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先稳住
“曾经一台26机(指1HP定速R22旋转空调压缩机)售价为400元,现在报价竟然不到250元!这样下去没法玩了!”这是一位空调压缩机企业高管的感慨,也是2016冷年空调压缩机市场竞争惨烈的真实写照。
在产能严重过剩、下游需求严重不足、整机厂进一步压缩成本的局面下,空调旋转压缩机行业进入价格血拼状态。对大多数空调压缩机企业来说,在这一史上下滑最惨的年份,稳住局面就是完成任务。不得不提的是,空调压缩机行业格局比较特殊,具有自配套体系的企业竞争优势远大于没有自配套体系的企业。
作为龙头企业,GMCC在这一年面临三大变化,一是市场环境的剧变,二是与威灵电机合并管理的内部变化,三是美的空调大幅度去库存的举措。换言之,虽然此前积累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GMCC在这三大变化同时作用于自身之时,仍旧面临巨大挑战。
对此,GMCC方面表示,GMCC通过优化整合压缩机和电机资源,强化研发、生产、销售协同作战,不遗余力地为客户服务;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以及产品的品质把控、提升;加强新市场的拓展,尤其是海外新客户的开发;顺应市场变化,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几方面来保持竞争优势(详见本刊P14)。2016年,GMCC压缩机产销量将达到4200万台。其中,内销量为3600万,出口量为600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GMCC应对三大变化的具体措施非常到位。一是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GMCC依靠规模优势发力竞争,通过全系列产品的竞争来实现市场份额的稳定。2016年第一季度,GMCC旋转压缩机的市场份额甚至突破40%。二是面对内部整合管理的变化,GMCC不仅保证了内部管理的顺畅,更通过整合威灵电机的客户资源实现了客户群的拓展和服务的模块化升级。三是面对整机配套需求量的下降,GMCC选择降低自配套比例灵活应对市场,2016冷年,GMCC的自供比例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腾出的空间用来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与GMCC相比,行业的另一巨头凌达,由于自供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受格力产量调整的影响相对较大。凌达选择持续加大外供比例,凌达方面表示,2016年凌达内销机外供总量将在100万~120万台之间。目前,凌达的外供客户数量与日俱增,虽批量供货规模尚未形成,但随着配型逐步深入,凌达的产品正得到包括TCL、奥克斯、长虹等企业的认可,外供的销量将逐步增长。
在逐步释放外供规模的同时,凌达有意减少了对格力中小机型的供应量,2016冷年成功执行了产品结构向中大规格调整的战略部署。这样的主动收缩也令众多格力中小机型压缩机供应商有了喘息之机,在格力自身产量下滑幅度超过30%的情况下,这几家中小机型压缩机供应商在格力体系内的销量下滑幅度远小于30%。
GMCC释放出10个点的自供比例,凌达外供超过100万台,这都令本就局促的市场空间更加紧张。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无论GMCC还是凌达,都在竭力调整产品结构,尽最大努力将利润稍好的中高端机型留给自己,这意味着留给外部市场的竞争空间,将越来越多的以中低端机型为主。
求变图强之路
在两大巨头通过不同方式越来越“残忍”地挤压生存空间时,没有强大自供体系的空调压缩机企业必须做出“转向求突破”的战略部署。
扩产200万台的瑞智将本就很高的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某些压缩机厂悄然进行着生产线的迁移、整合。中航集团入主后焕发战斗力的中航机电三洋,单从自身变化幅度来看,中航三洋无疑是2016冷年变化最大的企业。
中航机电三洋在进行了充分的组织结构调整后,2016年焕发生机。先是在今年1月建成一条全新规格变频产品的生产线,而后又在日本成立了中航机电三洋日本研发中心,此外中航还投入巨资在新厂区建设2万平方米的中国研发中心。在硬件、软件投入改造的同时,中航三洋还调整了战略部署,以“双翼发展,双擎驱动”为核心,实现新事业与传统领域的双翼发展,实现团队拉动力和支撑力的双擎发展。某空调企业供应链负责人对《电器》记者表示:“明显感到,三洋的活力回来了!”
三洋焕发了失去了4年的活力,春兰却彻底失去了生命力。春兰方面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2016年春兰压缩机几乎停产。
为了在“冰河世纪”生存下去、突破发展,各个空调压缩机企业找寻新的突破点,总结起来,约有几个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用压缩机传统的汽车领域零部件早已与家电产业无缘,但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爆发式发展,需要全新系统设计的电动车载空调压缩机进入压缩机企业的视野。某压缩机企业工程师介绍说:“现在,多数电动汽车使用的仍是传统的车载空调,但纯靠电机带动的系统不仅耗电而且制冷量不足,因此电动汽车需要全新的空调系统设计,需要全新的压缩机。”
据悉,目前凌达将电动车、电动轿车空调用压缩机视为重要突破口。凌达车载空调用压缩机为专门设计,节能高效,针对非稳定应用环境做了优化处理,在减震方面的特殊设计使这个系列压缩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可靠地运行;产品具有专用的润滑系统,保证压缩机能够在运行中更加平稳,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采用卧式结构,小型紧凑的结构设计使其能适应更多车型;运用专属的柔性低振动汽液分离器,更加高效地实现气液分离,保障压缩机正常运行。
海立也在积极拓展电动车空调用压缩机项目,2016年以来,该项目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此外,GMCC在该领域也有布局。
冷藏冷冻随着大多数空调旋转压缩机企业具备了大功率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冷冻冷藏领域的应用已成大势所趋。其中,“最后一公里”生鲜运输的需求放大、小型冷库的产量增多,更令旋转压缩机厂家看到广阔的应用空间。旋转压缩机与涡旋压缩机的竞争,又增添了新的领域。
据悉,目前GMCC、凌达、海立、松下、三菱、中航三洋等具备大功率旋转压缩机生产能力的企业已经全部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之中。
热泵专用压缩机多年来毫无起色的热泵热水、采暖市场,终于迎来了政策的春天。随着北京、山西陆续出台“煤改电”补贴及招标政策,即使替代燃煤采暖的多个方案中,转向热泵热水器的比率只有50%,热泵取暖也必然由此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产业在线甚至预计,2016年热泵采暖销售额将达到18亿元。
“煤改电”的热泵转化率究竟有多高尚未可知,加上部分热泵采暖中标品牌并不使用热泵专用压缩机,致力于在热泵压缩机领域寻求突破的企业还没有到弹冠相庆的时候,即便如此,热泵专用压缩机苦等多年的春天总算是来了。海立、GMCC、三菱、松下均布局在此。海立方面预计,海立睿能热泵专用压缩机的销量将从2015年的90万台提升至2016年的150万台。三菱电机方面则称,2016年热泵专用压缩机的销量有望比2015年翻番。
提高出口市场竞争力全球市场虽然并不理想,但总比内销市场好得多。因此,尽管充斥着不确定性大、产品结构偏低等不利因素,但瑞智、西安庆安等企业仍将销售中心转向海外。瑞智2016年上半年的总销量中,出口机型占比已经超过80%。
此外,不仅用于配套出口机型的出口放量增长,自有产品直接出口的贸易额也在快速增加。几乎所有企业都表示,将加大直接出口的销售额比重。
基站机房及工业制冷用压缩机作为特殊机型,基站机房及工业制冷用压缩机领域是压缩机企业彰显技术水平的特殊业务。作为工业设施,这一领域的增量空间并不大,但设备更新的需求正在增加。凌达双级压缩的工业制冷用压缩机能够实现-30℃~-50℃的超低温制热。
GMCC、海立、松下、三菱、中航三洋在此布局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