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小中见大

小中见大

时间:2024-10-31 07:42:12

千“针”万确拍摄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苏必利尔湖岸IfindtheintimatesceneschallengingtocapturebecauseIoftenfeellikeanoutsiderlookingin,ratherthanbeingcontainedwithinsomethingallaroundme.WithintimatescenesIamlesslikelytorealizethepotentialforaphotographuntiltheexactmomentIamviewingit;whereaswithabiglandscapethepotentialisusuallyobvioustomeforsometimebeforethepictureistaken.Therefore,thetimesIhavehadsuccessrenderingeffectiveimagesfromsmallsceneshaveoftenbeenthetimesIhavebeenmovingveryslowly,payingverycarefulattention.

我发现拍摄自然小景充满挑战,因为我常常感到在拍摄小景时我并没有被现场的环境所环抱,而更像一个局外者在窥探其中。对于我而言,一个大景的拍摄潜力往往显而易见;然而小景的潜力却只能在亲眼见到那个特定条件时才得以悟到。因此只有当我放慢速度,对周围的细节更为仔细地观察时,才能最终获得一幅比较成功、满意的小景风光作品。

—MarcAdamus(美国职业风光摄影师)

什么是小景风光?

给小景风光下一个严谨的定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见到一张具体照片时,很多摄影爱好者也许能凭直觉感性区分是否属于小景范畴,但小景本身所包含的题材五花八门很难一语概括。笔者觉得与其给小景风光下定义,不如先总结下什么是它的对立面。

大景风光,也就是广大摄友俗称的“大片”,往往具备几个重要的特性:

1.纵深:一个典型的大景画面通常具有明显的前景、中景、远景。

2.宽广:大多数大景风光由广角镜头完成。超越肉眼的透视广度、边缘畸变造成的视觉冲击是让人一见钟情的绝招。

3.多元素: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大景风光画面中元素的多样性—绚烂的天空、盛开的野花、形态美妙的水流等等自然元素的相互组合、相互呼应都是大景风光常见的形式。

与大景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小景风光具备迥然不同的特性:

1.相对较窄的视角:与大景风光的第一眼震撼不同,小景风光的视角往往集中于一个局部。而这个局部的构思选取则充分展现了摄影师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

2.注重于自然景观局部细节的规律:小景风光由于视角的特点往往包含的元素种类并不丰富。然而正因如此,一张好的小景作品会对仅有的元素在画面上呈现的形状造型、分布排列有着更为严格、挑剔的要求。

3.烘托氛围、意境:很多小景风光旨在表现一种整体氛围、意境,而不在于突出画面中具体哪个景物,也并不一定需要画面中有某个明显的视觉中心点。这是一张典型的大景风光,由16mm超广镜头拍摄,辅以流行的景深合成技术来达到整个纵深的清晰锐利,以体现一种视觉冲击。

荆棘之路小景风光,拍摄于美国威斯康星州ApostleIslands国家湖岸冰洞。

冰雪奇缘美国华盛顿州北喀斯喀特国家公园雪山上的无名雪洞

绞尽脑汁获得的全景构图,并且还是经过数小时的后期清理才得到这样的效果,与MarcAdamus等拍摄大型雪洞的作品相比,相去甚远。小景风光实战技巧

如果通过与大景风光对比所得到的这些对小景风光的定义、解释仍然显得模糊抽象,那么下面以一些拍摄实例来具体介绍小景风光的部分题材、特点、技巧和思路,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为全面、生动的认识。

化繁为简

大自然纷繁错综,越大的场景、越广的视角通常意味着更多杂乱元素的入境,而对整体画面表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拍摄大景时经常会在前期绞尽脑汁寻找能避开更多杂乱元素的角度,或者后期耗费大量时间埋头擦除、修复、克隆掉干扰视线的元素。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前后期努力都能使最终的照片达到理想的效果。遇到这类情况时,不妨退一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通过变换焦距、拉近画面、仔细观察选取一个巧妙的局部来大刀阔斧化繁为简。

以“冰雪奇缘”这张照片为实例来介绍这种小景拍摄的思路。这张照片偶得于一次北喀斯喀特国家公园雪山徒步。喀斯喀特山脉北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穿越美国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最终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它的沿线有十多座雪山。而这次徒步原本的主要目的是拍摄著名的贝克雪山秋景。可惜天公不作美,山里的雾气始终没有散开让贝克雪山露出真容,拍摄日落大片的可能完全落空。然而当徒步至半山腰时,我发现了一小片冰川,而在冰川下意外藏匿了一个不及一人高的雪洞。脑海中顿时想起MarcAdamus拍摄过那张梦幻般的雪洞场景,于是一鼓作气爬进洞里。然而与想象中的梦幻场景截然不同,雪洞内的地上乱石满地,洞内壁也附着了斑斑驳驳的污泥。这种繁杂的画面让我顿感无从取景。

在没有得到满意的全景构图后,我换了一个思路,装上70-200mm的长焦镜头开始考虑拍摄雪洞局部细节的可能性。由于长焦的视角和肉眼的中焦视角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我个人的习惯是端着相机通过取景器观察、搜索来选取局部。这样往往比直接通过肉眼判断更为有效。这个场景的局部取景我用了以下思路:光线,表现洞外阳光渗透进洞内所展示的晶莹剔透;层次,选取洞壁上层叠丰富、走向规律的部分;画面,简洁干净,尽可能将瑕疵多的洞壁部分排除出构图。最终在一番仔细搜索、尝试和思考后,得到了“冰雪奇缘”的最终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的后期处理也延续了以上所列的三点思路:依据人眼的视觉规律,后期时我将照片整个做了上下翻转,将反射高光的部分置于画面上方更为引人注目。通过笔刷局部加亮高光部分将阳光的渗入感进一步加强;局部压暗照片四周的阴影部分,同时保持各层边缘的亮度来强调轮廓线条;通过克隆工具进一步修复洞壁那些无法避免的小瑕疵。

得益于小景化繁为简的思路,让我在一个非理想的雪洞场景中获得一张视角独特、个性鲜明、难以复制的作品。如果当时固执地抱着非全景不拍的思维,那最终只能获得一张山寨、杂乱版的雪洞场景。此外一张成功的作品的诞生需要明确清晰的拍摄思路,而这种思路往往贯穿了前期与后期。

排列规律

有一类小景着眼于通过被摄物体的排列规律来表现大自然所创造的机缘巧合。而这些特征多数可以归结为简单的点线面的组合。在前面的实例思路中提到过层次这个概念,而层次其实也可以归于排列规律的范畴。层次的本质是远近排列的一些平面,通过它们的轮廓线辅以不同的光影和清晰度来刻画出一种规律,进而折射出距离感。

在旅游信息、图片信息急速膨胀的网络时代,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对广大摄友来说可谓“眼熟能详”。它的摄影作品,可能已经看得审美疲劳。而这张“红与白”也许能让你眼前一亮,甚至第一眼未必能马上反应出拍摄的地点。普遍认为波浪谷的最佳拍摄条件是正午时分,由直射阳光勾勒出岩石的自然纹理,来展现“波浪”的既视感。

红与白拍摄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波浪谷

点石成金美国华盛顿州北喀斯喀特国家公园雪山上的金松Puzzle潘玮浩摄而“红与白”摄于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天空一片惨白,整个波浪谷的能见度非常低,根本没有直射阳光。由于波浪谷岩壁的垂直角度,雪并不能长时间附着在它上面。在降雪短暂停歇的间隙,随着岩壁上雪逐渐掉落地面,岩石的纹理竟然被白色的残雪清晰地勾勒衬托出来。而这种奇妙的状态仅仅维持了两三分钟,剩余的雪就都掉落到了地上。

拍摄这张照片的思路很明确,就是寻找纹理线条最清晰、走向最有规律的那个局部。场景中,近、中、远三块岩壁将画面分割成了三个三角形的局部。而每个局部的纹理线条都有自己整齐的走向。为了纯粹地强调线条、简化画面,拍摄时严格避免了天空的入境,同时也只包含了少部分纯白的地面。后期的调整仍旧遵循突出线条的整体思路,简单增强了红色的饱和度与亮度,增强了整体对比使红白更加分明,利用色彩的区分进一步刻画了线条。

除了线条外,点的排列同样可以构成精彩的小景作品。“点石成金”也拍摄于美国华盛顿州北喀斯喀特国家公园雪山。每年秋天雪山上的金松都会展现最有生命力的颜色和姿态。照片拍摄的时间其实早已过了日出前后的黄金半小时—那个早晨是万里无云的“光板天”,导致预想的日出拍摄一无所获。当太阳升至比较高的某个位置时,我观察到远处垂直崖壁上稀稀疏疏的金松恰好会被侧光点亮。顿时嗅到了拍摄小景的机会,开始用长焦在众多崖壁上寻找具有明显排列规律的金松阵列。尝试了几个局部后,最终找到了这个较为简洁的排列。后期的思路类似“红与白”,通过增强冷暖色和明暗的对比来突出高光的“点”排列,弱化背景崖壁的阴影区。

有了点和线,自然少不了面的排列。摄影师潘玮浩的这张“Puzzle”巧妙结合了火山表面的自然花纹与由地形造成的局部积雪。两种颜色、两种明暗的图案相互交错,再配合星星点点穿插其中的树木,完美诠释了排列规律的小景风光拍摄手法。

点、线、面等局部细节的排列规律是展现大自然之精妙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摄影手法,要运用娴熟得当,依赖于摄影师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徒步、踩点、拍摄过程中,放慢步伐、留意周围的大小景观、培养对局部光线的敏感度,都能增加捕捉到此类场景的机会。相反,那些事先就给自己预定好这次一定要拍什么,到了现场就直奔主题的摄影爱好者,往往容易错失发现这些排列规律的机会。风光摄影不是TVB剧—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拍摄过程中通过耐心观察而产生的意外发现不仅增加了摄影的乐趣,也锻炼提高了摄影师自身的艺术修养。

质感

照片是一种二维媒介。如果说点线面的排列规律还比较容易用二维媒介直观表现,那么质感这个三维概念的平面表现则进一步展现了小景风光的精妙之处。质感的强调通常基于两个重要要素:

1.明暗:在合适方向、强度的光线照射下,景物表面的细小凹陷、凸起、层叠会被阴影和高光自然区分开,而这种明暗对比很自然的在平面媒介上创造出立体感。看过、学过素描的读者一定对这种手法不陌生。

2.色彩:岩石表面由于成分不同而形成的多彩花纹,植物枝叶因为受光不同形成的颜色渐变—色彩的变化也暗示了质感的变化。彩色恶土拍摄于美国犹他州蘑菇石林“彩色恶土”和“疯狂山丘”展现的分别是恶土和岩层的质感。它们的拍摄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利用了日落后金星带时最柔和的散射光—柔和微妙的散射光、漫反射光往往比强烈的直射光对质感的体现更有帮助。两者都同时结合了明暗和色彩来展现出岩层的片状层叠和恶土的干燥开裂。然而两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却不大相同。

“彩色恶土”采用的是严格意义的平面拍摄,即镜头与画面垂直,画面中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焦平面。平面拍摄是体现小景质感最常使用的方法。它的好处是重点突出、畸变较小、也不需要很大的景深。难点则是对被摄物体表面结构比较挑剔,如果表面仅仅只有细微的颗粒或者起伏,那么很难找到一种光线角度能够将质感刻画强烈。而“彩色恶土”得益于有起伏较为强烈、特征较为明显的裂纹元素,以及红白相间的色彩烘托,得以克服平面拍摄的这一弊端。

“疯狂山丘”则是典型的非平面拍摄,即镜头与被摄表面并不垂直。非平面拍摄在寻找拍摄位置、角度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光的方向和柔和程度,来创造最和谐的光影立体效果。而拍摄的难点则是无论用长焦还是用广角,都容易造成景深不够,导致画面中大片边角部分脱焦。如果脱焦的边角在不容易注意到的暗部还问题不大,如果是在高光、高饱和区域则干扰视线,成为败笔。拍摄中要注意经常通过相机LCD放大照片,仔细检查各部分清晰状况。使用较小的光圈配合三脚架的辅助大部分情况下能解决景深问题,但少数极端情况则还需要配合使用多张景深叠加的技术。疯狂山丘拍摄于美国内华达州火焰谷州立公园当明暗和色彩条件都不理想的时候,也未必就无法表现质感。“刚柔并济”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冬季的阴天,既没有理想的光线,整个场景也都被单调的蓝调笼罩。然而通过长曝光下形成的流水的“丝滑”和瀑布冰柱冰针的对比,突显出两者截然不同的质感。举这个例子意在启发读者,摄影并无公式可言,却可以充满奇思妙想。

刚柔并济美国华盛顿州富兰克林瀑布

梦中之湖美国北密歇根州秋色氛围

从显而易见的“化繁为简”,到容易理解的点线面“排列规律”,再到有点模糊的“质感”表现,我们讨论的小景风光范畴正一步步越来越抽象。这种“抽象”的顶点则是本文介绍的最后一个小景风光类别:氛围。

氛围也称意境,是一种说不清摸不着但又能确实感觉得到的东西。它往往来自摄影师置身于特定环境中的一种情绪、感受,通过照片的渲染来传递给观者。

氛围小景灵活多样,云、雾、霜、露、雪等多种天气条件都是表现氛围的绝佳素材。氛围小景在构图上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包含标志性的景观,也可以没有明确的视觉中心元素。只要画面的整体效果能够恰当展现一种明确的氛围,那么作品的目的就达到了。

“梦中之湖”拍摄于一次美国北密歇根的赏秋之旅。一连几天阴雨绵绵,秋冬之交温度还很低,将摄影、游玩的兴致降到了低点。旅途的最后一天,因为没订到宾馆,我们选择了在一个不出名的小湖边露营。经历了淅淅沥沥的一晚,第二天清晨突然被一声枪响惊醒,惊恐中走出帐篷环顾四周,才意识到是远处林子里的打猎声。

枪声停止后,整个四周安静到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走到湖边,发现由于温度的回升,湖面上浮现了一层薄雾。没有一丝风使湖面宛如镜面,将对岸各种颜色枫树朦朦胧胧的倒影呈现其中。空气清新,迷雾缭绕。这张照片的最终效果,准确反映了当时身在此中的感觉—静、仙。而达到这个效果除了天时、地利外,也需要通过一些主观的加工。这里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后期颜色的调整。通过整体色调向“青蓝”方向的调整,以及将树木的红、黄、橙、绿单独向相应的嫩色系、亮色系调整,用类似人像中“小清新”的调色思路营造了一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感。

与“梦中之湖”的安静不同,“飞雪连天”表现的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感受。照片拍摄于布莱斯国家公园的一个冬日早晨。由于高海拔的关系,布莱斯国家公园的冬天气温低至-25℃。寒风夹杂着雪花阵阵呼啸,脚踏雪钉在日出前就瑟瑟发抖地守在了拍摄点,嘴里啃着硬邦邦、冰冰凉的饼干。然而仅仅十几分钟后,太阳越过地平线,用第一屡阳光亲吻在石笋上时,仿佛将整个沉睡的石林唤醒,仿佛将寒意驱赶得一干二净。“飞雪连天”的构图中并没有一两个主宰画面的石笋,而是主要通过光感、远景的朦胧感、冷暖色调对比来反映现场的气氛。

飞雪连天拍摄于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国家公园氛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前两个实例表现的意境都比较安详和谐,那么“排山倒海”则体现了大山的险峻、压抑和凝重。舒克桑山(MtShuksan)被称为美国喀斯喀特群山中被摄影师记录最多的山峰。该片的构图却并没有包含舒克桑山任何标志性、特征性的景观,而只是用200mm长焦拉近截取了侧峰上的一个小坡。然而真正烘托整个场景氛围的既不是小坡本身,也不是坡上稀疏的松树和草地,而是有如排山倒海之势俯冲下来的云雾。同样用没有主宰的景观来捕获视线,通过特定天气条件、目的明确的构图和后期的暗调、低饱和处理的配合营造出了一个整体感觉。

排山倒海拍摄于美国华盛顿州舒克桑山为什么要拍小景风光?

举了这么多实例,也许作为读者的你仍旧在疑问:小景风光究竟好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去尝试、追求小景风光?那么希望下面这段总结能解答这种疑问。也希望能对读者在追寻风光摄影的道路上有所启发,能够挖掘更多个性化、原创性的题材、表现,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模仿流行的风格。

拍摄小景风光更容易体现摄影师的主观原创性。不可否认大景风光同样可以非常创新,然而创新的程度受环境(特别是地形)的限制要大得多。很多所谓大片,尤其是那些热门景点的大片,或多或少是在不断重复别人的作品,变化的往往只是天气条件,而不是摄影师自身的想法。这种大同小异的重复使得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相反,在同一场景、同一天气条件下,小景风光的拍摄潜力是无限的。这种丰富的选择为摄影师提供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平台,来创造出带有个性的作品。金色漩涡拍摄于美国波浪谷

冬日暖阳拍摄于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国家公园小景风光难以复制。也许你已经通过之前的实例分析发现,很多小景风光作品得益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光线条件。这些条件往往转瞬即逝,通常也难以预测。另一方面,小景风光的拍摄角度、取景构图,甚至拍摄地点经常是在现场临时发掘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确定性。也许第二天到了同一场景都未必能重新找回一模一样的构图。因此绝大部分优秀的小景风光作品极难被复制重现。物以稀为贵,这也奠定了一幅好的小景风光作品的价值。

小景风光对天色、光线的要求宽松,会大大增加非理想条件下的出片率。乍一看,这个观点与之前提到的“很多小景风光作品得益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光线条件”的说法相矛盾。但回想一下那些看过、拍过的优秀大景风光作品,它们大多都需要绚丽的天色和壮观的云彩来烘托,条件比较单一。相反对于小景风光而言,对天色几乎没有要求,需要的仅仅是局部光线。即使是局部光线也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无论是直射、漫射、散射,甚至微光、平光,都有可能创造出佳作。风光摄影圈有句著名的箴言:alllightisgoodlight。直白地翻译即“所有光都是好光”,而这句话用在小景风光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景风光贵在坚持、贵在积累。单张小景风光照片往往显得单薄,不如大景风光那样夺人眼球。但经过积累,当多张同地点或类似主题的小景作品组成系列时,它们对地域、地质、气候、时间、氛围的整体表现深度、耐看性将远远超过单张大片所能企及的程度。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