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不要写我有才能,写我有趣”

“不要写我有才能,写我有趣”

时间:2024-10-31 08:45:29

“Don’tPortrayMeasATalentbutasAFunnyMan”

——ExclusiveInterviewwiththeMagnumPhotosPhotographerHirojiKubota

采访/李德林摄影/久保田博二

InterviewbyLiDelinPhotosbyHirojiKubota

久保田博二在内蒙古拍摄,2012年。摄影:米沙·厄威特(©MishaErwitt)久保田博二:我的染印作品是在德国汉堡与尼诺·蒙德(NinoMondhe)先生一起制作的,他是这方面最好的专家,是唯一使用6—12种天然染料制作染印照片的人。这些作品大部分是用6—9种颜色制作完成的。铂金印相作品是日本东京Amanasalto公司(致力于生产、推广、发行高质量的,能长久保存的,限量版的摄影作品,书刊和艺术家作品集,铂金印相技术尤为出色—编者)的库伯先生制作的。我喜欢铂金印相作品,它们非常经典。我认为这两种作品的组合是可行的,这种组合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展出,也是最后一次,因为蒙德先生在10年前就因病关闭了他的工作室,所有材料也都用完了,那是染印工艺的终结。但铂金印相工艺却被大多数摄影师广泛使用。

久保田博二,1939年生于东京,1962年移居美国,定居芝加哥,靠在一家日本餐馆工作的收入维持拍摄。1965年久保田博二成为自由摄影师,1989年被玛格南图片社吸收为正式成员,是该组织中唯一的日本摄影师。1968年,他进入跨越国界的主题创作阶段。1975年赴菲律宾、越南,并由此开始了对亚洲的拍摄计划。从1978年起之后的20多年中,他先后50多次访问中国,并先后出版了《梦幻桂林》和《黄山仙境》等中国摄影专集。他多次参与《中国摄影家》杂志组织的摄影活动,并积极推荐玛格南其他摄影师参加在中国的拍摄活动。2016年4月,笔者在北京对他进行了采访,谈起摄影,他滔滔不绝,甚至手舞足蹈,完全不像77岁的老人。

李德林(以下简称李):今年10月,《摄影家久保田博二》展览将在中国中央美院举办,这次影展较之前有什么不一样?

久保田博二(以下简称久保田):这次展览是美国《光圈》杂志策展,之前在法国巴黎欧洲摄影之家和维也纳都展出过。我和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还有蔡萌先生谈得很投机,他们很有想法,又很专业。这次展览不同以往的是,一部分作品是“染印法”制作的,另一部分是铂金照片。“染印法”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工艺,现在只有少部分专家掌握它,制作后的效果非常迷人,我邀请你去参观,真的非常好。

李:世界的热点地区都活跃着玛格南摄影师的身影。按我的理解,玛格南摄影师以新闻照片见长,你为什么给这些照片“涂”上一层色彩,“穿”上一层外衣呢?

久保田:首先,我不是一名新闻摄影师,我的照片很少以事件引起反响;再者,玛格南也并不意味着战地或者惨烈。比如布勒松的照片,安静状态的也比较多。这次展览之所以不用传统意义上的彩色或者黑白来呈现,是想有所创新。况且,这些“外衣”并不破坏作品的内涵。我是一个不安分的创新者,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些作品。缅甸曼德勒,1978年。摄影:久保田博二(©HirojiKubota/MagnumPhotos)李:表面上看,你是一个守规矩的老头,就像在东京大街上引导过马路的爷爷,甚至看不出你是一位名扬世界的摄影家。

久保田:不要写我有才能,写我有趣;也不要说我是什么大师,我是一个“年金生活者”—一个拿退休金摄影的老头。我觉得我到现在都没有长大,像个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只要让我天天拍照,我就非常高兴。

我曾有个奇怪的想法,估计也不可能实现,就是在我死亡的一瞬间怎么才可以按下快门为自己拍张照片。哈哈,我经常这样想,到现在也没想出好的办法来。录像没有意思,录像没有“瞬间”。

李:可以说日本籍的摄影家你最有名吗?

久保田:我没有听说更有名的(笑),我在中国拍照,不少人就指着我说:这是久保田。

李:你的中国影像,以玛格南式的摄影风格对变革中的中国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观看,你在中国拍照的时间很长,你喜欢中国吗?

久保田:我是一名摄影师,世界乃至亚洲都是我的拍摄对象。同时我也是亚洲人,我一直想有机会应该拍拍亚洲,拍拍中国。1978至1984年,我在中国的拍摄长达1000多天,积累下超过20万张照片,最终在1985年完成了一本记录中国的摄影画册—《中国》(OnChina)。1978年到现在30多年了,中国的变化很大。我现在主要想拍两个部分,一是发生巨大变化的部分,二是没有变化的部分。我觉得在中国拍照收获很大,也很愉快。

李:在内蒙古响沙湾,你参加了《中国摄影家》杂志的活动,我感觉你拍照是不挑什么地方的。

久保田:我从没见过那样的沙漠,那次看见了挺吃惊。你们杂志邀我一起策划跟玛格南摄影师的PK。开始我不知道PK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是对抗赛。但这种PK不好向西方人解释,我就对其他摄影师说,就是在沙漠中的迪斯尼拍照。他们是走遍世界的摄影师,到了响沙湾拍得很认真,视野也不一样。虽然PK结果不重要,但我觉得起码别输了,平局比较好。(笑)

李:你多次去朝鲜拍摄,他们会干涉吗?

久保田:我去北朝鲜17次,拍了很多照片—那里是“活着的传说”。前两代领导人对我比较照顾,现任领导人也给些面子。有时他们指定我拍一些东西,有时我也告诉他们,外国人不喜欢这些,然后趁机拍点自己有感觉的东西。

李:我们一般将玛格南摄影师定义为纪实摄影师。而你在中国拍了桂林,办了影展。这属于风光吗?

久保田:我会拍些“改变世界观的风景”—能反映心中的世界观。1980年秋和1981年春,我两次航拍桂林,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桂林摄影展览,引起不小的轰动。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有人说我航拍桂林时使用无数胶卷,拍摄时像机关枪一样狂扫,引起很多中国摄影人的反感。我是一名职业摄影师,这是我的工作方式,尤其航拍。后来很多中国摄影师也不再吝啬胶卷。我是一个不安分者,我还一直想拍人体呢。

李: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拍了吗?

久保田:估计很难拍了。我很想拍超越年龄、超脱庸俗,“知性的人体”—女性要有教养、能放下、能舍得……总之,要“知性”,还要有好的身体。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科特兹镜头下的人体是我欣赏的。人体是跟青春有关系的,最近我和夫人去泡温泉,我觉得她做不了我的模特了。(笑)

李:你的拍摄风格是什么?

久保田:我是一个非常活泼的人,我觉得我有双重人格,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准确—看到一个现场,非常想拍下来,又怕干扰别人的生活;本来在人家背后走着,感觉有画面,赶紧蹿到前面;有时拍到一张好照片窃窃自喜。

好的摄影师是一个观察家,要盯着普通人的瞬间。摄影没有尽头,要永远做学徒。每经历一个阶段我都会思考怎么超越自己。我一直想要变化。我告诉比较崇拜的前辈自己的想法,那些前辈说,你现在的状况很好,不用去转变。我还要更正一下,有人说我是东京大学毕业的,其实我不是,东京大学是出政治家的地方,氛围不利于艺术生长;很多艺术家是哈佛毕业的,哈佛让人释放才能。

李:如果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你觉得该怎么努力?

久保田:要充满好奇心。好奇心能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比如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社会朝哪个方向转化。还有运气,我就是运气比较好,一下遇到六七位这方面的贵人。直到现在我都很努力,我每天都要按快门。

李:你对中国摄影师了解吗?你比较欣赏谁的作品?

久保田:能说上名字的是吕楠,他算是我的学生。李:玛格南新入会的年轻摄影师和老一代有什么不同?久保田:大部分年轻摄影师都很努力,但也有不怎么样的。有一次一位年轻摄影师拿给我看他在泰国曼谷拍的照片,哎呀,太烂了。我很气愤,真想扔掉。明年是玛格南成立70周年,和我的岁数差不多,新老之间肯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拍摄方法,我建议分成两组:老玛格南和小玛格南,这又是异想天开。

(图片提供/东方IC)

责任编辑/段琳琳缅甸长颈部落,1997年。摄影:久保田博二(©HirojiKubota/MagnumPhotos)

朝鲜平壤,1978年。摄影:久保田博二(©HirojiKubota/MagnumPhotos)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