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开封 黄河之畔的古代城垣建筑

开封 黄河之畔的古代城垣建筑

时间:2024-10-31 11:04:51

开封城墙始于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城,与今城墙部分重合,稍偏西北。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史称东京城,历经九代帝王168年,形成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据史记载,北宋后期,东京外城“周长50里165步,高4丈,宽5丈9尺,居住人口达150余万”,经金、元、明、清各朝代,开封城几经战火、水患,一代名城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今开封城墙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宽5米,周长14.4公里,青砖结构,与东京内城规模大体相近,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古城大梁门。

古城墙上。

古城墙下的花卉。

城墙日出。

开封岳飞庙。城摞城,墙摞墙

我早就想造访开封,因为开封是著名的古都,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从战国到北宋,开封被多个王朝定作国都。一座古代都城,总会给人留下无限遐想。尤其是开封,由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笔墨在绢帛上细腻地描绘了北宋都城的景象,这幅叫做《清明上河图》的古代名画,让后人了解了当年开封的市井风貌。

开封目前仍然保存着较完整的城墙,这是两百多年前清道光年间的建筑,清以前的建筑几乎都埋在开封地底下。城墙绕城一周,城墙不算高大,可以随便上下,不少城墙下开辟成街头绿地,城墙上下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地方。由于开封地处黄河以南,高高的黄河河床似乎悬在城市之上。这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开封府曾经的辉煌,也一次又一次冲刷着这座城市曾经的历史印记。这座城市地下3米处是清代的开封,再向下依次是明代、金代、宋代、唐代等历朝历代开封古城,黄河一次次泛滥,也一次次掩埋历史的记忆。

以前就听说过开封“城摞城”的故事,据说在开封城地下,埋有6层古城,清代开封城的地面在地下约3米处,明代开封城约在地下5米至6米处,金代汴京城约在地下6米处,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唐代汴州城距地面约10米深,最下面的魏国大梁城在地下10余米处。

这一遗址奇迹已然令人震惊,而没想到的是,在这南北中轴线从未更改过的开封,它的城墙,也能“墙摞墙”。明、金、宋三代城墙自上而下叠压在一起,位于“城摞城”底部的唐汴州城,其东西墙叠压在北宋东西内墙的东西墙下,在今日开封著名的内城是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墙,它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为抵御外敌,保护一座城,城墙拔地而起;黄河水泛滥淹没、朝代更迭城墙重修,形成“墙摞墙”。这一遭遭轮回,夯实的不仅是城墙的根基,还有城墙幻化给人的一种念想:筑起它,便觉得心安。开封古城墙,即便城墙层层摞,但是它的防卫功能早已消失,追根溯源,是因为时间已带着冷兵器时代走向消亡,古城墙也早已转换了它的角色,从保护城池,转为被保护的角色。就如同被收进开封汴京公园里的那一段古城墙,成为了仅供观赏的一段。不知它是否适应这样的角色转换,甘心只这般屹立,受着众人的呵护。而人在内心筑起的城墙,它的防卫功能却日渐增强,它一旦筑起,一旦夯实,便难以攻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心墙也偷偷转换了它的角色,从为自己留有私人空间,转为抗拒接受。不知它是否适应这样的角色转换,甘心圈住孤独,对众人呈现出冷漠。曾经,能用冷兵器刺痛城墙,攻陷一座城。现在,要攻破每个人心中的那座城墙,唯有一法子:学会接纳与包容。

登游原生态城墙

城墙,是开封作为古都最直接的标志,来到开封,看城墙是行程中做的一件事。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城墙顶面原为石灰、砂土、米浆混合锤成。最佳的登游位置在西北处,一是保护较好,二是靠近清园、龙亭等。城门前,大盆大盆的菊花被摆放成各种造型,千年前,或许它们就已经被放在那里,见证了沙场凯旋的杨家将穿城而过;或许见证过儒衫黑面、仍然年轻的包拯从遥远的庐州走来,挥笔成章,金榜题名;或许见证了给京城之花李师师献词撞上了便装出访的徽宗,穿城而逃……或许,它们早就已经等在了那里,在金秋十月的菊花香里,等了一年又一年,只为相会的那一刻。

开封的古城墙,还是一座原生状态下的城墙,不加任何的修饰,宁静安祥,古朴肃穆。饮一杯菊花酒,吟一首菊花词,约上一两个挚友,天气晴朗的日子,夕阳西下的时刻,极目四望:墙内是故皇宫遗址,墙外是郊外古战场、田园阡陌。菊花香里,朱仙镇上关于《岳忠武王祠》的史记味道:“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朱仙镇虽然因战国名人朱亥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但真正让它声名鹊起的,却是因为岳飞。五百岳家军和“八大锤”大破金兀术连环拐子马的壮举,虽然带有传奇的色彩,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朱仙镇的向往。

岳飞庙前的“五奸跪忠”铸像和那无处不在的《满江红》的绝唱,都镌刻在木版年画中,作为对那个时代最原承的见证。金秋赏菊,拜祭英豪,是这个十月最美好的事情。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那城离得越来越近,眼前是陌生略带熟悉的印象。有些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座城,我想开封便是这个样子的。

开封历史上最早的城墙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战国魏都大梁城,后魏惠王为了实现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山西省夏县)迁于此地,并修筑了一座大梁城。而唐时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筑南北朝时的汴州城,是如今开封城墙历史的开始。到了北宋,历经九代帝王168年,形成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开封城墙作为东京城重要组成部分(皇城、里城和外城)之一的里城,不断得到增筑,其规模壮阔,气势雄伟。在之后的时间里,开封城墙历经水患与兵燹,整修后,往日颓毁的残垣已不复见,展现在眼前的是修缮后壮观的雄姿。目前整个城墙已经恢复的有西门(大梁门)、北门(安远门)、小南门(新门)3座城门。城墙上模拟古代战争的攻城防守模式,仿制了一些兵器及器械。如今看来这些兵器装备已经赶不上时代的需要,但在冷兵器时代,在战场上,依稀可见曾经的辉煌和霸气。

在宋都文化产业园中,即将重新建设两个东门曹门和宋门,这两个大门是当时东京城最大的两座城门,和北京前门的恢弘有一拼,它们成为古都的重要象征。城门基采用青砖结构,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城门北侧现已探明多层古城马道,为开封独特的城摞城历史,提供了又一重要佐证,现已被辟为古城墙博物馆。展厅内布置的简约而不简单,处处透着属于开封独有的氛围。晾晒的布衣,堆放的书架,吊起的纸扇,蓝白相间的碎花布,仿佛置身于那个盛世的年代。

城墙上的雕塑。

开封府。

巍巍古城墙。

城墙上的人物花灯。

古城墙墙根。

龙亭上的抛绣球。城墙拱卫万家灯火

开封城墙在修缮的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的老城墙的砖石,并覆盖玻璃罩加以保护。城墙上开设了城墙主题邮局,在这里,你可以为喜欢的人、远方的朋友、家里的亲人送上一份惦念、一份牵挂。青砖、灰土与树的枝桠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向世人诉说着古城墙千百年来的故事。极具当地特色的纪念品,使这原本灰色的世界多了一种乐趣。七色的灯笼挂在城墙上,随风摇曳,光影随之变化。

这城墙满是斑驳,满是流离,岁月的痕迹诉说着那逝去的过往。我放慢了自己的脚步,细数着那墙上的每一块砖石。站在转角处,遥望古城墙,回忆与憧憬都写在了此刻,历史的厚重感就如脚下的砖石般,满是岁月的沧桑。我想我是喜欢这座城的。我见过许多城墙,但开封古城墙令我印象尤深。也许,是因为它跟我默默筑起的心墙模样很像,与心的连接处粗粝不堪,越长越高的那部分崭新平整。最重要的是,开封古城墙跟我的心墙功能一样,它够长,能围起一座城;它够坚硬,能抵御外敌。

夕阳垂地,晚霞似锦,站在开封古城墙上,端详城墙拱卫的万家灯火,这古老苍劲的城墙,堞留晚照,光映垛口,想象那是一张古老的琴瑟,在茫茫暮色中,开封城墙,弹奏着它对时空流转、时事代谢的咏叹。

夜色渐深,游船码头,清风袭来,伴着飘渺的乐声,宛若人在画中游。与西安城墙一样,红色的灯笼路灯搭配灰青色的古城墙,夜色中显得格外漂亮。与白天相比,夜晚的开封城墙,在光与影的交集中,更显古朴和沧桑。伫立城垣之上,对着“豹子头”林冲和“及时雨”宋江的卡通人像,你会回忆起梁山好汉的故事,那些金戈铁马和肝胆相照,那些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城垣驿城墙主题邮局深藏一隅,斑驳而清冷,那些始终不会对对方说出来的话,永远留在了明信片上。

TIPS

交通:1、飞机:开封没有机场,但是距离郑州的新郑机场较近,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从开封市区到郑州新郑机场。

2、火车:开封在中原地区,交通十分便利。跨越我国东西部的主干铁路线陇海铁路途经开封站。开封至西可达洛阳、郑州、西安等,向东可到江苏,徐州等地。开封火车站位于市区南部,从市内乘1、3、4、5、9、10路等公交车均可到达。

3、市区交通:开封市内各景点间交通十分便利,乘公交车可通达市内各景点。市内公交运营车辆均为大巴,且都为无人售票车,上车1元。20路公交车为旅游专线,能直接到达各个旅游景区。人力三轮车:由于开封旅游景点多集中在市区,景点之间相隔较近,人力三轮,也是很方便的旅游交通工具。

美食:名菜有鲤鱼三吃、鲤鱼焙面、扒猴头、番茄煨鱼、郑州鲜味鸡、道口烧鸡、河南烤鸭等,此外,还有著名的洛阳水席,24道带汤佳肴中汇集了洛阳知名的风味菜点。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