年了,然而他的绿色之魂却永不泯灭,他那片绿色羽翼覆盖下的“绿色”合肥正在蒸蒸日上。他以一颗拳拳之心将绿色送入寻常百姓之家,结草衔环以报国家与人民对于他的重视和信任,孜孜不倦地将绿意洒向人间。

1求索之迹

1925年2月,吴翼先生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的一户书香世家,远赴美国芝加哥留学的父亲吴蕴瑞得知喜讯后,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吴承芝。上初三时,吴承芝有志报考空军但未能如愿,后在亲戚的建议下改名吴翼,也意在激励其早日在人生的旅途上展翅翱翔[1]。

1948年吴翼先生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园艺系。因其在校期间被国际著名园林专家毛宗良所赏识,被推荐至上海铁路局园艺委员会工作。1950年吴翼先生因工作出色而被提为了一级技术员。然而,他从未放弃心中的绿色梦想,1955年,他弃优越繁华之上海而择百废待兴之合肥,“上下求索”开辟了一条漫漫艰难之路,努力让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然而,“文化大革命”后不久,吴翼先生就被戴上了一顶“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他住过逍遥津动物园的“牛棚”,修剪过长江路两侧的法梧,还在逍遥津西园劳动过,“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的绿色事业便再度扬帆起航。吴翼先生以他深厚的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苦干实干精神,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1980年,吴翼先生任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全市的城市建设,重点抓园林绿化。

可以说,吴翼先生将大半辈子奉献给了合肥——这座新中国成立后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也主导和见证了合肥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2名家之声

冯济平先生曾提出有3种学术类型的人,一类是作为纯粹的学者,终身呵护学术,不入歧途。一类是从学与从政,各有所为。从政可能一度中断了他们的学术研究,但却没有因为从政而受到政治的歪曲与斫伤,致使学术变样变味。最后一类是有过学术上的辉煌,但当他们走向政治时,或削弱了学术力量,或吞噬了学术生命[2]。

吴翼先生应属于第二类。他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也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丰富的知识积淀,史学、文学、植物学等多学科融会贯通,使他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驾轻就熟。同时凭借着大胆实践的勇气与潜心研究的毅力,撰写了学术论文30余篇,著有《当代城市园林》《环境绿化》等专著(图1),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新理论,科学地概括了园林绿化功能,倡导并开展城市大园林建设,让绿地均衡布局。

2.1发挥园林绿化“三效益”

吴翼先生在《当代城市园林》这本书的总论中将园林绿化所发挥的效益概括为3个方面:生态效益、审美效益和游憩效益。他指出发挥生态效益,首先要保证城市有较大的绿量、丰富的绿貌。当然这不仅仅是扩建几处公园,种几排行道树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些工厂、机关等工作境域,以及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生活、学习境域的绿化也应该得到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会让人们心情愉悦、工作效率提高。他在《环境绿化》中重点讲述了这几个地方的植物造景、相关的植物选种配置,以及栽植养护等方法。同时强调在有数量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质量,要讲究乔灌草结合以及注意草木四时之变化,更要因地制宜地栽植树木,保证成活率,充分了解草木的生活习性,不搞“面子工程”“政绩牌坊”。城市绿化建设的“里子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特别是一些受污染影响的地区,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选用那些抗污染性强的树种,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在发挥审美效益方面,即通过植物造景结合建筑小品,因地制宜地构成丰富变幻的景观,给人处处以美的享受。尤其对街道绿化提出了“荫”“景”“净”3个要求——既要有荫可乘、有景可赏,又要干净舒适。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在道路断面设计上不要总是千篇一律去搞“一板二带”“二板三带”等单纯栽植成排乔木的单调模式,不妨结合地形集中一侧绿化,布置成约10m宽的花园式道路——园林路[3]。园林路是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取得综合效益的一种绿化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中央的散步道,以绿篱、乔木、花灌木、草类组合构成多层次的绿带,以及散步道两旁适当增加的座椅、小品和雕塑等[4]。如此还能在无形中增添一些人情味和韵律之美,形成“处处像公园”的风貌。如合肥阜阳园林路,位于旧城内南北向干道阜阳路北段的西侧[5],布局上属规则型,中央开辟了宽3.5m的散步道,其中每隔50m设置一个中心花坛,中立雕塑,内铺草坪,外植草花,不仅有利于形成视觉焦点,丰富道路景观,增加道路的深邃感、延伸感,还能起到阻隔视线的作用,让人目不暇接。同时,在原有香樟及水蜡(球)等植被的基础上,再添白玉兰、香樟、月季、珊瑚树、海桐等,组成了多层次的绿色复合空间[6](图2)。

在发挥园林绿地的游息效益方面,吴翼先生指出了人们需求的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即人们每天都能享“绿”、赏“绿”、被“绿”环绕,这就需要多建设一些紧邻住宅生活区的小型园林绿地,做到“送绿入家”,他对于“小园林”“小绿地”的建设赞赏不已,认为园林建设就应该“以小为主,中、小结合”[7]。第二个层次是为双休日等1、2天休息时间所服务的,现如今国家鼓励“2天半”休假模式,更是迎合了广大群众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很显然,城中公园的吸引力显得有些薄弱,游人的饱和也会使游憩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利用好城郊丰富的风景资源建立自然风景区便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同于城内园林的细腻,郊野园林的粗线条也能给人们带来粗犷的野趣。第三个层次则是为集中的休息日服务的,祖国大地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成为人们的首选[6]。

图1吴翼先生出版的部分著作图

2阜阳园林路[6]可以说,园林建设必须发挥好这3个绿化效益,才能使其真正发挥绿化祖国、美化生活的作用[8]。这也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评价的“很好!我想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城市文化了。[9]”

2.2立足城市,面向群众,建设城市大园林

吴翼先生认为“多年以来,我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比较重视,也注意到了中国园林的特点。但是,把着眼点放在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放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上,这样的研究还很不够,而这才是根本。所以,搞园林的目光不要仅注意在一个或几个小公园,而要立足于整个城市,才能更好地总结30多年的教训,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出一条新的园林建设道路。[5]”

在这一点上,他与钱学森先生达成了共识。钱先生虽然贵为导弹卫星专家,但在1983年,于中央组织部、建设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市长研究班上,钱先生报告的题目却是《我国园林艺术》,并根据艺术对象的大小划分为4个不同层次,分别是“盆景”“窗景”“宅园(庭院)”和“宫苑”。而吴翼先生在钱先生的基础上,把城市视为继上述4个层次后的第五个园林艺术层次[4]。在那以后,吴翼先生与钱先生便成了忘年之交,经常互通书信,探讨一些有关园林方面的学术问题。1992年,钱先生在写给吴翼先生的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在社会主义中国有没有可能将我国传统园林发扬光大,把一个现代化城市建成一大座园林?高楼也可以建得错落有致,并在高层用树木点缀,使整个城市成为“山水城市”[9]。

图3环城公园位置图[11]

图4环城公园总平面图[11]吴翼先生收到信后,大为触动。其后在《“园林化”与山水城市——和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的倡导》一文中,便提出了城市园林化。他认为园林化是实现钱先生所说“山水城市”的一个基础,也是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游憩绿地的一个途径。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建设了花园城市,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但我们更应该结合实际国情,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化道路来。所以,一方面,要拆除围墙栅栏,让公园开敞化,融园内景色与城市空间为一体;另一方面要多开辟一些小游园、小绿地以及园林路,从面积上化整为零,在范围上扩点为面[10],“点”“线”结合,使内容更为丰富,景观更为别致,构成遍布全市的绿色网络,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空间,让人们轻松体会到独有的中国园林艺术,品尝到特有的城市风光,在咫尺山林与繁华都市之间自由转换,做到“无处不园林,举目皆秀色”,把城市绿化作为一个园林整体对待,让自然风景抬头可见、历史意象遍地可拾。

2.3绿地均衡布局

在吴翼先生看来,只有依靠科学的绿地系统布局设计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吴翼先生提出了“绿地均衡布局”这一先进思想,认为城市首先要突出“点”的质量,以加快建设城市公园绿地,其次要注重“线”的流畅,编织道路绿化网络,最后要力求“面”的完整,营造绿色宜居家园,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只有用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织绿”方式,才能基本实现城市绿地均衡布局,缩小服务半径,满足以日常生活为主,兼顾节假日游憩的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全市绿化建设水平,构建和谐的城乡生态环境。所以在吴翼先生看来,“园林路串联道路旁的小游园,当是最佳的布局。[4]”

3惠民之作

吴翼先生是一位有心人,不管是做设计、搞规划或是跑工程,都亲力亲为,从不懈怠,他将造园理论与艺技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各项绿化之中,他所主持的项目都深深印刻着他本人对于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3.1环城公园

环城公园是20世纪70年代由万里同志应城市文明建设之势的倡议建设的,由吴翼先生、劳诚先生为代表主持的。它是在环城林带和护城河水系的基础上,连接老城四角的园林建设成的开敞式公园,全长8.7km,占地137.6hm2,就像一串镶着多颗明珠的翡翠项链(图3、4)。

吴翼先生对那种把公园弄成“百货齐全”的“万宝园”的做法很是反对,认为城市中不同地理位置、环境、地形、历史与人文因素以及客观需要等都有所差异,兴建公园应该以自身的优势来形成各自的特色,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游兴选择公园进行活动[3]。

所以在当时全国同期建设的3个环城公园中,西安的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特色,济南的环城公园以泉水取胜,而合肥的环城公园则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配上亭台楼阁、曲桥水榭,形成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12]。

园林绿化是吴翼先生的专长,他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点了如指掌,所以环城公园的大部分植物造景工作他都亲临现场指挥,选苗、定点、放线等工作,他都亲自参加。他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各个绿化工地实地察看、指导工作。

可以说环城公园充分发挥了园林绿化的“三大效益”,凭借开阔水面和林木成荫的地形优势,化实相为空灵,应用乔、灌、草结合的自然群落规律,容四时之象,纳八方之景。春有杏花公园,杏雨霏霏,芳菲烂漫;夏有包河、银河小荷尖尖,清新淡雅;秋有西山红叶,层林尽染;冬有逍遥津公园,青松红梅,傲雪争春。水岸边,亭榭点缀,桃柳间植,石榴怒放;山冈上,秀石棋布,茂林修竹,翠柏掩映。人们畅游其中,满目的醉红沉绿,感自然纯朴之气息,享浓郁粗犷之野趣(图5)。

同时,环城公园也是吴翼先生践行城市大园林思想的一个契机。破围墙栅栏,引绿色入城,拥繁华入怀,形成“秀丽园景上街头,热闹街景入园来”的特色景观结构,内外联结渗透,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城市环境艺术质量,也给居民创造了便利的游憩条件。

环城公园是吴翼先生等人的智慧结晶,是用无数心血日夜打磨的成果,更是践行了吴翼先生拳拳追寻的设计本质。1986年环城公园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1992年,合肥市因此摘取了“全国园林城市”的桂冠,而吴翼先生也荣获了国家级园林奖章,他的著作《当代城市园林——合肥的探索》也同时获奖[1]。

3.2琥珀山庄

吴翼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担任了合肥琥珀山庄的总设计师[13],他随坡就势,合理处理住宅位置,划分多层次空间,同时突出地方特色,强调“徽派风格”,通过艺术处理,让马头墙、吊脚楼与坡屋面交相辉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山庄别具特色的语言与符号。再顺乎自然之理,巧夺造化之功,突出植物造景的艺术魅力,使小区“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同时,通过“借景”增加城市景观,秀丽的山庄与环城公园的环北景区隔湖相望,遥相呼应,使山光湖色与人亲,达到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城市环境的高度结合,创造了“白墙红瓦错有致,绿树碧水映蓝天”的园林式住宅小区[14]。

图5环城公园鸟瞰[11]同时在设计中,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借鉴皖南民居私家庭园的布置特点,楼与楼之间的搭配与组合,形成院落式布局,使居民有“家园式”的归属感、安全感和邻里感。通过造型上的多样变化,打破了“火柴盒”“行列式”的呆板单调式样,增强了识别性。可以说那千姿百态的假山石(图6)、匠心独运的园林小品、别具一格的亭园,以及粼粼波纹的人工湖都给人一种“人在园中,园在琥珀山庄中”的感觉。该项目也因此一举夺得住宅试点小区国家金牌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我想这便是钱先生所呼吁的“山水园林住宅”吧!

当然,吴翼先生的妙笔生花之处还有很多很多,园林路、花园街在实现了“荫”“景”“净”的基础上,蔓延辐射到整个城市空间,雕塑点缀其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工厂校园内、河道水池边、广场住宅间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绿色故事,奉上了一席又一席生态盛宴。也正如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同文所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合肥园林有今天,我们的城市或者说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有今天,我觉得吴翼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3]”

图6琥珀山庄入口假山4漫游之思

吴翼先生一直活跃于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前线,关心着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他多次在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呼吁:“领导层要加强环境意识,调整在发展中尚不适应的绿化指标。”他对这几年来城市出现的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现象深恶痛绝,“要严格法治,迅速制止,保护和巩固既得的绿化成果。”他退休离职后,也并没有选择安享天伦之乐,而是继续不断考察各处园林,认真总结经验,伏案工作、耕耘不止,经常“面朝黄土背朝天”!

如今,合肥的绿色羽翼已经逐渐丰满,吴翼先生的风景园林思想在这里依旧受到政府的褒扬、专家的赞誉及百姓的尊亲。他不仅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同时更是为当今建设中国梦、完善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格局提供了强劲动力。“莫道苍年晚,尽萃赛当初”[6]这句吴翼先生用来描写老榆树的诗句,不也正是吴翼先生的一生写照么?

5结语

赏绿不忘织绿人,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历史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从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汲取养分,应用于行业实践中,不断传承,不断探索。让我们一起凝聚风景园林,共筑中国美梦!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

致谢:本文经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美学史论家郭因先生审阅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莫宇林.绿色王国不倦的创业者:记全国政协委员、园林专家吴翼[J].江淮文史,1997(5):67-77.

[2]冯济平.可贵的学术史探索:评夏中义等《从王瑶到王元化》[J].云梦学刊,2007(6):28-30.

[3]吴翼.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战略的探讨[J].城市规划研究,1984(4):6.

[4]吴翼.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新议[J].城市规划,1986(5):49-52.

[5]吴翼.城市中的园林路[J].中国园林,1985(1):21.

[6]吴翼.当代城市园林[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1.

[7]何非.园林:面向人民和未来——访合肥市副市长吴翼[J].中国花卉盆景,1986(7):5.

[8]吴翼.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探讨[J].城市规划,1979(Z1):53-58.

[9]吴翼.“园林化”与山水城市:和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的倡导[J].中国园林,1995(1):27-31.

[10]吴翼.论城市园林艺术[J].中国园林,1987(3):1-2.

[11]劳诚.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合肥环城公园[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1-22.

[12]厉德才.合肥城市规划的回顾和思考[EB/OL].[2016-06-27].http://3y.uu456/bp_775ou0494w7f1wl0kih1_1.html.

[13]刘杰.吴翼:一个老人和一座城市的绿色梦想[EB/OL].[2016-06-27].http://blog.sina.cn/s/blog_4b7023e10100k7wn.html.

[14]陈小龙.浅析合肥琥珀山庄设计特色[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1):36-37.

(编辑/刘欣雅)

作者简介:

许克福/1969年生/男/安徽舒城人/博士/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名胜区、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合肥230036)

计珂雯/1993年生/女/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名胜区、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合肥230036)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