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评传》
2017年春节前后,无人机再一次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因为有什么黑科技新品诞生,也不是因为大疆收购哈苏,而是因为那些既无知又自大,甚至“无法无天”的黑飞们。
1月15日,23岁的杭州市民袁某,用无人机在距萧山机场约8.5公里处升空拍摄10多分钟,随后将拍摄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2月2日晚9时许,一架航班在四川绵阳机场降落时,在距离地面100多米处,飞机左侧发现疑似无人机,于是立即报告塔台。随即,绵阳机场启动应急预案,所有进出港飞机暂停起降;2月3日下午3时左右,深圳机场附近发现不明升空物飞行,其间,机场部分进出港航班运行短时受到一定影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报,2017年2月2日-3日,该机场连续发生4起无人机事件,最严重的1起无人机飞行离空中客机仅50-70米,对飞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月6日下午4时23分,台北松山机场发生无人机闯入管制区,导致松山机场暂停降落55分钟,延误6航班。更有甚者,居然使用无人机捆绑烟花炮在民宅附近对战……
穿入机场禁飞区、在行人众多的地方使用无人机,类似这样影响民航飞行安全、行人人身安全的事件屡见不鲜。原本无人机生产厂商是想借助科技帮助更多的摄影摄像爱好者,突破原有的航拍限制,用更少的钱,更简捷的操作,实现心中期盼的“上帝视角”。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越来越好,无人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方法越来越简单,价格也越来越亲民,加速了无人机产品的普及。但谁曾想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厂商们的一番好意就这样被玩坏了,甚至还有可能对无人机产品、对无人机航拍摄影未来的发展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其实,无人机生产厂商在产品出厂之时就对如何禁止在管制区域内飞行进行了技术处理,但架不住有人私自组装无人机或是改装无人机。随着无人机的迅速普及和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亟须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无人机的管理条例。2016年6月21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宣布完成了首部专门针对小型无人机的管理规则Part107,2016年8月起,所有在美国领土内的民用无人机(重量低于55磅/25千克的小型无人机),都需要按照Part107在FAA的管理下飞行。Part107主要规定:最高120米的飞行高度;必须在目视距离内飞行;无人机飞手须持有小型无人机级别认证,没有获得认证的飞手需要在持证人员的监管下飞行;夜间飞行必须配备特殊灯光;与机场的距离至少要保持在5英里(8公里)以上等等。欧洲不少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条例出台,一切还只能靠自觉。归根到底,在无人机这件事上,我们最应该提升的还是自己的认知,要清楚无人机带来的便利,也要珍惜这种便利;要知晓无人机可能带来的隐患,也要防患于未然。
无人机违法拍摄民航飞机。
法国军方训练老鹰抓捕违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