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儿童成长与创新力培育:美国社会教育环境调查

儿童成长与创新力培育:美国社会教育环境调查

时间:2024-11-03 06:00:39

摘要:实地调查美国8个城市和地区,从公园、博物馆、社区活动、宗教活动、宣传日活动5个方面探析其所蕴含的教育本质。发现美国多元化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中渗透着“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2种环境相互交融,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注重趣味性与互动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教育。这些社会教育环境是美国创新战略路径的体现和支撑,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创新力的培育或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风景园林;美国;儿童;创新力;互动;社会教育环境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1-0140-0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5-28

修回日期:2017-07-31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Y2015LX717)资助

Abstract:AfieldsurveywascarriedouttoeightcitiesandregionsoftheUnitedStates,exploretheessenceoftheeducationcontainedfromfiveaspectsofparks,museums,communityactivities,religiousactivitiesandawarenessdayactivities.Itdiscoveredtheeducationconceptof"childfirst"infiltratedintoAmericandiversifiedhumanitiesandphysicalenvironmentswhichblendeachother,followedthechildren'sgrowth,focusontheinterestingandinteractivefeatures,andcreatingthegentleatmosphereofenvironmenteducation,whichaffectschildren'sinnovationabilityinthefuture.ThesocialeducationenvironmentisareflectionandsupportofAmericaninnovationstrategypath,anditmayhaveapositiveinfluenceonchildren'sgrowthandinnovationabilityinthefuture.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UnitedStates;child;innovationability;interaction;socialeducationenvironment

个体创新力的培育是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长期综合作用的过程。创新力培育的环境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一个国家创新力的强弱与其教育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但教育的成功不仅依赖狭义的学校教育,更依赖广义上整个社会重视儿童生长的茁壮、科学思想的启蒙,人文化情怀的滋润。文章运用观察法、体验法、访谈法和文献法从社会教育环境方面调查了美国东部和西部的8个城市和地区(表1),调查内容包括公园、博物馆、社区活动、宗教活动和宣传日活动。这些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社会教育环境注重从人文和科学精神上为儿童的成长创造慈善、博爱及活泼有趣的氛围,在设施建设上注重适应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强力补充。

1公园环境

美国的公园系统主要包括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和城市休闲公园。公园是居民重要的户外活动场所,不仅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的功能,也有教育的功能。各类型的公园均对儿童游戏空间进行针对性设计。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注重从环境保护、历史和生物知识的普及方面开展教育,游客中心常兼具有小型博物馆的功能。市属的休闲性公园则注重从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方面提供形式多样和创意独特的活动设施。

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OlympicNationalPark)面积达3626km2,风光独特,一园之内可游赏冰川风光、温带雨林风光和海滨风光。它支撑高等院校等机构的自然科学研究,定期免费面向学生举办野外动植物观测活动。儿童游客进园可免费获得趣味性的动植物知识图册,方便边徒步边认识。园内导游系统生动直观,对各种地貌包括海蚀柱形成、冰川线消退,对雨林形成、植物共生现象、植被更替等自然奥妙均有图文并茂的介绍,颇能吸引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一些局部设计,不着人工痕迹,平淡朴素中散发出尊重自然的气息。例如,在倒下的大树旁修筑出徒步的小径,既满足游览的需要又能减少人力对森林的干预。对每一个来游玩的儿童,这是一种无声而深沉的教育。

纽约中央公园除了设有收费的儿童游乐场外,还有设计巧妙的免费儿童游戏空间。该空间以圆形为母题,抓住了儿童成长心理和爱好的特点,利用原有小石山作为水源的高点,顺势设计了直线水道、圆形水道,并和滑梯、沙坑、攀岩等要素相结合。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塑胶垫、不锈钢板和素色花岗岩块石,视觉感朴素,但是功能多样,游玩方式丰富,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爱(图1)。纽约曼哈顿第42大街小公园(图2)的空间不复杂,以一个充满喜感的卡通人滑梯为中心。滑梯由美国著名雕塑家TomOtterness设计,大卡通人的不同空间部位安放了很多表情丰富的小卡通人,把儿童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征展现无遗。甚至有的家长抱着孩子一起坐滑梯,这大大加深了亲子的关系。滑梯旁的几个间歇性旱喷则吸引着另一些顽童不断地穿梭踩踏,满身淋湿也乐此不疲;五六年级的孩子干脆在草坪上拉开了足球赛。小小的社区公园不时引得游客驻足旁观。

华盛顿州埃伦斯堡(Ellensburg)是一座大学城,居民约18000人,大学生约8000人,社区公园有14个。图3是麦克尔罗伊公园(McElroyPark)中一处抓住儿童活动特点进行精心设计的活动场,构成元素是石头、木头和碎木渣,建造和维护的成本均很低。设计利用木头和地形结合,高低搭配,抓住儿童喜欢攀爬、行走在物体边缘的心理,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环境,儿童在简单而自然的材料中游玩嬉戏。为了维护活动场空气的清新,设计了富有漫画感的禁烟标示牌。

犹他州哈利肯市(Hurricane)是一座人口不超过15000的小城,其公园有15个,均衡分布在城区不同部位。例如,先锋公园(PioneerPark)中的儿童活动场,该园面积约4500多平方米,总体功能简单,但儿童活动场提供多样化的游戏设施,包括滑梯、攀岩、秋千、高低杠、传声筒等,孩子们的多个身体部位在活动中都能得到锻炼。

游戏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中起着核心作用,游戏是儿童建造复杂的、熟练的、敏感的、社交和认知灵活的大脑的重要方式[1]。关于儿童游戏场设计包括游戏的内容、场地安全、设计细则、材料等,美国在其环境设计规范、标准和导则中均有明确的指导意见[2-3],体现了社会行业对儿童成长环境的重视,对儿童教育的研究进入了较深的层次。美国的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侧重引领儿童认识自然、开展初步的探索研究活动,分布广泛的城市公园侧重给儿童提供便捷、有趣的游戏场所。幼时游戏是人类自发创造性活动即灵感突发的最早源头,游戏活动能促进儿童全脑发展,培养其良好的情绪和情商[4]。从东部到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多个公园调查中发现,不少作品尊重场地原有精神,创意新颖,细节紧贴儿童心理,朴素中透出教育内涵,似为无意、实为深思熟虑的设计,为儿童身体和思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支持。

图1纽约中央公园儿童活动场

图2曼哈顿社区公园的滑梯2博物馆环境

美国博物馆数量庞大,很多城市拥有多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截至2015年人口约86万的旧金山市拥有博物馆134座[5-6];人口约62万的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拥有博物馆41座[7-8]。很多展馆设计细节符合儿童成长心理,温馨而人性化,颇能吸引孩子。这些大大小小,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影响是深远的。

例如,拉斯维加斯泉水遗址保护公园博物馆群包括内华达州立博物馆(NevadaStateMuseum)、奥利金博物馆(OrigenMuseum)、供水系统博物馆(waterworksmuseum)和沙漠生活中心、沙漠植物教室、植物花园、和泉水遗址展示地等,集历史、民俗、地质、生物、科技和艺术等知识于一体,兼具娱乐和教育功能。馆内的展品设计抓住儿童心理,突出了教育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图4是恐龙化石识别展示盒,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即时识别放到面板上的化石模型并讲解,抓住了儿童对奇形怪状物品的好奇心和热衷动手的特性,深受喜爱。游戏型生物介绍系统则集成了3D模拟、电子游戏等技术,由跟踪操纵杠和屏幕两部分组成。屏幕上滚动播放生物电影探险画面,当孩子操作方向靶追踪锁定某一动物时,绘声绘色的介绍即刻响起,故事情节性、声效、画面感和互动性均很生动。

大城市的博物馆与新技术的融入很丰富,寓教于乐的情境很多,趣味性和互动性很强。小城市的情况如何呢?图5是华盛顿州埃伦斯堡市博物馆介绍电话的发展史及其工作原理的展示台。机械被拆解装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并在两头各放一台电话,拨号的声音和机械的跳动同步。孩子能在这有趣的打电话互动中观察到机械信号的传输过程。

西雅图的希兰米·奇腾登船闸游客中心(HiramM.ChittendenLocks)是一个展示运河建造工程历史的小型专题馆。该馆对运河建造过程的人物活动、工程图纸、实物等进行立体化的展示,介绍了船闸在运河中的作用、工作的原理,还通过模型与模拟操作让人直观有趣地理解船舶通过船闸的过程,展品与观众的互动性非常好。图6是一个儿童好奇地在模型前操作船闸使船从高水位的湖面进入低水位的海面。

美国在2009年发布的创新战略中,把“建设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和一流的教育”列为创新战略最基础的路径(图7)。教育能促进创造力发展,教育环境的创设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促进创造力发展的2种有效策略,创造力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和高效的贡献者[9]。作为社会教育环境的一部分,这些分布广泛的博物馆在解说手段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凸显了交互式教育功能,对刺激儿童创新思维发育是有利的。

图3朴素但经过精心设计的儿童活动场

图4化石识别展示盒(引自https://www.springspreserve.org)

图5可操作的电话工作原理展示台

图6可操作的船闸模型3社区活动环境

以埃伦斯堡市为例,每年的社区活动很多。主办方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大学部门和社会团体等,大多数免费向居民开放。关于用火安全教育,消防部门会派出改装的房车接纳孩子们,模拟房间着火后该如何应对,孩子们还可以登上消防车,学习消防车灭火的原理,消防员会很耐心细致地讲解(图8)。关于生命与急救,医务车会开上街头,孩子们可以在车上做真实的心电图,直观感受心脏跳动的状态。关于远离酒精与毒品、珍爱健康,有的社会团体会在公园里主办百家宴式的聚餐来交流,参与的市民只需带一份食品与大家分享。为了吸引少年儿童的参与,组织者还请了中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画脸部卡通彩妆(图9)。

在万圣节的一周时间里,社区场所甚至市政大楼里会有孩子喜欢的各种活动。当地高校也会举办公益活动,不同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变着法子吸引孩子们的到来,图10是科学系在带领孩子体验2个连接的瓶子中水流如何形成漩涡,图11是一个利用电脑和投影仪把星空图投射到气囊顶部的设施,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下钻入其内可观赏星空夜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才能包括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节奏智力、运动智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以及存在智力[10]。这些有趣而常态性的社区活动不仅阐释了人体生命、天文和物理等科学知识,锻炼了孩子们的数理智力,同时促成他们对社区成员间的人际交往有丰富的体验,无形中使交往智力得到了开发。

4宗教活动环境

2014年的数据显示,70.6%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5.9%自称信仰犹太教或佛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11]。美国的宗教与教育融为一体,不少全球一流的大学校园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均有教堂,斯坦福大学的教堂还是旧金山地区的著名景点。有的教堂开设中小学,有的教堂则在暑假开设公益学校,当地的孩子在长假中可以参加历史、科学、艺术等课程。

美国城市中教堂远比博物馆多,参加教堂活动是很多美国家庭的重要活动。加州南部的城市圣地亚哥市人口约138万,据美国教堂天使网站的统计数据表明,其分属不同教派的教堂就有570座;人口约1.8万的华盛顿州小城埃伦斯堡有教堂33座[12]。MissionBasilica天主教堂是圣地亚哥市的景点,建于1769年。每年圣诞平安夜祈祷活动,老人、青年和儿童近300人会把上下2层的教堂挤满。很多孩子从小会被父母带到教堂听牧师讲经,听宗教音乐,听大人们对世界和平的祈祷和相互之间的问候与祝福,接受宗教的熏陶(图12)。来教堂的孩子非常安静,与人交流落落大方,毫无胆怯。不同的教堂常开展慈善活动,或是捐款资助非洲的孩子,或是捐出物品义卖,既使物尽其用,也能筹集善款,教育孩子学做公益。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北美的全人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13]。《大学》曰:“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已有科学实验证明,人处在放松的环境状态里面才能清楚捕抓到从内心升起的创意点子,已故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正是在禅定的环境下找到了不少伟大的创意。使人安宁、向善、博爱,教人平和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少年儿童在安静、祝福、平和的环境中成长会养成更丰富的人文情怀,也会有更强劲的探索精神、创新后劲、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图7美国创新战略路径图(翻译改绘自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uploads/InnovationStrategy.pdf)5宣传日活动环境

“和灌木草原的亲密接触”是美国西部地区基提塔斯郡(KittitasCounty)实施了16年的儿童环境教育日主题项目。该活动由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志愿者一起推动,举办时间是每年5月中旬,内容分为流动展览车介绍和实地体验两部分,地点是华盛顿州州立公园Umtanum山谷。体验包括观鸟、捕鱼、河谷地质探索、捕蛇、捕蝶、寻找峡谷中的野花等,每一个体验活动均由专业的志愿者带队。

观鸟带队志愿者至少2人,一人负责用望远镜搜索目标,另一人用图谱讲解所看到的鸟类。带队捕蛇的是蛇类专业教授和学生。活动分为讲蛇的故事、捕蛇注意事项、捕蛇三部分。孩子们既紧张又兴奋,在教授的带领下分组四处找蛇。谁最先发现蛇就大叫“蛇”,教授即刻拿着捕蛇夹飞奔过去。半小时后一条无毒小花蛇在溪水边被抓到。孩子们在教授的引导下抚摸小花蛇,听教授讲解花蛇的知识,之后把小花蛇放归野地(图13)。带队捕鱼的是鱼类专业教授和学生,孩子们一人领一只网兜,捞到小鱼就往水槽中放,志愿者则讲解这些鱼的习性。另一个让孩子们非常开心的游戏是辨别野生动物的粪便,把粪便的塑胶模型和图案拼接比对,以此认识在这个河谷里生活的动物。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教育已经从学科知识型科学教育进入到了注重学生理解与探究的科学教育新阶段,科学文化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灵魂[14]。事实上宣传日活动是一种科学文化活动,整个活动对动植物科学充满探索、对自然充满尊重、对儿童充满鼓励和引领,它为孩子们的兴趣、胆量、平等和客观精神埋下了宝贵的种子,对于培育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力有其相应的作用。图8儿童在街头体验消防安全教育

图9女高中生在给小朋友画彩妆

图10水流形成漩涡的演示

图11孩子进入模拟星空的气囊

图12埃伦斯堡年轻的夫妇带孩子做礼拜

图13小女孩触摸小花蛇6结论

西方的全人教育思想倡导教育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真正的人[15]。创新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培育的原则包括层次性、基础性、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和启发性[16]。儿童时期的教育是个体创新力培养的初始和关键层次。美国社会教育环境中的人文环境以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宗教信仰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物质环境以多细节设计刺激身体素质延展。两者相互交融,遵循儿童生长的规律来设计或开展活动,开放性、平等性、趣味性与互动性强。这些环境是美国创新战略路径的体现和支撑,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创新力的培育或有深远影响。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HenigRM.TakingPlaySeriously[N].TheNewYorkTimes,2008-02-17.

[2]LindaCainRuth.PlaygroundDesignandEquipment[EB/OL].[2016-01-21].http://www.wbdg.org/resources/playground.php#rcas.

[3]UnitedStatesAccessBoard.ASummaryofAccessibilityGuidelinesforPlayAreas[EB/OL].[2016-01-21].https://www.access-board.gov/guidelines-and-standards/recreation-facilities/guides/play-areas.

[4]曹中平,蒋欢.游戏功能的再认识:来自脑科学研究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33-36.

[5]TheRealYellowPages.SanFrancisco,CAMuseums[EB/OL].[2016-01-21].http://www.yellowpages/search?search_terms=museums&geo_location_terms=San+Francisco%2C+CA.

[6]UnitedStatesCensusBureau.PopulationofSanFranciscoCity.[EB/OL].[2016-01-21].http://www.census.gov/quickfacts/table/PST045215/0667000.

[7]TheRealYellowPages.TheStripLasVegas,NVMuseums[EB/OL].[2016-01-21].http://www.yellowpages/the-strip-las-vegas-nv/museums?page=2.

[8]UnitedStatesCensusBureau.PopulationofLasVegasCity[EB/OL].[2016-01-21].http://www.census.gov/quickfacts/table/PST045215/3240000.

[9]陆小兵,钱小龙,王灿明.国际视野下教育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分析:理论观点与现实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15(1):28-38.

[10]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2(9):20-26.

[11]PewResearchCenter.America’sChangingReligiousLandscape[EB/OL].[2016-01-21].http://www.pewforum.org/2015/05/12/americaschanging-religious-landscape/.

[12]ChurchAngle.ChurchesinEllensburg,WashingtonbyDenomination[EB/OL].[2016-01-21].http://www.churchangel.

[13]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9):48-51.

[14]耿淑玲.科学文化:儿童科学教育的灵魂[J].学前教育研究,2009(4):23-26.

[15]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9):17-22.

[16]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8(8):8-15.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林上海

1976年生/男/广东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教育、风景园林与健康(柳州545004)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