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走进中共中央党校乒乓球协会下

走进中共中央党校乒乓球协会下

时间:2024-11-03 02:15:07

问:“我想提升一下正手的攻击力,由反胶改换了正胶胶皮,不知如何调整击球细节?”

提问者:胡玉华(左手直板正手正胶、反手反胶)

要诀:手臂和身体之间留出适当距离

中式直板打正胶的动作比较小,对击球速度的要求很高,对手腕手指的运用也比打反胶更讲究,从实际经验来讲,用反胶的球友改换正胶大都是不划算的选择,因为在技术细节的调整上,“由慢变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胡女士现在打球完全体现不出正胶那种“嘎巴脆”的感觉,虽然她在动作外观上追求了撞击多于摩擦,但她的前臂位置离身体太近,发的力都是僵硬的。建议胡女士在改进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手臂解放出来,击球前做足摆手的准备,在进攻下旋球时,手臂要有向下引拍的动作,不能等在台面上不动,击球时可以适当加一些摩擦,不要愣愣地撞击;在进攻上旋球时,不能过于着急,手腕不要有多余的晃动,否则命中率就难以保证。手臂和躯干保持一定的区间,并不代表引拍和出手要完全脱离身体,相反,要重点突出腰胯的作用,这点不仅有利于发力,也能够帮助重心充分还原,对打好正胶非常重要。

问:“我学打球的时间不长,现在总找不到发力击球的感觉,尤其正手位拉球不稳定,不知如何调整?”

提问者:杨大志(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要诀:初学不要想发力,以纯木板入门

杨先生的问题在业余球友中非常典型,即刚学打球时间不长,在动作结构尚未定型,甚至还存在很多缺陷的情况下就想发大力、加质量,实际上这种逻辑是极其不可取的,一旦把动作打走样或形成习惯,再往回调是非常困难的。从外观来看,杨先生的身体离击球点太近,击球力臂过短,导致他每板动作都很局限,建议他再练习时,先把发力的念头放下,把大臂打开,保持身体适当放松,手指不要抓板太狠,先学会借力平挡,找到实打实的触球感觉,然后慢慢追求多板数和身体协调做功。此外,强烈建议像杨先生这样的初学者,不要一开始就使用弹性过大的纤维板,找一块能够体会和培养击球手感的纯木板是完全够用的。

问:“我在跟颗粒胶选手打球的过程中,总是处理不好节奏,打着打着就被带跑了,不知如何应对?”

要诀:放慢击球节奏,熟练相应套路

与使用颗粒胶的球友打比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控制住对方,因为他们凭借颗粒胶的特性经常能够改变击球节奏和性质,所以对己方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从总体感觉来看,吴先生打球有一定的爆发力,但下手有些着急,击球过快,这在与颗粒胶打法交手时是不太可取的,所以建议他在改进的过程中,先放慢自己的击球节奏,不要什么球都抢在最高点甚至是上升点击球,那样很容易吃来球旋转。其次,要根据不同的颗粒胶打法,熟练几套相应的战术,比如说常见的搓拉套路、发抢套路、调角套路,当然,实现这些套路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对方胶皮击球的特性,对对方可能出现的下旋、不转、上旋等球情要有预判,以此决定自己的击球手法和动作快慢,这样,击球意识才能体现出“主动”二字,而不是全盘被动地受制于人。

问:“我在反手推挡后转正手的时候总感觉很别扭,另外对对方发的侧旋球总是推不好,不知如何改进?”

提问者:王海滨(右手直板两面反胶)

要诀:站位左脚前右脚后,推挡多迎球向前推

王先生的推挡在结构上的最大问题出现在站位方式上,他右手持拍,但在接对方发球的时候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击球时重心全依附在右腿上,而且推完一板后并没有及时的还原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把球给到他正手位的话,他是无法采取合适的步法进行调节的,充其量只能伸着右臂去够球,想要发力去衔接进攻基本是不可能的。建议他在改进的过程中要把站位方式转变一下,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推挡前后都得用腰胯去引拍和送出,引拍可以慢,但击球时间不能晚,这样的击球过程身体重心是在两脚之间有交换的,即便下一板转向正手位,也能从容地走步法。对于接侧旋发球的问题,建议王先生再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固定手腕,不要轻易改变球板的角度,无论对方发的是哪种侧旋,都先往前推,或者先往对方球台中线位置推,寻找触球的感觉。只有充分迎上去,把自己的力量传递到手和球板上去,才能更好地克制对方的旋转。

问:“我平常打球一般都站在近台,面对对方的进攻,不知如何能够打出一板有威胁的回头或者反拉?”

提问者:吴灿(右手直板两面反胶)

要诀:先练习挡弧圈,再谈发力反拉

吴先生的打法和意识都比较主动,但目前他的技术细节对于想要达到的击球效果并没有足够的支撑作用。首先,他在握板的环节中,食指的作用太过明显,完全发力锁住了球板,使得触球时的板形大都是上翘或者后仰的,这样的角度是非常不适合在近台发力的;其次,要想快速打回头或是使用反拉技术,必须要对来球的质量有充分的预估,这里面包括速度、弧线、力量、旋转等多个因素,绝不只是迎着球暴力一板打回去那么简单。建议吴先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先从正手挡弧圈球开始,握板时食指多放松一些,保持板形适当前倾;根据来球的行进速度调整自己的引拍和击球时间,不要发力,即先不考虑改变来球的旋转和力量,主要以借力和保证上台率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身体重心尤其是转腰辅助击球的作用,引拍不要过大,等稳定性逐渐提高以后,可以让拉弧圈球一方慢慢提高击球质量,久而久之,挡和防的感觉就会形成自然,再谈主动发力打回头或是反拉才有可行性。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